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释怀信元 1279 — 1356年8月24日
怀信禅师者。
字孚中
明州奉化江氏之子也。
十岁求师于其亲。
亲命抱本入乡塾。
不二载。
诸籍了然。
竟罢读。
乃谋法华而诵之。
遂坚图出家。
任大法。
又三载。
师事法华院子沙门
以试经得度。
竺西坦禅师居天童。
往谒之。
坦公瘦面如铁。
寻常热棒如雨点。
请益者。
隆冬亦战慄挥汗。
虽年少。
从容入问大法。
器重之。
久经炉鞴。
乃道通。
担垂问曰。
兴化打克宾。
克宾还有吃棒分也无。
出对曰。
俊哉狮子儿。
深肯之。
未几坦公迁化。
鸣众请云外岫补居天童。
与击节酬唱。
拍拍是令。
每称之曰。
信公乃洞宗赤帜。
济室白眉也。
大定丙寅
出住观音寺
天历己巳
迁居普陀。
至正改元
天童席虚。
当事者必以致
曰。
天童自哲人相继。
化后规制非旧观矣。
今诸公不弃山野。
山野惟据令而行。
诸公若以为可。
则山野以继述为志。
岂敢坚逊而累诸公行李。
如不便诸公。
请更议之。
众皆稽颡曰。
诺。
于是莅天童。
积弊顿除。
法席不期而再振。
方以贤誉归之。
当是时。
南北兵荒。
丛林多窘。
天童食堂盈千众。
安居不乏。
尚有馀粮。
以赈饥贫。
楚石琦公尝作偈与曰。
长庚峰顶白云间
捧劄西来笑展颜。
几叠岩峦围丈室。
万株松树绕禅关。
当年金碧谁将去。
今日天龙合送还。
老我恰如窥豹者。
管中时复见斑斑。
江表大龙翔寺御史
奉诏迎
欣然自来。
时至正十四年甲午也。
越二载。
明太祖兵下金陵
寺众风散。
独趺坐不去。
顷之兜鍪蚁集。
俨然在定。
如不知也。
太祖入寺。
合爪相迎。
太祖问曰。
众僧因甚不见。
曰。
明眼难瞒。
太祖甚喜。
乃命招僧还寺。
太祖尝听信说法。
归为近侍曰。
龙翔僧。
言行纯悫。
太平有道沙门也。
遂改龙翔为天界。
命褒章而赐之。
德腊虽高。
未尝以声色加学者。
学者自化。
日课莲经七卷。
寒暑不间。
有僧问曰。
和尚诵经。
还解义么。
曰。
清晨吃白粥。
而今又觉饥。
僧曰。
此语却与经文不合。
曰。
明眼师僧灼然犹在。
僧呵呵大笑曰。
和尚是甚么心行。
曰。
且喜受奉行。
丁酉元旦日食。
太祖问之。
对曰。
食后自明。
太祖又深喜。
复论古今符谶之理。
曰。
圣哲以至公为心。
不求符谶。
而符谶自合矣。
愚昧以私欲为念。
虽凤麟昼现。
仍成怪物。
故曰在此不在彼。
太祖称善。
尽欢而罢。
八月二十四晨起。
沐浴更衣。
召众告曰。
吾行矣。
汝等当以法自期。
瞑目而逝。
侍僧撼且呼曰。
和尚不留片语。
以示人乎。
复展目索笔书曰。
平生为人契戾。
七十八年漏泄。
今朝撒手便行。
万里晴空片雪。
乃瞑目长往。
太祖督戎江阴
前一日。
告别。
及还金陵闻讣。
与梦合。
太祖甚嗟悼。
左右皆言。
前日梦。
金甲大人相报曰。
天界古佛入灭矣。
太祖益惊异。
赐帑金以资后事。
举龛日。
太祖临奠。
依法阇维于聚宝山前。
获舍利五色。
贺齐叔。
为卜牛首山建塔。
又命儒臣铭之。
天童所塔者。
爪发衣履也。
承诏。
去龙翔天童。
左右谏曰。
当今扰攘兵戈。
有志者求入山林不暇。
师独受元主隆誉之名。
某等似不取也。
且天下事未知何若耳。
答曰。
我汝均为佛祖儿孙。
力当撑拄佛祖家庭。
任缘赴感。
职宜然也。
若俱以祸福撄心。
埋身藏影。
岂大慈旷济之道哉。
且戈矛剑戟之场。
独非安乐邦乎。
于是愿起从行者甚众。
赞曰。
径山三代。
门庭施设。
虽各不同。
究其机要。
皆通权达变之宗匠也。
度公至老。
尚力图兴复。
信公至殁。
示应明主。
是其荷负祖道之任。
真难释肩。
如吴人游楚者。
病中闻之。
仍吴吟也。
先辈之苦心若此。
忽之可乎。
释明孜
明孜
字舜田
浙之黄岩人
童幼读书。
记性绝人。
内典过目。
辄神解心领。
仙居三学寺
礼雪山景公落发。
闻天童坦禅师道望。
诣之一见。
问曰。
达磨不东来。
二祖不西往。
其意云何。
师应声曰。
金不博金。
水不洗水。
曰。
此子。
机锋敏绝。
宗门令器也。
因遍参耆硕。
若古林茂公。
竺原道公。
东州永公
元叟端公
东屿海公。
尤器重之。
时日溪泳公。
居天宁。
拉掌三藏
相与激扬宗旨。
声誉益著。
泰定初
始领陀。
天台净惠
仙居之广度。
处州之连山。
皆师敷座处。
寻谢院。
归隐雁山
为登高临深久计。
丞相别怯里不花。
强起王天宁。
辞不获。
乃笑曰。
出处随缘尔。
遂行。
先是寺毁于火。
师至升堂集众扬翇。
曰吾徒赤手。
尚能有所建立。
况兹寺力犹可为乎。
于是众志坚一。
施财以资经始。
曾不踰年。
而穹殿突堂。
重门修庑。
凡楼阁库藏之制。
靡不雄伟壮丽。
内外秩然。
行院上师行。
锡金襕衣。
佛智普慧之号。
师法轮初轫时。
每为三学诸宿所牵。
曰。
此吾师受经地。
其可使为他山重乎。
如斯至再。
累历望刹。
说法。
时众林立捧拥。
气肃如
闲则诗文自娱而已。
尝即中峰下。
辟室以居。
松下畜一鹤。
自号鹤松主人
每朝夕瀹茗款客。
引鹤起舞。
顾影蹁跹。
翛然自得。
外虑不入于心。
忽一日鹤死。
赋诗悼之。
不踰年。
师亦厌世矣。
师生赤城黄岩之野。
赫然名动东南。
生能被恩宠于朝。
死能使公卿贵人
奔走叹惜。
非其卓行高识。
有以异乎人者。
其何以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