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四川省广元市剑门关镇”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水调歌头剑阁1222年 南宋 · 崔与之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剑门先寄上西蜀杜司徒 唐 · 薛逢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峭壁横空限一隅,划开元气建洪枢
梯航百货通邦计,键闭诸蛮屏帝都。
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荆郢制东吴
千年管钥谁熔范,只自先天造化炉。
宋 · 季兑
 押东韵
异事标仙女,灵踪隐志公寿圣寺
按:《舆地纪胜》卷一九二《利东路·剑门关
剑阁 北宋 · 范百禄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从开辟以来有,关是王公设险名。
直上剑门千万仞,中开门阙数重城(《舆地纪胜》卷一九二《利州路·剑门关》)
剑门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谁运乾坤陶冶功,铸为双剑倚苍穹。
题诗曾驻三天驾,碍日长含八海风。
剑门关1172年11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
剑门天设险,北乡函秦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
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四十九 南宋 · 释绍昙
打破剑门关,未死先辞世。
书偈自涂糊,白把骊珠碎。
口款细供通,自首原其罪。
木人歌舞石人悲。
遏行云,雁序分,影落千峰外(穹窿剑门和尚讣音至。辞世颂:珍重元无世可辞,临行书偈自涂糊。木人歌罢石人舞,击碎骊龙颔下珠)
孟知祥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
洋州兴元奏。
探闻得董璋把截剑门关路。
不通利州西川往来。
兼称董璋自领徒党。
侵逼西川管界。
西川巳出兵士禦备。
利州人情不安。
未知两川的实音耗等事。
朕闻天惟福善。
神必祸淫。
元鉴昭然。
冥符定矣。
故积功累仁者。
无所不济。
穷兵黩武者。
未或不亡。
是以齐国尊周。
终全霸业。
吴王伐越。
自取丧亡。
累验古今。
足分成败。
卿时推閒杰。
世仰全才。
知治乱于未萌。
测安危于未兆。
首参缔构。
再复宗祧。
英谋迥掩于耿吴。
茂业遐超于申甫
论功为最。
锡壤居先。
居守于北门。
往镇临于西蜀
安民有术。
抚众多恩。
方静治于龟城。
期永扶于凤阙。
董璋比膺朝寄。
荐领戎旃。
曾无犬马之劳。
但纵豺狼之性。
顷岁潜怀逆节。
密设奸机。
志欲兼并。
恳谋閒谍。
始奏卿之得失。
知朕不容。
后说朝廷之短长。
图卿相信。
只凭诡诈。
便欲侵吞。
欲西犯于蜀川
遂东窥于阆郡。
不烦覼缕。
可验包藏。
乱常之罪恶既彰。
伐叛之刑书难赦。
朕乃眷求良帅。
殄灭凶渠。
此际寻委卿兼东川行营供馈应接使。
方倚仗于戚藩。
俄阻艰于寇境。
路歧虽隔。
情好如初。
中閒令进奏官苏愿及进奉军将杜绍本等相次归还。
令传诏旨。
想其到彼。
备达予怀。
卿制敌多方。
折冲有备。
虽深嫉恶。
犹示睦邻。
尚抑骁雄。
观其衅隙。
董璋果然颠蹶。
尽露奸邪。
初控扼于剑门
遽侵骚于锦里。
为臣若此。
灭族非遥。
卿可严诫师徒。
妙抒筹画。
按兹良便。
速殄元凶。
朕亦寻遣军前。
径临境上。
为卿犄角。
扼贼咽喉。
伫扫荡于氛霾。
复流通于信使。
当覃异渥。
式奖殊功。
卿宜慎固远图。
秉扶大节。
保君臣之重义。
成家世之美名。
况卿骨肉至多。
丘园在此。
自来存问。
并得安全。
可表朕之倚卿。
所冀卿之为朕。
伫观英断。
定集大勋。
岂惟只委于节旄
长居贵盛。
兼俟别颁于纶綍。
更广封崇。
奸丑自分。
始终可鉴。
其为眷注。
无忘寐兴。
今遣卿外甥李瑰赍诏慰谕。
想当知悉。
剑门城北回望剑关诸峰青入云汉感蜀亡事慨然有赋1172年11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
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机变化亦逡巡。
阴平穷寇非难禦,如此江山坐付人。
公在蜀中尝赋水调歌头一篇其辞曰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西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泣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閒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梦中对菊坡论举此词故中联及之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宋史记中堪列传,菊坡门下岂无人。
弹文惊世频登阁,散发从师懒著巾。
岭海一星元属,古今全笔总归陈。
山斋梦破今何在,夜半歌声彻四邻。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一曰遗荣,二曰达生,三曰矫俗)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删韵
六度莫先慧,三风尤恶顽。
此心朗如镜,磨尽青铜斑。
微利毫发计,虚名分寸攀。
朝市多此人,平地剑门关
老夫一丘壑,辙迹无往还。
彼哉岘山泣,况乃泣牛山
大宋曹州乘氏县太子洗马梁府君墓志铭(并序淳化四年十一月 唐末宋初 · 句中正
 出处:全宋文卷五○
维乾德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曹州乘氏县梁公卒于位,春秋四十有五。
夫人临海镡氏,惟二子,皆幼,以馀俸税田,用资伏腊,以逮成人。
诲之织纴,归士君子;
而复右执槚楚,左持简册,训若严师,成其国器。
果在下武之世,陟于艺文之科,浸渍帝恩,颉颃鸳鹭。
梁氏有后,盖夫人之力焉。
府君讳文献字国宝
其先本秦仲,因东迁,封秦少子康于于阳,为穆公所并,遂奔晋。
至汉,迁之北地
元鼎中分为安定郡,世以为望。
而后脉析而自繁,茅茹而不绝,谅因积德,世诞其人。
曾祖仲廉,峡州刺史
祖彦儒,容州司马
考讳釴,蜀剑州监军使剑门关使。
始自唐室土崩,士族奔迸,祖门遂西之益部而家焉。
神州旋叹于鼎分,归路已灰于剑栈。
剑州府君以亲老居贫,仕不择禄,伏膺戎阃,至于没齿。
府君即次子也。
幼而歧嶷,长而重厚。
克践古贤迹,不习非圣书。
泽雾高奇,华焕而天真五色;
凌云丽则,浏亮而雄奥八都。
进士,释褐永平军节度掌书记
便膺银艾,旋改金章。
虽可乐于从军,祈字民于县政。
绵竹,迁射洪
又属边藩幕画,必简长才,咸推侃侃之儒,复署翩翩之职。
既称金台之上介,仍兼粉署名郎
授山南节度掌书记检校尚书主客员外郎,秩满,授水部员外郎,又迁虞部员外郎
爰遇圣龙兴,蜀后革面。
陪从官吏,沐浴真恩,授今任检校驾部员外郎
临民以德,阜俗以淳。
课调惟时,力役惟准。
逋民于以知息肩,邮吏于以停掣肘。
方将报政,遽叹奠楹。
天乎不淑,歼我良宰!
遂权窆于大名府属邑。
淳化四年三月,诏赠太子洗马,从子贵也。
府君尝谓其子曰:「嵩少伊瀍,神仙薮泽。
终焉于此,诚吾志乎」!
今卜东周以安宅兆,从治命也。
淳化四年岁次癸巳十一月七日葬于洛阳县武原,礼也。
府君有子二人,男曰鼎,进士甲科,今任开封府判官、守太常博士
金相玉质,鸿学雄文,为时所称。
女字金华,适琅邪王骥,进士中第,尝从事永嘉,亦士林之秀茂者也。
府君言谨行纯,在丑瓦合。
俟弓应聘,郁王佐以盘桓;
牛刀字人,局儒术而闲放。
方期行道圣世,谁谓阅水遄奔。
孟子之无时,诚堪浩叹;
若臧孙之有后,非不幸也。
临穴惴惴,呜呼哀哉!
铭曰:
生申势耸,出书源长。
□武纪地,眠牛转冈。
森森梓柏,萧萧白杨。
东朝洗马,□君玄堂。
按:《千唐志斋藏志》下册,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峰禅师塔铭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二、《渭南文集》卷四○、《咸淳临安志》卷八三、《蜀中广记》卷八五、嘉庆《峨眉县志》卷九
南山长安秦中西南驰,为嶓为𡹋。
𡹋东行,纡馀起伏,历蛮夷中,跨轶且千里,然后秀伟特起,为三峰,摩星辰,蓄云雨,龙蟠凤翥,是名峨嵋山
通义犍为二郡,实在其下,人钟其气,为秀民杰士。
出而仕者,固多以功业文章,擅名古今。
至于厌薄纷华,弃捐衣冠,木食涧饮,自放于尘垢声利之外,而不幸为人知,不能遂其隐操,亦卒至于光显荣耀者,如别峰禅师是也。
师名宝印字坦叔,生为龙游李氏子,世居峨嵋之麓。
少而奇警,日诵千言,然不喜在家,乃从德山院清远道人得度。
自成童时,已博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至是复从华严起信诸名师,穷源探赜,不高出同学不止,论说云兴泉涌。
众请主讲席,谢不可。
圜悟克勤禅师有嗣法上首安民,号密印禅师,说法于中峰道场,乃挈一笠往从之。
一日,密印举僧问岩头:「起灭不停时如何」?
岩头叱曰:「是谁起灭」!
师豁然大悟。
自是室中锋不可触,密印恨相得之晚。
圜悟自南归成都昭觉,乃遣师往省,因随众入室。
圜悟举从上诸圣,以何法接人。
师举起拳,圜悟曰:「此是老僧用者。
孰为从上诸圣用者」?
师即挥拳。
圜悟亦举拳相交,大笑而罢。
圜悟叹异之曰:「是子他日必类我师」。
留昭觉三年,密印犹在中峰,以堂中第一座致师。
师辞,密印大怒曰:「我以法得人,人不我传,尚何以说法为」!
欲弃众去。
众皇恐,亟趋昭觉,罗拜恳请,圜悟亦助之请,始行。
道望日隆,学者争归之,虽圜悟、密印不能掩也。
久之,南游,见沩山佛性泰、福严月庵果、疏山草堂清,皆目击而契。
或以第一座留之,师潜遁以免。
最后至径山,见大慧杲
大慧问曰:「上座从何处来」?
师曰:「西川来」。
大慧曰:「未出剑门关,与汝三十棒了也」。
师曰:「不合起动和尚」。
径山众千七百,虽耆宿名衲,以得栖笠地为幸,顾为师独扫一室,堂中皆惊。
大慧南迁,师亦西归。
始住临邛凤皇山,举香嗣密印。
历住广汉崇庆、武信东禅、成都龙华眉山中岩,复还成都,住正法
道既盛行,士大夫亦喜从之游。
筑都不会庵,竹幽邃。
暇日,名胜毕集,闻师一言,皆自谓意消,稍或间阔,辄相语曰:「吾辈鄙吝萌矣」。
其道德服人如此。
俄复下硖,抵金陵
应庵华方住蒋山馆师于上方,白留守张公焘,举以代己。
师闻,即日发去。
陈丞相俊卿来为金陵,以保宁延师,俄徙京口金山,学者倾诸方。
金山自兵乱后,虽屡葺,莫能成,至是始复大兴,如承平时而有加焉。
异时,居此山鲜逾三年者,师独安坐十五夏。
潭帅张公孝祥,尝延以大沩山
师与张公雅故,念未有以却,而京口之人,自郡守以降,力争之,卒返潭使。
魏惠宪王牧四明,虚雪窦来请,师度不可辞,乃入东。
凡住四年,乐其山林,有终老之意,而名益重。
被敕住径山淳熙七年五月也。
七月,至行在所,至尊寿皇圣帝降中使,召入禁中。
以老病足蹇,赐肩舆于东华门内,赐食于观堂,引对于选德殿,特赐坐,劳问良渥。
师因举古宿云:「透得见闻觉知,受用见闻觉知,不堕见闻觉知」。
上悦曰:「此谁语」?
师曰:「祖师皆如此提倡,亦非别人语」。
上为微笑。
时秋暑方炽,师再欲起,上再留,使毕其说,乃退。
后十馀日,又命开堂于灵隐山,中使赍赐御香,恩礼备至。
十年二月,上制《圆觉经注》遣使驰赐,且命作序。
师乃筑大阁秘奉,以侈上恩。
师老,益厌住持事,门人惧其远游不返,相与筑庵于山北,俟其归。
今上在东宫,书「别峰」二大字榜之
十五年冬,奏乞养疾于别峰,得请。
明年,上受内禅,取向所赐宸翰,识以御宝,复赐焉。
绍熙元年冬十一月,忽往见今住山智策告别。
策问行日,师曰:「水到渠成」。
归取幅纸,大书曰:「十二月七日夜鸡鸣时」。
如期而化。
奉蜕质返寺之法堂,留七日,颜色精明,须发皆长,顶温如沃汤。
是月十四日,葬于别峰之西冈。
寿八十有二,腊六十有四。
得法弟子梵牟、宗性、道奇、智周、慧海、宗璨等,得度弟子智穆、慧崇等百四十有七人。
慧绰者,山阴氏子,当以荫得官,辞之,从师祝发,又得记莂,遁迹岩岫,终身不出。
师既示寂,上为敕有司,定谥曰慈辩,且名其塔曰智光,庵曰别峰,极方外之宠。
师说法数十年,所至,门人集为语录。
晚际遇寿皇,被宸翰,咨询法要,皆对使者具奏。
将化,说偈尤奇伟,已别行于世,此不悉著。
三年三月,法孙宗愿走山阴镜湖,属某铭师之塔。
某与师交最久,尝相约还,结茅青衣唤鱼潭上。
今虽老病,义不可辞。
铭曰:
圜悟再传,是为别峰。
坐十道场,心法之宗。
渊识雄辩,震惊一世,矫乎人中龙也。
海口电目,旄期称道,卓乎涧壑也。
叩而能应,应已能默,浑乎金钟大镛也。
师之出世,如日在空。
升于旸谷不为生,隐于崦嵫其可以为终乎?
相公席上1286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
燕云远使栈云间,便遣郫筒助客欢。
闪闪白鱼来丙穴,绵绵紫鹤(顾本、毛本作雀)巴山
神仙缥缈艳金屋,城郭繁华号锦官。
万里桥西一回首,黑云遮断剑门关
大宋左监门卫将军上官公神道碑铭 北宋 · 张咏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乖崖先生文集》卷八
通天地之道谓之圣,通人物之道谓之贤。
圣贤不偶于时者有之矣,未有不知道而能声名光大者也。
公,圣门之贤者,高阳氏之裔,楚大夫子兰之后。
世有明德,家传懿行。
祖某,父某,值唐末乱离,隐德不仕。
公志度闳远,履行脩谨,长于干戈之时,不废俎豆之业。
始学礼,知三代损益。
艺精,乡人谕之请仕。
公曰:「唐德下衰,诸侯擅命,土宇分裂,命臣无几。
况春官氏失职,仕进不由权倖者鲜矣!
若由道以行己,虽执鞭之士,吾无与辞;
茍枉道以事人,使籯金列驷,吾耻有也」。
兵战无日,民力不堪,大梁四通,供饷兼倍,一日,诸父曰:「尔不应乡选,当休吾家乎」?
遂从三司省召,为主藏吏
居积岁,以清谨闻。
选为宁州粮料使,又转鄜州粮料使,备军期也。
乾德初,前军剋蜀,又选为洋州粮料使
荆土久乂,蜀川,转江万艘,委积无算,承命于荆,以董财计。
当时处此职者,以侵民聚财为己任,以买权徼势为能事,奢靡拟于公室,气焰侔于贵胄。
公独翛然,如古贞士。
呜呼!
安卑以乐志,舍利以趋义,岂不圣门之贤乎?
开宝七年,公年六十三,遘疾于荆之传舍。
临终,长子正曰:「吾学与仕越四十年,志无所适,此亦命也。
尔读《春秋》,知褒贬之旨;
更版摄,得为政之要。
当诚明以遇物,则终身不匮;
当笃志以临事,则所向皆得。
颠沛造次,无忘于仁。
能成吾志,死且不朽」。
长子泣血奉训,扶柩以归。
服除,由摄资授殿前承旨
以材能,累迁西京作坊副使,充剑门关使。
淳化甲午岁,盗起两川,蜀城俱溃,众号百万,直趋剑门
加以败卒亡官,先日而至,人心恐悚,投死无地。
乃诫曰:「有议北归者枭首,有不用命者支解」。
人皆怗息,不敢仰视。
独提兵出关,连战连却。
贼气于是沮矣,我关于是固矣。
以奇功,超授六宅使剑州刺史
明年,天子以主将迁延,馀寇未殄,遂授峰州团练使西川招安使以代焉。
既擒且诱,示信推仁,七旬贼,多见全活。
次年秋巡检不仁,官军生衅,啸聚亡命,图为乱阶。
三日而四郡不守,五日而两川震惊。
决于次晨,长驱入益。
自戒师旅,逆战方井。
战酣,兵却,众皆失色,于是下马挥剑,有死无二,鼓怒增气,战功遂成。
贼有逃刃者,命一介之使擒于蛮中;
人有未谕者,飞剋贼之意遍于川峡。
人人顿安,如脱虎口。
既屠其贼,又安其民,所谓仁勇兼致者也。
寻授南作坊使,赏军功也。
议者剑门之守,坚守也;
方井之战,死战也。
非此,重贻吾君之忧乎,重罹川民之患乎!
宠厚誉远,诚有谓也。
明年替归,授东上閤门使
其战守之奇,盖由诚明笃志,动不忘仁,成先训也。
其功业之著,盖立身行道,光扬令名,成先志也。
传不云「不在于身,而在子孙」乎?
上官氏之矣。
淳化郊祀庆恩,公以长子官赠率府副率
至道中,再赠率府率
今上即位,加赠左监门卫将军
娶袁氏,今长安郡太君
惠淑慈爱,有贤母之称。
生男五人,女二人。
长男正,前所有军功者。
第五男某,见任右班殿直,仁而有断,众伏其能。
三男早卒。
长女适三班奉职张奭
次女未笄而卒。
咸平二年八月四日,葬于开封府封丘县旧乡某,里也。
咏与公长子同方井之忧,因而款狎,熟知善行,是用直书。
乃为铭曰:
猗欤哲人,怀明抱真。
志高位下,德不及民。
平生之意,传于嗣子。
遂崇战功,成公之美。
因加荣封,绰然华宗
所谓生不易操,死而志通者也。
呜呼休哉!
北宋 · 李谊伯
 押豪韵
截开野色教天阔,斫断浮云放日高(《舆地纪胜》卷一九二《利东路·剑门关》)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天宝十五载六月己亥禄山京师七月庚辰,次蜀都。八月癸巳皇太子皇帝位灵武十二月丁未,上皇天帝至自蜀郡,大赦,以蜀郡南京。) 其十 757年12月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天宝十五载六月己亥禄山京师七月庚辰,次蜀都。八月癸巳皇太子皇帝位灵武十二月丁未,上皇天帝至自蜀郡,大赦,以蜀郡南京。) 其一 757年12月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冒雨踰君山 明 · 金时习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十二
冒雨度君山,烟云杳蔼间。
人家依小崦,兽迹入深湾。
涧暴鸣沙石,峰深境秘悭。
嵯峨似蜀道,如向剑门关
蜀道难(一作相和歌辞 蜀道难)731年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蚕丛 地崩山摧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人烟
西当太白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一作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高标(一作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冲波逆折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作缘)
青泥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一作征人)西游何时(一作当)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一作枯)木,雄飞雌从(一作呼雌,一作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烟几千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一作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一作人)莫开。
所守或匪亲(一作人),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一作令人)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