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湖州作山水横轴吴希全家藏其子诚伯求苏养直赋诗语特奇妙遂用其韵同赋 宋 · 林敏修
明窗十日复五日,出此湖光与山色。
前身画师语不妄,文侯乃是金门客
乍从云际辨远岫,争数乔林誇眼力。
(原校:一作波)漂菰米岁事空,水滨柱(《宋诗拾遗》卷一○作枉)下南飞鸿。
欲投晓渡唤舟子,急桨已入昏烟中。
径思天边问归路,错认江乡旧洲渚。
能传万里在尺素,豪夺应防卷寒雨(同上书卷四)
请罢苏轼湖州劄子 北宋 · 李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六
臣切见知湖州苏轼有可废之罪四,臣请陈之:先腾沮毁之论,陛下稍置之不问,容其改过。
怙终不悔,其恶已著,此一可废也。
古人教而不从,然后诛之,盖吾之所以俟之者尽,然后戮辱随焉。
陛下所以俟者可谓尽,而傲悖之语,日闻中外,此二可废也。
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所谓言伪而辨;
当官侮慢,不循陛下之法,操心顽愎,不服陛下之化,所谓行伪而坚。
先王之法当诛,此三可废也。
读史传,岂不知事君有礼、讪上有诛,肆其愤心,公为诋訾,而又应制举对策,即已有厌奖更法之意;
陛下修明政事,怨不用己,遂一切毁之,以为非是,此四可废也。
伏望陛下断自天衷,特行典宪。
取进止。
按:《东坡事类》卷五,藤花亭刻本。
叶焕彬长沙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未见思君子,潇湘万里春。
却因慕风节,重复忆君亲(戊戌政变,君反对新政,获罪,几不免。)
天下几名士,吾宗多直臣。
原知同气类,交道已通神(吾宗本湖州叶氏,与君同出宋石林公裔,今已通谱矣。)
法如禅师 宋 · 释圆极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生铁面皮难凑泊,等閒举步动乾坤。
戏拈十智同真话,不负黄龙嫡骨孙(《五灯会元》卷一八 《五灯会元》:安吉州道法如禅师衢州徐氏子,参云盖,悟汾阳智同真话……水庵圆极依之,尝赞之云云。)
南宋 · 张世英
 押庚韵
霅溪深极地根清,四水交流激射声(《舆地纪胜》卷四《两浙西路·安吉州》)
袁校书湖州别驾秘书监1219年12月 南宋 · 崔与之
七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奎壁光芒久聚东,奏篇入献大明宫
胸中抱负经纶业,笔下铺张造化功。
四海高名如日揭,一襟和气与春融。
谁知正大传家学,惟有擎拳体国忠。
华践峻登群玉表,清脩屹立急流中。
校雠正对青藜月,关陕俄分画戟风。
自喜合簪方衮衮,不堪分袂大匆匆。
送君怅望云帆别,顾我凋残雪鬓蓬。
戢羽孤栖怜鹤病,脱身高举羡冥鸿
星躔已应魁三象,天路须知尺五通。
箬水腊前新蚁绿,橘洲霜后巨螯红。
清谈岸帻聊游戏,献纳归班万口同。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元 · 熊进德
 押尤韵
金丝络索双凤头,小叶尖眉未著愁。
大姑昨夜苕溪过,新歌学得唱湖州
和答龙田石川诗韵见赠二首 其二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斯文宦邸笑言亲,每说吴兴想像真。
千古岘山青泼黛,四时苕水碧纡绅。
篇章妙发风云思,岁月聊需道义身。
有约石川子践,金焦我是第三巡(予游金焦昔已二次矣并后为三)
五年五月吴破槜李王入吴与群臣临水祖道军阵固陵作祝词二章 春秋楚国 · 文种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槜李诗系卷三十七
皇天祐助,前沈后扬。
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威人者灭,服从者昌。
王离牵致,其后无殃。
君臣生离,感动上皇。
众夫悲哀,莫不感伤。
臣请薄脯,酒行二觞。(一章)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
乾坤受灵,神祗辅翼。
我王厚之,社祜在侧。
德销百殃,利受其福。
去彼吴庭,来归越国(二章)

按:(附考郡为古扬州城春秋于越败吴于槜李及越灭吴地归越周末楚威王取越地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长水海盐二县属会稽郡东巡掘污长水徙今治改名由拳海盐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在今平湖境二世元年项氏据为西楚地汉高祖三年立兄贾为荆王地属之十一年诛复立会稽郡十二年封贾子濞为吴王海盐置司校尉新莽元年海盐为展武东汉建武二年复名海盐顺帝永建二年海盐县陷为当湖移治顾邑山在今平湖县南乍浦吴大帝黄武四年由拳海盐二县地为盐官县黄龙三年由拳野谷生改为禾兴因以纪年赤乌五年太子和讳改禾兴为嘉兴东晋咸康七年海盐县移处马嗥城隶南徐州八年复隶扬州梁武帝天监六年海盐县信义郡太清三年海盐东北境置前京县治京浦在今华亭县东南与嘉兴海盐俱隶吴州陈武帝永定二年海盐前京盐官三县地立海宁郡盐官隋文帝开皇九年吴州并信义海宁郡吴郡苏州钱塘杭州嘉兴盐官钱塘杭州唐武德七年复置嘉兴海盐县苏州八年嘉兴又废唐太宗贞观元年嘉兴县海盐嘉兴仍属苏州江南道睿宗景云二年又复海盐县苏州改隶扬州先天二年海盐嘉兴玄宗开元五年于马嗥城西北置海盐县即今治也天宝元年割嘉兴之东境海盐之北境昆山之南境置华亭县大历五年升嘉兴为望县十四年改隶浙江武帝会昌四年海盐县为𦂳县昭宗大顺元年海盐杭州乾宁四年吴越王平嘉兴梁太祖开平三年吴江县分嘉兴之北境与焉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王升嘉兴为开元府割华亭海盐二县属之明宗长兴二年文穆王罢开元府复属中吴晋烈祖天福三年析嘉兴之义和镇崇德县明年又以嘉兴秀州另立嘉兴县华亭海盐附焉自是不复隶苏矣宋太宗淳化三年隶浙西路徽宗政和七年秀州嘉禾郡十年割嘉兴之梧桐等五乡益崇德宣和三年复改为州宁宗庆元元年嘉兴府领嘉兴海盐崇德华亭四县元至正十四年为嘉兴路置华亭府属焉元贞元年海盐崇德为州元乱为张士诚所据明太祖吴元年改路为府以海盐崇德为县华亭属直隶宣德四年嘉兴之西为秀水北为嘉善海盐之东北为平湖崇德之东为桐乡领本县七之改崇德石门县 朝因)
湖州到任谢上表 南宋 · 张澈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下
锡对便朝,被玉音之褒宠;
承流辅郡,拜奎画之丁宁。
恩重丘山,感沦骨髓。
曾靡掩于信次,已祗布于教条。
中谢。)伏念臣才不逮中,智难语上。
本无奇于抱负,粗有志于事功。
剧邑字民,尝叨召审;
偏州佐治,徒效拙勤。
一麾将志于乘边,六院猥陈于司鼓。
王畿之岁歉,将使指以星驰。
沾品秩之陛升,缀宗藩之簿正。
居惭滥次,有腼素餐。
敢期命出于九重,忽奉对扬于三接。
天光下逮,玉色载温。
无狂狷之输忠,圣神之过听。
百生际遇,千载宠荣。
畀巨屏之蕃宣,佩细书之诲饬。
时惟古霅,实号名邦。
事简俗淳,共知非昔;
政平讼理,莫难于今。
征输虚积于负逋,财货致亏于本末。
赖守臣之风力,式如圣训之昭回。
要有通物成务之才,乃副治剧抑强之寄。
顾惟庸陋,曷与选抡。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际乾坤,仁均雨露。
与人不求备,各尽所能;
共理必惟良,弗轻其任。
臣敢不仰遵诏旨,俯察民情。
无愁叹则田里安,勉图称职;
有政事则财用足,当务究心。
臣无任。
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唐 · 李郢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龙门 一阳生 谢朓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任师中1079年 北宋 · 吕陶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自注:时苏子瞻以诗得罪,贬黄州。盖词云: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故及之。)
沈子健馀杭 明 · 朱多炡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苕水分西浙,馀杭更向西。
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
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石贯(一作贾)湖州(一作喻凫诗) 唐 · 姚鹄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引用典故:二陆
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
齐荣恩未报,共隐事应闲。
访寺临湖岸,开楼见海山
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王郡守之楚中 明 · 顾大典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一曲苕溪水,逢君又别君。
春风数行雁,日暮隔湘云。
苕溪春日 明 · 顾大典
 出处:御选明诗卷四十七
苕溪春深春欲归,柳丝拂地梨花飞。
客子辞家已三月,春风初换越罗衣。
罗衣竞试春江曲,花外莺声断还续。
春心羁思两相催,愁见天涯春草绿。
春草年年伴客程,扁舟明日又孤征。
故园回首春云隔,江上春风空复情。
校书郎曹公行状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
君讳崇之,字唐老姓曹氏
曹本出于黄帝之苗裔,其后封于曹,又封于邾,皆以曹为姓。
君之高祖讳霸隆,以勇略从太宗平河东有功,官至瀛州团练使,因家于东京
至君之考司勋始迁于,今为郑州管城县人
累世皆右职,而仕不大显。
司勋讳辅字子方
幼警悟,叹先世尝有功于用武之时,虽禄世于家,仕于朝者不绝,而天下承平久,谋臣猛将无所用其武,独感激读书,欲以文儒起身。
既登进士第,复以文章名誉显于一时。
唐老在髫龀时,见其父以文章从东坡、山谷游,名声籍甚,亦感悟读书,不数年学问益进。
崇宁初以里选贡于辟廱,补上舍,升入太学,遇唐老太学旧人,共窗席为笔砚之友二年。
时三舍法初行,宰相欲变文章,禁锢元祐之学,专用庄老学说,谈性命,说虚无,习为骫骳之文。
唐老为文豪放,不自雕镂,无所顾忌,其渊源家学不类时文气骨,以故试辄不偶。
诸公博士见而惜之,呼而语之曰:「子之文博辩雄伟,非不美也,奈不合今之法度。
今之程文,出入诸史,或误用东坡公一句,即谓之不纯正,有司虽爱其文而弃不敢取。
子急于奉亲,宜少变其体以就今之绳尺,则有司何敢弃也」?
唐老曰:「此文不难作也」。
因勉为之,果频中优等。
大观三年,遂登进士第,调延安府司理参军
从事郎、秦州工曹事,改差宁州工曹事,又改环庆路安抚使司管干公事,为耀州美原县
用举主,改宣教郎、知耀州白水县,转奉议郎、知真定府元氏县
宣和三年,知西京永安军使,转承议郎通判湖州,改差之火山军,又除校书郎
宣和七年七月十九日感疾而终,享年四十有四。
是岁虏犯京洛,𣪁其柩于郑州开元寺泗州
君娶李氏,封孺人
男四人:长曰承祖武功郎
曰光祖,保义郎
德祖、义祖,未仕。
女二人,长适进士魏仕宗,次在室。
孙男七人。
君平生喜为歌诗,清词秀句类其父,方除馆职,骎骎将履亨途,不幸寿止于此,不获显用于时。
延安时,兼管防城修战具,知美原日进筑镇安城等,朝廷嘉之,已议推赏,适兵戈猝起,其子光祖等皆奔窜,不能叙理。
其平生所为文,亦多散失,惟《东西晋蒙求》宣和间尝刊行于世。
某与君有同舍之旧而契相好,略知其大,偶遇光祖于江西,能言其家世及历官始末,虑愈久而遂失其传,请余状其事,故略叙其所知者如此(《卢溪文集》卷四七。)
为文豪:原缺,据傅校补。
再祭信兄文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一
士之生世,穷达不论,论其所传。
兄之文章,与其气节,古人差肩。
不幸不偶,一跌不振,时实使然。
虽屈一时,流芳无穷,尚慰九泉。
龙鹄之东,山秀水汇,归安新阡。
勒铭藏幽,勉致类,我哀莫宣。
天理未泯,会见二子,怒飞摩天。
联葺遗编,省养嫠嫂,某敢不虔!
以兹微诚,一恸告别,肝摧心穿。
呜呼哀哉!
沩山显化士往印经 宋 · 韩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石路天新雨,问僧何日来。
云求法舍利,庶用镇崔嵬。
我有一句子,不从黄卷开。
相逢未可举,伫子卞山王本、沈注:西土不置经藏,皆以塔贮佛经,谓之法舍利。)
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唐 · 薛逢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
夜雨暗江渔火出,夕阳沈浦雁花收。
闲听别鸟啼红树,醉看归僧棹碧流。
若见儒公凭寄语,数茎霜鬓已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