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寄尹同年礼卿杨根村墅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三○第十一
龙门山下有菟裘,十载风流爱一丘。
身世免教为物役,功名莫叹与仇谋。
江山有约招黄鹤,河海无心狎白鸥。
我亦归情浓似粥,一江明月满渔舟。
龙门山中即事 元 · 郯韶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雷雨过厓惊落湍,空林白昼忽生寒。
阴阴草阁开尊坐,细细山云卷幔看。
落日樵声经木末,青天鸟道挂檐端。
亦知吏隐非吾事,直欲从兹赋《考槃》。
姜公望(硕弼) 其二 清 · 权万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二
龙门山下玉人居,徂雁春回不见书。
一片云遥极目,几时重见相如
龙门岑曙山 明 · 张潮
步沿东涧澹忘还,振衣复上岑曙山。
山天书屋象大畜,习坎□□声潺潺。
飞湍喷雪白龙下,疑是银河九天挂。
旋流萦绕花石潭,浮觞饮我清无价。
琼葩瑶草清人心,会仙更入西云深。
仙人去后万花寂,跫然空谷犹遗音。
可怜岑曙閟奇绝,包括烟霞韬日月。
龙门山水偶遭逢,颇似史迁禹穴
君不见燕喜天藏地设待人成,诛茅架阁向幽境,应见昌黎赏玩情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一三)
按:陈永正整理
挽同年洪副正祥(庆昌) 明 · 丁寿岗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月轩集卷之三
峨洋世上喜逢君,何乃琴从此夕分。
千岁鹤归今尚说,九原人作古无闻。
深嗟玉树将埋土,多幸庭兰独秀芬。
怊怅龙门山下洞,空封数尺若堂坟。
吴推官江山览图 其二 元末明初 · 陈谟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汾水秋风草木疏,龙门山色秀芙蕖
岩扃容有文中子,高卧白云閒著书。
拜谒禹庙恭题 清 · 王致中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几年披籍诵平成,今日登临快夙盟。
不为探奇寻宿海,应知荒度奠民生。
双开峭壁天工巧,九折黄流地轴明。
明德馨香延万世,后人思报荐江蘅。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龙门山
文潞公龙门庵地小简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河南程氏文集》卷九、《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程子年谱》卷九
窃见胜善上方旧址,从来荒废,为无用之地。
野人率易,敢有干闻,欲得葺幽居于其上,为避暑著书之所。
唐王龟创书堂于西谷,松斋之名,传之至今。
虽不才,亦能为龙门山添胜迹于后代,为门下之美事。
可否,俟命。
送胡季瑊平江监仓 元末明初 · 刘基
君不见棠溪沙中金,又不见龙门山上桐。
冲波荡汨入吹窞,石溜漱齧歌雷风。
梓人桃氏不见顾,自分委弃蒿栎司。
一朝清庙作雅乐,搜索络绎奔垂工。
飞廉鼓铸王尔斸,炽炭利凿相治砻。
朱弦横縆笱簴立,镇圭衮冕齐雍容。
世间物理有消息,累土自可成穹隆。
司仓虽微君莫弃,君不见鲁叟当年尝委吏
宿龙门山巢云上人房(山在钱唐之西俗名小和山 清 · 厉鹗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一
山楼出树杪,夜宿万山中。
虎啸不惊定,钟声疑在空。
背窗栖鸟影,灭烛听松风。
明日寻阶水,应添十二筒。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南梁 · 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
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
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
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玉台新咏九。《诗纪》七十四。又《类聚》八十八引露、素、结、绝、雪、光、照、咷、蜩、任、心、浔十二韵。)
龙门 其一 明 · 许维新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长山蜿蜿浪混混,双掌摩空峙禹门
半借巨灵通日月,孤悬砥柱壮乾坤。
春磐草绿洪荒水,云壑苔斑斧凿痕。
今古人人惊胜概,谁将馀润洒千村。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龙门山
龙门 其二 明 · 许维新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天开绝巘对崚嶒,危壑垂栏偪侧登。
灏气龙精青涧底,水声松韵白云层。
地盘近断昆崙轴,天汉遥澌宿海冰。
此日雷门偏震鼓,横戈列校正奔腾。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龙门山
龙门 其三 明 · 许维新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双阙飞流夹远岑,行边展礼傍登临。
红亭绝壁松萝径,绀殿遥空鼓角音。
玉简云封天柱后,水经藓蚀断碑阴。
为留胜迹劳厨备,不是当年菲食心。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龙门山
龙门 其四 明 · 许维新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飞红遥对水亭虚,禹贡尧天尊酒馀。
一自鸿濛开宇宙,至今秦晋界沟渠。
半空云锁神龟策,双壁天留太史书。
延眺曾无终日分,龙门常是马迁居。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龙门山
金观察志章五首 其三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五
两镇雄藩控制长,防秋千骑绕边墙。
龙门山远开天险,马市台高压大荒。
霜戟晓连沙草白,蜺旌晴捲塞尘黄。
风生坐啸寻常事,难得威棱憺朔方。
石明府以小像请题 其二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四十八
捧檄结双舄,将至龙门山
如何谢幼与,写置岩石间。
大宋舒州龙门山乾明禅院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徐公文集》卷二七
山岳极天,莫雄于灊霍;
川渎纪地,莫灵于江淮
盘薄萦带,中画郡国,幅员数千里,舒皖居其阳,真圣之所躔次,景福之所兴作。
必有高士,来辟妙门,以导精粹之气,以恢淳和之俗,则龙门山乾明禅院所以建也。
山东去郡九十里,盖灊岳之一峰。
山有龙井,郡人雩禜之所,灵应昭晰,因以名焉。
深岩洞岫,风云之所畜泄;
涌泉清池,璿碧之所隐见。
凉飔爽气,五月可以披裘;
修竹茂林,四时未尝易叶。
游方之士,至辄忘归。
有晓遵禅师者,家本宜春,幼捐俗累,从师访道,历抵湘沅。
探幽洞微,得圣人之宗旨;
清心鍊行,踵前作之风声。
向道之徒,靡不宗仰。
乾德五载,始来此山,顾瞻林泉,有怀栖息。
邑人宋仁瑗,辍其陇亩,以奉宴居。
面壑临流,诛茅穿径,远拟关令草栖之观,近同焦光蜗牛之庐。
岁计有馀,善信来应,庐江侯霸,大施资贿,以奉经营。
数年之间,蔚然崇构。
复庙重屋,琐窗洞户,藻以丹雘,骈以璧珰,所以重威神也。
黉堂讲肆,疏楹高座,皓壁月皎,层轩霞舒,所以敷道义也。
前则端闱瞰野,旁则修廊纳升,厨廪充牣,居室闲安,閟经籍于岩房,息徒侣于奥寝。
栋宇延袤,凡二百区。
盖精诚之所凭,实邑里之胜概也。
今上嗣统,像法大兴,禅师徒步神京,对扬云陛,恩旨嘉赏,赐号曰乾明禅院
华题凤篆,降自庆霄;
圣日天光,焕乎幽谷。
夫道之行也,时与地并。
斯郡山水奇绝,动植茂遂,民情淳朴,圣迹回环。
非明主至仁,不能恢清净之教;
禅师密行,不能化㟪𡾊之人。
示之以精修,祐之以戬谷,变鲁至道,夫何远哉!
顷岁谪居此地,思过三载,闾里之见待也厚,风物之惬志也深,冥得丧之怀,无憔悴之色。
及今三纪,未尝忘诸,会禅师状肇兴之由,图不朽之作,受简秉笔,欣然记焉。
铭曰:
教必有象,待时而行;
道无不在,因地而灵。
灊岳穹崇,皖川清泠,郁郁佳气,宜为福庭。
有美遵师,为仁由己。
人应物感,风行艮止。
辟此丛薄,化为金地。
云构中开,灵光四起。
君恩启焕,真圣回翔。
刘、雷永远,接轸齐芳。
玄符靡测,福应无方。
刊兹乐石,用配无疆。
李检讨予养还山 其三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
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
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
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
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
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
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
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閒。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
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家会侯题戴笠垂竿图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五
迢迢新安江,上有龙门山
君子居其中,名满四海间。
披怀似锦绣,落笔成波澜。
结组骋遐轨,矫矫不可攀。
夙昔有男子,把钓垂琅玕。
羊裘泽云碧,龙卧山花殷。
千载仰高躅,何处堪投竿。
崇台出天际,历落星辰寒。
披图倘能追,日暮相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