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邕州安抚吴公谥议 宋 · 洪芹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五、《南宋文录录》卷二一
古之端师名傅,如乡之老及大夫者,以德行教其乡,其教人之大伦五,所以范风俗甚厚。
汉之东学士大夫,间居教授,犹数百人,以故清节危行,熠耀乡里。
师道废久矣,明道景祐安定胡先生以仁义礼乐,教东南之士,士竞以明体适用为学,于时湖学最盛。
纯仁之直,温藻之渊,笃觉之纯明,公辅之简谅,以高第为名臣,讫元祐嘉赖之。
公博极群书而约之经,亲格世事而贯之理。
兄弟自相师友,又取正天下所谓有道者晦庵朱文公南轩张宣公东莱吕成公,极相爱敬。
公监邕州,有嘉政。
南轩以书告晦庵曰:「吴益恭忠义果断,缓急可仗,未见其匹」。
及召还,南轩孔子之刚、曾子之勇、南方之彊三章以别,又劳以书曰:「益恭才气事业,乌可掩抑,对扬忠言,必当上意」。
公尝记尊己堂,恳恳天爵人爵之辨,重哀世之茍得无耻者,晦庵读之,喜曰:「往者张荆州、吕著作皆称邕州之才,今读其记文,又有以见其所存」。
盖公存乎德行,势荣利达,不与存焉。
初,公为太学举录,屏逻卒,重学馆体。
安仁,勤吏事如粗官。
倅邕,摄州事,以清德服夷落。
南轩经略岭右,遇事疑,必咨公,签邮往复,日至再三。
南轩以公治行转闻,得召陛对,条天下大计,忠虑深远,阜陵嘉奖甚,寖乡用矣。
公以亲老谒归,晨昏候起居膝下。
延亲所素相好者,从容觞咏,以为亲娱。
又时与来学者考德艺,商古今,分斋肄业,如湖学教法。
四方之隽从者如云,相与推尊曰竹洲先生
士及门,冠伦魁者,方公恬、汪公义端,其他明经通政术者甚众,大率竹洲先生之教也。
夫教者以仁义为教,学者以仁义为学,未有仁而遗其亲,义而后其君者也。
阜陵以孝治天下,又得乾、淳诸老转相讲授,以教为人臣子者。
当时道谊风节之士,参错朝廷,州县间愚夫妇皆知忠君孝父,过江以来,天地纲常与国脉相延洪,以到于今,夫岂一朝夕故哉!
今天子躬圣德,建皇极,关洛大儒,厥既褒德,乾、淳诸老,以次易名,足以风四方矣。
谨按谥法:敏而好古曰文,刚德克就曰肃。
公博学有刚操,弃美仕养志,以得其亲,又推所学以淑天下士,非博于文、刚而无欲者,能之乎?
请以文肃为公谥。
谨议。
张进武善风鉴谓予豸骨日耸早晚入台求诗赠之 其一 1211年 南宋 · 崔与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广西南宁市
荧荧碧眼照人寒,一别重逢岁又残。
老去但求閒处乐,君来尚作向时看。
谁将伏豸夸颅骨,我有盟鸥托肺肝。
坎止流行随所遇,何须觅梦到邯郸
寿邕州赵守(邕倅)1207年 南宋 · 崔与之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
大厦开朱明,物态丰且硕。
薰弦发新奏,生意转无极。
间气清而和,融结赋有德。
碧梧挺幽干,旷度漫九泽。
富哉学古胸,仁义供服食。
浑朴希世珍,外温而内直
骅骝开道路,声光日斯赫。
九关通籍初,南来坠双舄。
片心清彻底,杯水饯泥轼
京兆入幕宾,去天不盈尺。
佳最入聪纩,行行陟文石。
邕为五管雄,地控西南域。
专阃难其人,弄印无以易。
袖却经纶手,天边树牙戟。
猩獠丛篁中,深栖而屏息。
夜月照铜柱,警囊声寂寂。
边人解带卧,危地成乐国。
屏风御墨鲜,早晚来召驿。
愧我朴樕才,潦雾甘远役。
题坐遇知己,孤根费培植。
崧高申甫,好语諠井陌。
碧油塞云端,阻莫陪贺客。
歌咏淇奥诗,清脩如圭璧。
他年玉班头,苍髯而赤黻。
张进武善风鉴谓予豸骨日耸早晚入台求诗赠之 其二 1211年 南宋 · 崔与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广西南宁市
瘦插秋山耸两肩,荒寥不直半文钱。
孤山放鹤林和靖,风雪骑驴孟浩然
万事转头浑是梦,一身安分总由天。
烦君束起前途事,我欲沧江买钓船。
南宁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六部
理楫虽云远,长途岂容尽。
山城忽前横,喜及朗宁郡
人烟颇稠集,阡陌少荒顿。
鸡豚杂喧嚣,竹木斗清润。
畏途多险艰,愁绪日苦困。
此邦庶乐土,一笑破孤闷。
前征闻有陆,召仆屡顾问。
久阴忽新晴,天意与百顺。
脂车复秣马,欲发待明晙。
论买马博易劄子1159年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历朝茶马奏议》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摄承密旨,窃见川路西和阶、文州买马,以岁计之凡七十五纲,为马三千七百五十疋。
十数年来,茶马司以茶绢博易珠犀等物,以致岁计匮乏,不免低价买马,不择驽骥,惟务足额,发纲之时,已有病者。
况于陆行万里,经涉岁月,比其至此,大半瘦瘠,曾不旋踵即有损毙。
不惟押纲吏卒空靡俸赐,徒有买马之名而无实效。
虽近降指挥住罢博买他物,窃虑循袭未革。
臣愚欲望圣慈戒饬茶马司:今后专一收市驵骏,临当发时,常切察视,无令胥史并缘为奸,以病马充数。
庶几上驷沓来,可备厩圉,不致耗费官钱,虚增道路供亿之烦。
所有黎、叙、长宁南平等州及广西邕州应干买马去处,径拨赴诸军者,亦乞一例施行。
罗殿蕃进马指挥劄子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历朝茶马奏议》卷一、《南宋文范》卷二五
臣窃见比年以来,川广收市驵骏,以给内外诸军,未尝有阙。
今来罗殿蕃创乞贡马,于祖宗故事元未之有。
此固陛下圣德休明,远人慕化,乐输方物,以示怀德,书之史策,诚为太平盛事。
然臣悾悾愚见,窃有所疑,敢摭其五事为陛下言之。
邕州旧与交人为市,每岁得马分给江上诸军
虽于诸道颇为烦费,然循习既久,民以为常。
今若创于宜州受罗殿马,又须于邕马不经由处合置新驿,州县受弊。
其事一也。
臣询之知马者,云马出夏国者为上,部落者次之,茶马司所买熙河马又次之,川产杜生马为下。
至于南蕃所产,虽外貌权奇,其实昂首而不能俯,每行三数十里辄已喘乏,徒为观美则可,以之战阵则又远出川马之下。
其事二也。
邕州所市交马,积有岁年,金帛酬之,不为不至。
然蛮人无厌,小不如意则愆期邀价,多以物货滥恶为辞。
罗殿蕃自云逐年亦卖马于横山,近与毗那国为仇,道路梗塞,遂由宜州
此一偏之说,固不可信。
安知其非交趾属部或与之有隙,借重中国以自救解?
或交人欲衅,诡为此计,异日得以归曲于我。
其事三也。
吕愿忠帅广西,贪功生事,招诱南丹州莫氏,使之纳土。
当时朝廷醲赏过于军功,而种类未补官者尚百馀峒,至今纷纭不已。
罗殿蕃欲入贡,乃因南丹遣山子效用晓报,则献马之计岂其素心?
将来恃恩望报,恐非莫氏之比。
其事四也。
邕州守臣例于衔内带安抚、都监提点买马公事,置司设属。
每岁买马,帅司又遣干官同莅其事,所费不赀。
宜州守光盛志在幸赏,若遂此请,将来必乞与邕为比,又增远方之害。
其事五也。
罗殿所称曾于咸平二年元祐二年以来自南平军入贡。
臣恭考《国朝会要》及《实录》,是二年间只有张罗二蕃入贡,初无罗殿之事。
臣窃详今来指挥,令广西宪司共议,如于边界不致生事及宜州置场委有利便,方许保明,可谓洞究利病。
然臣窃恐边隅之臣不务远虑,乘朝廷指挥颇向其说,必遣人深入蕃界,啖以厚利,今日以往,马必踵至,将来虽欲为之限约,固不可得。
宜州多事,必自此始。
正使岁得千马,何足以为天厩重轻,而令南方久安之地遂贻无穷之弊。
此臣所以私忧过计,不能自已。
伏望圣慈特轸宸抱,行下宜州,只依广西经略司所陈,今后遇罗殿蕃马入界,如愿中卖则令就邕州横山塞贸易,或系进贡则须令赍祖宗以来所获告敕牌印之类辩验,即许照旧例从南平军路入贡。
所有前件录黄,臣未敢书名行下。
谨录奏闻。
攘夷颂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四言诗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皇皇赤县,实我黄胄,禹甸匀匀,周原膴膴,宅天下中,爰肇边患,自古而然也。溯自猃狁、犬戎、匈奴西域吐蕃回纥契丹金、元,历四千祀,世祸中国,俶扰黎元,凭陵疆土,然不旋踵,臣服败灭,携其土地,入我版图。始则犬羊纵横,然且方舆日拓,穹庐游牧之众,釐为编户,南暨北户之俗,咸奉正朔。使我广土众民,诞敷声教,四裔一家,五族一国,至今而愈大,实夷狄之赐也。其间先败后胜,欲取姑予,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三皇五帝,炳炳灵灵,舜禹受命,咨尔历数,商周嬗禅,奕世载德,积功累仁,以有天下。汉彰赤帝之符,唐纪晋水之瑞,以逮宋明,竞守虑失,盖莫不上承天运,下浃人心,听视自民,受命于穆。是以兴王令主,重熙累洽,九族克谐,重译向化,稽往策,岂曰偶然?盖华夏神胄也,中土大器也,未有承运无本,功德不纪,而以鸡鸣狗盗奄有区宇者也。夫以中国之人,据中国之位,如秦皇、隋文、魏武、萧梁,有其雄才大略,不知爱民务德,则犹鼎折餗覆,大命立倾,况乃非类异种,岛夷凶族,乃欲兼弱乘危,窃窥神器,恃其坚甲利兵之资,欲逞盗窃掠夺之欲,卤莽灭裂,轻启兵戈者哉?诚欲效法金、元故智,亦必度德量力,布惠务仁,尊信重养,收拾人心,诚能若此,则中国危矣。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识春秋,胡子无人,焉足语此?尔乃轻浅躁妄,屠杀焚炸,妄蓄开疆辟土之谋,而为残杀淫掠之事,丑行恶性,暴露全球,君子于是知其微矣。其上将大酋,倾全国之师,竭数纪之财,受蠡种推毂之寄,而为闯献流寇之行,乃欲霸九有之众,膺神明之阼,胡天不辰,乃用此辈,天夺其魄,中国之福也。我虽旧邦,其命维新,人心未一,国防未修,以无备之邦,当久伺之寇,仓卒应敌,强弱悬殊,丁丑抗战之初,彼利我钝,势也,亦理也。天眷中国,笃生蒋公,置身于积弱之馀,当仁于危难之际,临深履薄,沐雨栉风,焦苦勤劳,兀兀终日,天下之人,心悦诚服,咸以爱国者爱蒋公。于是诸党输诚,各军用命,万民团结,内患悉泯,生者毁家以犒师,死者暴骨而无怨,当此之时,胜败之机,间不容发,而胜败之数,可以前知矣。蒋公外效迁豳之避,内饮在莒之痛,当困肩钜,不㸐不竦,整军经武,振旅誓师,虑周万几,神营九塞,既缮既饬,既攻既同,第二期战,于今三载,运智于方张之寇,决胜于既败之后,不亦戛戛其难哉?则苟无蒋公,是无中国也。微管仲,吾其左衽,孔子曰:「如其仁,如其仁。」己卯初夏,定策反攻,盖自是厥后,以静制动,转弱为强,由损而益,反守为攻之期矣,于是有隋会战、长沙会战、南宁会战、北会战。庚辰初夏,反攻益力,乃有绥西之捷、晋南之捷、桂南南、鄂中、鄂北之捷。今岁辛巳,则有豫南、宜昌、赣北之大捷焉。综观寇师,南北三战场,绵亘十行省,北起沙漠、阴山河西之地,雁门代郡以至辽河、碣石,延袤五岳四渎,历名山大川、江河湖沼以深入吴楚,远窥岭表,而达交趾牂牁边徼之域。所至腥膻,弥天瓦砾,满地流血如糜,白骨山积,名都化为废墟,文物荡为灰烬,其蹂躏之广,残毁之酷,屠杀之惨,盘踞之遍,盖追踪黄巢,远迈金、元焉。我之抗战军械弗如,战术远逊,支持隐忍,载易寒暑,以入二期,则军食云屯,劲旅飙举,将皆名将,兵皆精兵。于是战士三百万,火线八千里,交绥六万次,歼虏七十万,如火如,十荡十决,诚中国古今攘夷希有之大战矣。自有此战,于是处衰而盛,居弱转强,由弛以张,转危为安,人心愈坚,士气愈厉,何以致此,则苟非有一人也?德足以服人,力足以举众,领导之,纲维之,敦能致此,不宁惟是?凡百庶政,不棼不遗,处变若常,有动斯应,使将帅无后顾之忧,士卒增朝食之气,习久战以若性,狎强敌而无畏,虽在寇仇,亦知惊服,则苟无蒋公,是无中国也。微管仲,吾其左衽,孔子曰:「如其仁,如其仁。」圻,东吴下士,生际承平光绪甲午之役,圻方壮岁,尝侍李文忠公座,语及东事,公庄容语圻曰:「中日大战,必不可免,早发则祸小,迟发则祸大,尔志余言,老必见之。虽然,中国必不亡,必有名世间生以当大任,而非今日之事也。」不图四十五年后,果以垂老之年,目睹南渡之祸,播迁流离,四海鼎沸,追溯中日之战,其时蒋公则已岳降嵩高,祥徵舞勺,乃见天心,盖早为之备而降大任于蒋公也。以迄于今,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成大业,于是大战必不免,中国必不亡,胥待之于蒋公之手。文忠言犹在耳,事若烛照,瞻念今昔,感叹欢忻不能已,乃摭《焦氏易林》之辞,豫作蒋公攘夷之颂曰:
伏羲之宇,会稽南山
禹召诸侯,国生仁贤。
执玉万国,太平机关。
锡玄圭,南己大安。
讽德颂功,湛露之欢。
赫諠君子,天之所予。
四方归德,众英集聚。
甲兵充庭,式库军府
以告成功,一统为主。
民受大福,增荣益誉。
宗邑赖德,欢欣鼓舞。
鸟兽无礼,诡谲争强。
酋贼擅役,来弊我邦。
伪言妄语,家受其殃。
大口宣舌,养虎收狼。
乱我政事,燔我金汤。
灭顶忧凶,还自贼伤。
海隅辽右,天之舆府。
南至东辽,戎狄蹲踞。
失利后时,坏梁折柱。
山陵四塞,遏我径路。
民失其居,犬吠其主。
箕子所保,孤竹之墟。
蜂虿之国,入我室居。
非我族类,思我故初。
膏壤肥泽,消散无馀。
鼠聚生怪,长舌如斧。
江淮河汉,众利所聚
言之南国,犯历险阻。
使我忧聋,六龙俱怒。
秦为虎狼,长城既立。
车倾盖亡,群虎入邑。
凿山通道,移居安宅。
鹰鹯之殃,不得安息
弓弩满野,造恶作凶。
民怨愁苦,商困无功。
解释倒悬,莫适我从。
政衰弊极,本立不固。
虎狼结谋,相与𧫛语。
仪秦机言,蹠桀并处。
但作昼伏,日走月步。
河伯大呼,津不得渡。
公怀大忧,阴失阳伏。
九登十涉,五岳四渎。
秉钺执殳,四诛不服。
兴师征讨,转徙穫福。
弓矢斯张,虏豹禽越。
雷霆所击,邦人喜悦。
巨蛇大䲡,战于国郊。
拘制笼槛,意常欲逃。
陷入深渊,民困无聊。
履泥足滞,不得动摇。
秦晋大邦,复瞻六合。
夷吾郑侨,翱翔外国。
丹书之信,振翅奋翼。
逍遥嘉功,来归温室。
嵩岳岱宗,尊严其中。
功加四海,头如飞逢。
冠带垂裳,兆如飞龙。
宾于四门,营室紫宫。
主人胜客,吉日车攻。
四夷宾服,信义大隆。
鼓鼙除贼,虽塞复通。
追奔逐北,与福喜逢。
握斗运枢,安居北辰。
劳我君子,旋乾转坤。
安宁如故,文德在身。
销兵铸耜,积功累仁。
今岁受福,福我生民。
乞于总领所靖州额钱内减免十万贯奏绍熙五年八月 南宋 · 张釜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四○(第六册第五二九八页)
今准指挥,岁减盐额一十万贯,仰见朝廷加惠远人之意。
除高、廉、雷、化、钦五州系沿海去处,昨来已经裁减外,更不再减,止将自馀一十六州府盐额照应通融裁减,条列于左:静江府元额卖盐三万一千五百六十一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缘本府逐年所卖盐箩,系全拨息钱付本府支遣,今减去盐三千五百七十四箩零一十七斤,共展计钱四万六千四百一十七贯七百九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五百五十三文足,共展计一万六千四百九十二贯二百四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两项,通计二万九千九百二十五贯五百五十二文省。
融州元额卖盐二千二百七十五箩,宜州元额卖盐三千四百五十八箩,每箩价钱一十三贯文足。
缘本州逐年所卖盐箩,系全拨本脚息钱付本府支遣。
融州今减去盐一十九箩,通计亏下本州钱三千二百七贯七百九十三文省;
宜州今减去盐五百八箩,通计亏下本州钱八千五百七十六贯六百二十四文省。
藤州元额卖盐三千三百二十五箩,每箩价钱八贯文足,今减去盐四百二十五箩,共展计钱四千四百一十五贯五百八十五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五百九十八文足,共展计一千四百三十三贯九百六十一文省外,内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二千九百八十一贯六百二十四文省。
贵州元额卖盐二千六百二箩,每箩价钱九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二箩,共展计钱七千三十六贯三百六十四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七百三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一百四十贯六百一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四千八百九十五贯七百四十六文省。
容州元额卖盐二千九百六十一箩,每箩价钱七贯文足。
今减去盐五百六十一箩,共展计钱五千一百贯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四百八文足,共展计一千七百五十四贯四百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二项,通计三千三百四十五贯六百文省。
梧州元额卖盐二千箩,每箩价钱八贯文足。
今减去盐三百箩,共展计钱三千一百一十六贯八百八十四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八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钱一千一百九贯六百一十一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盐本钱,通计二千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昭州元额卖盐三千六百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八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钱二千六百八贯八百三十二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一百八十三贯三百七十六文省。
邕州元额卖盐五千八百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八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七百三十四文足,共展计二千一百三十贯三百九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六百六十一贯八百一十八文省。
横州元额卖盐一千四百三十三箩,每箩价钱九贯文足。
今减去盐一百三十三箩,展计钱一千五百五十四贯五百四十六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四百一十四文足,共展计四百一十六贯九百六十四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一千一百三十七贯五百八十三文省。
浔州元额卖盐二千七百九十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七百九十箩,共展计钱一万二百五十九贯七百四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本脚钱每箩二贯九百八十八文足,共展计三千六百一十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七千一百九十四贯一百三十二文省。
贺州元额卖盐四千五百四十五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一千七十五箩,共展计钱一万三千九百六十一贯三十九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四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四千八百一十三贯七百六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九千一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柳州元额卖盐三千五百一十箩,每箩价钱一十二贯文足。
今减去盐五百一十箩,共展计钱七千九百四十八贯五十二文;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五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三百四十九贯九百七十四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五百九十八贯七十八文省。
宾州元额卖盐二千三百八箩,每箩价钱一十一贯文足。
今减去盐四百八箩,共展计钱五千八百二十八贯五百七十二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三十八文足,共展计一千七百六十八贯七百六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四千五十九贯八百六十六文省。
郁林州元额卖盐三千箩,每箩价银七贯文足。
今减去盐三百箩,共展计钱二千七百二十七贯二百七十三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二贯一百三十八文,共展计八百三十二贯九百八十七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一千八百九十四贯二百八十六文省。
象州元额卖盐二千五百八十箩,每箩价钱一十贯文足。
今减去盐六百箩,共展计钱七千七百九十二贯二百九文省;
内除循环盐本脚钱每箩三贯三百四十八文足,共展计二千六百八贯八百三十一文省外,共亏下岁额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通计五千一百八十三贯七十八文省。
以上共均减盐一万一千一百七十六箩零一十七斤,除循环盐本脚钱外,亏下息钱及元奏存留盐本钱共十万贯,内诸州府岁计息钱五万四千九百九十六贯八百五十二文省,诸州三分息钱一万二百三十二贯八百四十文省,漕司七分息钱二万三千八百八十三贯八百九十四文省,元奏存留盐本钱一万八百八十六贯四百一十四文省。
若逐州府似此减下盐额,即自今以往,盐数不多,委实可以发卖及额,不致妄作名色科配扰民。
但各州见卖息钱及每箩元奏存留盐本钱,皆是指定应副逐处一岁支用,及漕司起解上供买马,并全年应干支拨之数,分文不可久阙。
今既准指挥岁减卖十万贯,所有诸州府合得钱六万五千二百二十八贯四百四十四文省,漕司合得钱三万四千七百七十一贯一百三十一文省,未委于是何窠名内拨还?
今契勘本司一全年合支拨四十一万七千二百五十馀贯,应付一十六州府岁计,并籴阙米钱八万,应付经略司买马钱五万三千二百馀贯,拨还诸州府三分钱二万四千馀贯,应付广东摧锋军券食钱八万四百四十馀贯,起发湖广总领所钱三万,应付靖州岁计钱四万九千二百馀贯,贴助广副逐年进奉银两,三年一次大礼银,经略提刑到任陈设,出戍官兵挂甲、卸甲,宜州蛮人生料盐本,郁林州甲军诸场官吏请受公使杂支,船场打造丁灰等钱。
以上并系掯定紧要窠名,不可那辍。
于内独有总领所靖州两项钱,检照旧例,却见得本路前来行客钞年分,即不曾起解。
乞朝廷检照臣同经略朱晞颜元申奏事理,于逐年合发卖趁办总领所靖州额钱内,减免十万拨还今来减下发卖盐额息钱,庶几本路官般之法,自此永久无弊。
王文成平思田疏残稿二首 其一 丙午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梧州不寐,盾墨照孤灯。
元气三年复丙戌思田骚动,至是戊子凡三年。),吁谟寸管凭。
心仍依鹿洞,虑已慑蛮藤。
渐启南宁化,胶庠次第兴。
杜太守南宁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弟昆托契十年中,人事浮云逐眼空。
君已分符岭以外,我仍簪笔殿之东。
才能济美古犹少,志在酬恩远亦同。
须识别离无限思,江流目断是南鸿。
朱长文行实记 宋 · 朱梦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二
公姓朱,名长文字伯原
其先越州剡人,世仕吴赵。
祖亿,宋太宗内殿崇班閤门祗候,知邕州,累赠刑部尚书
开封苏州,又为苏州人
公绰光禄卿、知舒州
长文方在娠,所生周夫人梦覆锦衾,或曰:「是生子能文矣」。
长文十岁能属辞,读书辄竟夕。
泰山孙明复授经,于太学书无所不知,尤邃于《春秋》。
博文强识,笃学力行,年十九,擢嘉祐四年乙科进士第
吏部限年,未即用。
公绰守彭,长文不俟燕归,州人荣之。
既冠,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
以坠马伤足,不肯从吏趋。
郊祀,公绰欲以任子恩丐长文幕官长文推与其季从弟。
丁父忧,家居凡二十年,筑室郡治西偏故吴越钱氏金谷园知州章岵表曰「乐圃」,乡人遂称为乐圃先生
郡将监司莫不造请,谋政所急。
士大夫过者必往见之,以后为耻,名动京师
元祐中,起为本州教授
州有两教授,以长文故也。
同举者楚州徐积福州陈烈,时号三先生
长文早岁作《东都赋》,论者谓不减班、张、太冲。
其教人先经术而后词章,授学者《春秋》、《洪范》、《中庸》无虑数百。
先是,范仲淹始建州学,岁久堕废。
其子纯仁以侍郎制置江淮漕事,复请脩搆,长文有力焉。
中水灾,长文陈疏浚之利。
不果行,又作《救荒议》四篇,上知州黄履行之,民赖以安。
历五考,召为太学博士,著《释问》以见意。
绍圣间,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脩文字。
元符初卒,年六十。
哲宗嘉其清,赙绢百匹。
丧归,州人迎于境上,博士米芾为表其墓。
长文资禀忠朴,虽在布衣,慨然有用世之志。
暨出仕,以田畴委诸弟,惟藏书二万卷于乐圃,且曰:「以此遗子孙,不贤于多财耶」!
所撰《春秋通志》二十卷,远稽董生、刘歆所论之偏,而本之于孔氏,旁采程门兄弟立言之要,而充之以自得。
又有《书赞》、《诗说》、《易辩》、《礼记中庸解》、《琴台志》、《琴史》六卷、《苏州续图经》五卷,又撰次古今文词,为《吴门总集》二十卷,《乐圃文集》一百卷。
书效颜鲁公法,所集周穆王以来金石遗文、名人笔迹,作《墨池阅古》二篇藏于家。
其叙《琴史》有曰:「方朝廷成太平之功,制礼作乐,比隆商周,则是书也岂虚文哉」!
其志槩可见矣。
从子良在《忠义传》。
五世孙󱟌炎志。
按:《琴史》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驮汨驿登眺(隶南宁府养利长官司 明 · 张弼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晚风盘石坐,江回汎晶荣。
集有通蛮舶,邮无驻节亭。
树团龙骨怪,磔猬毛腥。
残岁浑如夏,虫飞两岸青。
南宁山行与鲁振之联句 明 · 张弼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
策马南宁道(鲁),凉风起夕阳
路盘山脊险(张),泉带壑声长。
巢鸟惊还定(鲁),湍鱼隐复扬。
军容森候骑(张),诗札富奚囊。
客久知蛮语(鲁),村遥见野妆。
肩夫花抹额(张),款长绣回裳。
树翳牛羊径(鲁),岩开黍稷场。
远青新烧茁(张),疏白老株芳。
行急常兼传(鲁),眠安每忆航。
素餐惭共爨(张),清话惬连床。
岁逼寒犹靳(鲁),时侵意自强。
理琴鸣鹤调(张),倚剑发龙光。
宵梦关王事(鲁),乡心入寿觞。
会教施湴吏(张),传檄过凭祥(鲁)
晓行宣化道中联句宣化南宁府属邑时道遇归顺州土兵赴调往府江立功戎装器械甚丽土官州守陈璋貌伟而衣花战袍群拜道左) 明 · 张弼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
晓离施湴驿(张),隐隐发前旌。
薄霭衿裾润(鲁),初暾骑从明。
山椒岚自幕(张),树杪露犹盈。
蓐食狼兵过(鲁),戎装虎士迎。
危桥经野水(张),败灶识荒营。
饭叶墟人弃(鲁),衣花寨守荣。
照升云掩驳(张),原燎石支撑。
健翮飞鹏击(鲁),雄姿控骥征。
行行日逾午(张),望望路兼程。
一径缘深竹(鲁)邕州见古城(张)
送黄南宁(黄以课绩入,兼董进献之役。其赞书,予撰文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郡推良牧,中朝宠外臣。
来瞻枫陛日,还睹桂江春。
贡篚勤王事,回车慰远人。
欲知徵诏近,为视玺书新。
措置左右江峒丁御批大观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宋会要辑稿》兵四之三五(第七册第六八三七页)、《宋史》卷一九《兵志》五
熙宁团集左右江峒丁十馀万众,自广以西,赖以防守。
今又有二十万众投诚归化,已令张庄依左右江例相度闻奏。
尚虑官司不知先务,措置灭裂,可依下项:
一、今来峒丁既愿纳土,可依观、允、平、从等州例,先行犒设,仍更加优厚。
其结保置籍、俸赐、犒设、教阅、按试、巡守、番上之类,仰并依左右江旧法施行,仍务加宽恤,条画闻奏。
一、峒丁能率众从顺,宜加优异,以适其心。
旧来有都副指挥使都头十将节级名目及小使臣官爵,并酬奖减年,未至优厚,今宜量与加等之法推恩。
内有酋首为众推许,并旧来统众之人,可与使臣安排;
人材尤异者,更与转三两官。
一、今来纳土之人新归王化,深恐官司搔扰乞取,以失其心。
可检会昨降付熙、河、湟、廓侵犯禁约颁下,委张庄措置。
缘邕州融州辽远,深恐安化之初事务繁多,张庄力有不及,可令与程与同共协力相度,及令程邻前去邕州,就近措置,仍并依张庄已得指挥,即不得辄分彼我。
一、归顺峒丁地出良马,可相度置场博买,及其馀出产之物,亦仰措置,有无相易,不得亏损,以利其民,条具闻奏。
一、峒丁去交趾稍近,今其民革心从化,不系朝廷用兵讨伏,深虑异意乐祸之人故为传布,使之惊疑。
可令安抚经略司差人赍公文告谕沿边及交趾知委,不得别致生事。
迁江道中(用前韵) 明 · 张弼
修途讵多梗,良用备不测。
南宁近在望,欲往不可得。
一行滞迁江,羁旅如面壁。
泠泠有孙桐,赖此破阒寂。
流云带幽泉,忽忽日中赅。
龙江报巳戒,委蛇竟前适龙江贼巢穴)
濛雨巳吊崖,八寨若异域(八寨猺人所居时出为害)
我时故有恃,仆夫岂云惕。
依依入宾郊,候吏参道侧。
就馆发长叹,谁能抚边僻。
五代 · 沈彬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龙约海船行有气,象隈铜柱卧成痕(同上一○六《邕州》)
薛侯宣民部出守南宁 明 · 卢龙云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几载频烦领度支,主恩南顾念荒疲。
朱幡夹道来千骑,竹马临江导两麾。
入境可知凰并集,分岐徒羡鹤相随。
与君握手揶揄外,多少心期付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