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释文述元 ? — 1313
文述
字无作
明之慈溪人
自幼不御不洁。
读书吾伊。
入口辄成诵。
既长。
从师受五经。
纵观子史百家之书。
阅佛书。
忽心融神会。
恍然如素习。
即日白父母。
愿出家度生死。
落发于东溪牧公。
得戒于大用諿公。
参历至径山元叟端公
亟称赏之。
以为有道之器。
过净慈。
谒海东屿。
亦见器许。
然俱无所解悟。
遂杖策入天童。
见怪石奇禅师
与语契合。
奇欲倚之以大其家。
即令入室侍书
其后砥平石主是山。
掌藏钥。
诸山法侣。
遂籍籍闻师声誉。
咸愿礼迎宣演大法。
会凤跃山等慈法席虚。
行宣政院
起师主之。
俄迁大梅之护圣
二刹皆衰陋。
丛林仪范多废缺。
师至。
申以约束。
人人自律。
至其为众说法。
则脱略窠臼。
拨去枝叶。
使听者涣然无疑。
名缁奇衲。
风靡而至。
师之名益闻。
帝师锡以觉智圆明之号。
归老于福昌
辟一轩于寺之左。
扁曰舒啸。
湖海名德。
若断江月江商隐梦堂诸公。
皆迎致其中修供养。
缙绅之贤者。
亦时时过从。
为方外友。
柳道传
黄晋卿
危太朴
李季和
尤号知己。
年近七旬益畏烦杂。
退居花屿湖。
当白莲盛开。
月色娟好。
趺坐一小艇。
泛湖水中。
清绝如须菩提可画也。
居恒必蚤起。
礼拜诵持。
虽祁寒溽暑不懈。
临众甚严。
接宾朋则津然。
喜见眉目。
抵掌笑语。
滚滚不能休。
有以为问者。
曰。
成就后学。
不可不肃。
客以欢来。
故不然也。
三山文海郁公。
以一钵行四方。
每视其去留为重轻。
然独从师游湖上。
钦重爱恋。
久而忘去。
盖阅世愈多。
而情之所及者愈淡。
乃更求深山密林。
浩然长往。
使人投筇顿足。
以想见其风裁。
皇庆二年九月
示疾终。
释先睹
先睹
字无见
姓叶氏
世为天台仙居显族。
生于宋咸淳间
资性秀颖。
幼绝腥醲。
嗜读书。
过目成诵。
父母素期以儒业成家。
沙门东洲善公者。
过而识之。
曰。
此法器。
宜无滞乡里。
父母诺之。
古田和尚薙染。
即事遍参。
见藏室珍公于天封。
方山宝公瑞岩西庵
而往来二公间。
虽有所契。
未臻其极。
遂筑室华顶峰
精苦自励。
一日作务次。
涣然发省。
平生凝滞。
当下冰释。
乃走西庵呈所解。
山以偈印之。
辞还华顶
山不能留也。
华顶高寒幽僻。
人莫能久处。
惟师一坐四十年。
足未尝辄越户限。
于方丈中。
搆娑罗轩。
开导学者。
梦堂噩公序曰。
至元大德间
无见睹禅师
方山宝公之道唱东南。
于是天下英俊之俦。
高洁之侣。
雄豪魁杰之伦。
闻其风而神驰。
觏其迹而心服。
莫不襆肩[尸@憍]足。
忍饥渴。
冒寒暑。
形骈影属。
以趋座下。
禅师
则呴之喻之。
又从而呵怒之。
凭之凌之。
又从而抚矜之。
飞而上。
吾矰缴之。
走而下。
吾网罟之。
吾惟其得而已。
于弋椓之勤奚恤。
金之锻也器成。
木之斲也材就。
宜其弃荣华而甘淡泊。
黜聪明而返醇朴。
靡然而就。
弟子之列。
莫之牴牾也。
元元统甲戌五月望日。
遗书谢道侣。
说偈跏趺而逝。
阇维。
白乳如注。
舍利凝积成五彩。
瘗于寺之西偏。
锡号真觉。
塔曰寂光。
门人辈。
集其法语偈顿等成一卷。
金华黄溍为序。
刻而行之。
师操行卓绝。
邈在霄汉。
下视尘凡。
故及门。
皆切实生死之士。
释智度元末明初 1303 — 1369
禅师
名智度
号白云
处州丽水吴氏子也。
初住普慈
终于福林。
居福林时。
无见睹公藤杖手卷嘱累古拙俊。
是为断桥一脉。
有克肖之者也。
睹公
法继方山宝。
宝嗣断桥伦
断桥
为四叶之祖焉。
为人沉默而旷达。
初受业于郡之白云空中假禅师
假。
阴察根器。
使行卑劣行以挫之。
每呼名。
每应诺。
假曰。
将谓将谓。
不领。
乃使南询曰。
善财。
是菩萨中行脚样子也。
赵州
是祖师中行脚样子也。
庞蕴
居士中行脚样子也。
今人行脚。
不效此三老。
则枉费芒鞋。
徒自困耳。
即遍参南北禅席。
已而归省。
假公喜曰。
你来也。
吾事毕矣。
一日说偈曰。
地水火风先佛记。
掘地深埋第一义。
一免檀那几片柴。
二免人言无舍利。
乃端坐蜕去。
掩面哭曰。
苍天苍天。
或曰。
君哭迟矣。
乃大笑。
遂庐于塔。
日取楞严圆觉研究。
悉能贯之。
然于日用之际。
又不能得大自在。
叹曰。
参禅不求大彻痴禅也。
吾师岂虚语哉。
但恨游方时。
未抵天台无见睹
当是时。
睹公称为宗门绣虎。
华顶
禅流惮之。
即趋华顶
以西来密意扣之。
掀眉视曰。
得娑罗峰点头。
向汝道。
以手摇曳。
便喝。
悟旨曰。
娑罗峰顶。
白浪滔天。
花开芒种后。
叶落立秋前。
曰。
我家无残羹馊饭。
曰即今亦不少。
欣而肯之曰。
我四十年住此山。
一老道者耳。
别无甚奇特。
惟先师未了公案。
今以责汝。
汝善保任。
便趋寂。
住后。
以为先师遗嘱在躬。
因时接物。
随机开导。
重湖江。
梦堂愚庵诸老齐名。
明洪武二年
有诏赴京。
即疏辞还。
门下有以不耐事谏者。
怒责曰。
汝不闻古德有言乎。
纵饶弄到帝王家。
也是一场乾打閧。
将来法门。
滥竿窃符之弊。
必汝辈也。
未几。
迁化于福林。
有遗偈曰。
无世可辞。
有众可别。
太虚空中。
何必钉橛。
火浴收五色舍利。
大如菽。
塔于寺西。
随所说法偈颂。
弗许记录。
禅者窃书其语。
乃瞋逐。
曰。
奴流敢裨贩吾语。
作口头人事以衒丛林耶。
复有老宿。
以未见语句为恨。
潜探众中。
入室。
徵判险要。
如揭贯花。
老宿大喜曰。
不意断桥犹在。
赞曰。
睹公居山四十载
耽耽坐视。
白云解其项下之铃。
几钝置耳。
白云行道。
垂手低眉。
盖亦苍颉造书契。
而代结绳者耶。
及暮年。
仍袭睹公之风。
翛然高枕。
瞋责子弟有窃符滥竽之弊。
又何异延恩安之笑法云秀也。
语云。
百花丛里过。
一叶不沾身。
白云乎。
僧梵琦元末明初 ? — 1370
梵琦
楚石其字也。
小字昙耀
明州象山人
姓朱氏
父杲。
母张氏。
张梦日坠怀而生。
师方在襁褓中。
有神僧摩其顶曰。
此佛日也。
他时能炤烛昏衢乎。
人因名之为昙耀云。
年七岁。
灵性颖发。
读书即了大义。
或问所嗜何言。
即应声曰。
君子喻于义。
至于属句仿书。
皆度越馀子。
远近号为奇童
九岁弃俗入永祚。
受经于讷翁谟师。
寻依晋翁询师于湖之崇恩
询师。
师之从族祖也。
赵魏公
见师器之。
为鬻僧牒。
得薙染为沙门
继往杭之昭庆
受具足戒。
年已十有六矣。
询师迁住道场
师为侍者
居亡何。
司藏室。
阅首楞严经。
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处。
恍然有省。
历览群书。
不假师授。
文句自通。
然胶于名相。
未能释去缠缚。
元叟端公倡道双径。
师往问云。
言发非声色前不物。
其意何如。
元叟
就以师语诘之。
师方拟议欲答。
元叟叱之使出。
自是群疑塞胸。
如填钜石
英宗诏。
粉黄金为泥。
书大藏经。
有司以师善书。
选上燕都
一夕闻西城楼鼓动。
汗如雨下。
拊几笑曰。
径山鼻孔。
今日入吾手矣。
因成一偈。
有拾得红炉一点雪。
却是黄河六月冰之句。
翩然南旋。
再入双径。
元叟
见师气貌充然。
谓曰。
西来密意。
喜子得之矣。
遽处以第一座。
且言。
妙喜大法。
尽在于师。
有来参叩者。
多令师辨决之。
元泰定中
行宣政院
稔师之名命。
出世海盐之福臻。
遂升主永祚。
永祚师受经之地。
为创大宝阁。
范铜铸贤劫千佛。
而毗卢遮那。
文殊师利
普贤。
千手眼观音诸像。
并寘其中。
复造塔婆七级。
崇二百四十馀尺。
功垂就。
偏将压。
师祷之。
夜乃大风雨。
居氓闻鬼神相语。
曰。
天宁塔偏。
亟往救之。
迟明。
塔正如初。
迁杭之报国。
嘉兴本觉
更搆万佛阁
九楹间。
宏伟壮丽。
俨如天宫。
下移人世。
帝师嘉其行业。
赐以佛日普炤慧辩禅师之号。
佛日颇符昔日神僧之言。
识者异焉。
会报恩光孝虚席。
佥谓报恩一郡巨刹。
非师莫能居之。
师勉徇众请而往。
寻退隐永祚。
筑西斋。
为终焉之计。
至正癸卯
大夫
强师主其寺事。
时塔燬于兵。
师重成之。
景瓛为铸宝壶冠于颠。
感天花异香之祥。
师举景瓛为代。
复归老于西斋。
入我明洪武元年
江南大浮屠十馀人。
蒋山禅寺
作大法会。
师实预其列。
升座说法。
以耸人天龙鬼之听。
上大悦。
二年春复如之。
锡宴文楼下。
亲承顾问。
暨还。
内府白金以赐。
三年之秋
上以神鬼情状。
幽微难测。
意。
遗经当有明文妙柬。
僧中通三藏之说者问焉。
师以梦堂噩公
行中仁公对。
同馆于大天界寺
上命仪曹劳之。
既而援据经论成书。
将入朝敷奏。
师忽示微疾。
越四日。
趣左右具浴更衣。
索笔书偈曰。
真性圆明。
本无生灭。
木马夜鸣。
西方日出。
书毕谓梦堂曰。
师兄。
我将去矣。
梦堂曰。
子去何之。
师曰。
西方尔。
梦堂曰。
西方有佛。
东方无佛耶。
师厉声一喝。
泊然而化。
时禁火葬。
礼部以闻。
上特命从其教。
茶毗之馀。
齿牙舌根数珠咸不坏。
设利粘缀。
遗骨累累然如珠。
弟子奉骨及诸不坏者。
海盐
建塔于天宁永祚禅寺
葬焉。
世寿七十五。
僧腊六十三。
其说法机用。
则见于六会语。
其游戏翰墨。
则见于和天台三圣。
永明寿陶潜林逋诸作。
别有净土诗。
慈氏上生偈。
游凤山西斋三集。
通合若干卷。
并传于世。
师为人。
形躯短小。
而神观精朗。
举明正法。
滂沛演迤。
有不知其所穷。
凡所涖之处。
黑白向慕。
如水归壑。
一弹指间。
涌殿飞楼。
上插云际。
未尝见师有作。
君子谓师。
纵横自如。
应物无迹。
山川出云。
雷蟠电掣。
神功收敛。
寂寞无声。
繇是。
内而燕齐秦楚。
外而日本高丽
咨决心要。
奔走座下。
得师片言。
装潢袭藏。
不翅拱璧。
师可谓无愧妙喜诸孙者矣。
楚石禅师
名梵琦
径山元叟端禅师之高弟也。
道弘海盐福臻。
次则天宁。
乃至杭州报国。
嘉兴本觉
德风所被。
重九洲。
当元文顺二帝时。
楚山南北。
浙水东西。
其有道尊宿。
无不经锡徽号。
独远引不与焉。
至正间
帝师强赠师号佛日普照慧辨
亦不署也。
暮年以门人景献
代主天宁法席。
则别筑方斋于天宁院西。
为休老计。
自称西斋老人
至正间
四方多事。
士大夫逃禅海滨者众矣。
从西斋游者。
宋公景濂辈。
最称博物。
入西斋之门。
剧谈多北。
或有问时势否臧。
但唱休休歌。
其声韵莫测。
癸卯
元帝师以手书微
称病笃不赴。
戊申
明高帝建极。
以为折抱毁鼓之初。
而殁于王事者无答焉。
蒲车四出。
徵天下高行沙门
仪曹
升座于蒋山。
使存亡者。
均沾法利。
高帝见提唱语。
大悦。
明年春
召入宴文楼。
年迈。
赐杖而行。
馆天界。
明年复徵天下有道禅师
均赴天界。
其赴尊宿三十馀员。
元叟之门者。
三居一焉。
国清昙噩
双径智及
三人。
频入宴文楼论道。
高帝问鬼神幽玄不测之理。
援据经论。
剖释宸衷。
然起居脱略。
无异西斋时。
高帝每叹曰。
楚石真林下道人也。
是年七月十六日
呼侍僧进墨池
大书一偈曰。
真性圆明。
本无生灭。
木马夜鸣。
西方日出
即谓噩梦堂曰。
师兄我去也。
曰。
何处去。
震声一喝而逝。
年七十有五矣。
以遗偈闻高帝
帝命依法阇维。
其不坏者二。
齿如珂玉。
舌如珊瑚。
无数舍利。
连缀其上。
归塔天宁西斋。
愚庵以偈哭曰。
匡床谈笑坐跏趺。
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
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
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
刹竿倒却要人扶。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梵琦字楚石小字昙耀象山人
尝阅《楞严》,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恍然有悟。
元叟端倡道双径,往问之:“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其意如何?
”叟就以诘之。
拟答叟,叱之使出,自是胸疑,如填巨石。
元英宗诏,粉黄金为泥书大藏经,以善书,选至阙下。
一夕闻楼鼓动,汗如雨下,拊几笑曰:“径山鼻孔,今日入吾手矣。
”因成偈有“舍得红炉一点雪,却是黄河六月冰”之句。
旋入双径,叟见其气宇充然,谓曰:“西来密意,喜子得之矣。
元泰定中,出主海盐之福台,寻迁永祚。
明洪武初,诏名浮屠,于蒋山建广荐会,应诏跻席说法,圆音高唱,万籁俱清。
帝心悦怿,赐宴文楼,亲承顾问,既还出帑金以赐之。
馆于天界寺,忽谓噩梦堂曰:“吾将去也。
”曰:“子欲何之?
”曰:“西方尔。
”因訉之曰:“西方有佛,东方无佛。
”邪厉声一喝,泊然而化。
荼毗,齿牙舌根,数珠咸不坏,舍利黏缀,遗骨累累如珠,所著有《楚石语录》及《和永明山居诗》,并见《寺志》。
僧无愠元末明初 ? — 1397
恕中禅师
名无愠
台州人也。
出陈氏。
姿量隽瑰。
秕糠世味。
机契于竺元道禅师
说法瑞岩
日本国
道德。
传译疏朝廷。
化其国。
坚谢不往。
而终老林麓。
南北闻其名。
争愿见之。
初受业于元叟端
以己躬为急务。
遍走丛林。
不合。
即背法堂而去。
于净慈凤山灵。
稍相流连。
及还省元叟
元叟喜之。
以择木寮居
仍不自许。
又访天童砥公。
因留阅藏。
凡经十载。
以博达著名。
然于狗子无佛性话独疑之。
乃私挽聪兴二友。
而谓之曰。
汝我甘死祖师语下乎。
因假言游天台
拟再寻作者。
华顶吊寒岩。
迁延数月。
天目礼横川珙有嗣。
曰竺元道禅师
仙居之紫箨。
垂四十年矣。
行脚人以古[仁-二+幻]惮之。
偕聪兴。
进登焉。
远见老僧坐隔溪盘石
又一白发僧侍立。
风度萧然。
吴处士所画阿罗汉。
三人知是道公
乃合爪进讯。
道曰。
山路崎险。
阇黎到来不易。
聪进曰。
和尚住此久近。
道曰。
石穿新竹
壁挂古藤萝。
聪曰。
毕竟如何接人。
曰。
百二奇峰朝凤岭。
一条坦道下仙居
兴又进曰。
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
道公曰。
烧畬种芋子。
兴曰。
如何是佛法向上事。
曰。
松枝
兴拟进语。
道公曰。
那位上座。
因甚不问话。
兴辄悟旨。
已而具威仪。
上方丈人事。
才申问。
被一喝。
顿消积滞。
即献一颂。
道公深肯之。
其颂曰。
狗子佛性无。
春色满皇都
赵州东院里。
壁上挂葫芦。
三人相庆曰。
我等若以耳作眼。
几赚一生。
于是。
三人俱嗣道公
聪兴乃服勤于紫箨。
辞应明州灵岩
道公谓之曰。
汝知瓦乎。
联之千百。
则有盖覆之功。
汝知玉乎。
露之径寸。
却贻偷窃之患。
与其碎玉以矫世。
不若全瓦以济时。
今古至人。
惟得此而已矣。
既出世。
元叟下知识。
噩梦堂
铭古鼎辈。
以为必酬元叟之香。
俱遣使灵岩
厚为寿。
开堂日。
拈香曰。
古人出世拈香。
酬法乳也。
今人出世拈香。
酬世恩也。
上座总不然。
昔年行脚。
到紫箨山中。
参个老布衲。
彼亦无法可授
我亦无法可受。
只向无受中拈出。
供养竺元道和尚
不图报德酬恩。
只要大家知委。
梦堂
径山旧法侣。
闻之大惊。
唯唯而已。
灵岩三载。
迁居瑞岩
乃设三问勘禅流。
不合即逐出。
当时谓之瑞岩三关。
其问曰。
稳坐家堂。
因甚主人翁不识。
掀翻大海。
掴碎须弥。
平地上因甚抬脚不起。
眼光烁破四天下。
自家眉毛落尽。
因甚不见。
三句内一句外。
不涉两头。
有人道得。
拄杖子两手分付。
又谓众曰。
我者里。
一切只是寻常。
你若来弄机关誇好手。
向毒蛇头上揩痒。
猛虎项下解铃。
拄杖未打汝在。
何故有盘根错节。
方可显利器。
有银山铁壁。
方可整钳锤。
又曰。
灵山奥旨。
少室真传。
日月不足喻其明。
虚空不足喻其广。
巍巍独运。
荡荡无私。
思之则差。
议之则错。
五千四十八卷。
说食向人。
一千七百
持蠡测海。
在今诸方。
莫不尽谓。
驱其耕。
夺其食。
贵图宗风不坠。
殊不知正是救汤进火。
禦寒赠冰。
山僧与么道。
岂是压良为贱。
取笑大家。
臂三折而知医。
人多阅而晓相。
灵俐底。
不用如何若何。
便请单刀直入。
扫荡搀抢。
坐享太平。
岂不快哉。
少涉迟疑。
白云万里。
又曰。
三教圣人。
总在拂子头上。
牵枝引蔓。
说妙谈玄。
儒者曰。
吾道一以贯之。
老者曰。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佛者曰。
惟此一事实。
馀二则非真。
既各说有来由。
未免称强称弱。
且作么判断。
使其声和向顺。
形直影端。
剖破人我藩篱。
塞却无明窟穴。
击拂云。
二繇一有。
一亦莫守。
日午打三更。
面南看北斗。
愠居瑞岩
道价日高。
湖江英俊。
趋台者不绝。
当是时。
元主。
崇尚我宗。
凡林下染衣之叟。
多受隆誉。
愠。
独体其师住山本色之操。
尝作书与了堂一公。
其书深切时弊。
凡千百言。
盖一与愠。
同师竺元也。
一日上堂曰。
我此一宗。
难为荷负。
自非有驱耕夺食手段。
放行把住机关。
至于一进一退之间。
未免贻笑作者。
瑞岩在今两序进退。
各得其宜。
其进也。
如耀世明灯。
烛破历劫昏衢之暗。
其退也。
如潜渊老蚌。
孕成不夜炤乘之珠。
毗岚猛风。
吹之不灭。
五浊秽泥。
汩之不昏。
大众荷负既已得人。
山怀正堪放下。
且放下底事作么生。
楖栗横担不顾人。
直入千峰万峰去。
拽杖独登松岩之顶上。
有老屋数楹。
秋江禅师休老处。
愠爱居焉。
洪武七年
愠至
固辞日本之请。
帝喜之。
留馆天界。
朝士宋公濂辈。
时称有道
每洗沐日。
即至天界。
击节道要。
至不惬处。
愠庄色曰。
我家衲子
磨肩擦脚数十载。
尚不柰何。
公辈。
安得草草图作口头人事耶。
宋公叹服。
是冬辞还。
门人居顶
结翠山草堂迎愠。
是时。
大宗兴住持径山
知愠退休。
以偈柬曰。
万叠山牵一杖云。
清流何处觅相分。
漫拈紫箨冰风柄。
笑里长飞虎豹群。
愚庵亦以三偈柬曰。
惺惺石上主人翁
一室高居太白峰。
靖退只今非小节。
知心未许石门聪。
千里同风各暮年。
任教沧海变桑田
独怜熊耳峰头月。
昨夜虾蟆食半边。
徒誇锦瑟与瑶琴。
妙指方能发妙音。
却忆鳌山深雪夜。
弟兄倾尽岁寒心
宋公濂。
尝遣书问。
亦致偈曰。
参禅第一要知宗
四海惟闻老恕中
白日青天轰霹雳。
孽狐妖魅尽潜踪。
愠亦喜宋公留心吾道。
以偈答曰。
语言浑不涉离微。
抹过云门顾鉴咦。
伸出玉堂挥翰手。
倒拈秃帚画蛾眉。
洪武十九年七月
说偈曰。
七十八年。
无法可说。
末后一句。
露拄饶舌。
咄。
端坐而化。
日前遗嘱屏世礼
以骨灰散水竹间。
用表无常。
门人不敢守命。
乃于翠山唐岙之原。
建窣堵。
以龛瘗焉。
未久大宗兴禅师
亦坐化于径山
有遗偈曰。
夫三十。
妇六龄。
毕竟偶不成。
其木庵聪后住紫箨。
晚应天童。
赞曰。
温公出世。
径山法侣。
觊其必嗣元叟
元叟辈。
最尊风最盛。
公终不就。
何也。
盖得处非易。
故守之益坚。
正当与感铁面之却佛印元
并案焉。
二老。
互相砥砺。
而胜友渊源各行其道。
又当与岩头雪峰等之。
嗟乎。
末法垄断名位货殖。
师友读公行实。
能不形消而骨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