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刘彻 | 孝武帝 | 前141年—前87年二月 | |||
建元 | 前140年—前135年 | 辛德勇认为“建元”年号为后来追述之年号,当时以一元纪年。 | |||
元光 | 前134年—前129年 | 辛德勇认为“元光”年号为后来追述之年号,当时以二元纪年。 | |||
元朔 | 前128年—前123年 | 辛德勇认为“元朔”年号为后来追述之年号,当时以三元纪年。 | |||
元狩 | 前122年—前117年 | 辛德勇认为“元狩”年号为后来追述之年号,当时以四元纪年。 | |||
元鼎 | 前116年—前111年 | 辛德勇认为“元鼎”年号为后来追述之年号,当时以五元纪年。 | |||
元封 | 前110年—前105年 | 第一次有诏书的年号。辛德勇认为“元封”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 | |||
太初 | 前104年—前101年 | ||||
天汉 | 前100年—前97年 | ||||
太始 | 前96年—前93年 | ||||
征和 | 前92年—前89年 | 又作延和 | |||
后元 | 前88年—前87年 | 此年号有争议,有人认为可能不是年号,详见本年号条目正文 |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56—前87
【介紹】: 即劉徹。西漢皇帝。景帝中子。在位期間,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地與子弟為侯,削弱諸侯國勢力。設十三刺史部以加強控制。征收商賈車船稅,行“告緡令”,征收商賈資產稅,以抑制富商。采桑弘羊議,實行冶鐵、煮鹽、鑄錢官賣。設平準官、均輸官,官營貿易與運輸。行“代田法”,興修水利,移民屯田,發展農業。遣張騫通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建立西南七郡。又遣衛青、霍去病進擊匈奴,保障北方。用董仲舒策,“獨尊儒術”,兼用法術刑名,強化封建統治。行封禪,求神仙,大興土木,徭役繁重,以至農民流亡,天漢二年,關東農民紛紛起事,歷經數年。自建元至後元曾改年號十一次,為帝王有年號之始。在位五十四年。
【介紹】: 即劉徹。西漢皇帝。景帝中子。在位期間,行“推恩令”,使諸侯王分地與子弟為侯,削弱諸侯國勢力。設十三刺史部以加強控制。征收商賈車船稅,行“告緡令”,征收商賈資產稅,以抑制富商。采桑弘羊議,實行冶鐵、煮鹽、鑄錢官賣。設平準官、均輸官,官營貿易與運輸。行“代田法”,興修水利,移民屯田,發展農業。遣張騫通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建立西南七郡。又遣衛青、霍去病進擊匈奴,保障北方。用董仲舒策,“獨尊儒術”,兼用法術刑名,強化封建統治。行封禪,求神仙,大興土木,徭役繁重,以至農民流亡,天漢二年,關東農民紛紛起事,歷經數年。自建元至後元曾改年號十一次,為帝王有年號之始。在位五十四年。
全汉文·卷三
帝讳彻,景帝中子。四年封胶东王,七年立为皇太子,后三年正月即位。改元十一: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在位五十四年,谥曰孝武皇帝,庙号世宗,有集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