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兵部试沈谋秘算举人策问三道706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问。
诗称有截。
传载无为。
必在其人。
方致斯道。
皇上心存元默。
政洽清虚。
坐五室以调气。
舞两阶以柔远。
溥天之下。
计日来庭。
尚有戎羯馀尘。
觑长城于塞北。
句骊旧壤。
都护安东
弃招蹙国之讥。
取有疲人之患。
绥讨之理。
用舍何从。
且夷狄异方。
地俗殊等。
借是断山川之是利。
较战守之所长。
嬴粮调兵。
几何克济。
选伦求将。
可者为谁。
静听嘉谋。
将闻执事
问。
安西迥途。
碛北多寇。
自开四镇。
于兹十年。
及瓜戍人。
白首无代。
分阃节使
丹旐方归。
未悟恢边之益。
且疑事远之弊。
今赤曷既并于黄姓。
默啜复觇于庭州
汉掖徒张。
胡臂未断。
而内匮积谷。
外非足兵。
于何出践更之师。
奚使閒穹庐之党。
息人静国。
有策存乎。
问。
五岭山深。
三蜀地险。
篁竹之下。
时惊剽劫。
瓜芋之壤。
岁扰居人。
若纵兵扬麾。
则乌散溪谷。
及旋师反旆
则蚁聚津途。
穷之乃一切归降。
置之又无不反覆。
安辑之术。
敷陈其要。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728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良玉礼神。
用之西序之器。
舍之南山之璞。
囧然不有其珍也。
君子安命。
进之干城之雄。
退之去国之老。
隤然不失其正也。
语夫杖运以行道。
属辞以比德。
亦何代无其人哉。
公讳方翼。
字仲翔
太原祁人
王周之后也。
王子以败狄受姓。
徵君以遁世为名。
司徒之济艰难。
义形汉室。
太尉之图举甲。
心尽魏朝。
蒋济所言。
则知尚书志力。
兄弟继美。
览周书所载。
则见颍川忠烈
子姓皆封。
臣节奋扬于百代。
家声籍甚于四海。
大王父司徒定公秉。
隋氏之崇也。
王父驸马开府文公裕。
先朝之懿也。
特进慎公仁表。
皇室之甥也。
公门总四岳之灵。
帝子分五潢之气。
是生时杰。
郁为人纪。
公雄姿沈毅。
凛难犯之色。
虚怀信厚。
坦招纳之量。
识略精断。
达应变之权。
神守密静。
坚不夺之节。
孝友内兆于免怀。
忠敬外灼于既冠。
加以思参造化。
诚合鬼神。
文其诗书。
武其韬略。
推此才也。
从政焉。
求无匮矣。
夙遭家艰。
哀过柴瘁。
京师号曰孝童
王母同安长公主引贵游之诫。
示作苦之端。
命太夫人徙居郿墅。
储无斗粟。
庇无尺椽。
公躬率佣保。
肆勤给养。
垦山出田。
燎松鬻墨。
一年而良畴千亩。
二年而厦屋百閒。
三年则日举寿觞。
厌珍膳矣。
处约能久。
不亦仁乎。
在困能亨。
不亦智乎。
永徽初始宰安定
诛豪暴以育人。
察奸宄以申冤。
异政三举。
清风一变。
瀚海都护府司马
以母疾辞职。
为姜恪乘便。
逐徙朔州尚德府果毅
岁馀。
王本立上书理公。
国之惇孝。
不宜摈抑。
有诏徵还。
而亲不待。
心与哀绝。
气属礼存。
御医孟默朝夕诊视。
免丧逾年。
仅堪履立。
成公东讨新罗
荐为将帅
诏公持节林道总管
军停不行。
沙州刺史
未至。
改拜肃州
以为慢防启寇。
非重闭也。
乃大筑雉堞。
严备橹械。
人知有恃。
戎亦来威。
仪凤岁河西尽蝗。
独不入境。
邻郡凑稔。
提挈如云。
公倾私泉以资乏。
引激水以立硙。
举火百灶。
日餔千人。
遂有芝草丛生。
丰年屡降。
人之咏德。
刊石存焉。
裴吏部立名波斯。
实取遮匐。
伟公威厉。
飞书荐请。
诏公为波斯军副使安西都护上柱国
安西都护杜怀宝庭州刺史
大城碎叶。
街郭回互。
夷夏纵观。
莫究端倪。
三十六蕃承风谒贺。
自洎汗海东。
肃如也。
无何。
诏公为庭州刺史
以波斯使领金山都护
前使杜怀宝更统安西
镇守碎叶。
朝廷始以镇不宁蕃。
故授公代宝。
又以求不失镇。
复命宝代公。
夫然。
有以见诸蕃之心摇矣。
于是车薄啜首唱寇兵。
蕃响应。
猬毛而竖。
公在碛西。
献捷无虚岁。
蹙车薄于弓月。
陷咽面于热海
剿叛徒三千于麾下。
走乌鹘十万于域外。
皆以少覆众。
以诚动天。
葛水暴涨。
祭彻而三军涉渡。
叶河无舟。
兵叩而七月冰合。
由是士卒益勇。
戎狄益惧。
玺书下问。
皇灵远烁。
夏州都督
徵诣奉天宫
热海之役。
流矢贯臂。
阵血染袖。
事等殷轮。
帝顾而问之。
视疮欷歔曰。
为国致身。
乃吾亲也。
妖贼白铁余据平城以反。
奉诏与程务挺讨擒之。
善公有发石坏城之计。
反风焚栅之感。
封太原郡公
元珍寇边。
受命讨击。
公以无甲。
乃发思造六片木排。
裤关钮解。
合画为虎文。
北至关。
先与虏合战。
若驱猛兽蒙皋比。
莫之敌也。
胡马奔骇。
获其二啜。
桑乾舍利两部来降。
初公善书与魏叔琬相辈。
工射与赵持满齐名。
帝每瞩之。
赐比鸣辇。
赏深悬帐。
尝独行入夜。
有怪人长丈。
直来趣逼。
射而仆焉。
乃朽木也。
太宗壮之。
右千牛
持满伏法暴骸。
公哀而收葬。
金吾奏劾。
高宗义之。
释而不罪。
履道坦坦。
多如此类。
适将任帝
为国方虎。
天下膏润。
群生云雨。
惜哉不辰。
悄焉遘侮。
嗣圣之际。
太后临朝。
有凶人诬奏公废后从兄。
常怀怏怏。
司刑御史侮文矫制。
不名等法。
迁于崖州
路至衡山
寝疾捐馆。
春秋六十有三。
垂拱三年闰正月二十九日
葬于咸阳原。
君子曰。
斯才也。
斯望也。
难乎免于斯之代也。
周公圣而谤。
屈平贤而放。
贾谊才而谪。
李广劳而丧。
彼天命之纠纷。
此人情之惆怅。
神龙中兴
以陷酷吏例复官爵。
孝为人极。
忠为令德。
神之听之。
始枉终直。
信矣。
有子故光禄少卿玙。
秘书监珣。
皆笃行纯孝。
慎终追远。
说少也。
蒙会友升堂。
今老矣。
岂能文旌墓。
迁司汉籍。
感激论都尉之书。
邕叙彪情。
追美树杨公之碣。
铭曰。
上德惟公。
气秀才杰。
孝宏世美。
广前烈。
日月心照。
江河思决。
难地必通。
暗机先彻。
卓荦文艺。
峥嵘武节。
叹由宰邑
借恂临郡。
海女避途。
山蛇可问。
师律三总。
军声六振。
锐气入营。
长云出阵。
肃将国威。
烜赫天外。
玉弩方擎。
云旗卷旆。
天道茫茫。
自古多伤。
功存西域
身弃南荒。
易箦中路。
悬棺反藏。
宝刀生衣。
玉玦无光。
后有才子。
先贤不忘。
吕休璟等北伐制710年5月15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朕闻守在四夷。
安人和众
加于百姓。
岂穷兵而黩武。
然则日之所出。
弗俾于化。
故知天之所讨。
必龚其罚。
默啜虔刘肆暴。
桀骜反常。
独为匪人。
假命骄子者。
有岁时矣。
虽奉书就邸。
或遵于声朔。
而控弦犯塞。
已毒于彊场。
朕惟务怀柔。
每存含忍。
遂使庶邦愤积。
稽其六月之师。
逋寇祸盈。
穷此百年之运。
金山道前军大使特进贺猎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
二庭贵绪。
万里威声。
忠而善谋。
勇则能断。
自膺殊礼。
名宠于外藩。
思立大勋。
志勤于中国。
兼遣弟右监门卫将军守节长驱沙漠。
直指金微。
默啜举其种类。
来相抗拒。
近殪于锋镝之下。
已若乱麻。
远虑于庙堂之上。
将同破竹。
坚昆在右。
犄角而东。
并累献封章。
请屠巢穴。
朕又闻不得已而用者。
孰若兵机。
不可得而违者。
乃符人事。
永言取乱。
宜戒徂征。
右领军卫将军兼检校北庭都护碎叶镇守使安抚十姓吕休璟
心坚铁石。
气横风雷。
始则和戎之利。
先得晋卿
终而逐虏之功。
方邀汉将。
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北庭副都护郭虔瓘安处哲等。
怀才抱器。
蓄锐俟时。
惯习军容。
备知边要
并可为副大总管
瀚海北庭碎叶等汉兵及骁勇健儿五万骑。
金山道前军大使特进贺猎毗伽钦化可汗突骑施守忠领诸番部落兵健儿二十五万骑。
相知计会。
逐便赴金山道。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右台大夫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韩国公张仁亶
文武将相
莫之与京。
心腹大臣。
是所繄赖。
当分阃之任。
受升坛之律。
常愿身先士卒。
不以贼遗君父。
副大总管右监门卫大将军鲁受信等领蕃汉兵募健儿。
或用绝群飞骑城傍等十五万骑。
赤水军大使凉州都督司马逸客
外宽内明。
正辞直道。
标慷慨之节。
曾不顾身。
蕴经营之志。
期于尽敌。
右武卫将军邱右金吾卫翊府中郎将李元通副使右骁骑卫鹿陵府折冲能昌仁左卫神山府折冲陈义忠等领当军及当界蕃汉兵募健儿七万骑。
丰安军大使灵州都督甄粲副使张赵璧常元寂等领蕃汉兵马六万骑。
防御群牧大使临洮军使甄亶领当军莫门积石等军马募及秦渭城等州大家子弟总二万骑。
建康军使甘州刺史李守玉门军使肃州刺史汤嘉惠墨离军使瓜州都督思明伊吾军使伊州刺史李慎交等各领当军兵马。
突骑施守忠吕休璟等计会。
共为表里。
莫不运其长策。
悉心而效六奇
接以短兵。
指掌而论七纵。
使天阵齐举。
云置备设。
贾勇于饮醪之夫。
以一当万。
扬威于汗血之骑。
左萦右拂。
咸挈鼋斩蛟。
曳牛佩豕。
必能力簸穷海。
声压大荒。
谷蠡之庭。
扶渠之垒。
不遑渭桥之拜。
已见阴山之哭。
然则持旌节执金鼓者。
所以问不宾诛首恶。
而比夫不诫。
复迷则凶。
俾存开网之仁。
预轸焚舟之叹。
休璟所领兵马甲仗。
一事已上。
仍依别敕处分。
主者施行。
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712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钦若于天者。
谓之代工。
覆冒于人者。
谓之成务。
则调元气。
法三象。
鼓洪炉。
宜万物。
其代工成务之本也。
大僚所以服其事。
明先正所以诏其功。
熊罴所以占其兆。
从龙虎所以合其应。
匪徒然而已哉。
有唐元老宋公侯矣。
公讳
字休璟
晋昌酒泉人也。
昔在夏商。
大夫陈其氏姓。
洎迁汾晋。
季子听其声乐。
岂轩之后唐之遗乎。
既仕楚而闻魏。
亦家秦而灭项。
凉武昭王中州之杰。
居右地之盟。
七代祖晋昌宣王和。
佐厥威霸。
守其夷险。
故累为郡之首族。
宣王逮我曾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作襄)刺史讳某
世位大将军二千石
大父洛阳朔方郡赞特赠秦州都督讳某
烈考咸阳岐州刺史讳某
操斧钺班圭瑞者。
耀洪烈于四世。
垂馀风于百里。
于穆不已。
莫之与京。
公初髫而孤。
入则孝。
出则悌。
承于母兄之旨。
及冠而立。
学以聚。
问以辨。
从于师党之言焉。
张嘉运先授于易。
森然可见者万象。
贾公彦次授于礼。
坦然可观者百度。
射策高第。
初补吴王典签
绵州巴西同州冯翊主簿
弗之好也。
尝欲屠郅支。
刺楼兰
执浑邪。
呼韩
始自谋于将帅
终见器于公辅
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
策勋至上柱国
营州都督府户曹参军
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
盖养能而成绩矣。
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长寿中
武威军大总管王孝杰之复四镇。
实赖其谋。
表公为西州刺史
涉龟沙。
薄乌垒。
精绝
渠犁
此之谓也。
公至则扶厥伤止其擅。
因所利补其阙。
西州之士。
刻石而建碑焉。
无何。
灵州都督新昌军防营田等使。
萧关
都尉
绝梓岭。
符离
此之谓也。
公至则城彼方要其险。
狎诸野垦其实。
故北地之大者。
有备而无讨矣。
就加银青光禄大夫
入拜左豹韬将军
迁司卫卿。
未几。
摄右肃政大夫检校凉州都尉假节陇右诸军事
参警夜之肃。
严不时之禁。
事典之常者。
惟公是迁。
受南宪之宠。
总西方之役。
邦家之急者。
繄公是任。
其年。
曲莽布支率种落数万寇于洪源也。
公训钲镯完甲兵以御之。
虏见积尸之凶。
我悬斩级之赏。
遁则忘草。
在而蒙。
他他籍籍。
不可胜云。
朝实休之。
右武卫右金吾大将军
俾仍旧镇。
虽贵而不留中也。
先后稽六官之本。
思五法之要。
自我聪明。
惟天照鉴。
乃拜公文昌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隐心而行。
正色不挠。
功多微管。
议切安刘
中宗之践副君。
旁求中庶
特转公太子右庶子
金紫光禄大夫
知政如故。
召绮里而称叔孙也。
属驾言北垂。
薄伐东鄙。
复公为夏官尚书兼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护
河北之州军。
自弼鄘巡辽碣。
贪夫廉而忌法。
战士逸而待寇。
且有伦要。
而无怨讟。
神功初徵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特进尚书右仆射
食实封三百户。
已而居守秦雍。
今之揆路。
古曰台司
百寮师师。
万事理也。
分郡关而典之。
京师以留之。
岂富人之始封。
酂侯之大任。
位益高而勇退。
年愈迈而思止。
抗闻旒扆。
密奏封章。
久之。
听致仕。
进封宋国公
朝朔望。
天子方崇文太学
讲武宣扬。
延首鸿儒。
倾心硕老。
复以公为太子少师监修国史
乞言而书法也。
景云初
匈奴公主使臣
为约未坚。
致辞或绐。
因命公为特进检校御史大夫方军大总管以御之。
仗宸威。
肃戎令。
人莫闻于吠犬。
骑宁惮于射雕。
举则全师。
还而罢事。
将弃轩冕。
神明芝术。
然邦有大礼乐大政刑。
率由典谟。
罔不咨度。
享年八十有六。
景命不造。
延和元年七月戊子
薨于长安怀真里第。
呜呼哀哉。
皇上闻哀撤悬。
出次挥涕。
柳庄而亟命。
郑产而安归。
制赠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赠物四百段。
米粟四百石。
丧事官给。
仍差官四品一人监护。
有加等也。
太常考行。
谥曰忠
书不云。
殷之得傅。
用训朕志。
而承其道。
雅不云。
周之命程。
是用戒我师而就其绪。
于戏。
惟公浚明前典。
允迪古训。
总而成之。
入则献规。
出不言政。
石建孔光之比。
决胜千里。
通知四夷。
子房充国之亚。
将军
尊重于位。
谢宾客
公之不敢专。
丞相
开陈其端。
以归人主。
公之不敢伐。
如是则镂彝器。
图旂常。
史官
列盟府矣。
夫翠鹄犀象。
非不鸷也。
有其用则不全。
麟凤龟龙。
非不灵也。
无其时则不至。
若乃时已偕。
用不竭。
身已康。
名不灭者。
既明而且哲也。
公上惟祖祢。
傍至功缌。
顷于槐里之閒。
堇原之右。
卜其兆。
图其域。
各以族而为之度焉。
临薨。
戒诸子曰。
俭则自完。
孝不忘本。
吾之志矣。
嗣子陈州刺史先慎左千牛中郎将先择等。
克奉遗命。
能循懿业。
以年月日。
葬于旧茔。
亡夫人太原王氏从祔。
礼也。
禽息进里奚于秦。
穆公之政厚。
虞邱进叔敖于楚。
庄王之力霸。
故有代祀而代禄焉。
则我师臣计功。
允子宏风。
小彼秦楚之事。
大哉之烈。
谋可久者。
敢作铭曰。
稽古陶唐。
惟帝之初。
迁虞事
俾侯而居。
曾盘峻峙。
令德之祉。
亦曰绵系。
诞生君子。
君子伊何。
邦之宰臣
宰臣伊何。
秉我洪钧。
登于庙堂。
王则是保。
服于戎狄。
公常致讨。
事惟一心。
恭乃三命。
崇让颐老
归闲体正。
天也不慭。
人之云亡。
大夫掌域。
群公会丧。
咸阳北坂。
渭水南渡。
其如邢山。
永此防墓。
河西节度牛仙客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四
河西节度使牛仙客
戎狄无义。
禽兽不若。
但当以兵威取此。
岂可人道论之。
突骑施顷者通和。
朕每抚之如子。
行李往来。
不隔岁时。
赐与优饶。
非直君长。
而窥我边隙
图陷庭州
俟斤所以见诛。
天下孰云不当。
不思已过。
仍敢我雠。
率其犬羊。
犯我皇堡。
是其送死之日。
可谓天亡之时。
若不因其自来。
乘危决策。
一失此便。
后悔何追。
宜密令安西徵蕃汉兵一万人。
仍使人星夜倍道。
大食计会。
取护勃达等路入碎。
王斛斯自领精骑。
取其家口。
河西节度内发蕃汉二万人。
瓜州比高同伯帐路西入。
仍委卿简择骑将统率。
仍先与西庭等计会。
尅日齐入。
比已敕朔方军西受降城定远城灵州
兼取大家子弟。
丰安新泉等军。
共徵二万。
瓜州北庭招托。
就中简择骁健五千人先入。
直赴北庭
瓜州宜给一月熟粮。
若至北庭
粮贮可支五年以上。
凡此诸道徵发。
并限十二月上旬齐集。
西庭等州。
一时讨袭。
时不可失。
兵贵从权。
破虏灭胡。
必在此举。
卿可火急支计
无失便宜。
今故使内侍元宗催遣兵马。
一一口具。
秋气渐冷。
卿及将士百姓已下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瀚海军使盖嘉运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四
瀚海军使北庭都护盖嘉运及将吏军士百姓已下。
苏禄反虏。
敢为寇雠。
犯我边城。
初闻蚁附。
投兵死地。
果自冰销。
朕始料之。
一不差也。
近得卿表。
知其狼狈。
而贼既不利。
众必携离。
犯顺违天。
招殃破国。
将在此举。
已见其徵。
卿等坚守孤城。
赤心边徼。
言念及此。
嗟尚久之。
初解重围。
差有劳苦。
将士已下。
并得如宜。
又卿表所云。
护被杀。
事势合尔。
殆非妄传。
向若安西出兵。
乘虚讨袭
碎逆丑。
皆可成擒。
应为悬军未能越境。
逆虏漏刃。
莫不由兹。
今贼虽请和。
恃我张势。
以防大食之下。
以镇杂虏之心。
岂是真情。
此其奸数
卿可与王斛斯计会。
向其动静。
因利乘便。
取乱侮亡。
不以此时。
知待何日。
傥成功立业。
重赏高班
信若四时。
固必然也。
近者所有效功。
一皆委卿甄录。
各据实状。
具以名闻。
初冬渐寒。
卿及将吏军士百姓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瀚海军使盖嘉运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六
瀚海军使北庭都护盖嘉运突骑施凶逆。
犯我边陲。自夏以来。
围逼疏勒。顷得王斛斯表。
见屯边城张羲之等。入据此城。
屡与之斗。将士效节。
逆虏破伤。已不敢攻围。
而顿兵不去。但边城粮少。
或为其所知。持久则难。
不可不早为计也。卿可练骁武。
扬声大入。仍有所保据。
以防不虞。用解边城之围。
以挫逆贼之势。临机适变。
委卿裁之。仍与王斛斯审筹形势。
取万全也。今故令内谒者监王尚客往。
一一口具。冬中甚冷。
卿及将士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北庭都护盖嘉运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北庭都护盖嘉运
近得卿表。
知旧疾发动
请入都就医。
欲遂来表。
虑有边要。
万一失便。
虽悔何追。
苏禄猖狂。
方拟肆恶边城。
经冬不去。
西州近复烧屯。
亦有杀伤。
想所闻也。
此贼诸头抄掠。
虏众巳疲。
亦无能为。
正可取便。
至如西州近者有贼。
其数无多。
烽候若明。
密与两军作号。
首尾邀击。
立可诛剪。
何为当军自守信贼。
公行来有损伤。
去无关键。
岂是边镇之意也。
且西庭虽无节度
受委固是一家。
有贼共除。
有患相救。
万里之外。
何待奏闻。
自此之后。
必须用意。
今遣医人将药往。
可善自将疗。
春初馀寒。
卿及将士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瀚海军使盖嘉运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六
瀚海军使北庭都护盖嘉运及将士已下。
苏禄爰自今夏。
连犯西陲
犬羊之群。
屯结不散。
诚欲出其不意。
乘虚以入。
凶党闻此。
必自解围。
卿识朕心。
有符成料。
王尚客至。
闻已出师。
穷冬绝漠。
戈冒险。
又闻有所擒获。
张我国威。
言念忠诚。
良深赏叹。
在此行也。
四镇狂虏。
必应抽退。
彼既有效。
应合效劳。
兼云擒获。
人当优赏。
宜具实状。
一一以闻。
然此贼为恶。
势将未已。
若困穷蹙。
实则不知。
安西近亦加兵。
卿彼士马自足。
可与王斛斯计议
逐要图之。
春初馀寒。
卿及将士已下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北庭都护郭虔瓘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六
默啜残凶。倔强边徼。
吐蕃小丑。孤负圣恩。
我国家豫在怀柔。未遑吊伐。
而乃敢肆蜂虿。屡犯疆陲。
虔瓘心蕴六奇折冲千里
追奔迈于三搜。受降逾于万计。
建功若此。朕实嘉之。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郭司马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756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引用典故:不倚将军势 李郭仙
安西美少年,脱剑卸弓弦。
不倚将军势,皆称司马贤。
秋山城北面,古治郡东边。
(一作池)舟中月,遥思郭仙
李别将伊吾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引用典故:郎星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
马疾飞(一作行)千里,凫飞向五凉。
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张都尉东归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引用典故:封侯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踰海,平胡北到天。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
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封大夫瀚海亭纳凉(得时字)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䍦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吾君。
北庭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75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