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僧靖嵩北齐 537 — 614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涿郡固安之张氏。
十五岁出家。
沙门靖融。
秦究杂心。
兼通大小经论。
始依之。
每以奥义问融。
融莫知所答。
因劝使往京邺受学。
曰必成大器。
既登具。
太学寺融智律师
究涅槃十地论。
寻诣晖云二律师所求诲。
唯未遑详阅小乘为恨。
复就道猷法诞二论主。
探讨成杂。
凡婆沙迦延舍利弗等。
皆旁通博揽。
声名藉甚。
齐琅邪王深加器重。
每春聚徒设席。
奉为法主
以励后学。
属周氏之变。
遂偕玄侣法贵法侃等。
三百馀僧。
渡江。
宣帝侍中袁宪
京口礼接。
继遣驸马蔡凝
宣旨云。
至人以身许道。
法师等。
义明治乱。
归寄有叙。
深可嘉尚。
宜于都郭大寺安置。
所司供给。
周洽
于是僧正使嵩贵对弘。
听众馀五百。
天竺真谛三藏
既译摄舍二论。
而未之讲授。
法门法泰
独得其传。
咨决数年。
遂臻壶奥。
自佛性中边无相唯识异执等。
四十馀部。
其实则二部所区分也。
隋开皇十年北还。
诏改前京兆王寺。
为崇圣。
以居之。
专开摄论。
撰摄论疏六卷。
杂心疏五卷。
九识三藏三聚戒。
二生死等玄义。
行世。
炀帝在蕃邸。
出填扬越。
立四道场。
尝召
不起。
及御宸极召之。
亦固辞。
门人问其故。
沙门名解脱
何返自累如此。
吾昔游两都。
屡加劳役。
虽内道场。
不如物外。
故其诵脩。
垂三十载。
精苦犹一日。
其手按膝跪。
扣头之迹。
久而宛尔不灭。
性爱文藻。
乐泉石。
大业十年卒。
寿七十有八。
释靖嵩
俗姓张
涿郡固安人
幼抱贞干在物不群。
迫以俗尘期之道务。
十五出家。
有同学靖融。
早达经论。
通该小大尤究杂心。
每以佛宗深要。
曲流委示。
神气俊越聪悟天机。
随览义门覆疏陶练。
重以心计不测。
返以问融。
融无以对也乃告曰。
卿稚齿末学。
彻悟若斯。
可往京邺。
成济器。
及登冠受具。
南游漳辇。
高齐之盛佛教中兴。
都下大寺略计四千。
见住僧尼仅将八万。
讲席相距二百有馀。
在众常听出过一万。
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
大学寺融智法师
大齐国统法上之神足也。
解贯众师道光二藏。
学徒五百负帙摩肩。
常讲涅槃及地论。
闻之乃投诚焉。
北面从范。
攻研数载。
随闻覆述。
每击奇致。
于即学徒举目相与推师。
又以行要肇基必先戒约。
乃诣云晖二律师所。
博求明诲。
涉问二载薄镜宗条。
唯有小乘未遑详阅。
遂从道猷法诞二大论主。
面受成杂两宗。
咨诹幽奥纂习馀烈。
数百僧徒各启龙门
人分凤翼。
及嵩之位席。
上经五遍。
旁探婆沙迦延舍利弗等。
妙通文理屡动恒神。
便又博观众经师模论道。
势倾八位词号四飞。
独步河山舟航三藏
凭附参请智光时杰。
齐琅耶王深相器重。
弘扇风
每于肇广延学侣。
大集邺都
特开法座。
法主
进励学徒。
因尔导悟成津弥逢凉燠。
传芳接武响誉东河
俄属周武屏除释门离溃。
遂与同学法贵灵侃等三百馀僧。
自北徂南达于江左
陈宣帝远揖德音。
承风迎引。
侍中袁宪京口城礼接登岸。
帝又使驸马蔡凝宣敕云。
至人为法以身许道。
法师等善明治乱归寄有叙。
可谓怀道正士。
深可嘉之。
宜于都郭大寺安置所司供给周洽
仍令推荐义学长者即弘像教。
建业僧正
令嵩贵二人对弘小论。
神理疏畅赡勇当时。
学侣相近数过五百。
晷漏分业茂绩新奇。
天竺三藏厥号亲依
赍摄舍二论。
远化边服。
初归梁季终历陈朝
二十馀年通传无地。
虽云译布讲授无闻。
独拔玄心玩味兹典。
才有讲隙便诣沙门法泰咨决疑议。
数年之中精融二部。
自佛性中边无相唯识异执等论四十馀部。
皆总其纲要。
剖会区分。
高廓清百越文轨大同。
开皇十年敕僚庶等。
有乐出家者并听。
时新度之僧乃有五十馀万。
爰初沐化未曰知津。
与灵侃等二百许僧。
闻机乘济俱还江北。
行达徐方盛开讲肆。
上柱国徐州总管和。
率其所部。
同延住前京兆王寺。
具状闻奏。
有敕给额为崇圣寺焉。
于是常转法轮。
江淮通润遂使化移河北
相继趋途望气相奔俱咨摄论。
学资真谛义寔天亲。
思逸言前韵高传后。
大乘极旨于是乎通。
自此领匠九州垂章四海。
撰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
又撰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
并流于世。
为时所宗。
隋文封禅岱宗銮驾齐鲁
关中义学因从过于徐部。
法肆伏膺受业。
由此门徒推盛。
章疏大行。
隋炀昔镇杨越立四道场。
教旨载驰。
终谢遣。
及登紫极又有敕徵。
固辞乃止。
门人问其故。
答曰。
王城有限动止严难。
虽内道场不如物外。
沙门名为解脱。
如何返以事业累乎。
吾曾游两都屡逢播荡。
弊此劳役耳。
恒每清素自洁私立道场。
日加礼诵修诸净业。
讲道相续策众六时。
精苦已来垂三十载。
然其扣头手膝按地之所悉成坑迹。
状若人模。
其景行徵明为若此也。
自有论师多迷行旨。
奉遵法度初不坠伦。
常遇天雨澡罐在庭。
恐伤地性令净人知举
方自从用。
同诸学士咸敬惮其知量焉。
加以性爱文藻时摛诗颂。
重复嘉尚林泉。
每登践陟。
子史篆隶摸揩于今。
世论剧谈颇有承绪。
忽以大业十年遘疾卒于本寺。
春秋七十有八。
光禄大夫彭城道留守顺政董纯
与部内道俗殡于神皋之原。
益州道基昔预末筵。
餐风饮德。
悼流魂之安放。
悲坟隧之荒侵。
为之行状广于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