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凌迪知明 1532 — 1601
维基
凌迪知(1532年—1601年)字稚哲号绎泉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明代雕版印书及文学家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生于织里镇晟舍,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凌约言之长子。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浙江乡试八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一百九十三名,诸大绶榜廷试二甲六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工部主事三十八年工部员外郎
因斋醮之事得罪宦官三十九年谪贬定州同知
四十二年大名府通判四十四年常州府同知次年致仕。
晚年罢归乡里,专心著述,校核群书,开雕印行于世。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二月,去世。
黄道周明末清初 1585 — 1646
维基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细遵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闽南、台湾尊称为「助顺将军」,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铜山(清朝时属诏安县,今为东山县)人,祖籍莆田,学者、书法家艺术家
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
谥忠烈乾隆时改谥忠端
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生于东山深井村,出生世家,年少家贫,在福建铜山(今属东山县)岛上石室刻苦攻读,曾在闽南漳州广东潮州收徒讲学。
有「闽海才子」之誉。
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年
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因丁忧去职。
崇祯初复官编修
崇祯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
八月钱龙锡袁崇焕事下狱,廷臣无敢讼冤者。
黄道周钱龙锡素无私交,却激于义愤,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钱龙锡不宜坐死罪。
崇祯帝不悦,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钱龙锡,改戍浙江定海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
黄道周对此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
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日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黄道周当场辩论,黄道周雄辩滔滔,“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
”崇祯怒不可遏,斥责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
道周被连贬六级,谪江西布政司知事
遂辞官,于邺山讲堂开坛讲学。
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认为他“可任辅导”。
崇祯大怒,下令将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户部主事叶廷秀、监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狱,后周延儒曰:“张溥黄道周,皆有些偏,只是会读书,所以人人惜他。
”帝沉默不语。
改廷杖八十,充军广西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病死。
崇祯想起黄道周的“清操力学,尚策励”,赦其罪,并复官。
道周告病回家,专心著书。
明亡后,任南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
弘光帝亡后,至福建福州
隆武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
但兵权由郑芝龙掌握,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
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馀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
施琅曾一度与他前往,不久却径自返回福建
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
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
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万容逃去,于是全军崩溃。
黄道周与四门生蔡溶、赵士超、赖继谨、毛至洁冲锋在前,终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
道周俘后,至金陵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清廷派明旧臣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将殉难的史可法洪承畴对比。
承畴颇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还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其门人蔡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至洁同日被害,人称「黄门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