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乞以解宗道等守护米脂寨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七
米脂寨降,其寨正当冲要,南直绥德,北捍银夏,粮储器甲万数不少,全藉得力使臣守护。
乞以东头供奉官宗道为寨主,右侍禁思齐监押,前汉州司法参军郑翚为主簿
自广汉游三学867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学山
引用典故:三宿
残阳终日望栖贤,归路携家得访禅。
世缺一来应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缘。
诗题不忍离岩下,屐齿难忘在水边。
猿鸟可知僧可会,此心常似有香烟。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867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学山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蜀乡。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867年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灵龛驿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太原府有乾阳门,尚书北都迁蜀)
从辞府郭常回首,欲别封疆更感恩。
援寡圣朝难望阙,暑催蚕麦得归村。
雷公解斸冲天气,白日何辜遣戴盆。
过昌利观有怀864年 唐 · 薛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昌利观
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
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汉州房公湖一日戏和少陵韵二首 其一 南宋 · 李壁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西湖天下胜,贤相古来稀。
汛扫邀明月,徜徉逗落晖。
蒲深鸂鶒响,林静鹧鸪飞。
脚力应难遍,雕栏幸可依。
汉州房公湖一日戏和少陵韵二首 其二 南宋 · 李壁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子美来湖上,篇篇只爱鹅。
昔年惟有此,佳处总无多。
竹径萦新筑,荷池引旧波。
不应悭五字,共和有阴何(以上同上书卷二二七○引《雁湖集》)
奉使回奏十事状 其五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四
臣伏见成都府每年上供锦帛,原系预俵丝花与百姓织造,往往有贫下机户已请钱物破用,及其催纳,不免骚扰。
至元丰六年奏创上供机院,令军匠八十人织大料细法锦、透背、鹿胎共七百三十馀匹,其小料绫绮易造之物一千三百馀匹,乃旧俵在民间。
后因内臣郝随赍到御前劄子,添造紧丝等机法一十五色,本府又奏差监官一员,招军匠为三百人,并将小料易造之物一千三百馀匹亦在院织造
既招军未足,遂雇百姓助工,日逐勾集三四百人。
虽支工价,尚有亏损;
定日限,仍更督促。
或无故拘留累日,或每匹又出罚钱,岁月为常,殊无休已,细民失业,不胜其劳。
昨已准圣旨罢织新样繄丝等一十五色,至今犹有监官一员并军匠一百七十馀人,费耗甚多,仍更日役百姓,颇见烦扰。
臣欲乞将易造之物一千三百馀匹,仍令民间织作,减罢监官
其军匠止八十人,惟造大料锦,自不阙事。
即不许勾集百姓,匪惟裁节冗费,宽假贫民,抑亦防异日作为淫巧之弊。
汉州绫户造官绫,向因知州席汝明性好刻剥,逐年减丝数、工钱,以致人户积欠绫四十馀匹,刑箠监锢,乃至家业并尽,偿纳未足,现今拘管在绫务织作剋除。
臣详此弊,盖因官司减物料、工直,方致拖欠,亦合依赦蠲放。
伏请下属所施行,仍乞依席汝明未减以前丝工织造
巽岩先生墓刻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一
公讳字仁甫一字子真
其先宗室右武卫大将军偲,武氏之祸,窜眉丹棱,子孙因家焉,距公十有七世矣。
大王讳夔
王考讳夙,赠奉直大夫
考讳中,左朝奉大夫,赠宣奉大夫
硕人史氏。
公生于政和五年四月丙辰
绍兴七年进士第,调华阳县主簿
嘉州军事推官,未赴。
丁宣奉忧,服除,调雅州军事推官,改宣教郎、知双流县
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知荣州,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丁太硕人忧,服除,召赴行在,入尚书兵部郎中
以触宣奉讳,改行员外郎国史院编修官,转礼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权起居舍人起居郎直显谟阁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秘书少监,赴阙供职,改直宝文阁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知泸州、召赴行在,升秘阁脩撰、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召赴行在,除秘书监、兼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权尚书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侍讲
礼部侍郎,兼工部侍郎
御史论公子垕发策不当,黜,并出公常德府
逾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天子初行明堂礼,推恩首建议者,加敷文阁待制,寻除知遂宁府
召赴行在,拜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三上章请老,除敷文阁学士致仕。
淳熙十一年二月五日薨于行在所,享年七十。
累官至通奉大夫,爵丹棱县开国伯
遗奏上闻,天子哀其忠,赠光禄大夫,特命临安府营办葬事,又出内帑金帛赐其家,寻敕滨江漕臣护其丧归葬
明年七月二十八日,葬于丹棱县龙鹄山巽岩之阳。
公娶同邑杨氏,封硕人
子十三人:男曰谦;
曰垕,奉议郎秘书省著作郎
曰𡉙,前知成都府郫县事;
曰塾,承务郎
曰垡;
曰壁,承奉郎,前主管尚书工部架阁文字;
曰𡌴,承务郎
女曰均,适朝奉郎、新知果州曹执同;
曰埙,适朝奉郎、前知普州祖庆
曰坛,适迪功郎汉州州学教授任阜;
曰典,适河东进士薛纯颖;
曰增,适从政郎荣州州学教授张伸;
曰堪,适迪功郎凤州两当县主簿勾龙宗愈。
谦、垕、塾、垡、典及颖皆先公殁,阜后公一年亦亡。
孙男七人:曰镗,曰钖,曰銶,曰锵,曰鋂,曰镳。
孙女二人:曰真,曰从。
高亮杰特,硕大刚毅,人望之凛然,而内甚夷旷。
其学洞究古今,会道约理,晦明巨细,交贯旁达。
其临事如衡陈权设,圭不可欺,四方学者宗仰敬畏,终莫测所至。
其在朝廷,正色侃侃,守经据古,务以格君心、存旧章、畏天变、爱民力、裁恩倖、峻风节为言,不择祸福利害,以为趋舍避就,挺立不挠,邪枉惮焉。
其任外服,纲张目举,仁行威振,强暴者戢,柔懦者立,贪沓者化,兴利除弊,率为后法。
方公少年,遭王国多难,慨然有志驰驱,值权臣力主和议,务以术消阏天下忠义敢为之气,公窃愤之,终其世不与通,陆沉远方凡三十年,始登天朝。
时宰附会,规挑兵端,公又力争之,以为自治未至,何以谋人?
至摈居外,犹恳恳弗已。
晚再侍帷幄,察时论浸弛,虑成玩愒晏安之渐,则劝上以无怠初志,益懋远图。
迹公所学,考功素论,则公之盛心何如也!
然严气正性,不肯纤芥徇时,以故屹屹难合,迄大不施。
独为天子所尊礼,至称之曰「有国之师表」也,洎将用公,而公亡矣。
呜呼!
用舍污隆之数,实关诸天,岂人力哉!
诸孤不令,何足以识公大致!
念葬日薄矣,较德瑑辞,厥艰其人,敬忍死泣血,先用温文正公法,书世次官簿终始,以掩诸幽。
其论次之详,则见诸家传云。
汉州西湖867年 唐 · 薛能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西湖
引用典故:值渔父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
况是携家赏,从妨半驿程。
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
尽得幽人趣,犹嫌守吏迎。
重餐逢角暮,百事喜诗成。
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前安抚副使曾此赋诗,寻自南宫有湘潭之命,因以吟叹)
光禄寺丞致仕何君墓志铭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10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四、《净德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何氏之先,盖晋之卿佐封于韩者,子孙因以为氏。
秦灭韩,其后流散四方,或谓韩为何,故汉魏以来始著。
何氏有居于闽者,至瓒乃显,即君六世祖也。
后唐,历太原留守,除西川副使
会孟氏僭窃,耻屈其下,饮恨以死。
子柔不能东,乃家青城,遂为青城人
柔生令昕,令昕生缮,不幸逢乱离,无复振起。
缮生中,即君皇考也。
任道晦处,无意官禄,以聚书为能,以赋诗为乐。
蜀之耆儒李畋渭卿、戈渊仲颜皆与之友。
子四人,君其季也,讳敏字希颜
简悫庄重,克承厥家。
贫而能力生,以养亲奉祀,至于抚养百口,靡有不给。
富而能好善,以训其子孙,至于起家从仕,翘然有闻。
旁支外属之无归,则倍仰而济,乡闾识者,以吉人君子称焉。
熙宁初,今天子祀南郊,以君之子大章登朝,封大理评事
四年,明堂大飨,迁光禄寺丞
六年十一月某日终于家,享年七十二。
八年十月某日葬于县之某乡某里。
君娶李氏,今封仁寿县君
生三子:大章,皇祐四年进士第五,迁太常博士通判汉州
大临、某,皆勉饬乡行,不坠先训。
孙四人:宗元荣州荣德县
宗范合州巴川县令
某、某,悉志于学,期以自立。
惟何氏来,中叶不耀,至博士君始以学文得禄,而荣德巴川二君又能同时取科第,士议荣之。
君可谓有后矣。
某与博士君同进士籍,且为姻家,君之葬也,敢志而铭。
铭曰:
何迁于岷,五世至君。
既永以年,再光以恩。
山之阿,江之濆,祗厥祀,传后昆。
朝请大夫邛州常君墓志铭元祐二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净德集》卷二二、民国《华阳县志》卷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元丰七年七月初六日朝请大夫、知邛州事常君卒于官,享年六十一。
其孤卜以元祐二年某月葬于华阳县某乡某里,以君之行状来求铭。
予与君同郡,而家世往还最旧。
庆历中天下兴学,君为石室生,予亦肄业其间,始与君相从。
及宦游四方,多与君接,今四十年,知君可谓详矣,敢不铭。
按君之先居长安,六代祖有任唐安掾者,卒葬江原,子孙寓焉。
曾祖延昱,以气节自任,所与游皆一时豪侠,然于财未尝茍得也。
方是时,宣徽使雷公入平寇,思得奇特不羁之士,以备其用,得见甚喜,凡捍禦术略,多从之谋。
既而雷公守成都,以书招致,遂为成都人
祖思齐,性孝友,能竭力事亲,虽乱离不失其乐。
考禧,好事喜儒,善择师友以教子。
故君起家入仕,生有荣养,没有宠贲,赠至中大夫,封母袁氏华阳县太君,卒成其志也。
君讳珙,字君璧
性颖悟,初,就学诵书,虽数百言,一阅遂记。
稍长,泛观群籍,好《周官》、戴氏《礼》,凡先儒注释,异同微显,错出互见,悉能通之。
尤精于名数制度,以致圭币、冠服、车符、乐舞、牢鼎、齐尊之类,用于礼者,其规范之巨狭,容色之丹黝,先后之序,繁简之差,皆能条别指数,听其言,如视诸图。
作为声律,曲折中度。
庆历六年,南宫试进士孙文懿公梦得与今少保张公安道司文柄,以「狝日祀祊」为题,君之辞章详实华润,考为第一,二公于是勉君以远到,士人始知君力学而文。
既擢第,调合州军事推官,徙华州节度掌书记,用荐者言,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陵府公安县
秘书丞,移福州之闽,以亲年高乞便官,得洋州西乡,未行,丁中大夫忧。
服除,转太常博士、知三泉县,历尚书屯田、都官职方员外郎,赐五品服,通判忻州
遭太夫人丧,终制,又通判汉、遂二州,为屯田、都官郎中,移知资州
官制行,易朝散大夫、知果州,又迁朝请、知邛州
君敏于吏治,济以彊力,事不择巨细,必究极底里,然后行之,人多以为宜。
公安,承废紊之政,民苦无聊,凡赋徭讼诉,处决以平,遂号无事。
会岁歉,释圭田之租,以赈流殍。
三泉邑陋俗野,初不知学,君治之有馀裕,乃作庠序,择吏民子弟可教者,躬为课试,人用向儒,君之力也。
怀安军三江堰以侵竞致讼,历四十年不能已,君时在汉州,两蜀使者委之按治,君钩索本末,得其情,归所侵田,而复其堰,溉润之利,凡四千顷。
果州濒嘉陵,岁岁水患,君审视形势,为长堤,捍其冲,民得不鱼,至今赖之。
君襟度疏简,不竞矜式,见善必褒爱,作意引汲;
见不善辄暴扬,挫折若仇怨。
然交游视此或少之,徐就其中,无他也。
呜呼!
君少励学,博览彊记,为文字,就科举,一试礼部,遂能先众人,声华翕然。
茍有攀援凭藉,将之缘饰,则仕可以显已。
而汲汲吏检,老于郡,不失为良二千石,盖无愧也。
娶孟氏,封永安县君
子三人:景修宣德郎
景仁昌州大足县
景儒,举进士
三女:适怀州武陟县主簿刘舜臣管勾成都路帐司文字袁平,简州阳安县尉何宗师。
孙男六人,女三人。
铭曰:
少也务学,求以发身。
壮而从政,思以与民。
六品之位,其志亦伸。
三郡之治,有厥闻。
墓崇于冈,铭坚于珉。
告其子孙,敢忘其亲。
朝奉大夫洋州杨府君墓志铭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净德集》卷二二、道光《绵竹县志》卷三八
太尉杨震,以忠义刚方之节,扶危持颠,王室倚之,虽乱不亡,功德及四海,深且大矣。
天与令善,子孙盛多,历九百九十年,爵禄犹不绝,间有贤者出焉。
盖二十四世生汉公,在唐宣宗时,领宣武、天平二节度,居靖恭里,光显一时。
二世,生珂,任金堂县,生国子祭酒担,因葬金堂绵竹,遂为绵竹人
祭酒生颖,仕孟蜀,为汉州别驾
别驾生曮,怀道自晦,不愿仕,族党尊为隐君。
祥符天禧间,大臣表论行义,授国子监主簿
隐君有二子,长曰至,为尚书郎,故累赠太常少卿
次曰塾,乃君考也,趣识超迈,有君子长者称,乡人之善者皆师式其行,赠朝请郎
君讳宗惠,字敦夫
孩提时已庄谨,不妄笑言。
既长,能学以干禄,擢嘉祐八年进士第
初授眉州司法,以亲嫌徙陵州,视条格有未安,辄论奏,往往如请,著为令。
遂州青石令,改著作佐郎、知绵州巴西县。
时苗、役之令初下,远方郡邑行之或过与不及,独君能体法意,推广以序,民得不扰。
使者请君赍奏而上,谓可迁进,君以亲年高辞不行,就辟监成都商税。
前此有司幸赏,征敛无名,求溢常课,多至迁二官。
君罢太甚者,羡入遂寡,畴其劳,惟可减岁进秩。
丁母忧,去位。
服除,改秘书丞
君居丧逢郊霈,未封其亲,乃叙前劳于朝,丐一命以及父,部使亦为之言,皆不报,君自是不复语减岁之赏。
朝请公既没,终丧踰年,顾松槚不忍去,殆无仕进意,亲友强之,久而后行。
今天子即位,诏天下实封言事,君献十议:一任宰相,二选将帅,三省冗官,四薄赋敛,五慎名器,六安边鄙,七广言路,八重法令,九节浮费,十议科举。
其言有补于治。
通判衡州,岁大水,民饥且溺,郡守坐视不恤,君尽假官舟以济,发廪贷之,然后白使者,全活甚众。
湖南郡县凡追集,吏以文书鬻于皂隶,谓之「卖帖」,得者藉以敛贿,公肆掊扰,上下不为怪,民甚病之。
君严治之,立禁条以上闻,朝廷因作法颁天下。
又尝知洋州,为《劝学文》谕郡人,朔望率诸生释菜于先圣,退而环坐,执经讲论,课试能否,于是旧俗一变,学者数倍,争讼为之衰息。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官,既阅月,朝奉大夫命始下。
享年五十六。
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先茔之次。
母张氏,封广德
王氏,封靖安,皆县太君。
妻黎氏,寿安县
子六人:綝、繗、缃、纁、絿、綨。
綝,泸州司户参军
缃,早卒;
馀皆力学求举。
女三人:长适宇文纲,次适李际,季适奉议郎张及
君孝友廉静,贵义而贱利,事亲能养志,惟恐一毫违其欲。
爱人惜物甚勤,不汲汲于荣禄。
朝请公长女既适朝散郎宇文昭度,爱之,留于家,与君共居三十年,内外无间言。
洎析产为二,君乃占瘠土,故伏腊冠婚之费有不给,而终身犹贫。
亲党无以葬,与孤女不能嫁,则出力资之。
壬申岁绵竹水灾,君率里人瘗溺尸凡千数,其在官亦以为切务。
元祐中,大臣有喜君者,欲援以进,君不趋合乃已。
或勉之,则曰:「用舍在道,通塞在命,求无益也」。
平居不倦学,有文集二十卷。
晚读释老书,常戒杀,间不茹荤,旬至四五日。
宾客,尽昼默坐。
将捐馆之数日,呼綝读司马承祯《坐忘论》,既而叹曰:「人之处世,要在如是,于物我始终之理,其有得乎」!
其亡也,亲友或谓君常苦脾疾,蔬食损气,以及大故,盖惜君不幸而云耳。
有王从古,持术考数,或以奇中,尝告君曰:「异时有同祖考名者,位己之上,宜虑以避祸」。
君既在洋,会朝奉郎张塾为利州路转运通判,适与朝请公同讳,未几,君乃卒。
呜呼,天下之事,不可致诘,岂一端者!
元丰初,予始识君,一日,与客偕至,客诧其亲侈纵声色以自奉,真得富贵之乐,君愀然顾予曰:「审如是,何以示子孙」!
予尝研味此语,爱君之清识云。
铭曰:
其质也良,其守也方。
外舒其华,中敛其光。
富兮非吾乐,嗟悖义而多藏;
贵兮非我好,敢枉己以自戕?
予迹孰从?
泰然不竞之场。
予心安归?
漠然无何有之乡
名不忘,终焉允臧。
李纯邓子同 宋 · 周行己
 押寘韵
谁云相知好,相知亦吾累。
一夕不在眼,青灯已无寐。
晚定李邓交,付托足心地。
嶷然诸儒中,百马逢一骥。
对我怀抱豁,轩眉得深意。
昨朝分手出,冠带修人事。
淹留久未返,终夕念乖异。
摇落庭树秋,虚窗发清吹。
坐起无一欢,出门屡瞻跂。
归鼓朱丝弦,复理黄卷字。
弦诵虽曰乐,其如心不遂。
欻欲往从君,念无晨风翅。
扫地焚香坐,聊以待君至。
邓子同墓志元祐五年十二月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七、《浮沚集》卷七
吾之友邓氏子,讳洵异字子同元祐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卒于京师
六月五日,某至自洛,即其殡哭之。
已而语诸人曰:哀夫!
吾子同之亡也。
夫道之不明,天下学士沦于流俗,以圣人书为发策决科之具。
父教其子。
兄诏其弟,师传其徒,莫不一出于此。
虽有良质美才,生则溺耳目恬习之事,长则师世儒崇尚之言,至头童齿豁不知反一言以识诸身。
而子同少年敏发,于此独知有所谓圣人之学之要。
目之所视,耳之所听,口体之所安,无不学也。
其志盖将诚于心而达之天下。
呜呼!
孰谓吾子同之亡也。
夫子同生二十二年,监绫锦院秘书丞讳良之子,赠朝请大夫讳至之孙。
大夫君居乡,动有礼法。
秘书君为中牟有闻,宜有是子也。
而亡之,命夫!
是岁冬十二月,其兄将举其柩归,将以某日葬于许州阳翟县某村某山。
邓氏世为成都人,以其世父龙图君贵,遂徙居阳翟
子同之葬,祔先茔也。
永嘉周行己志。
李彦仙 宋 · 王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七、《容斋五笔》卷六
彦仙字少严本名孝忠,其先宁州人也,后徙于巩。
幼有大志,喜谈兵,习骑射,所历山川形势必识之。
尚气,谨然诺,非豪侠不交。
金人南侵,郡县募勤王军,彦仙散家赀,得三千人,入援京师
虏围太原李纲宣抚使彦仙上书切诋,有司逮捕急,乃易今名,弃官亡命。
顷之,复从种师中
师中败死,仙走陕州守将李弥大问北事,条对详复,使扼殽渑间。
金人再围汴,陕西范致虚总六路兵进援,仙请曰:「殽渑险隘,难于立军,前却即众溃矣,宜分道并进,伺空以出,且留半军于陕,为善后计」。
致虚曰:「如子言,乃逗挠也」。
仙曰:「兵轻而分,正可速达」。
不从,争益牢,致虚怒,罢其职。
既而败绩,卒无功。
建炎元年四月,金人屠陕州经制使王𤫉度不能支,引部曲去,官吏逃逸。
仙为石壕尉,独如平时,归者襁属,即徙老稚入土花砦、三觜、石柱、大通诸山,拔武锐者分主之,自营三觜。
谕众曰:「虏实易与,今得地利,若辈坚守足矣」。
少日虏复据陕,分军来攻,有健酋升前阜嫚骂,仙单骑冲击,挟之以归。
始料众,正部伍。
虏数万围三觜,仙邀战,伏精兵后崦,掩杀万计,夺马三百,虏解去。
京洛间多争附者,势益雄张,未阅月,破虏五十馀壁。
初,虏再入陕,官其土人,俾招复业者,人给符别之。
仙阴纵麾下往,约日内应。
二年三月,引兵直州南。
城中火起,虏方备南壁,而水军自新店,夜顺流,薄城东北蒙泉坡、龙堂沟以入,表里夹攻,僵尸相藉,遂复陕。
始,河东之人倡义拒虏,仙约胡夜叉者为助,假以沿河提举,意不满,叛趋南原。
仙诱致杀之,夺五千众。
邵隆、邵云本其党,欲为复雠,仙因客镌说,遂来归。
乘胜渡河,栅中条诸山,蒲、解至太原皆响动。
乃分遣隆、云等取安邑虞乡芮城、正平、解,皆下之,蒲几拔,会援至不克。
以功迁閤门宣赞舍人,就畀陕,兼安抚司公事,悉裒所俘酋长护送行在。
上咨叹,赐袍带枪剑,许直达奏事,便宜处决。
时关以东独陕在,益增陴疏堑,蒐军缮铠,广屯田,训农耕作。
家素留巩,尽取至官,曰:「吾父母妻子同城存亡矣」!
闻者感悦,各有固志。
十二月,金酋乌鲁撤拔围陕,仙背城鏖斗七日,虏伤甚跳奔
三年,娄宿孛堇自绛移屯蒲、解,谍知之,设伏于诸谷,鼓噪横突,俘馘十八,娄宿仅以身免。
制置使王庶檄使轻军掎角,次虞乡,虏以万甲逆石钟谷口,终日战,斩级二千,迁武功大夫宁州观察使、河解同耀制置使
河东土豪密附,期王师来为应。
仙益治军,欲请于朝,乞诏陕西诸路各助步骑二万。
张浚经略处置川陕,弗之许。
十二月,娄宿众十万复围陕,仙夜使人隧地,焚其攻具,营部嚣乱,纵兵乘之,虏稍退。
四年正月,益生兵傅垒,昼夜进攻,鹅车、天桥、火车、冲车丛进。
仙随机拒敌,又为金汁炮,火药所及,糜烂无遗,而围不解。
日凭堞须外援。
为遣军,虏先阻雍,不得进,则令泾原曲端出鄜、坊,绕虏后。
端素嫉仙声绩逾己,幸其败,诡托不行。
丁巳,城陷,仙挟亲军巷战,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殊,战逾力,遂死之,并其家遇害。
先是,虏尝许以河南元帅,及围合,复言如前约当退师。
仙叱曰:「吾宁鬼于宋,安用汝富贵为」!
虏惜其才,必欲降之,城将破,先令军中,生致者予万金。
仙平时弊衣同士卒,及是杂群伍中死,虏不能察。
其为人面少和色,有犯令,虽亲属不贷。
诸将败事,或有他过,其外屯者辄封箠,遣帐下往,皆裸就笞,不敢出一词。
当是时,同、华、长安尽为虏薮,陕斗绝一隅,初无朝家素定约束,中立孤军,日与虏确,但诵忠义,感励其众。
每拜君赐,暨取虏金赀,悉均之,毛铢不入己。
以是精兵三万,大小二百战,皆乐为用。
军事独裁决,至郡政必问法所底,阖境称治。
承制彰武军节度使,建庙商州
邵云者,龙门人,城破被执,娄宿欲命以千户长,肆詈不屈,乃钉之木架上,置解州东门外。
恶少抚其背涅文,戏曰:「可鞘吾佩刀」。
怒,偃架扑之。
后五日磔解之,至抉眼摘肝,詈不绝,喉断乃已。
初行刑,将剸刃,叱之,失刀而毙。
其忠勇盖如此。
汉州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作北)侬初到汉州城,郭邑楼台触目惊。
松桂影中旌旆色,芰荷风里管弦声。
人心不似经离乱,时运还应却太平。
十日醉眠金雁驿,临岐无恨(一作限)脸波横。
清海军推官吕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一、《忠肃集》卷一三
治平中,予从事江陵,僚友吕君者,君子人也。
日群居幕府,人以君寡言不表饰,多易君,君退然坐自如。
独予察君非茍然者。
居久之,与人益有意,事不哗而治。
吏抱文书次至,君则摘阅反覆,小谩必得之,府无失政,多君是赖,人乃大亲服。
而与予相好,至三年先后考满,盖无异初相从事也。
后十八年,君子之仲敏抵书于予,言先人捐馆,贫不克葬,今始卜葬,惟圹中之文,敢敬以请。
昔者雅多君行义,今嘉其子之能大事,乃论次其终始。
按君讳昌辰,字伯熙
起居郎龟图之曾孙,宰相蒙正之孙,光禄少卿务简之子。
以世父荫调和州历阳汉州雒县主簿,徙江宁建宁
父丧不之官。
服除,调莱州推官,以举者死,不得磨勘
荆南推官,又补商州,坐州将累免。
山南东道推官金州石泉县,改清海军推官,知桂州修仁县
某年某月日以疾卒,年六十一。
君生长贵家,而廉约刻苦甚寒士,性静慎好学,无竞其中,善之恶之不可欺。
从公谨绳墨,不为皎皎,吏民宜之。
上官应谒则往谒,不肯间见,无意于人之知不知。
家极贫,不以一毫取人,人亦不知干以私。
死也至无以敛,盖其节如此。
夫人刘氏,继卒。
子男六人:仲敏今为通直郎、知郓州阳谷县,仲履、仲棐举进士第,馀早死。
女一人,以某年月日葬某所。
铭曰:
不知而愠,以得为贤。
人无异趣,君独不然。
以节自终,遗子清白。
君子无憾,归此安宅。
周郎玉笙谣(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丝竹之器贯古今而声不可以变者惟笙也潘安仁谓笙总众清之林卫无所措其邪郑无所容其淫者是已乐记曰竹声滥滥以立会若笙又立会之要者故夔以仪凤鸣和神人王子晋以引鸣凤接浮丘之仙也乌乎下俚哇沸笙师之教几歇矣金华周郎琦独聪于此予尝于灵岩虎阜间闻其奇弄令人飘飘然有伊洛间意时坐客勾曲张贞居东海倪元镇昆山顾仲瑛云丘张仲简吴兴郯九成咸名能诗者也予为赋玉笙谣一首且率诸君子同赋而予又为引之如此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篴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宋尚书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新知湖州文公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百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七、乾隆《潼川府志》卷四、嘉庆《四川通志》卷四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二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新知湖州文公以疾卒于陈州之宾馆,享年六十有二。
其孤朝光奉其柩以归,以元祐九年二月五日葬于梓州永泰新兴乡新兴里。
前此,状公行事始卒来求铭。
公,百禄所畏者,且同年进士也,不可辞,故书。
公讳同,字与可
其先文翁庐江人,为守,子孙因家焉。
至立,徙巴之临江,学谯周,门人推为颜子。
其后又徙梓州永泰新兴乡新兴里。
曾祖彦明、祖廷蕴、考昌翰皆儒服不仕,考公以公赠尚书都官郎中
妣李氏,仁寿县太君
公幼志于学,不群,乡人异之。
都官公尝诲之曰:「吾世为德,汝其起家乎!
将高吾门,于吾庐之东偏以待汝,宜勉之」!
公时年十三,俛而对曰:「谨奉教」。
自是昼悉力家事,夕常读书达旦,遂博通经史诸子,无所不究,未冠能文。
庆历中,今太师潞公守成都,誉公所贽文,以示府学,学者一时称慕之,再举乡书第一。
皇祐元年登科第五,调邛州军事判官,更摄蒲江大邑
绳治豪放,或辨折欺伪,然后敦学政,劝邑之子弟,召其长者与语名教,使归谕里人。
再调静难军节度判官,秩满改太常丞
嘉祐四年召试馆职判尚书职方兼编校史馆书籍
以亲老,请通判邛州
未几,丁都官忧,服除归馆,又以亲老,请通判汉州,迁太常博士
明堂覃恩,迁尚书祠部员外郎,赐五品服,知普州
丁仁寿忧,服除,熙宁三年知太常礼院编修大宗正司条贯。
执政欲兴事功,多所更釐创造,附丽者众,根排异论,公独远之。
及与陈荐等议宗室袭封事,执据典礼,坐非是,夺一官,再请乡郡,以太常博士陵州
州廨徒倚于培塿之间,土风习庞,守长至者或鄙易之。
公访民疾苦,得城中群不逞主名,常以夕时凌轹途巷,良民暮即阖户不敢出。
及是,率以事收至庭,峻绳之,且戒毋复乱吾治。
后郡民庆吊相往来,虽篝火宵行,无复扰者。
上元嬉游,野民扶老携?
趋城市,数习宴然。
父老相庆曰:「不图吾乡今日安居行乐近比都会也」!
贵平男子依假灵惠,以鬼道惑人,远近走集,争投货财,将大侈丛祠。
公闻之,乃移尉捕其首,黥而徙之,馀置不问,以其材新甲仗库。
尝使谕尉曰:「西山之隈,居者数家,有盗匿焉,亟捕之」。
尉果擒盗,乡人神之。
兴元府
汉中沃腴,俗饶财寡文,未有第进士者。
公先治庠序,择行艺之秀者使掌之,风谕境内,使民遣子弟就学,暇日躬往阅视而诲导之,于是风俗寖改,向学为多。
有盗杂居阛阓,公使捕诘之,叩头伏,发其藏,皆穿窬所得,未之易也。
士民每春出游观,常苦秦陇恶少从褒斜间道往来剽窃,吏不能禁,公严治之、盗不敢犯。
城固之上原、巴城民顽,逋租不以时入,人苦乡徭,代输破产,公督励之,革其弊,既复旧秩。
度支、司封员外郎,徙知洋州
兴势环境皆山谷,民以为产,使者方行榷法,岁课四十馀万斤。
商旅不通,山民及其孥荷担趣郡,者往返千里,公条奏其不便。
茶场岁额有曰纲外者,有司新其法,止通商于蜀,出他路者禁之。
然蜀产郡居多,商无由通,于是纲外山积。
使者又督主吏必尽易之,腐败者偿纳,人为忧惴。
公又奏论其不可,皆不报。
司方辇致解盐就易于郡,冀以阜本而尽榷民间食盐。
商旅不行,官盐复不继,于是民苦食淡。
公又言:「臣州榷茶虽久,其间措置未有衷比,又尽榷解盐,官自出卖,不许商贩。
虽利归公上,而民不便之。
宜预为津调,娖然有备,则法行之后售之,民间涓涓不绝。
若一日弗继,则人无以食」。
诏为弛禁,舆诵欢然。
代还,判登闻鼓院
数月,乞郡东南,除知湖州
神宗召见延问,公条对有绪,建言二事,一曰:「洋与秦、凤壤错比,往时凶盗剽掠境上,人不得安,急则逃匿山谷。
恐一旦啸聚呼白地,剑外当小警。
请置吏于五丈原,否则骆谷,与华阳镇相援,以禦绝诸偷」。
二曰:「远民诣登闻鼓院投诉无虚日,间有判然易以敕律辨者,官司不为区处,第援旧牍抑却之。
冤民废农桑,走数千里,抱书立鼓下,非朝廷为民设官意。
请凡讼诉滞枉,或不为决,致诣阙得直者,重其坐,使吏知恤职,民无嗟蹙」。
上然之。
公资廉,方家居,不问资产。
所至尤恤民事,民有不便,如己纳之阱中,必为出之而后已。
退而斋居一室,书史图画,罗列左右,弹琴著文,寒暑不废。
事亲孝,未尝违去晨暮,恬于远官,以便甘旨者十有馀年。
不趣时好,不避权仇,修其在己,而不求其在人者,安义与命,盖超然自得。
平居以言诲诸子而自践之者,其大旨如此。
故凡与之游,皆名节文行之士显用于今者,而公独不与焉,命也夫!
司马温公常遗书曰:「与可襟韵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光心服者非特词翰而已」。
公博学,虽星经、地理、方药、音律靡不究,古篆行草皆能精之。
好水石松竹,每佳赏幽趣,乐而忘返,发于逸思,形于笔妙,摸写四物,颇臻其极,士大夫多宝之。
其殁于宛丘也,梁洋之民悲思焉。
娶卫氏,追封旌德县君
再娶李氏,封永知县君
子男五人:朝光为彭州军事判官,葆光举进士,垂光、务光及幼未名者三人皆早亡。
女二人:长亡,次适进士张元弼
孙男七人,机、楫皆业进士,馀悉幼。
女四人。
平生所为文五十卷。
铭曰:
蹈直方而不诎兮不负其君,乐吾土而徜徉兮不遗其亲。
处单邈而怀国兮,恤一物之不伸。
琢至宝而不售兮,韫吾椟而晦珍。
令有否而胶戾兮,诚激烈而傥陈。
善则择于太上兮,不忘于梁洋之民。
刍豢牢醴之不吾嗜兮,甘吾之
黼黻貂冠之不吾好兮,服吾之文。
道渺莽兮东南游,漠然命兮逝宛丘
魂万里兮返故州,从先垄兮植新楸
垂令名其不朽兮,盖不特王褒相如之俦。
按:《丹渊集》卷首,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