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元朝
麻革
字信之临晋人
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
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遂避地家焉。
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
己亥夏,赴试武川
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浑源
登龙山绝顶,自作游记。
隐居教授而终,人称为贻溪先生,有诗文行世。
信之正大中张澄仲经杜仁杰仲梁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
遗山元好问裕之仲梁诗如偏将军将突骑,利在速战,屈于迟久,故不大胜则大败;仲经守有馀而攻战不足,故胜负略相当;信之如六国合从,利在同盟,而敝于不相统一,有连鸡不俱栖之势,虽人自为战,而号令无适从,故胜负未可知。
当时以为知言。
金源北渡后,裕之首为河汾倡正学。
信之张宇彦升陈赓子飏庚子京、房皞希白段克己复之成己诚之曹之谦益甫诸老与裕之游,从宦寓中,一时雅合,并以诗鸣。
元大德间大同路儒学教授房祺自号横汾隐者,纂录信之等八人编集成帙,得古律诗二百一首,号曰《河汾诸老诗集》。
副使濩泽车玺称其词藻风标,如层峰荡波,金坚玉莹,绝无突梯脂韦之习,纤靡弛弱之句。
录此,亦足见金源一时河汾诗学之盛,虽易世不衰云。
张翥元 1287 — 1368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杼与为方外交,元末没无嗣,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