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端溪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十八
扁舟晚泊羚峡口,閒访端溪古石薮。
前村呼取老石工,为余指点述缕缕。
是山到处有砚材,文殊宣德皆凡胎。
屏风背下穴三尺,乃是水岩宋所开。
其中东洞胜西洞,洞内又分三层缝。
上层粗燥下层腐,尤以中层为贵重。
云气水气入石濡,石亦化作云水腴。
切以鸊鹈刀一片,磨以蚺蛇砂几铢。
嫩于三岁婴儿肤,手一握之汗若酥。
杀墨乃如磁吸铁,研磨无声云自敷。
数日不散光黯黮,宿墨一洗仍了无。
斯为品中最上上,鹊斑鹆眼犹皮相。
青花隐约差可凭,火捺有无不足尚。
近来此坑亦渐空,非有大力难施功。
㪺水先费千人力,入窦要瘘七尺躬。
燃灯在脐仰面凿,一卷艰与尺璧同。
人间无此嗜奇之豪客,当道无此好事之钜公。
黄冈村民家卖砚,乃是赝质欺愚蒙。
我闻其言一笑㰤,此州官场物力夥。
既弗沾溉饿翳,又莫馈遗瘦饭颗。
何不结此翰墨缘,洞天割取紫云朵。
虽殊包老投石沉清泠,差比郁林归装压磊砢。
陈了翁融善文嘉定九年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五、《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四
莹中自言五十六岁始看《华严经》,得个醒处,故屡举经中语以诲人,云「依教修行」,八十卷中惟此一语,最为省要。
今帖所谓离教之禅者,可见公意已。
其他言句,阐明心要,匪拘匪诞,释氏称真际实相者,公得之为多。
而予犹爱其与曾丞相子宣书云:「人以眇然之身,处乎世间,犹大海之一沤耳。
计一沤之起灭,而忘天下之安危者,必见笑于大方之家」。
曾览书拂然怒,遂奏逐公,其疾岂可砭哉!
时属亲郊,宁失补官,毅然代文写此书者,帖所名正由之兄正汇也。
正汇仕高庙朝,为名侍从,虽食旧德,亦忠孝之报云。
嘉定丙子春李某书。
重修郁林子城记 南宋 · 谭景先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一、《粤西文载》卷二二
淳熙六年夏五月庚申,寇李接陆川,聚徒数百。
癸卯劫调马场,攻那南寨,杀都巡检使,党与日炽,且万人,僭窃名号,部分伪将相
警报至郁林官兵往讨,不敌而遁。
太守以城不可守,先事退避。
壬申贼袭博白,继陷郁林
申帅司水军自雷州至,贼踰城走。
乙酉贼众长驱趋容州,又趋化州,两郡城壁坚,攻不能克。
羽书上闻,天子亟命帅臣节制调发军马,贼始分党队,散保山险。
秋七月辛巳,节制驻师郁林
九月壬申李接始就缚。
冬十月己酉朔班师,计六阅月矣。
明年,天子命朝散郎施公埤分铜虎符,来守是邦,慰安斯民。
其时馀孽尚出没山谷闾里之间,烟火萧然,田畴荒芜,庾无见粮,百事窘匮。
公延见父老,宣德布政,告谕远迩,捕逆俦,宥胁从。
未踰月,卖剑买牛,咸就畎亩,民是用安。
郁林至道二年徙治南流,创建城壁,迨今百八十馀年,墉堞颓陷,壕堑堙塞,岁一缮修,不过增卑培薄而已。
公鉴往事,具封事闻于朝,特诏帅臣计其用度以施行之。
公不以既请于上而自怠其事,绝游宴厨传虚浮之费,计材鸠工,辇石运甓,浚深增高,悉倍于前。
城周二里八十步,高一丈九尺,为屋三百二十七间,敌楼四,偕谯门之楼而一新之,与夫城守之备、应敌之具皆为创治。
外城阔远,上缺下陷,亦加缮理,且增筑瓮城而新其六门焉。
十月丁未始事,十二月甲子落成,军事推官昌言、兵马监押赵节实督其役,受成于公,经理劝督,不愆于素,故能费约而功倍,易坏而为成,自非意虑之深、规模之远,何以有济?
郁林为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南连雷化,至于琼管,西接廉钦,达于横山,为海道之蔽翼,桂林之藩篱也。
地平广而无险,水迂回而不深,魏文侯所谓美哉山河之固者咸兼焉。
以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所赖以固者城池而已。
今郡城既壮,楼橹既设,器械既具,虽异时万有一焉盗弄库兵于潢池之中如寇者,殆将歛衽退避之不暇,又岂敢为窥闯之谋!
昔忠献韩魏公秦州也,夏人钞边,遂增广州城,厉兵以待,贼讫公去不敢窥秦之塞。
正献吕申公定州也,地接契丹,尝有边患。
其初州城兴筑且四年,仅成一面。
公曰定河之喉襟也,城役其可缓乎?
竭力经营,不期年而成。
郁林遭贼接之所蹂,与秦之夏人、定之契丹为边患者何异?
公之备禦不失其宜,亦二公之用心也,故郁林士夫皆欲刻之坚珉。
景先敬叙本末,使百世之下尚有考焉。
毗陵人,厚宗其字也。
坎石渡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春风送春雨,细细湿舆篮。
过水航寒渌,横山触晓岚。
草芽时簇簇,梅片未毵毵。
问友于何处,田砻坎石南
题钟氏深秀楼 南宋 · 张埴
空同之顶穹云生,吹著宝石最上层。
俨骖太白跨坤立,雄雄空半危青撑。
高人飞楼浮缥纱,满眼清寒生窈窕。
苍烟白鸟出没间,几莟芙蓉秋汉晓。
黄尘如雾交四陲,乃独脱此一揽奇。
天风午夜啸歌歇,教人暗取寒竽吹。
一吹吹作终南皱,濯濯春阳染曾透。
再吹吹作琅邪图,郁郁林壑描新就。
何当祗著大口吞,清晨燕以先生盘。
次第高舂出海门,坐我茅屋东偏看(同上书页三三五四)
中原纪痛诗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自赏罚不明而人无是非之心,自义礼不修而人存侥幸之心,朝秦暮楚,唯利是喻,而视为故常,于是天下事不可问矣。榆关之败,罪在玉祥一人,我虽败,皆怀义愤,故能兴。江汉之败,敌何有也?致败之由,其道不一,或失民心,或受敌贿,或排除忠义,或卖主求荣,或共利于敌,或挟私报怨,或克剥军饷,或才不称职,有一于此,皆足覆军而亡国。况不一其人,不一其事,要皆以利为的,而自杀其身,自我观之,早知其有今日矣。国家隳讨贼之功,百姓遭涂炭之苦,自上游湘鄂以至吴越,带甲满地,天下骚然,壮者死于锋镝,老弱转于沟壑,半年以来,南北军民死者达数十万人。自今以往,尚不知胡底,皆我军一败之故。其败也,不在战时,而在战先,不在敌之善胜,而在我之善败。谋臣策士,非利弗言,非利弗动,一念之私,伏尸千里,其人其事,更仆难数,误主误国,罪通于天矣。不有诛罚,乱正未艾,春秋之道,自为笔削而已。余九月秋末,再入中原,城郭人民,半非昔日。残臈向尽,颠沛未已,默念乱源,纪其大略,冰天呵冻,事讫季冬,其人其事,实不止此。其能言者言之,不能言者不欲言,隐痛而已,后有君子,其鉴苦心。丙寅冬至江东杨圻识于郑州军次。
醉眼翻天地,秋风裂肺肝。
前军俱不发,倚马独长叹。
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
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
按:吴公以夏历八月朔离汉,余襆被从行,至刘家庙而兵车已发,遂相失,易服遁汉,乃陷敌中。时武汉大乱,鄂人杀我军及北人于路,日数十百人。南军悬赏缉吴公僚佐,索余八万金,沿路大索,余复贫,行止皆不可。人情险恶,邻意叵测,盖一月而四迁其居,乃得免。迨家人多金至汉,乃于九月十二携妻柩乘外国轮东下,后间关到郑州,在九月之末矣。
许国公韩建铁券文 唐 · 崔涓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光化元年岁次戊午九月戊辰朔八日乙亥
皇帝若曰。
咨尔宣力兴复功臣镇国匡国等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修葺宫阙同州长春宫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傅中书令兴德尹使持节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上柱国许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韩建
朕以前代功臣
实重信赏。
至有刻于鼎鼐。
纪在旂常。
垂带砺之言。
保金石之誓。
勋贤所付。
宜茂明恩。
况卿秉谦蹈和。
持重守正。
属朕前岁巡狩。
而乃躬亲奉迎。
季孙之道在事君。
周勃之心唯安国。
毕力扈驾。
为我出车。
克奉行朝。
更无遗事。
可谓忠于社稷。
光映简书。
旋以归复京都。
葺修宫阙。
载宏旧制。
皆叶规程。
眷是殊庸。
实用嘉瞩。
虽迭增崇数。
而未足酬功。
宜申誓券之文。
以示旌勋之典。
矧夫黄河不竭。
青山非穷。
比此赏延。
锡于苗裔。
使卿永禄位。
长受宠荣。
对铭镂以同坚。
焕声徽而转美。
卿恕九死。
子孙恕二死。
或犯常刑。
所司不可加责。
礼命甚重。
往惟钦承。
宜付史馆
颁示天下。
承信郎王往转承节郎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敕具官某:朕命元戎,抚安北土。
汝隶麾下,奏凯还归。
定功序迁,往钦毋怠!
可。
刘禹玉 元 · 刘汶
刘郎方朔徒,游戏紫泥海。
千年华表非,唯有寸心在。
向来浙河西雄辩吞虹霓。
手携九节杖,东入蓬莱栖。
我时禹穴,同看山阴
千人万人中,怪子独超越。
朝骑白鼻騧,暮逐油壁车
得钱即付酒,携妓颜如花。
踏翻豪侠窟,醉狎山人家。
或嘲处士,或诮报恩子。
从渠立名多,讵识子奇伟
一朝去乡国,北上争吹嘘。
家无十金产,袖有万言书。
所陈果何事,为国非自计。
宁遭丞相嗔,肯负丈夫志。
蹉跎十数秋,甘与黄冠俦。
善藏倚天剑,未暇磨斗牛。
幡然走山东,隐迹随壶公。
还寻岱宗去,绝壑凌天风。
鸡鸣上日观,眼乱扶桑红。
窥临事未已,逸气横万里。
行歌齐鲁间,兴为庐山起。
庐山秀可餐,怡此冰雪颜
挥毫洒瀑布,五老开云关。
远公拍手笑,喜见遗民还。
乃知士不偶,正可游名山。
去年卧衡岳,聊憩四海脚。
厌垂君平帘,懒卖伯休药。
却呼魏夫人,共把流霞酌。
今年与山辞,下走湘水湄。
临风吊贾傅,酹月招湘累。
文章本疏荡,强忍终技痒。
光怪不可收,倏忽又千丈。
有时遇知音,朗咏山中吟。
复恐儿辈觉,不得容山林。
兹辰忽聚首,慰我别来久。
辛勤四十霜,所获竟何有。
却怀居东时,勇以功名期。
焉知尚漂泊,筋力供路歧。
举杯置往念,此去安所之。
南窥古云阳,更了山川奇。
山川固娱目,慎勿过幽独。
奈何白云歌,再送刘十六。
乾坤渺苍茫,回首眷空谷。
我将秣其驹,乃不受羁束。
愿子无遐心,归哉返初服。
与韩君雄书 唐 · 郑畋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敕魏博权知兵马留后韩君雄及将士等。
何全皞藉祖父之馀基。
受朝廷之重寄。
身居节制。
位极公台
所宜虑危图安。
忘私济众
乃骄矜失道。
满假为心。
刻削衣粮。
恣行杀戮。
致三军之怨怒。
乘马匹以奔逃。
忽以败亡。
良可惊叹。
君雄素闻奇节。
久著威声。
权于众情。
主彼留事。
果能抚安戎旅。
镇定军城
将士等义激英雄。
名光壮武
虽从权而选帅。
终请命以闻天。
况知乂宁。
尤用嘉瞩。
今遣高品康道伟等专往宣慰。
其他续议指挥
想宜知悉。
秋凉。
卿比平安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圣瑞字说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四、《佩韦斋文集》卷一二
张子谓余曰:「梦麟始生之夕,先君子梦青蛇蜿蟺于襟袖间,故以梦鳞命之。
岁癸酉,梦麟求试有司,列家世氏名于淮阃,阃之胥史讹鳞为麟,非先君子所命也。
梦麟惧,亟以告于淮东漕使郭公,公于先君为外兄弟,喜而谓梦麟曰:『麟,瑞物也,子何疑焉?
盍敬易之,吾将以谂于而父,而父尚无责也』。
梦麟再拜谢。
既而叨预计偕,登梦麟之名于天府
先君喜,于是请于先师,以君瑞字之,盖以识郭公语也。
尝试以语友朋,皆以为可。
或曰:是尝有姓同而字不异者,稗官讥焉,盍改诸。
梦麟往来于怀也久,子于梦麟,忘年交也,请是而正之。
梦麟将以告于庙」。
余曰:「麟之为瑞,昭昭也。
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其位,麟为圣人出也;
不然,则与常虫凡兽亦何以异?
是则麟者,圣世之瑞也。
余请以圣瑞字子,可乎?
吾子信厚而文,规行矩步,慎交而择友,不诡随,不忮刻,信乎其麟之似矣。
矧子之外舅挈山阳归今职方氏,使吾子乘时徼利,其于高爵厚禄,犹探囊而取之,乃今居穷处约,啸歌古人,日以诗书图史自乐,则其为麟又可知已。
字以圣瑞,于子抑又何怍?
虽然,往而必复者,天之道;
穷而必通者,理之常。
吾子忱能体麟之含仁而怀义,知麟之瑞圣而识时,深培固养,不轻售以污其德而辱其身,他时闻有遭遇休明,使天下复见《关雎》、《麟趾》之化者,非子也邪」!
张子伛然退避。
余曰:「麟哉麟哉!
其终于不遇哉」!
因书以赠。
棣王 唐 · 沈询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门下。
朕闻王者建植子弟。
胙以茅土。
将欲蕃昌磐石。
深固本根。
周汉之隆。
率由斯道。
及我列圣。
每用旧章。
所以抚安生灵。
保祐中外。
朕恭承天序。
敢紊前规。
爰加立爱之恩。
庶广推公之义。
宪宗第十八子惴。
生则温柔。
性惟聪达。
神迈气朗。
闻礼知方。
蕴积中之粹和。
资奉上之孝敬。
必能副予友爱。
始终令图。
以耀金枝。
以辅王室。
是命俾开朱邸。
盛建戚藩。
载启唐虞之风。
用崇麟趾之庆。
呜呼。
惟兹盛典。
用别亲贤。
必思继美二南。
绍休五等。
佩维城之重。
思外屏之尊。
无怠无荒。
服我丕命。
封棣王
仍令择日备礼册命。
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杨公墓志铭 宋 · 权邦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河间有笃善君子曰杨公,名咏字乐道,流声乡里,无少长咸称之。
公性禀和厚,自幼力学,期取科第。
既试有司,不中,乃以父任大理少卿太庙斋郎
累官升朝籍为通直郎
积九任,终于通判,所至可纪。
绍圣三年十一月六日以疾终,享春秋六十有二。
甘陵姓孟氏礼部郎中规之女,先公五年卒。
其年十二月十六日与其妻合葬于父茔之侧。
有子七人,男曰哲,曰朋,皆逝,朋尝预荐名礼部
曰并,肄业懦术。
女长适朝请大夫军器少监张悫
次卒;
次适文林郎晋州司户曹事黄礼;
次适贡士李公平
孙一人,曰德舆
公之长婿张公与余里闬,世有葭莩之契,自公卒后二十五年,因同任京师,一日谓余曰:「妻父杨公,乃吾乡辈丈,官虽不达,然其治效俱宜称述,而孝友之行,古人有所不逮。
身后子幼,尚未铭其隧,而官伐事迹泯然至今,试以此属子,可乎」?
余曰:「诺,敢不铭而志之」。
公初除父丧,调淄州邹平县簿,年尚少,当涂者悉委公以剧吏亦不敢弄之事。
再调泗州司户参军,荐者交章。
部使者绳郡之不治,同列且疑公素厚于使者,阴有间焉,因见挤于郡将,乃以微事免官。
众以为冤,公绝口不诉,居闲几十年,恬然无纤毫介意。
熙宁中河北博州属县盗贼结集,剽夺一方,纵害齐民。
朝廷严督宪司,亟于掩获,且废黜巡捕不职之吏,选其材者以闻。
韩正彦领宪事,首荐公尉博之聊城,公训治民兵,精闻一路。
于时贼有白昼入堂邑县杀捕官供奉阎安者,是日同天节,方燕郡宇,公闻之,戎服率十数人趋出,迹贼所在,抵郓之东阿境,遇贼搏之,就缚。
汪公辅之来宪河北,与韩代,知公,复荐尉堂邑县,以喜邑人,邑人赖以奠枕,几至夜不阖户。
以功改承事郎
朔漕周革辟知沧州盐山县,会罢,荐令不行,旋知文安渤海阳谷三县。
霸州文安县,甫及瓜期,丁母永安县忧。
服阕,任滨州渤海县。
县濒海,人素喜讼,号为难治
初,令之视事也,其老奸宿猾,多说机械以窥令之才否。
异时玩法巧文之吏,贸乱情实。
先以事持其令,令则畏俛,不敢出气,兀兀受制人手,至有投效自去者。
公处事明了,初不待钩距,自得彼情,由是吏畏民服,安其施设,坐以无事。
兴德军有伪造官文书以追赃动豪民规利者,历数邑弗之察,公一见,命左右执之,曰:「我尚活汝」!
其人泣服,终以按问缓死。
阳谷受代,迁通直郎通判洺州
洺与漳二水相接,秋雨暴集,岁犯民田。
又当信使南北之冲,一失堤堰,则新刍调发之役不时,支梧莫及,公私俱病。
公视水所向,先事措意,逮其终更,民岁不知有水患。
时洺守临事务执己见,动辄戾法,公从容剖其利否,更悟守意,守叹服,厚德不己。
曾大父洪进,故不仕;
大父文显,故赠虞部员外郎
父闻,故任金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路刑狱公事。
公初尉聊城,官卑俸薄,弟诩宣德郎奉使江西,妹婿韩修古为内殿崇班调于吏部,俱委家而去,百口聚食,所入不给,公嬉笑未尝较足与不足。
既而妹卒,而送死之具,一罄其有,殊无少吝。
及在阳谷,弟卒于渭之经略□属,公即遣人取诸孤赡养,过于己子。
而家事因委其侄,尝曰:「父金部昔有意终老于汶上,卜筑未就,今吾自渤海归,可以半刺一郡,而先志未伸,岂可弗念」?
因赴吏曹,丐知阳谷县,下资任一等。
金部八丧葬郓州须城县卢泉乡酅上里潜山之阳,今子孙遂家于汶上
铭曰:
位弗充兮德馀,禄弗□兮尽瘁而劬。
白首州县兮所履不渝,□孝友兮其谁之如。
维不赢于躬兮则后必侈,阴所畀兮施于子孙。
谓宜然兮讵□尔,潜之山兮芦泉之乡。
噫善人兮是□,考厥铭兮日远日章
按:朝散郎、守辟廱寺、赐绯鱼袋权邦彦撰,宣教郎秘书省校书郎高景云书,朝请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杜从古篆盖。民国东平县志》卷一四,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五六○四。
山水图 元末明初 · 王冕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云气笼阴隔荔萝,吾家曾住石南坡。
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
每有渔樵共谈笑,且无车马得经过。
京师沙土眯人目,为尔传图情奈何。
玄儒先生娄寿碑熹平三年正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先生讳寿字元考南阳(案:两汉南阳阴县,无隆县,其沿革未详)人也。
曾祖父攸春秋,以大夫待讲至五官中郎将
祖父大常博士,徵朱爵司马。
亲父安贫守贱,不可营以禄。
先生童孩多奇,岐嶷有志。
捥发传业,好学不厌,不攸廉隅,不饬小行,温然而恭,慨然而义,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耕,甘山林之杳蔼,遁世无闷,恬佚净漠,徲𢓡衡门,下学上达,有朋自远,冕绅莘莘,朝夕讲习,乐以忘忧。
郡县礼请,终不回顾,高位厚禄,固不动心。
粗絺大布之衣,粝昭答疏菜之食,蓬户茅宇,棬枢瓮牖,乐天知命,确乎其不可拔也。
是以守道识真之士,高尚其事,乡党州邻,睦亲爱怀。
年七十有八,熹平三年正月甲子不禄。
国人乃相与论德处谥,刻石作铭。
其词曰:
皇矣先生,怀德惟明。
优于春秋,玄默有成。
知贱为贵,与世无争。
徲𢓡衡门,礼义滋醇,穷下不苟,知我者天。
身殁声鬯,千载作珍。
绵之日月,与金石存(碑拓本,又《隶释》九。)
颜元祠记绍兴二十二年七月 南宋 · 许永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四、同治《永州府志》卷六、嘉庆《湖南通志》卷一八六
大抵江山之胜,必托诸伟人,然后名显而人乐之。
盖江山虽人所乐,而所乐非江山也。
祁阳浯溪,湘外江山之胜者也,有颜元遗迹在焉,士大夫过之未有不游,游而未尝不得所乐者以此。
绍兴二十一年,余为永州夏四月祁阳,乃始尽得所谓浯溪之胜者。
远眺晴碧,迩聆清濑,游鱼往来,文禽上下,殆非人间世也。
道傍之碑屹然中立,雄文妙画,焜耀心目,徘徊而不能去者久之。
已而复谒二祠,上雨傍风,庙貌倾委,惧将压焉。
乃属县宰刘獬易而新之,未几罢去,以后宰李和刚董其事。
事既告休,以书抵余曰:「愿有述也」。
谨按唐天宝安史之乱,河北诸州皆陷,鲁公平原乌合之众独婴其锋,事虽不成,其志有足嘉者。
晚节不幸为奸臣所挤,宁殒贼手,不肯为不义屈。
天下之人闻其风者,皆曰吾鲁公也,而不敢名。
元次山与公同时,以讨贼功累迁水部员外郎
代宗朝为道州刺史,疏徭振乏,道人怀之,至为立石颂德,后世称次山者亦曰元道州而不忍名。
呜呼,是二公者皆千载人也,使当时所植之草木尚在,犹宜钦慕之,况文章字画之工乎!
自晋宋以来,以书名世者多矣,而鲁公书尤为世所爱重,盖忠义之气感人之深者也。
次山之文无虑数万言,而《中兴颂》独传天下,亦鲁公字画有助焉耳。
由是言之,字画必资忠义而后显,而文章必托字画而后传,其势然也。
曾南丰鲁公祠堂,取其名节而怪其溺于神仙之说,谓不能概于圣人。
以余考之,自古忠臣义士死必为神仙,如比干、屈原、伍子胥之徒皆为列仙,见于传记。
次山虽于传记无闻,而旧说以鲁公为仙,以是知怀义秉忠之士虽死而实未尝死,无可疑者。
故并书其说以告观游者使知此,然后可以尽浯溪之胜,不然未足以乐乎此也。
绍兴二十二年十月记。
步出兴仁门行 清 · 权万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二
步出兴仁门,遥望永美亭。
亭后吾祖墟,犹见万松青。
凭谁问往事,不复辨阶庭。
尝闻怀义君,年垂九十龄。
指点大岩下,逢人语丁宁。
城东李绫州,儿时耳所听。
伯父有手识,遗语心尝铭。
今来见朴生名夏东,延我扫中厅。
蟠松偃如盖,虬干拂南棂。
是为公子宅,古事云有聆。
公子名公子,博古通诸经。
后孙尚忠勤,不坠旧典型。
往在戊申春,摧贼如风霆。
殷勤朴生语,细听若梦醒。
引我出西墙,了了谈地形。
下马入岩下,岩高展如屏。
摩挲锦苔落,冬气风冷冷。
背后有芝峰,直对山城扃。
吾祖古名臣,正色立朝廷。
见机北门祸,东引鸿冥冥。
及至帘前对,撞钟独婴筳。
飘飘碧蹄路,晚迹随浮萍。
高名并静晦,卓节昭日星。
吾家小册子,尚袭禁苑馨。
于今二百载,桑田倏沧溟。
徘徊未遽发,缅缅泪潜零。
矧此末孙事,时论迷渭泾。
微将不疚意,窃依陟降灵。
凝川前后宰,此地开樽瓶。
因风侧耳久,如聆佩响玎。
湖南居士,乍僦等蜻蜓。
如何五屦价,犁锄不暂停。
居然壬丙来,再经兵尘腥。
千秋柬之园,寂寂国东坰。
子孙虽陵替,犹知耻卖铏。
无端入人手,为珀复为苓。
阿谁解赎还,凝立天光暝。
江上怀义 明 · 汪道会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支公飞锡去,尚爱沃州山。
茅屋云中住,松门定里关。
磬吟风叶下,谷啸野猿閒。
何日携瓢笠,从君烟水间。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僧部
钱氏大宗谱列传 其八 安远将军钱公列传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七
公讳玮。字瑞英
宁侯之长子。好学治书。
旁贯庄老。仕
累官至左常侍太子黄门侍郎。出为徐州别驾
治理清恕。抚民如子。
致以慈父称之。加安远将军
夫人吴郡陆氏。生五子。
曰元孙曰咨询曰修道曰兴德兴道。公与夫人合葬附预宁侯墓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 其九 关内钱侯列传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七
侯讳兴德字文璨
安远公第四子。少而明敏。
晓达时务。善书札古作。
博通天文。仕为本郡功曹
扬州主簿员外散骑。转冠军记室参军
关内侯。娶夫人乌程吴氏。
生三子。曰安仁伯仁法全
侯与夫人合葬。附预宁侯墓北午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