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黄庚宋末元初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卷,元黄庚撰。
字星甫天台人
生于宋末,入元不仕。
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
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
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
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
尝客山阴王英孙家,试越中诗,社枕易题,为第一,考官乃李侍郎
今评语与原诗并在集中。
盖为当时推重若此。
其诗尚沿时习。
体格不免卑弱,而刻露处亦时见新警。
如五言之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柳色独青眼。
梅花同素心。
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诸句。
七言之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
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
清夜梦分千里月,故乡人各一方天。
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诸句,类皆风致婉约,翛然自远,犹不失为具体焉。
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钱选宋末元初
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
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年少时,嗜酒,好音声,善画。
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伯时,花木翎毛师赵昌,皆称具体,用笔高者,至与古人无辨。
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翼日以所临本归之,主人弗觉也。
赵文敏公孟頫早岁从之问画法,乡人经其指授,类皆以能画称。
至元间吴兴有「八俊」之号,以孟頫为称首,而与焉。
孟頫被荐入朝,诸人皆相附以取官爵,独龃龉不合,流连诗画以终其身。
家有习懒斋,因自称习懒翁霅川翁清臞老人皆其别号也。
黄公望舜举吴兴硕学,贯串经史,人品甚高,而世往往以画史称之,是特其游戏,而遂掩其所学。
斯言可谓深知舜举者矣。
僧念常
念常
号梅屋
华亭黄氏子。
母杨。
梦僧庞眉雪发。
大长老
托宿焉。
因而娠。
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诞。
于夜神光烛室。
异香袭人。
逾日不散。
既长。
喜焚香孤坐。
风骨秀异。
年十二。
恳求出家。
父母钟爱之。
诱以世务。
终莫夺其志。
遂舍之。
元贞乙未
江淮总统所。
授以文凭。
薙发受具。
遍游江浙大丛林
博究群经。
宿师硕德
以礼为罗延之。
皆撝谦弗就。
至大戊申
佛智晦机和尚
江西百丈。
迁杭之净慈。
师往参承。
于言下有省。
俾掌记室
服勤七年。
延祐乙卯
佛智径山
师职后版表率。
明年
朝廷差官理治教门。
承遴选住嘉兴祥符
至治癸亥
乘驿赴京。
得以观光三都之胜。
览燕金遗墟。
五台礼曼殊。
出入金门
讨论坟典。
司徒云麓洪公。
别峰印公
帝师以下。
皆尊而爱之。
自京而回。
姑苏万寿法席。
师精通内义。
外博群书。
乃取佛祖住世之本末。
传授之源流。
及夫时君世主之所尊尚。
王臣将相之所护持。
参异同。
考讹正。
运弘护之心。
秉至公之笔。
缉而成书。
谓之佛祖历代通载。
凡二十有二卷。
翰林道园虞公序其首。
慨僧史无续而失传。
志磐书事之无法。
盖深有取于师言也。
宝洲上人谓。
师此述。
理明事实。
出入经典。
考五宗传。
殊有补于名教。
于是。
普觉文房。
采摭内外典籍成编。
题曰稽古略。
与师并行于世。
详略各得其宜也。
袁凯元末明初
字景文松江华亭人
洪武三年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
有《海叟》四卷。
何景明大复》:我朝诸名家集,独海叟诗为长。
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亦必自汉、魏以来者。
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
陆深《金台纪闻》:国初高季迪袁海叟皆以诗名,而云间姑苏近,殊不闻其还往唱酬,若不相识然,何也?
都玄散尝道季迪有赠景文诗曰:「清新还似我,雄健不如他。
」今其集不载。
是诗玄敬得之史监明古,史得朱应祥岐凤
岐凤吾松人,以诗自豪于一时,为序《在野集者》。
其事虽无考,然两言者盖实录云。
《国雅》:袁侍御景文才清遒拔,往往有奇语,尤闲于咏物。
其题《白燕》、《闻笛》,颇为时口脍炙。
香祖笔记》:明初诗人,共推高季迪为冠,而大复独以海叟为冠,空同许为知言。
今读其诗,古诗学魏、晋,近体学杜,皆具体而微耳。
遽跻之青丘生之列,未免失伦。
《明诗别裁》:李献吉海叟师法子美
何仲默谓歌行杜之体。
鄙意伤于平直,未极变化。
若七言断句,在李庶子刘宾客间,青丘、孟载俱未及也。
田按:孝陵严切,海叟以权谲免,幸矣!
大雅集》录海叟《蚊诗》云:「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
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著人昏不醒。
蚊蚋虽微亦纵横,隐然如雷吁可惊。
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
」盖元季伤乱之作。
何元朗四友斋丛说》引为讥切太祖,亦附会之过也。
海叟诗骨格老苍,摹拟古人无不逼肖,亦当时一作家。
何大复标为明初诗人之冠,过为溢美,宜诸公之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