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孔文仲北宋 1033 — 10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3—1088 【介绍】: 临江新淦人字经父
孔延之子。
性狷直,寡言笑。
少刻苦问学,号博洽
仁宗嘉祐六年进士
余杭,恬介自守,不事请谒。
神宗熙宁初范镇以制举荐,对策力论王安石理财训兵之法为非,罢归故官。
通判保德军,陈征西夏三不便。
哲宗元祐初,擢左谏议大夫,又论青苗免役诸法之害。
中书舍人
三年同知贡举,寻以劳卒。
与弟孔武仲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
有文集及《清江三孔》。
全宋诗
孔文仲(一○三八~一○八八)字经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调馀杭,转台州推官
神宗熙宁初,以范镇荐应制举,对策力言王安石新法不便,罢归故官。
吴充代王安石为相,召为国子直讲,以不谙王安石经义,换三班主簿,出通判保德军
哲宗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三年同知贡举,事毕还家而卒,年五十一。
官至中书舍人
文仲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
黄庭坚以之比苏轼苏辙,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
有文集五十卷,已佚。
南宋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王𨗨编集孔氏兄弟遗文为《清江三孔》,其中文仲诗文为二卷。
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文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本为底本,连同辑得的集外诗,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六○
孔文仲(一○三三——一○八八)字经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延之子。
嘉祐六年进士第,授试秘书省校书郎馀杭县,转台州推官
熙宁三年贤良方正科,对策力论王安石所建理财、训兵之法为非是,罢归故官。
吴充为相,除国子监直讲,换三班院主簿,出通判保德军
奉议郎通判火山军
元丰八年,转承议郎
元祐元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进礼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擢左谏议大夫,改中书舍人
元祐三年春同知贡举,时已病,及奏榜归第而卒,年五十六。
有文集五十卷。
与弟武仲平仲皆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
苏颂中书舍人孔公墓志铭》(《苏魏公文集》卷五九),《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主要活动
  • 1061年,进士
  • 1061年-1063年,两浙路杭州余杭(浙江杭州),县尉,文仲登进士第。调余杭尉。
  • 1064年-1068年,江南东路南康军星子(江西星子),司户,改南康军司户,以正议使湖北,请解官侍养。
  • 1069年-1076年,两浙路台州临海(浙江台州),军事推官,请解官侍养,满岁,用荐举台州军事推官。
  • 1077年-107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国子监直讲,陈襄居经筵,奏荐文仲等三十三人。文仲除充国子监直讲。弟平仲守秘书省著作郎充都水监勾当公事。
  • 1078年-108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班院主簿,文仲充国子监直讲,因反王安石经义之学,授三班院主簿。
  • 1080年-1085年,河东路保德军保德军(山西保德县),通判,文仲迁著作郎,通判保德军。
  • 108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承议郎,夏,文仲覃恩转承议郎。
  • 108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校书郎,自承议郎选校书郎。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礼部员外郎,由校书郎迁为礼部员外郎。
  • 1086年-108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起居舍人,文仲经文彦博荐由礼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
  • 108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左谏议大夫,文仲自朝奉郎、起居舍人拜左谏议大夫。
  • 1087年-10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中书舍人,十一月甲戌,左谏议大夫孔文仲任中书舍人。苏辙撰《孔文仲中书舍人制》。十一月,弟平仲为秘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