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郑持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
尝仿韩愈《毛颖传》例,又益以宋元文房十八学士制,撰《文章善戏》一卷。
朱晞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路长兴(今属浙江)人,字景渊
历官瑞州路
城务税课提领
有《瓢泉吟稿
(臣)等谨案:瓢泉吟稿五卷,元朱晞颜撰。
元代有两朱晞颜,其一为作鲸背吟者,其一为长兴人字景渊,即著此稿者也
晞颜始末,无可考。
吴澄集有晞颜文进墓表,载及晞颜,称其能诗文而为良吏,亦不详其为何官。
今以集中诸诗考之,则初以习国书被选,为平阳州蒙古掾,又为长林丞,司煮盐赋,又曾为江西瑞州监税
盖以郡邑卑吏终其身者。
其集藏书之家罕见著录。
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瓢泉集四卷,而世无传本。
顾嗣立录元诗三百家,亦不及其名。
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抄撮编次,釐为诗二卷、诗馀一卷、文二卷。
牟巘、郑僖原序二首尚存,仍以弁诸卷首。
集中所与酬赠者为鲜于枢、揭奚斯、杨载诸人,故耳目薰濡,具有法度。
所作虽边幅稍狭,而神理自清。
牟巘序所称拟古之作,今具在集中,颇得汉、魏遗意,异乎以割剥字句为工。
其杂文亦刻意研练,不失绳墨。
惟郑僖所赏曲生、隐二传,沿毛颖革华之体,自罗文、叶嘉以来,已为陈因之窠臼。
僖顾以奇赡许之,殆所谓士俗不可医欤?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前辈教人静坐,正欲使学者于静处下工夫,设不得已处,事物应酬狎至之际,有所摇夺,将遂成间断乎?
天下之理,散在事物,观于静未若观于动,求于简未若求于繁为得也。
为诗亦然。
退之尝谓吏人休白事,公作送春诗,郑五作相,亦谓诗思在灞桥驴子上,此犹戏语。
孟东野平陵水木幽深,每坐石上吟哦,至暮乃归,曹务尽废,则诗与事果判为二矣。
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以裨谌一人之身,心随境迁,智愚悬绝,又不可晓,岂东野之诗亦求之于野乎?
朱晞颜年甚少,笃志于学,士大夫多从之游,顾其居近市,盖廛隐也。
坌壒之蓬勃,里巷之喧啾,车马之阨塞,日旁午于前,而晞颜方乃挟册危坐,若摆落世事,初不介意。
然其承亲宾友,泛应曲当,未尝废事,亦未尝违俗。
而诗辄成轴,纸长三过,读之愈出愈奇,拟古则不失古人作者之意,咏史则能得当时之情。
至于他诗,各有思致,大抵老苍隽健,尤非近学所能窥,俗情所能汨,良可喜也。
予谓晞颜傥能于事物应酬之际,常存主静之心,不为外夺,则此理卓然,随在而见,亦随在而有得,何莫非学?
学进则诗益进,他日又当求之于此轴之外。
庚子夏五月十有八日陵阳牟巘序。
瓢泉朱君曩仕予乡州,交分相得也。
当是时,君之才气锐甚,自谓天地间风月无尽藏,平章在我,化裁在我,故日以诗歌与骚翁墨客相颉颃不厌。
别二十馀年,复胥会于钱唐,而其气益锐,诗益奇。
其骞腾迅迈,如大鹏御风之脱氛壒也;其连轩清警,如舞鹤出林之引圆吭也。
人所彳亍,我独纡馀。
由是知坡老所谓昌其诗不如昌其气者益信。
君尝丞长林。
鹾事厖茸。
窾导棼疏。
日就成绪。
乃能与李君五峰恣览雁荡山
瑰容玮状。
倡和彪休。
风云协其律吕。
烟霞为之澄廓。
于时运使本斋王公
方巡视其所职也。
即改容礼貌之。
无操约镌谯意。
其在江西事尤剧,吟咏不废。
以是知君之才周于世用,不独昌于诗而已。
至其为文,规绳古制,不事浮靡,曲生、隐二传,尤为奇赡幽蔚,又不独昌于诗而已。
予尝吴草庐先生为其先翁墓表,称君能诗能文,有猷有守,可为良吏,为闻人,盖纪实云。
郑僖序。
黄庚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天台人字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题,推为第一名。
其诗风致清远,用意推敲,不愧骚坛领袖
有《月屋漫稿》。
字星甫天台人
所著有《月屋漫稿》。
其自序曰:「仆龆龀时习举子业,何暇为诗。
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
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出蹄涔而游江湖也。
」今观其句法,如《幽居》云:「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别山阴诸友》云:「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
」《夏夜小酌》云:「分茶醒酒客,添烛了残棋。
」《观渔》云:「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
」《病中》云:「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
」《兰亭饮》云:「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
」《寄毛素轩》云:「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各一方天。
」《灯花》云:「自喜结根依小草,不愁飞片落苍苔。
」《偶题》云:「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
」《清明》云:「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
」《杂咏》云:「L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
雪霜侵鬓镜先知。
」类皆风致清远,用意推敲。
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名盛于词场。
当是时,江南初定,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
时际宴安,禁网疏阔,骚坛树帜,奔走争先,蔚为一代文章之盛。
其所由来者远矣!
全宋诗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
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
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
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
卒年八十馀。
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
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讹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卷,元黄庚撰。
字星甫天台人
生于宋末,入元不仕。
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
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
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
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
尝客山阴王英孙家,试越中诗,社枕易题,为第一,考官乃李侍郎
今评语与原诗并在集中。
盖为当时推重若此。
其诗尚沿时习。
体格不免卑弱,而刻露处亦时见新警。
如五言之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柳色独青眼。
梅花同素心。
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诸句。
七言之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
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
清夜梦分千里月,故乡人各一方天。
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诸句,类皆风致婉约,翛然自远,犹不失为具体焉。
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唐以诗为科目,诗莫盛于唐,而诗之弊至唐而极。
宋以文为科目,文莫盛于宋,而文之弊至宋而极。
甚矣诗与文之极其弊,而难于其起弊也。
自有虞明良之赓歌,已非太古忘言之天矣。
三代以还,虽王者之迹熄,而世独近古,其播于声诗,发为辞令,形于规谏讽刺者,皆所以纪一时之实,岂好为是虚言哉?
国以诗文立科目,非世道之幸。
士以诗文应科目,又岂人心之幸,宜古道之滋不可挽也。
呜呼!
孔子删定系作以来,诗书、易、春秋之文仅存,而其道则泯矣。
以言乎诗,自三百篇讫于战国,诗之脉几绝,而骚续之,故骚有功于诗,骚之下有选,由选而至于唐,惟杜少陵为备,以言乎文。
获麟绝笔之馀,诸子百家猬兴蜂起,不有孟子之书,圣人之道晦矣。
孟子功不在禹下。
至若荀扬之簧鼓圣言,班马之户牖古史,历三国六朝隋唐之世,斯文微如一发,而韩昌黎力挽古学,沿唐而宋,则欧阳出焉。
呜呼!
盛者乃所以为衰也。
然诗盛于唐,唐之诗脉自杜少陵而降,诗以科目,而弊极于五代之陋。
文盛于,宋之文脉自欧阳诸公而降,文以科目,而弊极于南渡之末年。
以科目而为诗,则穷于诗,以科目而为文,则穷于文矣。
良可叹哉。
仆自龆龀时读父书,承师训,惟知习举子业,何暇为推敲之诗,作閒散之文哉。
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文。
且历考古人沿袭之流弊,脱然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蹄涔而游江湖也。
遂得率意为之,惟吟咏情性,讲明礼义,辞达而已,工拙何暇计也。
于是裒集所作诗文,缮写成编,命之曰漫稿,以为他日覆瓿之资。
若曰复古道,起文弊,则有今之韩、杜在。
天台山人黄庚星甫氏序。
字星甫天台人
有《月屋漫稿》。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星甫天台人
有《月屋漫槁》。
宋濂元末明初 1310 — 13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0—1381 【介绍】: 元明浙江浦江人字景濂号潜溪
幼敏明强记,从吴莱等名师学。
元顺帝至正中,隐居龙门山号玄真子
朱元璋婺州,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授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书。
主修《元史》,又预修日历等。
国子司业礼部主事,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
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洪武十三年,其长孙宋慎坐胡惟庸党死,帝欲置其死,赖皇后太子力救,乃全家谪茂州卒于夔州
为明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宋学士文集》。
词学图录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元末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
朱元璋时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
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
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明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制,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有《宋学士文集》。
人物简介
宋濂(一三一零—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浦江人
早年师从柳贯黄潜元时翰林院编修,隐居不赴。
明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制诰,任《元史总裁,以老致仕。
谥“文宪”。
有《宋学士集》。
字景濂金华人
洪武时学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景濂浦江人
元至正末,用荐除翰林编修,以亲老辞,入仙华山道士
明初徵授皇太子经,为元史总裁官,仕至翰林学士承旨,兼太子赞善大夫
正德中追谥文宪
潜溪、翰苑、芝园、萝山诸集。
字景濂浦江人
元末,以翰林院编修徵,不就。
太祖婺州,召见,还金陵,徵为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改起居注
洪武初,充《元史总裁官,除翰林学士
编修,迁国子司业,谪安远知县
召为礼部主事,迁赞善大夫,擢侍讲学士,进学士承旨,致仕归。
以孙慎得罪,安置茂州,道卒。
正德中追谥文宪
有《潜溪》、《銮坡》、《芝园》、《萝山》、《朝天》诸集七十五卷。
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
才思之雄,卿不如;学问之博,不如卿。
」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
」 徐泰《诗谈》:宋景濂王子充诗亦纯雅,以文名。
沈士谦《明良录略》: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诗薮》: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语,而《思春曲十韵》如「南浦沈书传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物华半老胭脂苑,春雾轻笼翡翠城」,「因弹《别鹤》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阳台树密朝霞迥,巫峡潮回暮渚平」等句,特精工流丽。
田按,景濂自幼嗜学,家贫无书,每假藏书家,手自笔录。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不敢逾期约。
又尝入青萝山,不下书屋者屡年。
得郑氏所畜书数万卷,无不尽阅,阅无不尽记。
师事吴渊颖黄文献柳待制,皆元代耆宿。
学既刻苦,授受复有渊源,故所著文章,雄峙一代。
遭时遇主,司制作之柄,为开国文臣之首。
蛮夷朝贡,数问宋先生安否,日本得《潜溪集》,雕板国中。
当其恩遇优浓,醉学士之诗歌,甘露百岁衣之赏赐,论者传为盛事。
暨乎安置茂州,侘傺于荒江野寺,投缳以殁。
方希古祭文云:「公之厌斯世而不居,甘远迹于峨岷,盖将吊重华九疑,唁屈子于江滨。
吁!
可悲也!
」集中小诗,犹是元习;长篇大作,往往规模退之,时亦失之冗遝。
盖兼才为难,自唐以来如韩退之苏长公世不多见,正不必美备难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