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徐之纲南宋 1189 — 12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63 【介绍】: 济州人字汉臣
少以词赋名。
后研究理学,以二程朱子为根柢。
窝阔台汗十年明经选为益都教授,佐省事
行省长官李璮恶其言直,黜为滕县
有《默志》、《麟台杂著》。
刘德渊元初 1209 — 12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9—1286 【介绍】: 元顺德内丘人字道济
性癖直,有操守。
世祖中统初,授翰林待制
后家居讲学。
尝著书数万言,敷析司马光《通鉴》数百条,悉与《朱子纲目》合。
许衡雅敬之。
许衡元初 1209 — 12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9—1281 【介绍】: 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
性嗜学。
姚枢宋二程朱熹著作,居苏门,与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
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
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
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
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
又定朝仪、官制。
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
改授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
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
以疾归。
卒谥文正
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罗椅宋末元初 1214 — 1276
全宋文·卷七九六二
罗椅(一二○四——一二七六)字子远号涧谷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博学能文,精于辞赋,又就饶鲁朱熹之学。
后以四赋举漕司,年五十三登宝祐四年进士第
历官长沙教授信丰宰,擢京榷提举朝请大夫
将拜监察御史,为贾似道所抑。
曾为书谓似道一日立朝,虏有一日之幸。
文天祥起兵勤王,开府南剑州,又以家资助军。
德祐二年卒。
著有《涧上委稿》,编有《放翁诗选前集》。
见所撰《祭长子二十郎文》,《宝祐四年登科录》(作四十三进士及第),明人罗洪先《族祖榷院府君传》(《涧谷遗集》卷首附)。
黎献南宋至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东莞人字子文
性警敏,笃学问。
弱冠授徒,一依紫阳白鹿规以为教。
人称拙翁先生
全宋诗
黎献字子文号拙翁东莞(今属广东)人。
友龙度宗咸淳中邑庠教谕)弟。
弱冠授徒,一依朱熹白鹿规为教。
东莞遗民录》卷下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粤诗·卷四五
黎献(一二三二 — ?
),字子文号拙翁
东莞人
黎如璧之孙。
性警敏,富于学问,弱冠授徒,全依朱子之法,从学者众。
宋亡,与赵必𤩪卜邻隐居,时以诗筒往来。
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有传。
今存诗六首。
汪一龙宋末元初 1230 — 12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0—1282 【介绍】: 宋元间徽州休宁人字远翔号定斋
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
句容,摄县事。
岁大饥,仿朱熹南康遗规,为便民十条,民无瘠殍。
京口、瓜洲失守,奉母南归。
乡士民推为宰,不就。
世祖至元中,起为紫阳书院山长,学者称定斋先生
汪深宋末元初 1231 — 13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1304 【介绍】: 宋元间徽州休宁人字万顷号主静
八岁涉猎经史。
新安儒宿皆宗朱熹,唯其独崇陆九渊之说。
年未二十,游真、扬二州,讲学平山堂
宋理宗景定中,授安吉教谕
朝臣有欲荐于太学,以所崇非朱学而止。
贾似道擅政,辞归。
元成宗大德间卒。
金履祥宋末元初 1232年3月16日 — 13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303 【介绍】: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等。
张䇓元 1236 — 13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6—1302 【介绍】: 导江人,寓江南字达善
受业于王柏,潜心朱熹之学。
世祖至元中,任江宁学官,从游者甚众,称导江先生
荐为孔、颜、孟三氏教授
尝著《经说》,吴澄序其书,以为议论正,援据博,有功于朱氏之学。
有《张达善文集》。
陈普宋末元初 1244 — 1315
字尚德别号惧斋
福宁州宁德人,居石堂山下,淳熙间朱紫阳尝过石堂,异其风土,曰:「后数十年,此中当出儒者。
」普生淳祐甲辰,鹧鸪百数绕屋。
七岁时,坐田间,有白鹭飞止。
有士人戏语之曰:「汝能赋一诗乎?
」应声曰:「我在这边坐,尔在那里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士人奇之。
稍长,闻韩翼甫倡道浙东,翼甫派出辅氏,而原于考亭
遂负笈往游。
宋亡,绝意仕进。
朝廷三使辟为本省教授,不起,隐居授徒。
四方及门岁数百人,馆里之仁峰僧舍,至不能容。
大德初建州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勿轩延讲鳌峰,寻讲德兴之初庵书院。
晚居莆中十有八年,延祐乙卯卒于家,年七十二。
学者称石堂先生
所著《字义》、《四书句解钤键》、《学庸旨要》、《孟子纂图》、《周易解注》、《易说》、《书传补微》、《四书五经讲义》、《浑天仪论》、《天象赋》、《咏史诗断》,凡数百卷。
明嘉靖间宁德训导浮梁闵文振访于其家,采之诸载,订汇为二十二卷,曰《石堂先生遗稿》,知县事揭阳程世鹏刊行于世。
石堂门者如韩信同、杨琬、余载黄裳辈,并以正学为时所宗云。
罗璧宋末元初 1244 — 1309
全宋文·卷八三四一
罗璧字子苍号默耕,宋末元初徽州(治今安徽歙县)人。
朱子之学,著有《识遗》十卷(存)。
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八《识遗》提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
吴澄元 1249 — 1333
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
生三岁,授诗成诵。
五岁,日记千馀言。
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
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
徵至京师,以母老辞归。
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举,三月移疾去。
至大初,召为国子监丞
皇庆改元,进司业,谢归。
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
英宗即位,拜翰林学士同修国史
泰定初,为讲官,《英宗实录》成,亟命小车出都,遣官驿追不及,加授资善大夫
卒年八十五,赠江西行省左丞临川郡公谥文正
有《草庐集》诗四卷。
先生雅好邵子书,故其诗多近之。
其句法超逸处,如「乔木啸清风,寒花醉香露」。
「窗红开晓沴,草碧验春温」。
「人定籁声寂,天旋斗柄移」。
又《述怀》云:「悬知海上三山客,尘视人间万户侯
」《题大乾庙壁》云:「身合沈江甘殉楚,心知蹈海胜归
」《芍药》云:「浅潮半醉流霞晕,清印初昏淡月痕。
」俱清婉可诵也。
先生尝作草屋数间,题其牖曰:「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
程文宪知其意,题之曰「草庐」。
学者称草庐先生
初自京师归,廷中老成及宋之遗士在者,皆感激赋诗饯之。
赵文敏公孟頫独书朱子刘屏山所和诗三章以赠,识者叹之。
先是许文正公倡教于北,而先生崛起于南。
道统渊源,互相提唱。
又不系乎词章之工拙也。
胡炳文元 1250 — 1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33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仲虎号云峰
幼嗜学,笃志朱子之学。
信州道书院山长,调兰溪州学正,不赴。
有《周易本义通释》、《四书通》、《云峰》。
炳文字仲虎,徽之婺源人
父孝善先生斗元,从朱晦庵从孙小翁得《》、《》之传。
炳文尤潜心朱子之学,作《四书通》、《易本义通释》诸书。
吴文正公尝荐诸朝,不就。
信州道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学正,未赴。
至大间,其族子淀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
儒风之盛,甲于东南。
面山而居,碧峰耸秀。
尝作诗云:「举头山苍然,一峰立云表。
」因自号曰云峰元统初卒,年八十四,集贤院谥文通先生
有文集二十卷,荐经兵火,所存者六十馀篇。
陈栎元 1252 — 13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2—1334 【介绍】: 徽州休宁人字寿翁
学宗朱熹
宋亡,隐居著书。
仁宗延祐初,乡试中选,不赴礼部试,教授于家。
性孝友,刚正,动中礼法,与人交,不以势合,不以利迁。
善诱学者,谆谆不倦。
所居堂名定宇,学者称定宇先生,晚称东阜老人。
有《尚书集传纂疏》、《历代通略》、《勤有堂随录》和《定宇集》。
熊鉌宋末元初 1253 — 13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12 【介绍】: 建宁建阳人字去非
初名铄字位辛
号勿轩一号退斋
度宗咸淳十年进士
汀州司户参军
入元不仕。
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
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等。
字位辛初名禾字去非勿轩其号也,又号退斋
世居建阳鳌峰
志求濂洛之学,访朱子之门人辅氏而从游焉。
宋度宗咸淳十年,登进士第,授宁武州司户参军
宋亡,遂隐不仕。
云谷书院,四方来学者,翕然归之。
元仁宗皇庆元年卒,年六十。
所著有《四书标题》、《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小学句解》等书传于世。
裔孙澍家藏遗稿,仅存十一。
族孙孟秉类次成帙,釐为八卷。
明成化初,六世孙斌刻之。
先生之论诗曰:「灵均之骚,靖节子美之诗,痛愤忧切,皆自其肺肝流出,故可传也。
不然,虽呕心冥思,极其雕锼,泯泯何益。
先生言此,盖已得诗之本原矣。
邓文原元 1259 — 1328
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
父漳,徙钱唐
文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时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至元间,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
大德间,调崇德州学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
至大三年,出授江浙儒学提举
皇庆元年,召为国子司业
科举制行,文原文江浙,虑士守旧习,大书朱子《贡举私议》揭于门。
延祐四年,升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廉访司事,移江东
至治二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泰定元年,以疾乞致仕归,致和元年卒,年七十一,制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肃
所著有《读易类编》、《内制集》、《素履斋稿》。
义乌黄溍曰:公为文精深典雅,温润而有体,确实而有徵,诗尤简古而丽逸。
句章任士林曰:善之浑厚以和,沈潜以润,如清球在悬,明珠在乘。
大德延祐之世,承平日久,善之袁伯长贡仲章辈振兴文教,四海之士,望风景附,王士熙、冯思温名位为最显,亦皆出善之之门。
文章之柄悉归焉,其盛事可想见也。
安熙元 1270 — 1311
字敬仲真定稿城人
先世以赀雄离石,藏书万馀卷,金亡徙家。
少承祖父之学,闻容城刘静修名,将往从之游,未行而刘卒,走往拜其墓,录其遗书而还。
宪司数以其行荐于朝,无所就。
至大四年卒,年四十二。
学者称默庵先生,门人苏天爵辑其遗文为《默庵》。
谓其文章以理为主,皆有为而作。
诗学渊明晦翁,第以吟咏性情、陶写造化而已。
金源氏与宋分疆,以词章辨博相雄长。
元初姚公茂赵江汉之书而北,许鲁斋力起昌明之,而理学始传。
静修能以所学羽翼鲁斋,而推源于周、程、邵、朱者也。
敬仲私淑静修而尊朱子之说以为教,游其门者,望而知为安氏弟子。
北方之学,于是乎益振。
敬仲固刘氏之功臣,然其诗去静修远矣。
许谦元 1270 — 1337
字益之金华人
受业于仁山金履祥,尽得所传之奥。
浙东宪府闻其名而辟之,弗就。
廉访使刘廷直、副使赵宏伟先后举茂才异等,复以遗逸荐,皆固辞。
延祐初,居东阳华山,学者不惮百舍重趼而至。
著录者千馀人,随其材分,皆有所得,独不以科举之文授人。
曰:此义利所由分也。
不出里闾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
至元三年卒,年六十有八。
世称白云先生赐谥文懿
所著有《读四书丛说》、《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观史治忽几微》若干卷行世。
先是北山何基,得朱子之传于黄勉斋,而鲁斋王柏又师友于北山仁山金氏,则学于鲁斋而及登何氏之门者也。
学者推原统绪,以三先生朱子之世适,而文懿实任其传。
江浙行省为请于朝,建「四贤书院」以奉祠事。
其所传《白云集》四卷,亦多扶翼经义,张维世教之言。
徒以词章论之,浅矣。
程端礼元 1271 — 13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1—1345 【介绍】: 庆元路鄞县人字敬叔号畏斋
幼读五经,晓其大义。
史蒙卿游,治朱熹之学。
以荐授建平县学教谕,历建康江东书院山长铅山州儒学教授,以台州路儒学教授致仕。
有《读书分年日程》、《畏斋》。
董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徙杭州字仲真
许谦学。
卒,筑室仙华山,作嘉会堂于灵泉,右画朱熹像,左书《儒行》篇,从学者众。
平生未尝著述,惟默会经学,付之实践。
明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