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次李郡事(调元)见寄诗韵。寄光城村墅 其一 明 · 徐居正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二○第二十五
同甲又同闬,交游自少时。
中间多聚散,岁月剧奔驰。
衮衮传音耗,悠悠费梦思。
年今皆七十,鬓发各成丝。
春郊雅集诗 其二 清 · 李锴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柳碧关南路,花飞郭外村。
时平边候少,寺古佛灯昏。
取醉忘衰病,行歌有弟昆。
百年多聚散,此会莫轻论。
筠州司户施文叔二绝句 其一 宋 · 王庭圭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高轩过我不停轮,风袂飘如出岭云。
渭北江东无尽意,何时重得细论文。
筠州司户施文叔二绝句 其二 宋 · 王庭圭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村巷尽(李本、王本、傅校作静)无车马尘,君来笑语动比邻。
儿童惊问此何客,亹亹清言来逼人。
寄尹宜宁同年(子溁)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八○第七
南北睽离数载馀,相逢即别意何如。
知君自有屠龙手,愧我曾无荐鹗书。
百岁人生多聚散,一时交道更吹嘘。
今朝想得还乡乐,剩著莱衣慰倚闾。
山行(并引) 元 · 卢琦
山在建城之南乃汉末南昌尉梅福避地处也一日偕政和簿会稽允文晋宁李士瞻古汴杨大年者肩舆登览出入榛莽间直至绝顶间有破屋两椽中设子真遗像傍有药炉尚存去屋数里许山之凹有丹道士周姓者汲水煎茶为客献四顾林峦追想竟日因赋山行以寓怀古之意云
赤旗落色汉火微,端门日日腥风吹。
咸阳秋色压官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先生袖疏探虎窟,汉鼎犹堪支一足。
九重烟雾如海深,门外何人知痛哭。
贼莽白日升郊台,玉玺堕地声如雷。
周公揖让孺子戏,绛袍将军何日来。
尘飞沧海风掷瓦,白鹤身轻快如马。
一声铁笛度闽关,山月溪风共潇洒。
龙争虎斗耳不闻,长啸袖拂松枝云。
夜铛白石煮秋雨,风佩赤锦飘霞裙。
先生一去已千载,尚有当时遗迹在。
题诗绝壁寄先生,顿使孤峰颜色改。
药炉寂寞秋草深,丹井水落莓苔侵。
汉家瓦崩灰化土,犹有丹光穿树林。
故段夫人墓志铭绍兴二十七年正月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四、《卢溪文集》卷四三
庐陵秀才李恺字彦强之夫人曰段氏。
其先临淄人,至唐段成式吉州刺史,因家焉,今为吉州庐陵人
父讳蕡,字仲实,官至承议郎,方布衣时,以文行知名缙绅间。
南昌黄鲁直有盛名,于文章不妄器许,尝过其友硖江萧公饷家,见其文,拊髀惊叹。
后为太和令,始相与深交而力延誉之。
承议公既登第,调筠州高安县主簿
苏太史谪监高安酒税,一见异其材,日与论说古人制作关键,手为校正《国语》等书,承议公由是文章益进。
夫苏、黄以文章擅天下,而承议公乃得俎豆两公门下宾客之列,其风流人物,可想而知也。
夫人自幼习见其父出入苏、黄之门,言论俊伟,遂能诵苏、黄之文,皆略上口而通其大意。
至于六经、《国语》等书,皆涉猎焉。
承议公爱之,选婿得李恺而归焉。
其姑永寿县太君嫠居,治家严肃,唯喜教子。
坐堂上,日闻弦诵声,故其子沈博学,登乙科,仕至升朝,有闻于时。
恺不幸学成而寿啬,夫人倾奁具,益买书,纵诸子交四方贤豪,以卒其业。
于是乃令其子㦛负其艺于庐陵糊名数千人之中,四取乡举。
幼子恕尝为都魁,再举登第,调赣州司户参军
二子皆名震场屋,而恕先决科,乡人荣之者,繄其母之贤也。
夫人初以孝谨事其姑称贤妇,以宾礼遇其夫为贤妻,以诗书自教其子,而识其子之所与游者皆伟人,可谓贤母。
妇人之德,莫隆于此,故略其细行而志之。
夫人后其夫二十一年,以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庚寅也,寿八十有四。
子女十有二人。
男四人:长曰㦂,次曰悠,先夫人卒;
次即㦛、恕也。
女八人,适进士萧宪、曾韶、萧继祖、刘拱辰、彭椿年、刘彦京、曾彦谟、段允。
孙男六人,黯、点、符、熙、篆、简。
孙女八人。
曾孙男二人,女一人。
卜以二十七年正月丙申葬于延福乡荣冈之原。
夫人之侄段允字世荣,少有令名,与其孤㦛、恕皆尝从余游,谓非余孰宜铭。
允乃状夫人之平生,偕来以请卢溪王庭圭为铭而书之。
铭曰:
夫人之先以文鸣,归逢其良以儒称,遂能渐揉谈六经。
倾奁买书充屋楹,坐令诸子拾紫青,女子之事斯为荣。
又能遣子交豪英,试与俱来端可惊,厥德既侈法宜铭。
四和前韵。寄洪吏部,尹谈叟 其四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二○第十
少年往事思依依,老病而今计已非。
一榜开筵狂复兴,同庚判会醉扶归。
銮坡诗酒吾颠倒,翰苑风流子奋飞。
名宦迩来多聚散,几年南北阻柴扉。
右朝奉郎通判筠州黄公墓志铭绍兴二十七年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四、《卢溪文集》卷四二
维黄氏居邵武军者,世系远矣,代有显人。
公讳字伯瑞,建炎帝相讳潜善子也,曾祖讳亨,朝散大夫,赠太傅
祖讳景,朝散郎秘阁校理、充徐王侍讲,赠太师、申国公
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御营使
母徐氏,吴国夫人
建炎初虏犯东京仆射河北领兵入觐,总御营使,大策秘画多更其才,不淹旬国步再安,可谓有勋力于再造。
未几,虏复饮马于淮泗,言者归罪于仆射,贬岭南,以疾薨于某州
仆射唯公一子,护其柩以归,冒兵盗,间关梗涩,至吉州遂留以葬,因家焉。
公自幼爽悟不群,有志节,自喜读书业文,举进士未就,以父荫补将仕郎,为御营副使下书写机宜文字
丁父忧,服阕,权虔州会昌县,调南安军司户,改差吉州判官,转通直郎、知南康军建昌县。
任满,通判南雄州,转朝奉郎通判筠州
待阙五年,贫甚,以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也,享年四十有九。
视其居,如寒士窭人之家,太守黄公某通判赵公为棺殓乃办。
公生相家,宜挟贵胄气以临人,而乃详练州县簿书、米盐剧务,疑狱滞讼,剖决如神。
至于仓猝遇变,无所回挠,如孙吴之用兵,乘机必行,无不胜者。
会昌,其年甚少,知县吴兢为强寇所执,公单车造其垒,动以祸福,令持田器为农民,群寇悔悟,悉解甲听命。
公与吴兢联辔而归,观者骇叹。
其在吉州也,一日戍兵谋杀主将,烧营以为乱,太守陶公恺素知公,问计安出,公语其众,推首乱者数人戮之,馀释不问。
明年,驻泊统制官汤尚之军中有唱言欲为变者,公时摄郡事,往谒主将,收为首者数人系于狱,密以闻于朝。
尚之既更戍,乃取系狱者诛之,州人初不之惊。
公之设施大率如此。
方少年时,自负其材,欲由场屋以自奋,会其父当国,不令子弟取应,虑塞天下英俊之路。
当时议者未以为然,厥后有持权势熏轹天下者,盗取名器,以绮裤小儿置高等,压四方髦士,重官累印,穷极贵侈,然后乃知公家仆射真贤宰相之所为。
方盛时,以公书写机宜文字、扈从之劳,循资而已。
仆射身后未叙复,公又弗克享于寿,宜其丰爵厚禄不及其身,然安知其后世不蕃衍而不卒享也哉!
公娶朝散大夫彦章之女,先公十二年而卒。
男三人:曰畟,始受公致仕恩泽,曰,曰夔,应进士举
女二人,长嫁右迪功郎尉迟孝友,次在室。
孙男一人恞,孙女二人。
卜以二十七年月日葬于庐陵县儒林凤凰洲刘家岭仆射坟之次。
铭曰:
士惟才兮,幸而出乎名胄。
视爵禄兮,若取诸其左右。
公独不然兮,耻以阀阅抑寒士而争进取。
有此一段兮,可以监权臣,垂百世而不朽。
爵不耀厥躬兮,天复夺之以寿。
又孰知其天兮,不卒大于其后?
上书言世务 西汉 · 严安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七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
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侥末矣。
末不可徒得,故搢绅者不惮为诈,带剑者誇杀人以矫夺,而世不知愧,故奸轨浸长。
夫佳丽珍怪固顺于耳目,故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教失而伪。
伪、采、淫、泰,非所以范民之道也。
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
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恬安不营,则盗贼销;
盗贼销,则刑罚少;
刑罚少,则阴阳和,四时正,风雨时,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馀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馀年而不用。
及其衰,亦三百馀年,故五伯更起。
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
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
诸侯恣行,强陵弱,众暴寡。
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
于是强国务攻,弱国修守,合从连衡,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诉。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坏诸侯之城。
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乡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谰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
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
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攻,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越人遁逃。
旷日持久,粮食乏绝,越人击之,兵大败。
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行十馀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秦皇帝崩,天下大叛。
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载也。
然本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时教使然也。
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秽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
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今中国无狗吠之警,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匈奴,非所以安边也。
祸挐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
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
今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带胁诸侯,非宗室之利也。
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
下览秦之所以灭,刑严文刻,欲大无穷也。
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汉书·严安传》,又《史记·主父偃传》,少篇首二百七十七字。)
真人 其四 宋 · 彭徵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山中无历任光阴,正开时雪意深。
弹罢蕊珠香满座,天花几个落瑶琴(清黄廷金同治《瑞州府志》卷二二)
奉送洪节度(伯涓)之镇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一○第十四
同甲情亲自幼龄,如今五十四霜星。
衰髯互将堪怜白,旧眼相逢不改青。
世上饱经多聚散,契中长叹半凋零。
共君晚节无他语,更竭忠诚答宠灵。
尚书屯田员外郎致仕刘凝之府君墓志铭(并序元丰三年十二月 北宋 · 李常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六
皇祐之庚寅,有洁身不辱之士,姓刘氏讳涣字凝之,行年五十,致其仕而归。
方是时,学士大夫争为咏叹以饯之,非所以宠其行,以预送凝之为荣耳。
欧阳文忠公之诗,道其为人与夫去最详且工,人能诵之,谓为实录。
凝之博学强识,允蹈所闻。
初欲推其长以及诸物,视世无与合者,浩然去之,莫遏也。
色辞靖和,恂恂可亲。
及与之分辩义理是非之际,强毅不可辄夺,盖其自持,犹圭玉然,宁缺以折,非矫揉可胜也。
自少至于老,守之弗变,就其老而逆考之有加焉。
少举进士第历官颍上县
其去也,始卜庐山之阳以居,五亩之宫,灌园茹蔬,踰三十年,隐几啸歌,如丰泰者。
噫!
若予耳目所接,未见其偶也。
两以汎恩与其子通籍,由太子中允,三转为屯田员外郎
享年八十有一。
有文集二十卷。
曾祖盈,仕南唐筠州镇遏使。
祖頵,考玓,赠兵部侍郎,世居筠之高安
母谢氏,追封永年县太君
娶钱氏,封寿安县君
子男曰恕、曰格,皆有学行,耿介不回如凝之
恕官至秘书丞以卒。
女一适临淮徐彦伯,一适太常丞集贤校理分宁黄廉
孙男四人:羲仲、和叔、羲叔、和仲。
女四人。
凝之卒于元丰之三年九月辛未后七十五日乙酉,葬于庐山清泉乡何村里云。
铭曰:
噫嗟凝之,直矣清矣。
道窒事违,心则亨矣。
显荣泰通,昧者争矣。
苟晞其风,鄙吝平矣。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七夕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三十○第十八
长笑星官会合难,一年一度为谁关。
银河乌鹊桥难就,玉枕鸳鸯夜易阑。
天上也应多聚散,人间不必说悲欢。
可怜十载长门恨,几羡牵牛织女看。
施寺丞筠州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西道院少回旋,蚤晚依然省部迁。
教子既同分竹虎,传家元自冠金蝉。
向来朝阙看飞佩,此去名藩好著鞭。
八百洞开应一笑,游閒更与问黄仙(自注:李八百洞、黄仙观皆在城市。)
送彦侍者 南宋 · 释月涧
 押马韵
瑞阳俊彦彦侍者,貌山泽癯语洒洒。
访我东湖竹边寺,为言来自远公
殷勤载觅赠行语,有语非语笔难写。
浑崙一句持赠君,不可取兮亦非舍。
归见溪边老烟菟,当机有掌休便打。
免教臭口向人开,道汝又捋虎须也。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六十八 南宋 · 释月涧
 押尤韵
大庾岭头,高安滩头。
下尽手脚,结尽冤雠。
个事何曾得彻头,祸在源头。
宋都酒务印诗用甘畸人自题原韵 清 · 吴存义
 押词韵第十七部
勃窣摩蜃时,支格蔚犁侧。
闯然出冷铜,倚来各颓息。
绣涩卷土花,纁霞带酒色。
归庋瓮牖间,啜醨诧终夕。
但苦绾利蚓,麻茶不能识。
畸人中圣人,步屟来得得。
见之悬肘后,如获青田核。
星喜𢶏旗投,月未妖蟆蚀。
文组相骈罗,缥碧与湔拭。
文篆并纽书,署年月官职。
弹指天水秋,刹那过几刻。
每读骤税书,亦各有畛域。
铁官针不遗,纲官筴无忒。
素闻茶官诏,未睹橘官敕。
矾官更琐碎,如石时乱泐。
酒官虽苛娆,辕南辙可北。
颍滨监筠州,风谓至今忆。
譬挽狂澜舟,寸心识斗极。
于物傥有济,醨薄亦聊即。
转眼如风镫,酤户埋荆棘。
谁欤曲院来,姓氏翳阒寂。
劫灰破块寻,剩水抱蠡测。
咄咄青緺中,摩挲胜服匿。
锦窝废未敲,缇幕光逾赩。
摹拓宠以诗,印请对以臆。
闻君足金薤,搜奇眼电激。
行田相邂逅,剪拂等九锡。
耐可助醉歌,勿将付酒直。
君笑引叵罗,谓印且墨墨。
佩汝侯醉乡,岁月千万亿。
丹青阁 明 · 郑善夫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少谷集卷四
建州丹青阁,清切建城西。
云栈浮高壁,风松出逶溪。
水枯沙漠漠,秋晏树凄凄。
多垒关山里,销忧聊杖藜。
龙洞1076年8月 北宋 · 孙觉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侧径萦纡入杳冥,神镵鬼凿路岩扃。
天悬乳石婴华盖,壁隐莓苔矗翠屏。
九道寒江云外白,一池阳井雪中青。
还同康乐临海,可共羊何笔不停(同上书《和莘老龙洞》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