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武昌秋兴 清 · 朱伦瀚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黄鹄山志卷八、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黄鹤高楼耸碧空,晴川杰阁汉阳东。
云吞夏口三秋雨,帆挂天门半夜风。
城郭夹江悬一镜,山川分势走长虹。
遥怜赤壁烟波外,落日寒沙照眼红。
按:《熙朝雅颂集》
毛子霞武昌见寄(毛时入武昌幕)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排律 押先韵
湘水南浮欲到天,故人书记本翩翩。
孤帆一别三千里,同舍分飞二十年。
云梦秋深鸿度雨,汉阳春暮树含烟。
落花迁客情无恨,明月思君路渺然。
忆昔相逢颜色好,乱离犹赖室家全。
绨袍感尔曾持赠,木榻愁予久坐穿。
但笑郗生真入幕,每疑祖逖着先鞭。
勋名耐可追陶侃,词赋偏能比仲宣
捧檄何如锥未见,卖浆敢并博徒贤。
白鱼馔美争弹铗,黄鹤楼高肯学仙。
彭泽只缘束带去,兰陵终为著书传。
漫淹门下誇朱履,早问江湖范蠡
应制狎鸥亭诗居正既序御制狎鸥亭诗。上党求诗复切。谨依韵应制。六首) 其四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第十八
江湖晚节可风流,雅尚高名耸几秋。
画栋珠帘膝阁雨,晴川芳草汉阳洲。
青山窈窕长当户,白鸥安闲不避舟。
莫遣是非声到耳,醉乡天地百无愁。
踏莎行 其三 周宝蹬坐月浣花图 明末清初 · 尤侗
 押遇韵
放诞文君,风流樊素
殢人更在仓庚妒。
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树。

欢晕红凝,愁眉绿聚。
幽情难向狂夫诉。
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夫人在武昌大妇在汉阳
妙高峰。欲更登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第二十三
忆昨登临华子冈,霜风琪树半青黄。
钟声和月来华盖,帆影随潮入汉阳
芳草晴川连浩渺,浮云倦鸟落苍茫。
明朝更欲凌高顶,俯视人间隘八荒。
副使工科给事中王敞汉江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一○第二十四
才罢琼筵更下楼,徐牵画艇作清游。
兰亭觞咏时方好,赤壁风流可小留。
取次沿流仍解缆,从容寻壑亦经丘。
晴川芳草知何处,历历汉阳鹦鹉洲
范太仆孙汉阳绿牡丹 明 · 屠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汉阳太守旧王孙,笔点春工到啸园。
玉笛声中明月老,东风吹出绿珠魂。
江夏洪山寺(时官军方南征。)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四、黄鹄山志卷十二
峰头开古寺塔下俯浮云。
山势龟蛇斗,江流沔汉分。
陶侃,风竞伏波军。
南望湖光白,鸿归度夕曛。
按:本集
黄鹤楼 元 · 大圭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二 古迹类、黄鹄山志卷七、黄鹤楼志·艺文·诗歌·元代、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
仙楼缥缈隔蓬莱,黄鹤西飞竟不回。
倚遍栏干秋水阔,征帆一叶汉阳来。
仲至举似项平甫所赠宦汉阳教官时也次韵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文献相传有父兄,山堂留得是诗情。
果回富艳归清远,尽扫虚骄入正平。
保社祇今难可继,赠言如昔信堪惊。
汉阳历历晴川树,鹦鹉洲前黄鹤鸣。
次韵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二
使节驱驰俶晓装,兰舟暂住浿江阳
寒梅嫩柳春方好,急管繁弦昼正长。
弭节东韩千里地,回头北阙五云乡。
燕山渐远汉阳近,宦兴羁愁正渺茫。
春雪 其二 清 · 黄宅厚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一
及期知雪酷,终夜听风狂。
色妒怜寒鬓,光侵愧热肠。
花魂潜欲返,柳意嫩如伤。
试过千门侧,春辞遍汉阳
后村先生墓志铭 宋末元初 · 洪天锡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五
后村先生刘公讳克庄字潜夫莆田人也。
莆有二刘先生,著作讳夙,正字讳翔,以言论风节闻天下,憸士畏其铓锷,同时名胜俱位下风,号隆、乾第一流人。
著作生吏部侍郎、赠少师讳弥正,以民庸国功,为嘉定名法从。
公以侍郎为父,著作为王父。
母方氏、林氏,鲁、魏国夫人
幼颖异,出语惊人,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未尝起草。
弱冠,以词赋魁胄监
用门功补将仕郎,主靖安簿录事
真州诸公争出我门下白事。
维扬清献崔公喜曰:「吾晚得二士,子华与君也」。
说欲罗致。
李公梦□制置江淮,辟书先上,遂为升阃。
所得军书檄笔,一时传诵。
幕府谋进取,公持论不合,自请岳祠。
桂阃以准遣足其考。
时《南岳藁》、《油幕笺奏》初出,家有其书。
叶公正则评公诗,许以大将旗鼓;
赵公履常称公散语与水心不相上下。
侍郎定谥朱子曰「文」,天下称当,忠简傅公闻议状出公手,寄声愿交,诸老多折辈行。
方是时,公自视长吉之,未知梦得、义山何如耳。
既改秩,宰建阳,益铲崛奇,就平实。
文忠真公里居,公以师事,讲学问政,一变至道。
崇风教,表儒先,如古循吏。
补赈籴仓五千斛,真公记之,陈公肤仲为赋《于蔿》。
于去来四十年,父老迎送如一日,闻公讣有越境来哭者,桐乡民也。
通判潮州,群憸组织诗案,牵连及公,主管仙都祠。
起倅庐陵,未赴。
端平纪,召赴堂审。
真公帅闽,以机幕辟,除将作监簿,兼参议官,府事一委重焉。
真公以版书召,公奉魏国还里,乞解随司。
有旨以匠簿造朝,进宗正簿。
真公薨于位,公乞朝假会葬,不许。
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
时郑、乔并相,上意浸移,公轮对,言:「服天下莫若公,今失之私;
镇天下莫若重,今失之轻。
陛下受命于天,柄臣掠功于己。
因私天位,遂德柄臣;
因德柄臣,遂疏同气。
杨、谢贵胄,联翩华途;
沂、荣鱼轩,融泄广内。
南阳近亲侵夺贫细,郡国不敢问。
北司贵臣凭恃恩宠,风宪不敢劾。
非私与?
大臣忧谗畏讥,有狼跋之嗟,厌事避权,动鱼羹之兴。
依违肺腑之间,道有所屈;
浮沉官寺之际,志不得行。
以匹夫横议而变政,以走卒偶语而易令。
非轻与」?
又曰:「孝宗之于秀邸,待本生之法也;
宣仁之于高氏,待外家之法也;
高宗之于张去为、刘婕妤,待奄嬖之法也。
赵普谏幽燕之役,寇准澶渊之策,重臣处边事之法也;
韩琦之逐任守忠陈俊卿之去曾觌,大臣处近习之法也」。
贴黄言:「霅川之事出于迫胁,向者止议其罪,不原其情,近者虽复其爵,未雪其枉。
陛下何不下尺纸之诏,曰:『故王有东海王彊、宁王宪之志,不幸遭变。
朕于同气,友爱素隆,前日缴驳论列之人,宜伏江充、苏文之诛』。
德立辨诬,则四海之心悦矣;
厚礼改葬,则九原之憾释矣」。
次言:「柄臣浊乱天下久矣,塈春知孝,反易纲常,变邪正,而元气坏;
国脉损,善相裂,弃险要,削薄本根,而弱势成。
柄臣与其徒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独留大敝极坏之朝纲,已开难合之边衅,骄冗不可简稽之兵,穷极不可变通之楮,陷溺不可挽回之风俗,以遗陛下。
陛下不幸而当之,诸贤不量力而就之,遂使陛下疑君子之无效,意小人之有才。
独不思宣、靖之祸,蔡京为之也。
虏骑长驱,已窜责,乃自言有禦狄之策,犹幸当时不惑其言。
使复用,则国亡久矣!
此陛下商监也」。
疏出,物论浩然归重,文靖魏公、清献游公相与击节,王公去非读而叹曰:「不意二刘之后,有此佳作」。
知公不专以文名也。
有锡第表郎之传,吴舍人泳忌公轧己,以其弟昌裔疏,罢主玉局观,知漳州宜春
到郡仅数月,御史蒋岘首倡邪说,劾公及忠惠方公、实之王公,皆言故王者,人以三贤同传为荣。
文清李公相,辟提举广东常平,升漕。
公宽箬,严篚苞,节漕计,市牛千头助边屯,捐例卷置田二百亩,赒南官之不幸者。
召赴行在,御史金渊诬公自拟清望,寝召命。
明年,除侍右郎官
又以濮斗南疏寝。
范、杜同相,起江东提刑,劾贪守,籍黠胥。
信州,预借一年。
狱案千纸,一阅尽得其情,号才吏者自以为不及。
将作监,范内忌公,进华文阁,因任。
游公独相,以太府少卿召,入对三劄,其一曰:「嵩之以借助灭残金为战,以厚币奉倴盏为和,以清野蹙国为守,实未尝战,实未尝和,实不能守,而自负和战守之功,迭执和战守之权。
若非天去其疾,它日必贻宗社之忧」。
又言:「陛下实有退小人之功,而虚受思小人之谤。
今庙谟睽异,邪党揶揄,洛、蜀分朋而势逐,韩、曾争柄而京相,臣实未知所终」。
次言:「陛下待群臣至厚,记善忘过,收采不遗,其间尚有迹远而孤,昔壮今老,愿收之于霜降水涸之馀」。
盖指前言故王同传者。
三言:「使事以恤贫民、处流民为最急」。
贴黄以母老,乞归养。
上曰:「知卿文名,有史学」。
即颁锡第之命,兼任修纂。
公未退,宸翰已至:「刘某可特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令与尤煜任史事」。
寻兼崇政殿说书,公累辞不许。
转对言:「国本未建,中外寒心,献议者曰宜早定,沮议者曰宜少待,陛下尝求其情乎?
建威立顺,黄门常侍之谋也。
埋璧于庭,以群公子卜,巴姬之意也。
诿曰人主家事,李绩、林甫之言也。
国家大事,而与左右邪谄之人谋之,鲜不为所摇者。
宜仿嘉祐绍兴故事,别其名称,自侄为子,以系人望」。
上为感动。
嵩之既免丧,御笔守本官职致仕。
公奏:「嵩之有无父之罪四,无君之罪七。
前朝宰臣沈该大观文致仕,叶颙守本官奉祠,嵩之忠孝有亏,乞寝罢职名,只守永国公致仕」。
且援綦崇礼秦桧罢制,乞坐下罪名,著之训词,以昭国法。
上遣中使宣谕,公执愈坚。
又与给舍上缴奏,且力丐祠。
竟夺嵩之除职之命,殿中御史章琰犹以奏审咎公,宝文阁、知漳州,辞。
郑相再当国,升龙图阁,除宗正少卿,辞,秘阁修撰福建提刑
建台甫及一月,丁魏国忧,禫制未终,除秘书监
服阕造朝,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
对疏,首言:「端平之失,在于施行锐,周防疏,除擢骤。
然端平之政或可也,端平之心不可也。
今之议君相者,或以戚畹,或以掖庭,或以宾客,或以子弟,道路皆曰君相厌之,臣以为不然,惟圣主可以责难,惟贤相可以责备」。
贴黄以建储、退见丞相,乞起复潘凯、吴燧以奖直言,大咈相意。
进故事,言:「本朝名相惟杜衍能却内降。
在相位三阅月耳,小臣能以去就为轻,虽大事可论;
大臣能以去就为轻,虽内降可却」。
相愈不乐。
又言:「京尹征利已甚。
汉算缗钱,下逮末作,唐为宫市,害及樵夫,麟趾之泽息,虿尾之谤兴」。
与󰦛诉于上,公六上祠请,再乞挂冠,皆不允。
起居舍人,兼侍讲
嵩之经营复出,事有萌芽,公直前言:「陛下曩语群臣,以为其人决不复用,天地祖宗,实闻斯言。
今都人讹传,曰『落致仕矣,建督府矣』,又曰『嵩之以御椠示人矣』,又曰『陛下戒其勿修怨矣』。
臣知陛下万无此事,设或有之,此误不少。
彼以埒国之富,震主之威,缪饰不情之恭顺,阴怀非常之忿毒,外岂可以付之寸铁,内岂可以假之寸权乎」!
又言:「赵范欲图唐、邓,唐、邓不可得,而枣阳先失,安、随、、复、均、房之境皆为丘墟。
赵彦呐欲图秦、巩,秦、巩不可得,而剑关不守,五十四城尽成涂炭。
外重而无以御,内轻而无以守」。
上皆优答。
察官郑发观望论公,疏不付外,除右文殿修撰、知建宁府、兼副漕。
郑愤前疏不行,再论,寝公新命,复职提举明道宫。
景定庚申,魏公入相,公方拜疏引年,除秘书监,又除起居郎中书舍人
面对言:「国以危惧存,以佚乐亡。
臣愿陛下毋忘胡马饮江时,大臣毋忘入峡时,毋忘汉阳舟中与白鹿矶时」。
因言:「永乐失而赵卨、吕公著之言见思,澶渊归而陈彭年、王钦若之谀获售。
寇准能赞亲征,而不能不傅会天书;
王旦能致太平,而不能谏东封西祀」。
次言:「赃吏可惩,奚问名胜」。
玉音劳问:「卿爱君忧国,至老不衰,所以欲得相见」。
权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又兼史馆同修撰
前一日,中使传宣索公近作,公录辛亥以后诗、赋、记、序、题跋、诗话二十六卷以进,翌日,宸翰赐公曰:「卿风姿沉邃,天韵崇谹。
今观所进近作,赋典丽而诗清新,记腴赡而序简古。
片言只字,据经按史,谓非有裨缉熙顾问可乎!
先儒有言,『学富醇儒雅,辞华哲匠能』,非卿不足以语此」。
真儒臣希阔之遇也。
俄除兵部侍郎,兼职仍旧。
踰年,权工部尚书、兼侍读
厉文翁金陵,李桂台察,公皆奏寝其命。
史岩之、李曾伯密图起废,公言罪大罚轻。
丁大全贬死,公乞斥其奥主内诇者,指巨珰也。
身兼两制,词头填委,而论事不休,淫雨有疏,大水有疏,拯饥有疏,捐御庄以助和籴、覈冗牒以恤死事各有疏。
又有五管见焉。
每奏动数千言,恳切至到,异乎以文字发身者。
屡乞纳禄,御笔:「览卿来奏,求退甚勇。
词垣经幄方资文儒,辅情甚真,难夺雅志。
特除宝章阁学士、知建宁府,赐玉柄宝箑」。
御制五言诗书其上,侑以金币、香茗,异礼也。
师相赋诗赠行,从官饮别道山堂,分御制诗韵以送,人比之二疏。
归里之明年致其事,进焕章阁学士
今上即位之四年,慨念先朝遗老,特升龙图阁学士,仍旧致仕,结裹全人,君相实赐之也。
公前后四立朝,惟景定及二年,端平一年有半,馀仅数月。
游相最笃旧,不能久其留;
郑相最怜才,竟不合而去。
退之所谓谤与名随,公殆似之。
初,郑相在端平号能收拾善类,淳祐再相,有患失心,厌人言。
公去国久,犹以端平望之,不知者曰:「君子亦党乎」?
二豸,相之仇也;
宗尹,相之私也;
祁公居位三月,相所讳闻也
公阴讽显规,连挂盛怒,岂阿其所好哉!
「无人细考后尊尧」,此公自咏,皆实语也。
彼才名相轧者,方揽一世虚誉,公独恃九重为知己,炫才者忌之,媒名者争之,其不理于口也固宜。
水心有言:「结知流俗者多得誉,结知人主者易见毁」。
何独公哉!
盖棺事定,毁与誉俱泯矣,而寝郎一疏,掖垣累奏,至今读之,足以增伦纪之重,折奸雄之萌,凛凛犹有生气也。
公早负盛名,晚掌书命,每一制下,人人传写,号真舍人
穆陵尤重公文,凡大诏令,必曰非刘某不可;
达官显人,欲铭先世勋德,必托公文以传;
江湖士友为四六及五七言,往往祖后村氏。
于是前、后、续、新四集二百卷,流布海内,岿然为一代宗工。
文岂能自传哉,要必有为之本者。
过江号大家数无虑六七公,求其文章气节,上寿全名,指不多屈,惟周文忠、杨文节与公而三,皆纳禄于显融,乞身于健。
公晚不幸目眚,已在告老数年之后,贤于漏尽不休,拖绅方请远矣。
咸淳五年正月二十九日,以疾薨于里第。
前数夕,有大星陨公寝后,斯文所关,不偶然也。
年八十有三,阶正议大夫,爵莆田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
石塘林氏,嘉定清白吏直宝章阁瑑之女,妇德女仪,为九族式,先公殁四十二年,赠淑人
子男三人:强甫,朝奉郎、三省架阁添差通判福州
明甫奉议郎通判邵武军
山甫承奉郎、监福州岭口盐仓。
女一人,通直郎、知惠安县陈琰
孙男八人:沂,修职郎闽县主簿
涣、洙,将以选泽奏;
汶、履、瀵、锦、绚,尚幼。
女五人,其二嫁承奉郎监岭口盐仓方广翁、修职郎浦城主簿方公权,馀未笄。
穆陵尝赐宸奎四大字,公以「后村」扁所居之堂,以「樗庵」扁徐潭精舍。
其年十二月十九日,诸孤奉柩葬于徐潭之原,公自卜也。
遗奏上,君相嗟悼,赠银青光禄大夫
赐谥将颁,强甫以书来曰:「先公易名,子所请也,铭不可以它属」。
天锡衰病荒落,何敢辱我先生
皇甫湜昌黎之墓曰:「死能令我躬不随世磨灭者惟子」。
噫,斯言过矣!
退之岂以皇甫湜不磨灭耶?
令诸老凋零,及门之士尚不少,竟使以铭公也夫,乌虖!
铭曰:
北亭三世云锦机,有虹连卷饮墨池
吐为金凤尤瑰奇,清朝有道跄来仪。
玉堂之盛青琐扉,被服宝璐佩明玑。
五色缫绘重瞳衣,直为骨干忠肝脾。
世所赏好推琚词,穆陵在天公骑箕。
巫阳下招我西悲,帝成玉楼属笔谁。
天上不独人间希,千年有人谁待之。
岂无过者酌芳菲,下马来读墓陵碑。
弼云山亭。寄洪舜举禹弼吴汝慎万珍 清 · 黄宅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一
游筇逐逐趁良辰,芳草连城淑景新。
朋酒台高山月夕,晚风花发汉阳春。
燕语入帘来面熟,莺声近户失眉嚬。
襟期着处探时物,觅得诗篇与故人。
送张丈荫泉汉阳司马任 清 · 王文治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六
武昌春柳绿于丝,汉口春波滑似脂。
晓日风帆争利涉,天晴楼阁郁参差。
一麾父老观新政,廿载门生感故知。
记得垂髫黉序末,鳣堂花暖授经时先生昔任敝邑学博。)
汉城至日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一
豆粥馒头冬至回,汉阳城远首空抬。
千官釖佩盈朝入,八路车书贺节来。
天地日长唐掖线,山川云动鲁公台。
家君为客几时返,苍雪斋寒近腊梅。
叔通约以漕后来京师。有怀谩成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仙李柯条布大东,青云美器古今同。
莲花幕玄都观,枌树乡祠紫极宫
湖外三春翩使盖,汉阳千里阻邮筒。
群山几日漕舟发,待尔心将碧海通。
江行诸什 其十 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云开历见汉阳城,分外乘春算水程。
蚕室前头新雨过,𪆽梁西畔午潮生。
年光荏苒青春暮,心事蹉跎白日明。
铜雀津南回棹意,迩来惩热在名声。
江行诸什 其五 狎鸥亭。谨次退陶先生 清 · 权万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江上华亭翚样骞,百年兴废秖伤魂。
汉阳春树晴分岸,沁口商帆夜到门。
鸥梦政酣依晚渚,鸭头初酦上芳樽。
博陵诗意无馀味,珍重陶翁不尽言崔敬止诗。三接慇勤宠渥优。有亭无计得来游。胸中政使机心断。宦海前头可狎鸥。意思太露。)
叶润臣侍读太常仙蝶图 清 · 宋晋
 押尤韵
我昔鼓棹珠江游,缘悭未得登罗浮
于今十稔住京国,怅望仙蝶空凝眸。
凡骨自知缘分薄,招致更苦无蹇修
汉阳相公忠孝裔,勋业方与房杜侔。
介弟丝纶推巨手,尤亲风雅耽唱酬。
老仙自是有夙契,颇与君家相绸缪。
牙门森森罗棨戟,翩然来集湘帘钩。
平泉旧第富缥帙,茗香欲醉依清鸥。
乾坤游戏轻一粒,往来倏忽遍十洲。
写图异事相艳说,传神如带春风柔。
梦幻直欲嗤蒙叟,文彩久已薄魏收
栩栩云是碧血化,以五百岁为春秋。
方今蚩尤雾尚炽,沙虫猿鹤悲纷揉。
花枝空复恣蜂螫,烟波无复眠鹭鸥。
欲呼仙踪问浩劫,毋乃世界等浮沤。
太常清斋永朝夕,隐现非可常意求。
飘飘凌云我神往,披览宛苦真形留。
衡茅傥荷一顾宠,薰沐要当三日休。
仙乎莞尔不可接,谓汝鹈翼非吾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