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汉安长陈君阁道碑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八
永建五年,孟春下旬,汉安长蜀郡青衣陈君到官,□□□□□约垂意惠民,施无为之政,行不言之教。德化流行,盗贼□少,五谷丰茂,百姓晏然,各得其所。群思所以利民,大小悉备。此道本有极阁二百馀丈。□□□穿陷坏绝,车马疆顿。常以农时,发民□治,岁岁造更,直世卅馀万。君躬自案行,以眇思省去极阁,令就土著,长无劳费,为万世基。百姓行人,欢悦歌咏,邮亭掾尹□□臣有述群之义,故勒此石,以示后贤其辞曰:
惟此故道,险阻危难。根阁厄□,临江缘山。秋雨水潦,□□陷穿。车马疆顿,修隧陨颠。行旅创苦,发赋加民。乃至于今,遭我陈君。舍道施德,蹈义履。治合中和,化行若神。清过夷齐,行同参骞,以身率下,非礼不言。思惟俭约,所以利民。追哺□饭,露宿草□。百姓安乐,不劳不烦。又省此阁,就乎平便。民无经赋,行人离患。时丞冯卿,廉约勤勤,好施乐□,钦承奉宣。掾史遵宪,各建忠□。咸□百福,子子孙孙。时道桥掾董□□(《隶续》十五)。
孝女曹娥碑 曹魏 · 邯郸淳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六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沈,爰来适居。盱能抚节案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晔晔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家室,在洽之阳。待礼未施,嗟丧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乍沈乍浮,或泊洲屿,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还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馀。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流泪掩涕,惊恸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克面引镜,釐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于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镂而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真厉,千载不沦。乌呼哀哉!乱曰:
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丘墓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义门。何怅华落,雕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古文苑》。)。
建兴中江南谣 魏晋 · 无名氏
《晋书》曰:建兴中。江南谣歌。按白者。晋行。坑器有口属瓮。瓦瓮质刚。亦金之类也。訇如白坑破者。言二都倾覆。王室大坏也。合集持作甒者。元帝鸠集遗馀。以主社稷。未能克复中原。但偏王江南。故其喻也。及石头之事。六军大溃。兵人抄掠京邑。爰及二宫。其后三年。钱凤复攻京邑。阻水而守。相持月馀日。焚烧城邑。井堙木刊矣。凤等败退。沈充将其党还吴兴。官军踵之。蹈藉郡县。充父子授首。党与诛者以百数。所谓扬州破换败。吴兴覆瓿甊。瓿甊瓦器。又小于甒也。
訇如白坑破,合集持作甒。
扬州破换败,吴兴覆瓿甊(卢斗反。○《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诗纪》四十四。)。
奏治始兴王叔陵死后馀罪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陈文卷十八
逆贼故侍中、中军大将军始兴王叔陵,幼而狠戾,长肆贪虐,出抚湘南,及镇九水,两藩氓庶,埽地无遗,蜂目豺声,狎近轻薄,不孝不仁,阻兵安忍,无礼无义,唯戮是闻;及居偏忧,淫乐自恣,产子就馆,日月相接,昼伏夜游,恒习奸诡,抄掠居民,历发丘墓,谢太傅晋朝佐命,草创江左,断棺露骸,事惊听视。自大行皇帝寝疾,翌日未瘳,叔陵以贵介之地,参侍医药,外无戚容,内怀逆弑,大渐之后,圣躬号擗,遂因匍匐,手犯乘舆,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俦。赖长沙王叔坚诚孝恳至,英果奋发,手加挫拉,身蔽圣梗叔陵仍奔东城,招集凶党,馀毒方炽,自害妻孥。虽应时枭悬,犹未摅愤怨。臣等参议,请依宋代故事,流尸中江,污潴其室,并毁其所生彭氏坟庙,还谢氏之茔(《陈书·始兴王叔陵传》,高宗崩、叔陵以剉药刀斫后主中项,又斫太后数下,还东府,聚兵千人,俄而萧摩诃将兵至府西门,斩其首,送于台,尚书八座奏。)。
草名诗 南梁 · 萧绎
押尤韵
胡王迎娉主,涂经蒯北游。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梳头。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类聚》五十六。《诗纪》七十。)。
题玄武禅师屋壁(屋在中江大雄山。)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引用典故:乘杯 惠远
何年顾虎头,满壁(一作座)画瀛(一作沧)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一作水)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金山 盛唐 · 皇甫冉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
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
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
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见丹徒陶绍莱辑《润州唐人集》卷七,云:「见净谈《金山志》及缪潜《新志》。」)。
檄曲江水伯文 唐 · 樊铸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主张于地之血脉者。岂不曰水伯乎。尔自兽为身。面为人。控牵两龙。窟宅百谷。亿有祀矣。故斁伦于元气之液。弄权于坤舆之窍。所云老而不死。是谓之贼。伊我谓尔有是夫。何者。三载二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才子六七人。皆簸扬文精。开阖武库。游嬉春昼。沿洄江干。兴飞壮心。舞曳齿冑。皆贷白龟之德。不负赤鲤之本。尔何为阴发暴殄。潜生毒痡。篑祸阶于沙岸。垣死府于花岛。如数子者。皆载垂堂之诫。尔始若悬流三十仞。跳沬四十里。固应尊而不亲。衅岂相及。尔岸不崒屼。流不唐突。设人所倚之福。陷尔孔易之诱。俾水衒贯坚之功。舫如蜩螗之声。扪空呼天。迄死不救。倏恣化鱼之恶。谁下拜牛之惠。溺我国宝。岂明时弃珠之泉。沈彼䌽船。实去夜藏舟之壑。与夫睹右山四耳之兽。梦颍川一角之人。置于大江。未匹斯甚。使揭竿求父之子。投笺请弟之兄。奏箜篌伤妻之夫。厉波涛徇婿之妇。罹其凶害。不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行哭失声。于尔安乎。尔今肆行贼虐者。岂不谓性与习成乎。何哉。曩者溺孙兴公于后湖之中。沦炎帝女于东海之上。化鳖于黄氏之母。为鱼于历阳之郡。尔应恃以旧捷。蔓其后图。殊不知事不欲数。数斯辱矣。恶贯已满。天命诛之。然今历视尔自昔为过之所。或天涯。或地岊。起于侯甸之外。且非辇毂之下。岂比今日俯九门。临四达。使哀声悲响。上及聪听。尔谁欺。欺天乎。然曲江者。南峙仙阁。北距灵宫。足可效赤水产黄帝之珠。胡为纤苍生窃司命之契。况之人也。皆编中华俗。游无何乡。所冀猛火烈山而莫焚。大浸稽天而不溺。既遇尔省括之中。纵使术饭解漂之饵。山经不沈之木。岂可免尔之图乎。兹中江自首创至于今时。数千百年。更代易主。岛流波耗。才可接腋于井蛙。讵堪持颐于海鳖。尔之所处。岂不狭隘乎。人之所赏。岂有舳舻乎。逮天宝载。吾皇恢土德以博之。窦泽流以浚之。积润下之波澜。用济川之舟楫。岂不谓幸于尔也。尔何满以致溢。凶以自毙。使彼都人士。自此之后。惧尔同失神之海。恶尔甚探手之汤。匪徒歇尔盛事。过自掇也。虽悔可追。然灵莫尊于君人。时莫美于阳春。君固爱人种德。乘春宥罪。省囹圄。去桎梏。尔奚得恃宅无闻。括守有曲。袭不辜于止狱之候。系馀殃于积庆之家。仆谓数子叫天曹。诉地府。黜尔主职。在于斯须。不然。仆见欲上书于承明庐。徵菑䜣。速周处。击剑长逐。擘波深搜。尔若遁逃。则焦侥东请长臂者洒漉之。又于雄棠北使长股者凭践之。不然。邀离朱以视之。命宋定以缚之。然后调乌梅。扇兽炭。是烹是醢。以报东门。尔傥若混空隐形。和水匿象。则使牛曳蛇尾。绝其本根。纵逢山见彘毛。终难必复矣。仆亦宜念五六日至于旬时。恐尔有词曰。予不诫视成。不令而行。故矢在弦上。垂而未发。傥能易辙。仆则既往不咎。若为刻舟。尔则何辞以对。徐察尔变。惟审图之。
唐故东莞臧君夫人周氏墓志铭 唐 · 张师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夫人姓周氏。其族望本乎汝南。今为阳羡中江里人也。祖庄。父俊。皆不尚名宦。抗迹丘园。孝弟谦恭。仁行昭著。夫人淑慎贞贤。温柔令范。自礼归臧氏之室。而琴瑟叶和。遵孟氏之风规。有班家之令誉。呜呼。元穹降祸。大梦忽臻。未偕知命之年。奄促泉台之痛。以元和十三年岁在戊戌三月四日。终于义兴平西里之私第。享龄四十有四。亦以其月甲申廿六日己酉。安厝于中江血渎东北之平原。周氏祖业之园地。盖从龟筮也。有子曰奉言。始童丱。有女二人。长未及笄。俱号诉之无依。憾慈容之永隔。恐桑田变易。陵谷倾颓。故勒记贞石。乃为铭曰。
双剑光芒兮嗟一沉。凤归杳冥兮鸾孤吟。抚稚子兮泪盈襟。悲陇树兮愁云深。
苦热中江上怀炉峰旧居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旧寄炉峰下,杉松绕石房。
年年五六月,江上忆清凉。
久别应荒废,终归隔渺茫。
何当便摇落,披衲玩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