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思恩府蛮人请盐钱谕碑绍熙三年十一月 宋 · 沙世坚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一、《粤西文载》卷四四、道光《庆元府志》卷七
宜州去天最远,三方被边,溪峒猺蛮,种落不一。
我国家自祖宗以来,深仁厚泽,与天无穷,并包裔,爱均赤子,锡汝钱、盐之券,庶几涵濡圣泽,各安巢穴,永为边陲藩。
维岁月浸远,尔蛮子侄阴结寨吏,伪券日增,以诈取赏不一,如欲执以藉口,寇我疆埸,深负累圣好生之德。
岁在壬子,本职准经略提刑都运敷奏,被命守边,历考争端,果由伪券。
尽革前弊,与之更新,刻之坚珉,籍其姓名,著其斤数。
思恩券凡二十八道,钱月计二十贯五十文省,盐月计二十九贯七百二十四文足重。
合思立、镇宁天河、带溪、河池安远、德谨、怀远、临冲而计之,券总二千七百五十有七道,钱月总三百四十四贯一百省,盐月总六百一十三贯四百五文足重,各于所隶县支请。
尚虑传道不能世守要约,从尔尊敬忠武侯,严其貌像,载书歃血,无背此盟。
俾尔蛮长保盐券,后人无复减尅,因以杜绝衅端。
明神所临,洋然在上,逆凶顺吉,尔蛮占之。
矧今国家边备增置,强弩毒矢,非昔时之比。
苟肆其野心,干纪犯分,闻之于朝,有诛无赦。
宜致深长之思,上体国恩,父训其子,兄诲其弟,维继忠孝,以承天休。
敬之毋忽!
绍熙三年长至日,知宜州军事、开封沙世坚立石。
桂岭刘府君墓志铭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五、《卢溪文集》卷四五
尹姓刘氏,讳章字微之庐陵宿学老儒也。
为人倜傥,善谈前世治乱,其国家所以存亡兴衰胜败所繇,抵掌雍容,一座尽倾,莫能与之抗。
其于书无所不读,而名动场屋,后进慕之,出其帐下者皆崭然而有闻。
少年时与上计吏偕至京师,试不得意,乃上书言治乱之事,不顾忌权贵。
久之,会蔡氏用事,变更治令,取当世宿望大臣尝有功而不附己者籍其名,谓之奸党;
士人上书不合意者籍为邪党,而君之名在焉。
天下义士叹息,号党籍为仙籍,以其所籍皆贤者也,乃知贤者所得之祸,反以为荣耶。
君坐是,不得预三舍考选。
宣和三年,始以免解登第,调宾州上林丞。
会村民有告邻妇杀其妻者,君适权尉事,验视以为非,太守怒,欲按之,君争不已,忽遇赦两释之。
由是太守始知君之贤,与诸司交荐之,关升从事郎,就移贺州桂岭县
秩满,以疾终于容州建炎己酉九月二十七日也,享年六十有三。
君初娶欧阳氏,再娶敖氏。
子三人,长曰德骥,次曰德麟,幼曰德象
德骥、德象同登建炎二年进士第德麟尝以才武举至行在。
德象宣义郎终于广州教授
德骥朝奉郎通判钦州罢,始扶君之柩归庐陵,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之原。
未几德骥亦卒,以治命属其子某,使来请铭。
不可不铭,铭曰:
奋身业儒,崛起蓬藋。
晚始登科,谁识此老?
十年之间,复见二妙。
三折蟾枝,宜大显耀。
胡啬其年,殁于岭徼。
归藏故乡,勒铭以诏。
鱼山假归钦州三首 其一 戊戌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五载淹为客,三秋病忆归。
梦回瀛岛上,心与海云飞。
石涧瓶笙语,松风竹月扉风竹月,鱼山书轩名。)
谁能馆课笔,字字在庭闱。
鱼山假归钦州三首 其二 戊戌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甚欲联床话,无人识此心。
潘温虽共赏,姚谢肯同音。
辛苦焚膏久,商量得髓深。
往时拈杜法,惆怅对桐阴。
鱼山假归钦州三首 其三 戊戌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八
尔岂山中客,人疑恋故林。
去携虞郡石,来和舜弦琴。
大扣鱼鸣鼓,中孚鹤在阴。
玉堂珠斗气,夜正照廉钦。
送内兄朱国贤赴钦州司仓二首 其一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怜君垂老涉鲸波,落日风烟奈别何。
睡石江头秋月冷,分茅岭上瘴云多。
蛮乡酒熟何人共,海国书来有雁过。
岂是天涯成远别,出门回首限山河。
送内兄朱国贤赴钦州司仓二首 其二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对君强饮不成欢,连日眉尖别思攒。
两鬓十年非故貌,一身万里更微官。
风尘为客吾将老,世路无媒古亦难。
相约抽身早归隐,木兰烟水有渔竿。
灵山县儒学记 南宋 · 丁应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
灵山有学以来,迁徙凡再,始自邑治石六场之东南迁于邑东,今复迁东南,乃摄尹赵君采舆议而还旧址也。
治平纪元之次年,邑治与学并建,人文勃兴,士由科甲奋者踵接。
以濒海遐邑,有官至朝秩者,科第固不足论,亦可见化民成俗之验。
学更而东,寖不齿旧,岁月蔑所登载,陋孰甚焉。
长民者间欲扶植之,卒莫可措其力,议者卒咎迁徙地之攸致也。
吁!
地灵人杰,世固有此语矣,然古之所贵乎学校者,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纵有偏齿,将藉是以转移,曾谓学校之兴废,反视地之轻重邪?
不于其地,于其人可也。
赵君以安远报政,来摄邑事,抚摩彫敝,首务斯文。
不费于官,不役于民,悉捐己俸为之,以石计者百馀,金以缗计者千馀。
由是立夫子之宫墙,十哲之绘像,六先生之列祠,弟子员之斋舍。
祭器有库,习射有圃,浴沂有亭,泮水有池,扁其桥曰「化龙」。
不日而竣事,则为之职员,为之课试,教养有法。
余乃闻其风而壮之。
邑士以其本末来谒记,赵君莫得而遏,余莫得而辞,则复之曰:予欲纪其因革之实而已耶,此非建学者之本意也;
抑将求诸学之所以为学耶,则南轩尝记钦学,其拳拳于忠信,所以成就者备矣。
灵山钦之支邑也,学岂有异道,余岂有异言哉?
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此其质也。
先生之所谓成就,则又在乎人耳。
建此学者上之人也,不负此学者下之人也。
六经言学,自《尧典》「稽古」始,而「钦明」一语,纲领挈焉。
我朝诸儒演而伸之,主一之义愈明,循是而进,忠信在我矣。
郡以钦名,诸君反而思之,有馀师。
赵君名崇商,字天民,天潢派也。
始至佐郡幕,建议创库收息,以惠计偕士。
及垂满,又捧帅檄,团结诸县山水屯岩,皆有可书者。
按:嘉靖《钦州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冯鱼山钦州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不比归寻五岳期,又非哭弟九秋时。
平生忠孝尔无负,料理图书今未迟。
山月半床仍梦积,海天万里此心驰。
苏斋怊怅延陵问,息壤城南几个知鱼山最爱坡公「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之句。予昔用此十四字为韵以赠其归,今廿有五年矣。适得海虞哭君竹桥札云:「先生近所得士,有奇才如鱼山者否?」)
元遗山涌金亭诗石久翳不见今始访知之以诗寄辉县高君为移置亭中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亭榜犹疑赝苏笔,亭歌是乃真苏诗。
钦州冯生为访剔,邓川高侯重护持。
俱是苏斋著录手,如见元子酒酣时。
太行元气动真宰,墨响逌然鸾凤期。
追赠胡梦昱谥议 南宋 · 王𡌴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象台始末》卷五
传曰:「国于天地,必有与立」。
立者犹人生之有命脉,关于兴废存亡不少也。
我朝以议论立国,焯焯在人耳目者,濮议也,新法也,和议也,伪学也。
今观诸贤之论建,始或拂郁,终必消融,暂当晦沈,久复昭晰。
间有不幸而蹈穷愁幽忧之境,英风谊概,之死靡悔,千载有景光也,是岂偶然之故哉?
上之所向,下之所趋也;
前之所植,后之所仰也。
夫以我朝富强不如秦隋,威武不如汉唐,而本领清正之气浑全,巍乎与帝王比隆,非议论之明效欤?
若使如公孙宏、孔光、张禹、胡广辈,何以导永命而夷厉阶也?
按特赠朝奉郎胡公状,公慷慨有大节,试中刑法,除大理评事
两遇登对,言获宝玺非福,国家之患在山东,时逆全未叛也。
宝庆甲申霅川变起仓卒,下于理寺,时相因穷治钩党,转相诬引。
少卿徐公瑄实莅其狱,与公意合。
会诏求直言,公遂极言其事,乞以周公于管蔡、太宗皇帝于秦邸为法,以齐威于公子纠、唐太宗于建成、元吉为戒。
又移书时相,谓公论未有久而不明,冤抑未有久而不伸言者。
李知孝劾公党逆,遂语连洪公咨夔
公谪象州,徐公亦谪道州,已而司谏梁成大亦疏,徙徐公象州,公钦州,皆死囚山矣。
先是,徐公举公引经决疑,近古遗直。
又言之时相,公所草封事,出于至诚,非沽激求名者,此成大所谓极力从臾合谋共议而为之者也。
端平甲午,上始亲政,殿中侍御史王公遂奏徐公及公保护诸贤,扶植谠议,仗节秉义,足以塞乱臣贼子之胆。
诏与褒赠,制词有曰:「方嘉贯日之忠,已堕偃月之计」。
又曰:「用旌折槛之直,且识投杼之过,尔虽死可不朽矣」。
公之心迹,至是暴白于天下后世。
呜呼,岂非天哉!
宝、绍间,讳人言事,言纲常为尤讳;
既责真公、魏公、洪公,同时得罪者凡十馀人,独公与徐得祸最烈。
及议论反正,缙绅之彦,草茅之士,稍复言人伦矣。
方公大琮谏垣,首请继绝,谓公一疏,贯穿百代之兴亡,读之令人流涕,先皇初不以为拂也。
何物蒋岘,论方公等四人无将不道,赖睿明洞照,议格。
夫是是非非,交乱于一时,未有不遄定于异日。
今当权销势歇之馀,而或者犹踵丑正恶直之辙,然则公之蒙疑负谤于是非未定之时,尚可怪焉。
惟其深挫而深厉,愈远而愈芳,国家一线命脉,赖以不亡,则其有功于世教也,其可没乎?
公丧四十年,上特赐公谥,下有司议且两年,𡌴待罪博士,反覆遗事,戚然有感于中也。
故因素为绘,推明我朝立国之本末,以厉万世之臣子,而诛夫贼灭良心附和时好者。
按谥法,刑政罚奸曰宪,刚德决断曰肃,易公名。
谨议。
天涯亭丁亥 清 · 翁方纲
 押麻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
廉州既称海之角,钦州旋说天之涯。
天之有涯说本诞,肝胆楚越非一家。
钦江瀰茫接交阯,南交久宅于中华。
建标虽闻伏波柱,指南底用仙人车。
谁欤作亭矜绝徼,竟似旷阻甘幽遐。
至今亭旁作讲舍,士亦借口道里赊。
不如铲之作塔材,塔基正在江东斜。
百尺岧亭矗空起,一城秀气相周遮。
地势人文或有助,山光江景况复嘉。
一笑塔材吾已办,手植梁栋凌云霞(谓冯生敏昌也。塔基事见郡志。)
冯生虞文靖诗来问语多契微予与粤士论诗七年所未见也昔曾读学古录于此用韵寄萚石蕴山今复用其韵以示庚寅二月六日合浦道中庚寅 清 · 翁方纲
 押尤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七
冯生似非钦州,能读典坟索与邱。
上春就我春海上,孤亭四瞰借小洲。
郢人要看斤斲迹,利器肯但誇厹矛。
生才发轫便万里,且须闲习辕轸收。
是午雨止风修修,俄涌碧浪腾阳侯。
茫乎万象焉雕锼,就其可见索其幽。
所以邵庵学士语,一一顿若庖解牛。
近人学李学韩杜,皆向大复空同求。
粤则三家复五子,便为通国之奕
藩篱堂奥较离合,精英渣滓何去留。
苏黄而后诗未尽,借问砥柱谁中流。
生今笔力与年富,洞然前路从我游。
杜韩泰华与江海,所必假此为车舟。
仍必读书勿貌袭,请看晋帖唐双钩。
编次黄仲则诗偶述五首 其四 癸卯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七
钦州有冯子,绮岁词坛雄。
其才未减此,其气夙已充。
相期观厥深,所得弸于中。
频年陟清秘,心计转匆匆。
飞腾乃让此,郁郁气吐虹。
翻使壮浪语,出自饥寒胸。
傅会欧阳子,诗必穷益工。
改建钦州儒学记绍熙五年 宋 · 颜棫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钦江清源黄侯报政之明年,谕棫曰:「州学旧建于南门之外,或以其地为山水之穷,弗乐也,则徙于郡之东城外。
逾二十年,而堂庑卑陋,气象荒秽。
距州治及学官廨远,凡守贰朔望谒奠、士之朝夕趋于学,咸懈焉。
一日,郡博士陈君寀率诸生来言,相郡之南有戎官旧廨,在旁可辟地数亩,盍撤新之,庶几学之密迩于郡,而士子肄业之便也。
余闻而韪之,盖欣然改作也。
惟郡窘于财,惧不足以集事,得乎转运方公崧卿为助盐值九万缗,馀撙节岁入以足其费。
乃以绍熙四年五月始即工,十一月大成殿、云章阁,五年正月奉安先圣先师于新殿,二月上丁,暨郡僚佐释菜以告厥成。
堂殿中峙,门阙外辟,阛以峻堞,翼以修庑,演迤靓深,规模宏壮,师徒观者起敬。
学之前环水以象泮宫,而常日敷教,将与学徒周旋乎其间,亟观于学,而不敢懈焉。
斋有四,而以文、行、忠、信名之,射有圃,粮有廪,书有库,斋堂庖厨,罔不备具,而郡博士居其左。
南望大海以长城为护,北负州治得山川之胜,钦之士悦焉。
余不敢以远且陋鄙夷是邦,惧久遂湮,愿求文以志岁月,且俾继守是邦者有考焉」。
棫为钦江王畿万里,地接交趾,古者声教所不暨之地,及今建学造士,不减中州,是侯所以布德宣意,培植士类,顾不为不用其极矣。
虽然,学非若有司比,可以具文也。
明人伦,申孝弟,讲习乎圣贤正心诚意之旨归,以驯至乎位天地、育万物之极致,此学之大原也。
南轩张公昔尝记斯学矣,今其说可复也。
人有良心,触之斯动,地远民淳,固易以训。
由是侯之建学以惠多士,而复古圣贤所以训学者以淑多士,舍是而汲汲焉窃科第以谋利禄,则有辜于侯之所以望此邦者矣。
侯本以右庠诸生繇第进士,守三州皆以最闻,而所至首崇学校以厉风俗,不以事夥财匮废,亦必有见于此矣。
异时钦江之士渐渍兴起,而孝弟睦渊有学,必当有如是之可书者。
夫教道不明,吏之过也,吏勤于教,而士不勉焉以应,士之咎也。
钦之士其勉之哉!
棫不敏,以是为吏是邦者劝,而亦以劝居是邦之多士云(嘉靖《钦州志》卷五,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黄锦君校点)
瀑布湾(在城西十里,遇旱以石投之,雨立至) 南宋末 · 黄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飞来瀑布破青山,遂作寒流水一湾。
民庶只疑投石效,岂知龙卧在其间(《宋诗纪事补遗》卷八六引《钦州志》 按:查数种《钦州志》,均未见。)
梦山钦州东城楼 明 · 张岳
 押侵韵 出处:小山类稿卷二十
登高易为感,况兹万里心。
孤城馀百雉,楼橹亦丈寻。
中楹开轩槛,翠色前山深。
屈诘水通海,苍茫日载阴。
美人隔宵旦,精爽苦飞沉。
举手招青鸟,愿托瑶华音。
青鸟不我顾,瑶华空断金。
耿耿还自念,有酒且共斟。
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 明 · 张岳
 押先韵 出处:小山类稿卷二十
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
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
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
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
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
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钦州刘叔冶史君 南宋 · 戴复古
羊城旧路。檀板一声惊客去。
不拟重来。白发飘飘上越台

故人居处。曲巷深深通竹所。
问讯桃花。欲访刘郎不在家。
钦州士瀚许游城西诸寺久不果诺诗以促之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六
王郎一别几春冬,许我閒坊共放慵。
谅以同官敦夙好,更因孤客壮游踪。
花明不见开清醑,岁晚仍教负短筇。
閒写小诗当索笑,几时真听寺楼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