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蝶恋花 送春 元 · 汪斌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六十
蝶懒莺慵芳草歇。
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
有意送春还惜别。
杜鹃争奈催归切。

绣阁无人帘半揭。
暗忆边城,十载音书绝。
惟有东风无异说。
年年来趁梅花月。
按:以上五首新安文献志卷六十
将死戒其子 春秋楚国 · 蔿敖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史记。正义》引作「其为地不利,而前有妒谷,后有戾丘,其名恶。」案《淮南子》注:「寝丘,今汝南固始地,前有垢谷,后有庄丘,名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示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吕氏春秋。异宝》,又《史记。滑稽传。正义》,《后汉郭丹传》注,并引《吕氏春秋》。案此文亦见《列子。说符》、《淮南人间训》)
浙东提举叶侯生 宋 · 王象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四、《赤城集》卷一○、民国《临海县志》卷五
绍定二年,台郡夏旱秋潦,九月乙丑朔复雨,丙寅加骤。
丁卯天台仙居水自西来,海自南溢,俱会于城下。
防者不戒,袭朝天门,大翻括苍门城以入,杂决崇和门侧城而出,平地高丈有七尺,死人民踰二万。
凡物之蔽江塞港入于海者三日
癸酉,前邦君今本路仓使叶公闻变驰来,朝廷以公得台民心,因命当天灾以续民命。
至则陵谷反易,城市为沙砾之墟,亡者叠腐,存者改形,为之大戚。
乃赂贪夫以收遗骸,募卒伍以出途巷,严冥录以靖冤妖,籍户口,颁钱米,助畚筑,弛徵榷,阁租赋以请命,求利害以尽人言,问疾苦以通下情。
日以所见奏所未闻,且乞大赐予以造一邦。
会赵守得祠,并以郡属公,事颛言益切,先民而虑,徯民而发,亟请不倦。
得旨征榷予一年,凡官钱皆如之,秋租减其七,明年夏赋捐其半,颁钱米以赈恤,城筑者合缗斛几百万。
初,仓廪荡于波涛,遗木腐于泥潦,人心惶怖,公移于近,告籴于远,劝商贾,通有无,忧在不继。
及圣泽溥博,忧在奉行。
内选郡僚,外求寓公,寓公各自择其乡之堪其事者。
书吏,省文书,灾伤以轻重为差,州郭重诸县临海天台仙居天台仙居宁海黄岩者数倍,轻者必称必均,各竞于善而惠无不实。
日有粥,月有给,疾疫有药,死亡有棺,癃茕独孩幼者有养。
始于季秋,毕于季夏,台郡无前闻也。
水先坏门,遂加坚为深,结深为洞,门三其限以受版,石穴其防以为限。
多门多罅,水多冲括苍,故塞括苍门,括苍无罅,水必奔丰泰,并塞丰泰门。
患江之齧,外为长堤以护城足,患水之冲,内为高台以助城力。
城崇旧二尺,厚旧三尺,埋深以固址,开叠以广基
器利材良,土密工练,展民居,除恶壤。
暮穴其筑以受水,诘朝水不耗方止。
筑三分其城:新筑者一,补筑者一,馀环而高厚甃甓之如一也。
矗然伟观,可并边城
通利河渠,疏整沟闸,坚辟里城,修郡庠,复宾馆,新浮梁,广养济,作雄楼于台上,以压江势。
存民立邦,尽能事矣。
而志虑已周,犹惧未遍,民情大感,尚忧不满,哀矜恻怛,常若不足。
此情此念,天实临之,邦人岂无人心哉!
岁既告登,功又告成,起妙胜院之废而辟其堂,肖公德容,饮食必祝焉。
妙胜朝天门之通衢也,于水之入,表功之成也。
嗟夫!
天岂无变,赖其生贤,天将示变,必先用贤。
先水一年,民德公甚,闻水之日,公急民忧,天意人谋,岂暂合哉!
变之方殷,除骸尽五日之令,催科立一月之期,苛暴不忍其昏垫,而残羸慰安者,恃公一身耳。
事之未定,疫亡枕藉,蚕麦大荒,讹言足以兴攘敚,而彊梁妥息者,感公一心耳。
茫茫垂尽,骎骎苏醒,匪身奚子,匪子奚孙,身不可忘,子孙尚可忘乎?
又有大者,水患自庆历至今几二百年而再见,天无数则已,天果有数,则公之为则于后者,岂止今哉!
庆历之筑,至和始定。
宣和方寇之变,其徒颠沛于此城者,至和之筑也。
圣人不畏多难,公之为备于后者,岂止水哉?
齐威存亡,《风》有《木瓜》,鲁僖复宇,《颂》存《閟宫》,丰功盛心,感叹不足,不足心声之成音也。
公名棠,字次魏仙游人,乾道丞相正简公之孙。
歌曰:
天生贤哲兮,救灾扶危。
渺渺千里兮,谁其惠来。
存亡续绝兮,父母提携。
何以报之兮,卜此招提。
巾山崇崇,公名兮穹窿。
西江溶溶,公寿兮无穷。
元章简公兮,庆历当此,公聿似之,归辅天子。
公皇祖正简公兮,乾道秉政,公其绳之,再显绍定。
自今岁时兮,公颜必红。
一笑语人兮,台民报功。
报功永存,台民子子孙孙。
子孙有知,视此丰碑。
上书谏伐南越 西汉 · 淮南王安
 出处:全汉文 卷十二
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缓刑罚,薄赋敛,哀鳏寡,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盛德上隆,和泽下洽,近者亲附,远者怀德,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
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越,方外之地,剪发文身之民也。
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
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
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远近势异也。
自汉初定以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
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
攻之,不可暴取也。
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
弗能尽者。
视之若易,行之甚难。
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
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
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
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
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
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桥而逾领,柁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
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
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
曾未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
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之各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
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于心。
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不习南山地形者,多以越为人众兵强,能难边城
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
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
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
人欲为变,必先田馀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
边城诚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越,奈边城何!
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土也。
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奉饷者,不在其中。
南方暑湿,近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臣闻道路言,闽越王弟甲弑而杀之,甲以诛死,其民未有所属。
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
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越,此必委质为藩臣,世共贡职。
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益行。
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险阻。
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
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男子不得耕稼树种,妇人不得纺绩织纫,丁壮从军,老弱转饷,居者无食,行者无粮。
民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
臣闻长老言,秦之时尝使尉屠睢击越,又使监禄凿渠通道。
越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
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引久,士卒劳倦,越出击之。
兵大破,乃发适戍以备之。
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于是山东之难始兴,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
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
《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
鬼方小蛮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
以盛天子伐小蛮夷,三年而后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
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较也。
如使越人蒙侥幸以逆执事之颜行,厮舆之率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
陛下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生民之属,皆为臣妾。
人徒之众,足以奉千官之共,租税之收,足以给乘舆之御。
玩心神明,秉执圣道,负黼衣,冯玉几,南面而听断,号令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响应。
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
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
《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
臣闻之,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臣安得为陛下守藩,以身为鄣蔽,人臣之任也。
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不毕其愚,非忠臣也。
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汉书·严助传》)
陈先生墓志铭元丰四年九月1081年9月 北宋 · 孙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古灵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公姓陈氏,讳襄字述古
其先光州固始人五代时王氏入,因随家焉,今为福州侯官县古灵人。
曾祖讳令图,仕闽通显。
祖讳希颖,文林郎果州司户参军
父讳象,台州黄岩县尉,累赠尚书兵部侍郎
母黄氏永嘉县太君,继母王氏集庆郡太君
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建州浦城主簿
浦城多世族,侵扰请托,以挠法败政为常,县阙令者久之。
公不为恤,辨治有能名。
台州仙居县,益务以礼法教其民,民爱乐之,莫肯犯。
皇祐三年,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孟州河阳县
司徒郑国富公为之守,一见而知之。
土人不知水种之利,公度田二百亩,为法以示人,人习行之至今。
彭州濛阳县
富公入相,荐之,召试,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
有乞寺观额度人为僧、道士者,公论不可。
编定昭文馆书籍。
常州
州滨大湖,而运渠高,水不能溉。
公为刬去堰埭,浚之,与湖通波,赖其利者二百里。
民有父母而出赘,公叱使还养,凡数十人。
召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上初即位,使契丹
契丹欲屈公下坐,公以礼固争,不为屈。
还,知明州,未至,召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监
有诏两制台阁议学校贡举之制,公因奏常秩等四人知经有实行,宜以礼召见,补太学官
未几罢谏院,兼侍御史知杂事
有旨知制诰阙,召试,公上言:「陛下以义使臣,臣当听命之不暇,敢怀利以事上哉」?
从之。
兼判吏部流内,赐紫衣金鱼。
言内外臣僚乞亲属官,多选人已授者,请以三月为限,从之。
时朝廷大新法度,而听者为屈。
公数上疏论列,辄留中不下。
召试知制诰,公奏辞曰:「臣有言责,不敢不言;
言未足塞责,谴其可逃!
召试,臣何敢当」?
又除直舍人院天章阁侍讲、兼修起居注,皆固辞,乞补外官。
上赐手诏曰:「近以卿知制诰,卿以言事未遂,恳不受命,且求外补。
朕素慕卿经术行己,深惜远去,特还旧职,庶几左右经席,渐磨道义,以适所愿闻。
今览来奏,尚欲固辞,岂未悉朕意欤?
还卿来章,当亟就职」。
乃复起居注判流内铨
明年知制诰、兼直学士院
诏河决河北诸郡,公当视草,以「水不润下」为言,中书改之,乞知陈州,移杭州
唐相国李泌六井通判杭州苏轼为之记。
僧方人居,而禅学久废不传,公以宗本、宗传二人为之倡,其徒至奔走天下。
应天府,未至,又移陈州
修八字沟以泄城中霖雨水潦之苦,州人便之。
召还,知通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提举进奏院
公久去朝廷,上见而劳问之甚渥。
尚书右司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明年,兼侍读知审官东院
明年提举司天监
元丰元年,详定郊庙奉祀礼文。
明年,兼判尚书都省
是年十月慈圣光献太后山陵以公为卤簿使,公盖已病矣。
三年三月十一日,卒于京师,享年六十有四。
公在告久,上数以问大臣,及遣中贵人临视,而公已卒。
奏至,上为悯悼,赠给事中,录其子之未官者,且及其外孙焉。
朝散大夫,勋护军
公布衣居里巷,与陈烈周希孟郑穆游,乡人尊之,号四先生
仕宦所至,必大葺学舍,新祭器,岁时行礼其中,亲为诸生横经以讲。
及任太府,事剧体重,犹不倦以止,其乐善好学,殆天性也欤!
资禀温厚,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与人交,久而弥笃。
折节下士,所游多时闻人,郑穆刘彝,皆其女弟之婿。
娶陆氏,封文安郡君
子男二人:绍夫,秘书省正字
中夫,将作监主簿
女五人:长适苏州录事参军傅楫,次适宣德郎方蒙,次适承奉郎孙之敏,二女未嫁。
所著文集二十五卷。
元丰四年九月葬于常州宜兴永定乡蒋山之原,铭曰:
有严陈公,不降色辞。
躬厉以正,去尝见思。
小邑大州,视之若一。
劝学谈经,人罔不率。
问学醇古,操行则高。
经术行己,天语之褒。
如公羁孤,又无党援。
学士殁身,维帝之眷。
行信于友,有德在人。
虽不百年,在公犹存。
毗陵宜兴公治昔者。
今葬其乡,将配公社。
老将 宋末元初 · 吴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从十五长边城,少见兵戈日太平。
代马依风都护道,飞鸢熏雾伏波营。
红雕腊软君王赐,青兕裘轻子女情。
昨夜点行新部曲,铁衣偏奏苦寒声。
窦融安丰侯(八年)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河西五郡大将军凉州张掖属国都尉窦融,执志忠孝,扶微救危,仇疾反虏隗嚣,率厉五郡精兵,羌胡毕集,兵不血刃,而虏土崩瓦解,功既大矣。
笃意分明,断之不疑吾甚之,其以安丰阳泉蓼、安风凡四县,封安丰侯(官辑本《东观记》,又《艺文类聚》五十一引《东观记》)
书怀奉寄讷斋。兼奉昌邦 其一 明 · 金净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冲庵先生集卷之二
谬作边城宰,荒材愧懒疏。
乖方难偶世,名网误缠余。
远缴飞惭鹄,登缗口坐鱼。
深知违夙志,未敢赋归欤
张汝成归省 其一 三首 明 · 李英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边城雪后岁将残,张翰思归不可攀。
此去驿楼今夜月,相思空望太行山
礼部谢冬衣表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九、《无为集》卷一一
万乘御裘,方戒祁寒之备;
群臣受服,幸无终岁之忧。
伛伏知荣,曳娄增贲中谢。)
恭惟皇帝陛下诞敷醲化,广庇含灵。
齐七政以观方,叙四时而成信
凡有加绨之焕,轸及外庭;
士均挟纩之温,敢忘盛德?
臣等拜恩华粲,省己愧兢。
誓极捐躯,庶将报国。
天地至大,曲全生育之功;
松柏后凋,愿固始终之节。
义州客舍。咏梨花。戏赠李佥正(叔瑊)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五
边城地僻春较迟,四月梨花开满枝。
脉脉当窗如欲语,盈盈浥露更多情。
颠狂戏蝶时相过,取次游人有所思。
莫遣风吹一片落,客中无处可吟诗。
安封侯诗(《御览》作安丰侯诗。逯案。续汉志有安丰。无安封。则作安丰为是。) 东汉 · 崔骃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类聚》五十九。广《文选》十。《诗纪》三。又《御览》三百三十九引马、弩二韵。)
三日。宿渔阳驿。怀古 明 · 李承召
 押庚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二
开元天子守盈成,歌吹年年乐大平。
上苑华清无不可,霓裳羽衣凝欢情。
戏把胡雏养作儿,恩眷绸缪雨露倾。
宁知养虎自遗患,中原祸胎从此生。
禄山反相人人知,岂宜杖钺专边城
幽燕劲卒皆入手,目中已无东西京
胡马长驱饮河洛,翠华西拂蜀云行。
神州陆沈四海翻,衣冠尽化为鲵鲸。
幸哉灵武义旗回,李郭毕力输忠贞。
手挽银河洗宇宙,复开唐家日月明。
荒城万古高嵯我,令人愤咤肝胆横。
当时若用曲江言,渔阳■鼓何由鸣。
不是禄山能为乱,不是太真能召兵。
只是明皇无远见,至今论者多讥评。
有宋淑人洪氏墓志铭宝庆三年九月 南宋 · 朱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四
洪氏讳万善,福州侯官人,予室也。
九世祖殿中丞讳保用,五季末至自光州固始县,因家焉,族日以衍。
四叶讳说,奉议郎
生六子,人通一经,五预乡举,一收元丰科,仕至左司外郎
取朱氏,尊行姑也。
中讳渐者生贡士讳元粹
贡士生二子,季讳杞,三荐首,癸未进士乙科,终于建宁府教授,乡有贤誉。
王史公浩帅闽日,见辄异盼,数过其居。
寔生亡室。
先君教子有规度,大母魏国李夫人迎养中都,达宦要家求婚者媒言踵接。
先君重君,移帅不答去。
熟知外舅文章家,嗜唯书尔,窃上焉。
解后神,梦寐规规以与可人言,相持外𡢳陈,竟以归于著,先君初意会。
且谓:「朱洪世姻,当家须长妇」。
又喜其女季之长也。
亡室自幼及笄,父爱所钟,行必周顾,恩勤日至。
不令习歌曲,诲以曹大家《女诫》,口诵「心唯玉真,身且玉真,子若女以」,故亡一毫妒忌骄盈之累,而克成敬畏诚直之行。
先君年甫踰壮,室而鳏。
律家严整,不苟戏笑,子妇侍肃如也。
亡室遇事廪然,唯恐失𨔝宣其意。
周还祀事,躬涤濯,治饤饾,匪懬匪怠。
房闼不私寘釜亨,未尝潜持卮酒相属,外家及亲党馈予,必呈似君舅,命之退而后分遗。
或值爽节,宣奉汤药尤谨。
平生课道释文,逮执斩丧,蔬食,率女隶辈日课诵不辍。
从余宦游,节朔必盛冠服以见于庙,曰:「吾虽不逮事姑,当如存,何敢不敬」?
闻公家事,略不问。
其谨畏类此。
初归,大父行而序尊者众,不间戚疏,执礼不越,宗族称之。
临事一出诚实,处妯娌间尤谦下,诳者不校也。
不以贱视下,往来使令,恩意浃洽。
馔宾亲,不微见惰意。
间有所嗜,微而果茹,必奉长及少,终食或不知味。
绝甘分少,盖其素志。
性本俭,衣服必洁,费不妄,辞受必严。
凡女红剪制,缕结虽精,而纺缉蚕缫之事,亦喜亲之。
饮食必供先,朱氏家法也,克终身守焉。
哭女后,追念不暂已,行辄不良,筋络痛未定。
时念不及家事,每曰:「母年馀九帙,不得养」。
慊如也,数数问讯尤笃。
暨服母丧,则安于疾矣。
弟侄试秋闱待补,至必留连。
侄时中上庠,应宣震中武庠,以尉安思母,人适其心。
二子仕,每喜而别,戒必以「法祖先,廑艺业,谨官守,庶虖知者曰洪氏有子也」。
闻居官善,喜溢颜色。
小迟岁月,则骨肉无别离之忧,子孙有团栾之乐。
六暑沈绵,一旦疾异,乌呼痛哉!
宝庆二年丙戌夏六月十七日也。
生于绍兴二十六年丙子三月六日,年七十有一。
语不终乱,有侍疾久者略不顾。
侄应宣以武庠魁绝伦,赐第,适来过,喜而命之坐,忽曰:「吾今亦为杭人矣」。
非了了生死邪?
既卒哭,将卜葬于家山。
予数乞祠,用以全夫妇之谊,噤不得请,命二子以十月十八日护柩还里。
期以三年二月飞来山之阴东园山,望先君垄不百步。
昔从风水家得此山,历年久,事与心忤,二子之责。
迨书来,谂其葬之协吉,实三年九月十有四日也。
先大父尝志刘夫人墓,先君尝志余夫人墓,予幸老相恃;
今若此,则志墓之作庶以寓吾情,因追忆畴昔而书之。
初以大父恩例赐冠帔,以著遇大礼及除授恩,六封硕人,赠淑人
子男曰子肃朝奉郎、新两浙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赐绯
湘潭解印还,恰六易月。
子恭承议郎、知汀州长汀县事,赐绯,奔讣而旋。
子齐,将命官而夭。
女曰卯、曰睦、曰耆,并先卒;
耆,适文林郎、前饶州馀干县主簿林篷孙。
孙男:长挺,从事郎、新监绍兴府萧山县户部溪口犒赏酒库;
次搏、次拱,并将仕郎
次称翁。
女,相、正、慧、祉、息。
铭曰:
佚也劳,乐也忧。
为女为妇,宜安而否。
胡疾之久,未为不寿。
岂无憾焉,奚其有?
东园飞来山之阴,往从吾之父母,以惠利于其后。
通议大夫试吏部尚书、兼修国史、兼实录院修撰、兼侍读朱著撰并书。
按:安徽省博物馆藏拓片。(卢茂村提供)
法身三门 北宋 · 王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二、《涑水纪闻》卷一六
阳子既罢枢密副使,知洪州,于庐山北建法堂,中建法身,像号曰太虚无极真人。
遂立三门:一曰鸿枢独化之门,二曰万灵朝真之门,三曰金刚巨力之门。
太虚无极真人独化行于天下,而天下方赖,幽明显晦,有识无识,皆会而朝之。
太虚无极真人出独化之明,建大法旗,击大法鼓,手提玉印,临大庭而躬接之。
正月上晴雪中赋 元末明初 · 叶颙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女美丰容,乘鸾过海东。
清标光夺月,素质影翻风。
柳絮情应远,梨花梦未终。
鹤栖璚树冷,龙跃玉波空。
丁亥中秋 明 · 王越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六
瑟瑟西风吹雨晴,可怜佳节在边城
百年人有几时健,一岁月无今夜明。
鲁酒为谁浇战骨,商歌空自怨和盟。
睢阳已死汾阳老,羞对儿曹说用兵。
送陈同年墉宰肃州四十六韵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九
不为华省侍,乃作边城行。
边城络河源,昔浊今澄清。
连关散屯马,地肃无甲兵。
天泽浸醰厚,刬险归太平。
毋谓一宰小,安危维群情。
君才冠西浙,耳者无异评。
谈锋剑芒铄,气骨秋山嵘。
经术蕴中厚,世故能洞莹。
末命贱贫缚,格格难吐倾。
文章托挥发,且复群流惊。
论谠力排曲,笔直词则横。
不朽有真业,何俟冠禄荣?
况今才可展,吾道资见亨。
投笔驰万里,胜请终军缨。
支绌故无虑,时要君善程。
平凉古羌壤,上游连西京
葱岭抗其脊,十五环龙营。
汉唐迭骚扰,流血祁连城
洮环两州卫,土旷无人耕。
培养近颇裕,四隘亦贴宁。
高阳禦冰雪,草木迎气生。
所虞沐宏化,积习仍顽冥。
善以蒸蒸法,酿兹熙熙民。
信义于肺腑,不阂如影形。
岂徒慎讼狱,剖析同渭泾。
番马积利弊,窑矿多变更。
还须坐理暇,规画潜图经。
口碑在天地,神速逾风声。
往旃勖平素,弗隳吾党名。
海色去天远,沃野桑麻荣。
为君润行色,把酒登江亭。
塞云扫西瘴,健鹘摩空青。
白日落杯盏,照见心迹明。
丈夫苦蠖屈,壮游焉涕零?
但悲我与子,比密逾弟兄。
赓词春鸟叶,拂剑秋潭泓。
此别竟参商,后会艰絮萍。
后会就匪艰,茫茫将安凭?
愿纳卑末议,方寸日夕铭。
躯骸虽间隔,梦寐倘永盟。
萧萧大风起,车盖飘然征。
春色满红坂,杨柳交华旌。
回鞭邈鸿雁,侧耳闻笛钲。
即斯景物寄,荡怀足旷闳。
讵必厕金马,毫楮争嚘嘤。
列史重循吏,万古流芳馨。
尹中军和鼎归乡 其二 清 · 赵显命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归鹿集
白头愁绝卧边城,强唤笙歌送子行。
廊庙诸公如见问,为言吾国久升平。
王介甫安丰知县芍陂 北宋 · 陈舜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原作云,据四库本改)陂水旧风烟,可喜斯民得继传。
万顷稻粱追汉日,五门疏凿似齐年(自注:齐高帝时崇祖尝修。)
才高欲献营田策,公暇还来泛酒船。
称与淮南誇好事,耕歌渔唱已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