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魏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3—297
【介绍】:
西晋太原晋阳人,字玄冲。三国魏末为大将军曹爽掾。子为司马炎婿。入晋,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晋武帝咸宁五年与王浚同领兵伐吴。吴灭,以功封京陵公。旋升征东大将军,镇寿阳,吴人悦附。累官司徒,惠帝即位,加侍中,录尚书事。卒谥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5—294
【介绍】:
西晋初鲁国邹人,字儒宗。少便弓马,强力兼人。晚乃敦悦经史,尤明《易经》,教授数百人。初仕魏为郡门下掾,转主簿。入晋,监巴东诸军事。上征吴策,武帝太康元年,与王浚共灭吴,多所擒获,封上庸县侯。鲜卑侵掠北平,以彬监幽州诸军事,迁乌丸校尉。在镇垦田厉兵,兴办学校,保境安民。官至雍州刺史。卒谥襄。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孙皓 | 乌程侯 | 264年—280年 | |||
元兴 | 264年七月—265年三月 | ||||
甘露 | 265年四月—266年七月 | ||||
宝鼎 | 266年八月—269年九月 | ||||
建衡 | 269年十月—271年 | ||||
凤凰 | 272年—274年 | ||||
天册 | 275年—276年六月 | ||||
天玺 | 276年七月—276年十二月 | ||||
天纪 | 277年—280年三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2—284
【介绍】:
即吴末帝。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休立,封为乌程侯。休卒,迎立为帝。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大将王浚先到建业,皓出降,封归命侯,吴亡。在位十六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4—301
【介绍】:
西晋蜀郡郫县人,字惠兴。仕州为主簿。王浚辟为别驾。转荥阳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称。除廷尉平,诸葛冲始轻之,及共断疑狱,始叹服。以豫诛杨骏功,封西城侯,迁大司农。赵王司马伦篡位,遣使逼召,称疾不应,伦怒,将诛之,遂扶疾赴召。卒于洛阳。居官整肃,为梁、益二州中正,荐拔遗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人。王浚外亲。晋武帝时官益州护军。浚以平吴功大,为王浑所抑,不胜忿愤而有怨言。通以廉颇、蔺相如之事为譬,谓浚功美而未尽善。浚自承性褊,纳其言。
全三国文·卷七十
景字士仁,抗次子,尚公主,拜骑都尉,封毗陵侯,拜偏将军中夏水军督,天纪末为王浚别军所杀,有《典语》十卷,《典语别》二卷,集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4
【介绍】:
西晋人。任阳平太守。八王之乱起,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以为右司马并署幽州刺史。密使演杀安北将军王浚。后谋泄,为浚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6
【介绍】:
西晋广汉郪人,字允刚。益州刺史王浚以为州主簿、别驾。从浚伐吴,为参军。吴平,封关内侯。累迁宁州刺史,封成都县侯。夷人起事,攻没郡县,围州城。值李雄攻蜀,救援不至,病卒于城中。谥威。
全晋文·卷八十
毅字允刚,广汉郪人。太守王浚召为主簿。浚为益州刺史,进别驾,举秀才,随府为龙骧参军,从平吴封关内侯,除陇西护军,徙繁令,迁云南太守,徙楗为太守,使持节有夷校尉;寻置宁州、进刺史,加龙骧将军,封成都县侯。卒赠少府,谥曰威。(案:《李重传》别有李毅,字茂彦,太康中为尚书吏部郎,同时同姓名,非即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吴郡吴人,字士则。初仕吴为通江吏,迁建平太守。王浚伐吴,诸将溃败,唯彦坚守。吴亡入晋,为金城太守、顺阳内史。正身率下,威刑严肃。转交州刺史,镇压叛乱,在镇二十余年,南土宁静。官终大长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巴西安汉人。任辽西太守。因王浚自用其人为守,亨不得至官。依青州刺史苟晞。晞刑政苛虐,亨切谏,为晞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临淮堂邑人,字茂高。王浚子。少以文笔著称。初为琅邪王司马睿侍郎。杜韬起事,上疏主张出兵镇压。入东晋,拜驸马都尉,出补永兴令。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未就而卒,时年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