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德馨”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元朝
僧元长元 1284 — 1357年6月14日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元长字无明一号千岩
姓董氏萧山人也。
父九鼎,母何氏。
晚岁生子,鞠育为艰。
姒妇谢氏,养为己子。
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成诵,出入蹈规循矱,有若成人。
其父喜曰:“吾家世诗书,是子当以文行亢吾宗。
有从父曰:“昙芳学佛于富阳法门院,羡聪颖,欲乞为徒。
”谢氏弗许。
未几,遘疾甚革。
谢氏祷于大士曰:“佛幸我慈,是子弗死,令服洒扫役终身。
”祷已汗下而愈,遂使从昙芳游。
时年十七,益求良师友,摩切九流百家之言,已而曰:“此非出世法也。
”复从授经师学《法华经》至药王品,问曰:“药王既然二臂,何为复见本身?
”授经师异之。
年十九,薙发受戒具,走武林,习律于灵芝寺律师问曰:“八法往来,片无乖角,何谓也?
曰:“胡不闻第九法乎?
律师曰:“问律而答以禅,真大乘法器也。
”会行丞相府饭僧,随众入,智觉本公亦在座,遥见,呼而语之:“汝日用何如?
曰:“惟念佛尔。
曰:“佛今何在?
”长方拟议,厉声叱之。
遂作礼,求示法要,本以狗子无佛性语授之。
既而缚禅灵隐山中,雪庭召掌记室
下笔成章,见者叹服。
俄归法门,随顺世缘,殆将十载。
一旦,忽喟然叹曰:“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里醯鸡耶。
”复造灵隐,跏趺危坐,胁不沾席者三年。
因往望亭,闻鹊声有省,亟见,具陈悟因。
复斥之,愤然而归。
夜将寂,忽闻鼠翻食猫器,堕地有声,恍然开悟,觉跃数丈,如蝉蜕污浊之中,而浮游尘埃之外,苍苍两间,一时清朗,披衣待旦,往质于
问曰:“赵州何故云无?
”曰:“鼠餐猫饭。
曰:“未也。
”曰:“饭器破矣。
”曰:“破后云何?
曰:“筑碎方甓。
乃微笑,祝曰:“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
”盖少林之道,十传至慧照,而别为一宗,设三玄门,演畅宗乘,权实兼行,照用双至,四方从者雷动海涌。
逮乎宋季,其道寖微,惠朗钦公起而任之,竖大法幢,屹然为东南之望。
本公深造阃奥,以大辩才通博无碍,慈泽普滋,遍一切处。
既受付属,遂为入室弟子,已而隐于天龙东庵,耽悦禅味,不与外缘。
时见二蛇,环绕座下。
为说三皈五戒,蛇矫首低昂,若拜伏状,相率而去。
自是声光日显,笑隐诉方主中天竺,力荐起之。
江浙行省丞相脱欢公,时领宣政院事,亦遣使迫之出世,皆不听。
居亡何,名山争相劝请。
长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希升杖锡踰涛江,而东至乌伤伏龙山,见山形如青莲花,乃卓锡岩际,誓曰:“山若有水,吾将止焉。
”俄而山泉溢出,遂依大树以居。
时元泰定丁卯冬十月也。
伏龙山有禅寺曰“圣寿”,其废已久,当入山时,乡民闻有异僧来游,相率造访,见其晏坐不动,各持食饮之物献之
邑中大姓楼君如浚一得,各为伐木,构精庐延长居之。
遂因旧号建大伽蓝,重廔杰阁,端门广术,辉映林谷。
由是声称翕然,洋溢中外,、鲁、燕、赵、、陇、闽、蜀之士,与夫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之人,莫不奔走胪拜,咨决心学,留者恒数千指。
至有求道之切,断臂于前以见志者。
则随其根性而为说法,譬如时雨春风,吹嘘霢霂,乔木细草,各怀沾润,欣欣向荣。
王公大臣,倾向之笃,如仰日月。
朝廷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异之。
江淮雄藩,若宣让王、镇南,或下令加护其教,或亲书寺额,制僧伽黎衣,奉以“普应妙智弘辩”之号。
帝都亦再降旨,更号曰“佛慧圆鉴大元济大禅师”。
资政院又为启于东朝,更崇号曰“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并金襕法衣赐焉。
至正丁酉夏六月十四日示微疾,索浴更衣,会众书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
一句轰天,正法眼灭。
”投笔而逝,春秋七十四,夏五十六。
弟子德亨、德馨,以陶器函其身,瘗于青松庵。
疏眉秀目,丰颐美髯,才思英发,超越丑夷,顷刻千偈,包含无量妙义,得其片言,皆珍袭宝护唯谨。
著有语录若干卷,《和智觉拟寒山诗》若干首,皆梓行于丛林。
宋文宪公濂,与交垂三十年,平昔激扬义谛,无微不入,感其道谊,为述厥事迹,铭其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