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昙璀”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南北朝
僧景西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不知何许人也。
居澧之阳山
于道有證悟。
阳山地接桃源。
仙灵鬼物之所栖遁。
居之。
恬无影响。
而蛇虎为使。
或有以恶念进见者。
辄惊怖迷惑。
不知所向。
苟将问道则无他。
璀禅师
南岳思公之神足也。
闻而造焉。
杜默终日。
不可致诘。
因翘勤再三。
继之以泣。
如是旬浃。
仅一披叙。
退而叹曰。
予见善知识之高尚者。
十有八人。
类得入其门而升其堂。
然未若斯人墙仞之高。
阶阶之峻也。
后不知所终。
释法懔西梁
释法懔
姓严
枝江人十五出家玉泉山寺
众侣清净。
依味道积有年载。
禅念为本。
依闲诵经。
法华维摩及大论钞。
普皆无昧。
不著缯纩大布为衣。
不食僧粮。
分卫一食。
不卧常坐。
勤励莫俦
锡远游。
言追胜友。
庐峰台岭衡罗恒岱无远不届。
气调清邈。
山僧见者莫不挹高节而仰其奇趣也。
榛林猛兽之宅。
幽深魑魅之岩。
栖息无为如在邑里。
昔从岱岳路出徐州
遇一县令问以公验。
常赍法华一函。
乃答云。
此函中有行文。
检觅不见。
令怒曰。
本无行文。
何言有邪。
答曰。
此经是诸佛所行之迹。
贫道履而行之。
还源返本。
即我之行文也。
令瞋不歇闭之。
七日不食。
诵经声不辍。
令感恶梦。
便顶礼悔过。
后栖默山以禅静为正业。
遂坐卒岩中。
年六十二。
异香纷纷旬日乃歇。
时阳山僧景者。
不详何人。
晦迹尘外以道自处。
阳山中泉石松竹秀疏清旷岭接桃源。
古称名地。
卜居寂照感通鬼物。
有怀恶念不得进前。
前或值虎蛇惊怖失道。
若有问法安步无他。
曾有人求欻起恶念。
忽见大蛇绳床而出。
将欲吐毒。
忏谢得免。
枝江璀禅师
南岳思公之神足也。
闻而造之。
杜口不答。
便雨泪启请。
通夕翘立。
固请确然。
乃经多日方为披说。
出曰。
余游名山上德多矣。
善友高尚者十有八人。
分得其门颇经趣入。
而墙仞高远奇唱难阶者。
斯人在斯。
至于年记人所不测。
云曾问。
答云吾年三百岁。
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