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王开府行状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八、《公是集》卷五一
维王氏得姓于周灵王之子晋,晋既仙去,而世人指其族曰王家。
其后剪以秦将显。
东汉处士霸,霸生孙甲,徙居于祁,自是太原王为著姓。
元魏时,固为广阳侯,侯二子:神念,神感。
神念避乱南奔梁,神感北事齐,而其家散处宋间,子孙蕃盛。
至丕又徙开封陈留通许镇。
镇后为咸平县,今为开封咸平人者,公之高祖也,世以赀雄。
曾祖太师公,祖中令公,皆好义周急,畜德不显。
至考韩国公,仕为江宁句容县
后以公贵,赠皆太师封大国,追封曾祖妣李氏义宁郡太夫人,祖妣张氏同昌郡太夫人,妣张氏同昌郡太夫人,赵氏会宁郡太夫人,李氏吴兴郡太夫人
吴兴出也。
少奇警力学,能文词。
天圣八年进士仁宗廷试,以为天下第一,时年十九。
将作监丞同判怀州,改颍州,以吴兴忧去官。
丁韩国公忧,居丧摧棘,杖乃能起。
景祐二年,服除,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建言朝享太庙祝文著后姓非是,请止以谥别之
废后郭氏卒,诏葬以后礼,既启菆,天子以上元御楼观灯。
公以谓春秋大夫智悼子卒,未葬,公燕于寝,杜篑谏止之。
君于臣义且若此,矧后生虽见贬,而死被尊礼,宜有恩也。
请罢元夕灯燕,俟十七日遣奠,仍禁士庶声乐。
三年,充三司盐铁判官赐绯银鱼袋。
五年,权同修起居注,转右正言
宝元二年知制诰,充北朝正旦国信使
明年,赐三品服,判太常礼院、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同知审官院勾当三班院
公言广南幅员千里,邻控蛮獠,而节制所总,止桂、广二州,边阻势离,蛮或窥犯,缓急不及事。
请仿唐制,以东路之广、潮,西路之、容、邕,分五管以密援。
疏上不报。
其后十年,侬智高广州,又二十年,李正德陷邕、廉、钦,于是人思公言而服其识。
明年,充益、梓路体量安抚使
是时两川荒馑,公私凋残。
既至,奏蠲逋负,阅官吏良否,多所进绌之人,人大慰说。
蜀郡媪某氏,多赀无子,一孙才数岁,媪意以赀厚其弟,顾难于其妇,乃诣郡诬妇不善抚吾孙,愿出之。
狱具,公至,立姑妇于庭,置儿其间,儿急趋母。
公曰:「岂不善育也」?
媪伏诬状。
又里民孙氏产力钜万,死而子幼,其妻念门户事,请其兄经理之。
嫉者或告其畜禁物,州用坐长法,以徒当其兄。
且诬其妻不睦于夫,常祀神咒诅,将以义绝出之。
公曰:「良人已殁而妻以罪出,甥家犯禁而舅为共犯,非礼律意,闻见所无」。
皆奏正之。
二事,人夸以为神明。
未还,拜翰林学士
庆历元年知审官院
明年同知贡举
契丹之盗边,常为塘水所限。
是年春,其使刘六符谓馆伴贾文元公曰:「南朝塘泺,何为者也?
一苇可杭,投箠可平。
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遂可路矣」。
时言事者亦请涸其地,耕以养兵。
仁宗以问公,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术,不应以语敌,此六符誇言耳。
设险为国,先王所不可以已,而祖宗之所以限敌骑也」。
仁宗深然之。
其后神宗复尝问之,公对如是,神宗曰:「正朕志也」!
是北敌以王师问罪元昊,故谋为牵挠,勒兵境上,使六符为不可得之求耳。
七月富文忠公再报聘。
既行,继有诏附文忠以赐六符文忠疑国书与政府口宣及诏语或参差,至中路启书,果异,遂倍道驰还,叩閤门请对。
公方考试后殿仁宗急召谕之曰:「毋须同列往,独视之」。
公归院与文忠议,一夕易其书诏,大要以强中国绝后日牵制为意。
前此敌书,有太宗皇帝「于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无名之师直抵燕蓟」之语,一时莫知所答。
公独请问曰:「臣知其故」。
曰奏书云:「太宗尝驾并郊,匪谋燕垒,于是贵国刺梅里求致书行在,而反潜假其援兵。
既交石岭之锋,遂举蓟门之役」。
仁宗喜曰:「乃自有本末」。
执政曰:「非王某该详故事,殆无词也」。
十月,敌泛遣萧阶来议事,公实馆伴,阶因请为我禁元昊犯边,而指在求赂。
是时朝廷亦已厌兵矣,及阶行,燕于班荆,始诏公许阶,诚能约束元昊,则当班师,可缘诏语付阶。
公以诏书予之,使常得持以邀我,非便。
但详谕阶而已。
还奏之,仁宗善之曰:「唐之回鹘恃功,王室难制,几有之也」。
起居舍人
十二月知开封府,踰日都城肃然。
明年上元,故事,籍尝为盗恶少,每至是拘之狱,公呼谕遣之。
曰:「倘更为官得盗,当除尔籍」。
皆拜而去,五夜无警。
三月,以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李用和以元舅除宣徽使,意不满,不谢。
居数日,除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言:「杜审琼太祖太宗舅,事两朝有劳,然终不至宣徽使,祖宗所以保后家也。
用和无功贪骄,而陛下名器听其所欲,恐非所以全安之。
欲报母后,厚赐之可也」。
判国子监,请辟锡庆院以广学宫,因请车驾视学
夏文庄公经略西师久无功,移疾归淮西
未几,召为枢密使
公言无忠谅之节,专为身谋,当要重之任,不深惟报效,而以疾为辞。
今遽擢起,是避事为得计也,无以厉世。
又入对极论之,而仁宗未省,遽起,公引帝裾毕其说,遂罢
石介作《庆历圣德诗》所颂一事也。
苏舜钦子美监进奏院,鬻故牍得缗钱数千,夜召朋友宴集,客或为《傲歌》,有「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云者。
公弹劾之,遂坐黜。
又言:「中书枢密院总天下机务,职分不明,执政之臣,劳而无功。
日五鼓趋待漏院,阅文书以待陛奏,退集议,归已近午,数刻之间,占书施行未既,已逼再集讲明日事矣。
酬酢有不逮,何暇安危远虑哉?
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则繁简固有节奏。
请以今事细例孰者归之有司」。
仁宗既用公之议,升章献明肃章懿章惠皇后祔于真宗室,因言:「艺祖孝章皇后尝正位号,而祀别室,非是。
亦请升配」。
时不见用,至元丰中,卒如公议。
李良臣陷于敌,数年来归,议相六室,复閤门故职。
公言:「良臣虽能终自拔,前不死战为贼俘,实有罪。
今加宾叙,无以示后。
李广名将,陷匈奴得还,议当斩,赎为庶人。
苏武不屈节,白首归汉,才得典属国
古之驭将法义如此,良臣宜待后效」。
兴国绍宗铸铁象,妄言灾福,惑众聚财,士女倾赴之,以金银器饰投诸冶,中贵人督作,宫掖出赀佐之。
公以为:「西师宿边,而财费于不急,动士心,起民怨」。
诏立还中使,禁止之。
又言四月朔太阳当亏,经典所忌,请罢游幸西苑。
诸后既升祔,赐群臣帛有差,以公由翰林学士迁,特命倍赐与学士等。
公曰:「不敢以臣废法」。
屡敦谕,讫不受。
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庆州,以边事用度无艺,军费几屈,公累疏之,逐宗谅岳州
五年,馆伴北朝回谢使。
六年,复拜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公言:「太祖时兵十二万,太宗时十八万,章圣时四十万,今遂倍之。
兵在精不在众,冗数坐食,非计也。
三司虽总财用大计,而事实在外。
太原大名永兴帅臣,各带计置一路粮草」。
是冬请补外,改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亳州,改郑州
明年三月,转给事中
七月,移澶州
明年,拜尚书礼部侍郎,坐举张得一罢职。
是年河朔大水,民流亡,朝廷分河北为四路,各置帅。
公以本官充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
至则为方略,振哺全活甚众。
皇祐元年春,复两学士
五月,充永兴路都部署安抚使知永兴军
七月,改河南府西京留守
十一月,转户部侍郎河东安抚使,知并州兼本路计置粮草。
四年,还朝,知审官院,充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判太常寺
公在经筵,每进读,必以古义反复劝上,以傅当世之事。
仁宗迩英阁置《太玄经》、蓍草,顾曰:「宫中每阅此。
卿亦知其说乎」?
公具对本末,因曰:「愿垂意《六经》、正史,此非帝王所宜学」。
翌日已彻去。
五年,知贡举
至和元年,充三司使,充回谢北朝国信使
见敌主于混同江,敌每岁春帐于水上,置晏钓鱼,惟贵族近臣预,一岁盛礼在此。
每得鱼,必亲酌劝公,又亲鼓琵琶以侑之。
谓其相刘六符曰:「南朝少年状元,入翰林十五年矣,吾故厚之」。
使还,除宣徽北院使
言者以公是行,遇正旦使宋撰于靴淀,撰与敌使争不直,公实与会。
即改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嘉祐二年,移秦州
羌族瞎药木征唂厮啰,连衡更出,岁为边患,公以威信诱服,皆请吏修贡,西境无事。
知河南府,知定州
八年,英宗即位,拜兵部尚书
治平二年知大名府北京留守
京师大水,公上《治平政鉴》十篇,大概谓宜寅天尊祖,慎威福,判真邪,爱民兵,以答天诫
神宗即位,拜太子少保,遣中使李舜举诏曰:「卿曾献忠先朝,今宜有辅不逮者」。
公约《政鉴》之义,上《圣政备览》十篇。
明年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再任。
熙宁初,西边久无事,而疆吏产谋造端,公极陈所以绥怀之者。
夏人果使横山族杀保安守将杨定,继遣使以其主谅祚讣至。
公请选勇辨士诘取害定者,羌果送之,戮于境上而受其使。
未几,边将又遣兵攻羌境,羌复犯我庆州,我亦取其蒙古城
公知边患未有艾也,复上疏言章圣得潘罗支而继迁之患息,仁宗得唂厮啰而元昊衰。
横山五族与吐蕃董毡等众族,世受王命,今宜以恩信深结之,可得其用,是夷狄攻夷狄之道也。
又请按求唐韦坚裴耀卿水运以实关中
唐引粟江淮为回远,今可漕太仓,则比唐为易,其言道路甚悉。
常因日蚀,上天下形势、忧勤启圣、为政先后三论。
召还,有大臣语公曰:「今大新百度,能少默当进矣」。
公谢曰:「士固欲得位以行其志,然未闻枉志以求位也」。
遂论新政
谓青苗、助役,皆县官渔利;
谓诸役法困民,惟衙前籍上米石使相助,若可行以代吏禄,然是竭良民以养浮浪。
公于是不得留京师,去留守南都
四年,判河阳
五年,再判河南府
八年,还朝,兼中太一宫使
言今天下兵分隶所谓三十六将,臣观其人,皆斗将而已,仓猝当误事。
又言国马大事,监牧不可废;
交阯邕管,罪不可赦,宜募兵江湖,使习风土,便器械,赋刍粮于荆闽,则无劳费。
公恳求閒退,章八上。
元丰元年检校太尉南院宣徽西太一宫使
赐金方团带,先茔得置寺,皆异礼也。
归居洛阳,面辞,陈天下利害有人所难言者。
执政而下,侍从馆阁士大夫,皆为诗以美其行。
三年,彗出西方,诏求直言。
公上疏,大要以爱民省事为本,愿振滞淹,伸冤枉,蠲逋负。
大享明堂,诏入陪祠。
既毕事,召对曰:「北门常须旧德,而卿故治也,当再劳卧镇之」。
又屈指数曰:「某年召卿归矣」。
时三路籍民为保甲,下户皆不免,日聚教之,提举官禁令苛急,河北保甲往往为盗贼,百十为群,州县不敢以闻。
公极论其弊,谓非止困其财力,害其农业,所以使为不良者,法驱之也。
将恐浸淫为大盗可忧,愿蠲裁下户。
于是主者指公沮法异国论。
公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
章入不已,天子始悟保甲之为盗也。
六年三月,拜安武军节度使再任。
八年三月今上即位,拜彰德军节度使
公再至魏,前后求退,章累上,不许。
七月寝疾,诏遣中使国医临视。
二十三日,薨于府第之正寝。
讣闻,两宫惊悼,遣使慰恤,赐予甚厚。
又朝中贵人护丧归洛,以开府仪同三司告其第。
公仪观端秀,动容步武,皆有规度,语韵如钟。
于书无所不观,博杂涵茹,而折衷于孔氏。
为文章浑厚清伟,尤长于比事俪辞。
平生奏章,皆自为之,至老不以属人。
宾客喜清谈论文,诵讲古人词草及国朝典故。
少遭天下无事,仁宗向意经术,奖用文学士,公翱翔出入,论思谋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切权近,发明时政无回隐,侃侃谔谔,白首逾壮。
故逮事四朝,多见纳用,而眷遇深渥,在朝廷清涂要地,践履周遍,外之名都大镇,多再至者。
所至首访民所同患,所同欲,废举之,专以恺悌之情与人休息,人是以安乐之,去而思之深也。
两蜀、魏、定皆立生祠。
士大夫皆曰:「王公之志,虽不得坐庙堂行之,然内外五十馀年,凡诏告于上,设施于外,其及物者盖多矣」。
累典贡举,遇士有大体,号为得人
公少喜道家说,其于颐生练气,盖有自得之者,故年益高,神明益彊。
临终且索笔草奏,求舆疾归洛,奏成而目瞑,词气不乱。
或泣于傍,犹摇手止之。
兄弟十人,从子孙众多,以公官、以公嫁者数十人。
疏族寒士有谒必厚之。
薨之日,橐无馀赀,而孙犹未有官者。
公娶薛氏,资政殿学士简肃公之女,追封平乐妹,今封和义郡夫人
子男七人:未名而卒者四人;
仕而卒者二人,曰正甫奉议郎,曰端甫大理评事
次曰晋明,今为承奉郎
女八人:在室而卒者三人,嫁朝议大夫程词恭、朝奉郎任公裕孙亚卿而卒者三人。
今二人之婿,曰节度推官石宗彝、宣德郎吕希亚。
孙男七人:秉文景文,并承务郎
文,假承事郎
贲文,尚幼;
馀早卒。
女三人。
曾孙男女三人。
公所著内制外制集各五卷,奏议十卷,文集七十卷。
王氏世葬开封府开封县之苏村,至公始葬其考韩国公尉氏县柏子冈
今又卜之地,得于河南府河南县教忠乡府下里,而曰得公薨之年十二月甲申吉,乃葬公焉。
公旧名拱寿,唱第日,仁宗面赐今名。
谨具公世系官事始终,上尚书省,移于太常,告于太史氏。
谨状。
七月一日道祖剧饮 宋 · 葛胜仲
 押词韵第十七部
长卿已倦游,十年安泽国。
越鸟巢欲南,鹧鸪飞懒北。
会予亦蹭蹬,从子寄岑寂。
有酒时相邀,欢饮终未剧。
今当大火流,似闻姊丧释。
羽书静追呼,乐禁通考击。
扫除北窗凉,招速东床客。
暂勤车骑都,来辍春秋癖
白啖苦无赖,红颜因暂惜。
畦蔬撷,园果剥棘。
金齑荐子鹅,银条脍玄鲫。
弓弯舞袖宽,珠贯歌声激。
景升陋三雅,淳于能一石。
拟取醉辖投,慵持诗烛刻。
浮生百年幻,且尽一朝适。
莫待佐稽山,对案空相忆。
豫章都督义宁郡公庙碑 南宋 · 李义山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都督谓谁?
豫章罗睺也。
按罗睺字公布,为浔阳临烝侯周法皓后。
陈宣帝时以军功授开远将军,除信雄将军、使持节豫章都督十郡诸军事
廉明公恕,岂弟爱人,狱讼庭决,不关吏手,政简刑措,民无纷华。
章江立义渡以便往来,于剑池东北五里许浚流入长乐港,灌田千顷。
民怀其惠,爱之如祖父。
仁寿元年东宫右虞候,卒进义宁郡食邑一千五百户。
予邑亦附食邑也。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诏副杨素讨而平之,复讨馀党,军于绛、晋、吕三州,为流矢所中,卒于师,时年六十四。
豫章民追思之,予乡于曲江立碑颂德并祠之。
南唐时邑令冯公仪、胡旗塘可行重整庙貌。
今罗塘胡伯仲偕同族进士胡大训继而新之,徵予记焉。
爰系之词曰:挹尧山之特秀,继罗峰之绝学。
跨曲镇之高风,漾半月于有形,彻三潭于一色。
浮光耀金,静影沉玉,天泽思波,一碧无际。
此诚江南第一景,而水乡佳处也;
此诚贤牧万年祠,而清辉佳处也。
按: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二,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挽张尧冕(治易家贫不易其操乃子利仁精医) 明 · 符锡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回首筠山下,持君是几年。
清言犹在耳,瘦骨巳重泉。
古行存流俗,浮名问绝编
宁知遗安泽,岐术妙心传。
奉送别驾效愚沈公署邑篆得代还郡二律 其二 明 · 饶与龄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霏微春雨暗河桥,草色青青涨早潮。
方咏飞鸿安泽国,忽瞻彩鹢拨归桡。
三年半刺良翰,期月慈君薄试萧。
欲采民风知骏绩,阳载道裤襦谣
镇川东轩。用板上韵(乃李三滩韵) 其一 甲戌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一湖营录
羁思常如酒未醒,忽投宾馆似虚亭。
日晴树影连高栱,风暖花香满曲棂。
雪鬓不堪惭露冕,星轺谁解恋云扃。
一询乡俗翻惊骨,遗臭千年说义宁(舆地胜览云。高丽元宗朝。以林衍之乡。升本县为义宁郡。及衍诛。还降为县。)
九日湛静斋亦宋乔梓载酒元明石室登高同郭公鹫湛天沐天及祯士文安泽君介以长儿端木纵饮至夜月高而还地为甘泉先生书院故址碑碣存焉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登临不觉杖头劳,屋外晴峰石势高。
南尽海门飞白雁,东来帆影走洪涛。
千杯酬酢宁辞暮,一笑乾坤且自豪。
在昔重阳谁对月,应留佳事待吾曹。
九日湛静斋亦宋乔梓载酒元明石室登高同郭公鹫湛天沐天及祯士文安泽君介以长儿端木纵饮至夜月高而还地为甘泉先生书院故址碑碣存焉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愧无新句谢烟霞,二十年前此寄家。
老树有根蟠石底,古碑和字长藤花
清秋高会人犹昔,白发重来岁渐加。
先正追踪英少事,钓台风月满江涯
葛溪 清 · 胡蛟龄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乔木村村树,芜菁岸岸花。
浪翻春雨急,山带夕阳斜。
古县城三板,浮图水一涯。
更投前路宿,帆落听鸣蛙。
命添建海宁县城石塘前坦水石诗以志事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
柴石两塘工,前巡大端定(前巡阅视海塘时有以老盐仓一带柴塘恐难经久请易柴为石者及亲临度试则塘内沙活不可下桩再移内数十丈虽工作可施势必毁弃田庐未弭患而先殃民又岂保卫之道因决意脩筑柴塘敕部议增薪值俾采购裕足并命添置坦水篓石捍护堤根)
兹来重相视,事无不用敬。
念兹古县城,万民所托命。
城南即石塘,鱼鳞固绵亘。
但潮今北趋,已近塘根迎。
坦水纵两层,潮来惟一剩。
设使久荡激,塘根将致病。
去岁虽添建,六十丈而竟。
尚欠久安策,俾增一律称(去岁抚臣请建坦水六十馀丈止就险要而言于全塘形势尚未筹及因命增建四百六十馀丈并视二层旧坦之桩残石缺者令补易缮完使护塘根水资巩固)
(去声)势护石工,费帑吾宁听。
何当复中亹,额手斯诚庆。
丹徒镇旧县也。)戊辰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十
一半全沦水,丹徒古县城
左担同蜀栈,束马类阴平
小港抽船税,冲途设市评。
无嫌地形仄,千室庆丰盈。
原州百泉县李君神道碑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金城裂地之灾。
玉弩惊天之祸。
蹴昆崙以西倒。
泰山而东覆。
三微历数。
尽薰歇以声沈。
万国衣裳。
咸土崩而瓦散。
是故殷忧启圣。
圣人腾海岳之符。
草昧兴王。
王者受风雷之祉。
则有思穷图谶。
潜观赤伏之萌。
识洞禨祥。
暗察黄星之兆。
天悬两日。
询去就于河宗。
震三川
考兴亡于柱史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
剪荆而叩天门
临坛场而对休命。
及其元黄再造。
日月重轮。
功成而不居。
名遂而身退。
南华吾师也。
亲居贱职。
东方达人也。
安乎卑位。
然后武城弦唱。
优游礼乐之中。
彭泽琴樽。
散诞羲皇之表。
杜当阳之文武。
犹存。
薛孟尝之池台。
风烟遂歇。
悲夫。
死生命也。
贵贱时也。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出处者君子之恒务。
左右者君子之攸宜。
吾闻其语矣。
今见其人也。
君讳楚才
卫州卫县人也。
昔绕枢神电。
轩辕氏之驭百灵。
贯斗祥星
颛顼氏之临四海。
金科作范。
商邱有帝系之云。
玉札披图。
幽谷有贞人之气。
由是公侯策命。
历千载而弥昌。
钟鼎欢娱。
经百王而不替。
岂直将军列位。
孙吴暗合之兵。
协律当官。
天地冥符之乐。
若斯而巳矣。
曾祖裕。
后魏东宫舍人太子洗马使持节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燉煌郡开国公
赠兖豫二州刺史
直城西望。
高阙东临。
非无置驿之欢。
实有前驱之宠。
琅琊负海。
八门都督之荣。
玉漳濒河。
百代封侯之贵。
大父昌。
北齐彭城王中兵参军事。
济阴郡
袭封燉煌公
文场笔海。
炤烂等于星辰。
辩囿谈丛。
铿锵协于风雅。
九千里之丹凤。
始践王门
七十日之黄龙
初阶郡职
考孝友。
晋州岳阳县
颜回太平王佐。
月角殊姿。
仲由称礼义霸臣。
星衡诡状。
唐都晋野。
恒山太岳之风。
墨绶铜章
错节盘根之化。
若夫于公之宅。
驷马争驱。
辛氏之门。
五龙齐驾。
英灵不巳。
还当命代之期。
将相有徵。
克保承家之业。
东郊竞日。
探秘迹于玑衡。
西蜀谈元。
灵心于造化。
雄才壮思。
首九奏而和八音。
广见洽闻
披五车而诵三箧。
加以兴居礼乐。
出入孝忠。
简于一人。
备于万物。
弓旌叠凑。
始命贤良。
币帛交驰。
载徵岩穴。
从微至著。
滥觞萌括地之波。
积小成高。
覆篑渐排云之构。
隋大业十二年谒者散从员外郎
非其好也。
属三千否运。
百六灾年
诸侯窥玉鼎之尊。
天子金陵之气。
蚩尤则命风召雨。
桀黠于中州
共工折柱倾维。
崩腾于海县。
能扶天下之危者。
必据天下之安。
能除天下之忧者。
必享天下之乐。
高祖神尧皇帝所以从人望。
灵心
镇天关。
地轴。
鼓声雷骇。
亲张霹雳之威。
旌羽星悬。
手握招摇之柄。
君冲情索隐。
妙算知来。
东井而考前闻。
西河而尊故事。
上略中略。
奏山石之奇谋。
文韬武韬。
奉川璜之秘诀。
义宁二年车骑将军
累加开府
武德五年右卫二十四府右车骑将军
仍于邛州镇守。
皇阶甫辟。
尉候之虚。
天步初夷。
尚有风尘之警。
示之以文德。
陈之以武功。
所以外户不扃。
所以重门罢析。
六年中山府左列。
南州旧俗。
淫其白兽之祠。
西僰馀氓。
背我黄龙之约。
王师直进。
陵剑栈以长驱。
庙略遐宣。
指铜邱而决胜。
七年诏君讨袭。
枫天枣地。
金门玉帐之营。
方卦圆
剡木弦弓之射。
以此众战。
谁能敌之。
以此攻城。
何城不克。
雷出而星曜。
龙腾而凤飞。
一鼓而擒四姓。
三战而平百濮
大夫耆老。
非唯二十七人。
拓土开疆。
岂直五千馀里。
返行饮至。
舍爵策勋焉。
礼也。
其年加上大将军
赏口十六人。
并良马一匹。
而俄以争功得罪。
游侠从军
特降王纶。
遐迁腾府。
通塞有命。
潘安仁之绪言。
富贵在天。
卜子夏之馀论。
无阶封禅。
空叹息于周南
绝望夏台
竟栖迟于汉北。
太宗文武圣皇帝承圣皇之大宝。
奉天帝之休期。
雷雨八瀛。
光华四极。
旌贤赦过
维新之命屡覃。
念功简劳。
惟旧之恩累洽。
贞观元年授长乐监。
仍命于北门供奉。
宜春禁苑。
太液神池。
浸石菌而扬波。
金茎而挹露。
南经丹徼。
恒陪万乘之游。
北绕黄山
再奉三驱之礼。
当是时也。
穆穆焉。
皇皇焉。
济济焉。
锵锵焉。
一阴一阳而有序。
自南自北而无外。
犹复中宵不寐。
殷勤多士之林。
昃景忘疲。
涣汗非常之辟。
十四年应诏四科举。
射策登甲第。
明于国家之大体。
达于人事之始终。
可谓宰相之璞。
可谓皇居之宝。
洛阳才子
一承宣室之谈。
鲁国儒生。
行践中都之邑。
寻授灵州沙县
累迁原州百泉县
科通紫徼
印负黄州
秋九月
寒沙四面。
平云匝陇。
处处而秋阴。
圆魄低关。
苍苍而夜色。
君乘辎演教
佩绂临人。
德被三城。
风移五县。
抽琴命操。
还临单父之堂。
系石飞鸣。
即对李泉之学。
明以御下。
水镜而通辉。
清以立身。
共水壶而合照。
神行有感。
方登玉铉之阶。
灵化无方。
独叹琼棺之墓。
春秋七十有一。
显庆元年十二月八日
终于官舍。
君年十一丁内艰
朋友相哀。
家人不识。
昔称曾闵。
今曰荀何。
近古以来。
未之有也。
隋郡东曹掾江溢见而叹曰。
此真可谓保家纬化。
嗟尚者久之。
大业末年
皇纲渐紊。
扫一室
自怀包括之心。
独守太元。
且忘名利之境。
于时特进房仆射相州等。
并以江海相期。
烟霞相许。
付同心之雅会。
刎颈之良游。
或闭户读书。
累月不出。
或登山涉水。
经日忘归。
斯贤达之素交。
盖千年而一遇。
洎尘埋五岳。
海没三山
辞殷而奉周。
背楚而归汉。
深谋远虑
即良平无以加也。
行军用兵。
不能尚焉。
数奇命蹇
遂无望于高门。
日往月来。
竟销声于下邑
情均宠辱。
则万象同归。
迹混
则百龄俱尽。
浮生若寄。
大渐弥留。
遗诲子孙。
庶几薄葬。
梁鸿之宅兆。
邈矣他乡。
祭仲之高居。
依然新郑
唯仁与达。
君其有焉。
存荣殁哀。
此之谓也。
即以某年月日。
葬于某原。
夫人广平氏。
尚书左丞士顺之曾孙。
建安郡司法长文之季女。
霜凄月莹。
菊艳苕华。
淑问秀于闺房。
柔风洽于诗礼。
琴前镜里。
孤鸾别鹤之哀。
城崩
妇湘之怨。
长子金河校尉上柱国辅仁等。
十轮方驾。
万石骈衡。
窥上帝之兵钤
入先王之册府
指苍天而永诉。
血下沾襟。
对白日以长号。
悲来填臆。
于是缌麻执友。
素盖宾朋。
传祖德于高阳
考丰碑于太学
庶使城隍一变。
犹知邓艾之名。
陵谷三迁。
尚识钟繇之字。
其铭曰。
玉斗之英。
瑶光之精。
巡河并洛。
握纪提衡。
柱史论道。
将军用兵。
陆离簪绂。
奕叶公卿。
岳牧腾誉。
弦歌有声。
叠影
岩桂增荣。
山泽通气。
风云表灵。
凝脂点漆。
月角珠庭。
白玉无玷。
黄金满籯
忠为令德。
孝实天经。
朋友千里。
烟霞百灵。
琴尊野尚。
竹山情。
数属郡海。
时逢斗星。
黄龙电震。
白骑雷惊。
赫矣高祖
元亨利贞。
圣人有作。
天下文明。
自此提剑。
因兹间行。
攀鳞北海
翼南溟
水火之阵。
孤虚之营。
左提右挈。
东讨西征。
巨猾斯斩。
元凶载清。
功符卫霍。
知若良平。
自满知损。
居中忌盈。
萧条异县。
坎𡒄浮生。
降以中旨。
宾于上京
陈书诣阙。
对问扬庭。
山连雁塞
野接龙坰。
期月而巳。
三年有成。
波澜不息。
箭刻无停。
梁木其坏。
高台巳倾。
关云断绝。
陇雁飞鸣。
双凫叶县
跼四马于滕城。
莫叔达墓记政和元年三月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八、《庄简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山西省临汾市古县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予妹适馀姚莫叔达
崇宁三年甲申十月二十二日,以疾卒,即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县之双雁乡乾溪之原。
是时予在国学,每以不及见为终身恨。
大观四年庚寅,遽闻叔达六月二十八日卒,予又窃禄河东
甲申距今七年,而君夫妇相继不幸,吁,可伤哉!
况予与君为姻契,盖有不可解于心者。
其生也既不得数与君游,其死也又不得临尸而一祭,此重为可伤也。
叔达家世儒者,少孤而立,天性和易,居家遇人与待交游,初终一心,不为疏昵厚薄。
故其死也,亲故无有怨议,既无愧于生死矣。
方吾妹之凶,君始过冠,遂无复有继室意。
平居蕴藉,有萧洒出尘之趣,故其死也,脱然如有所之,复何愧于夭寿邪?
享年二十八,讳彦逵叔达其字也。
曾祖政,祖偕,父易,皆隐德弗耀。
明年政和改元三月三十日,合葬于吾妹之域,从先卜也。
生一子,岁周而殇,先瘗其母之侧。
予闻君讣,得其死之详,故其葬也,述此以见其伤君之情,且以纪其岁月云。
将仕郎晋州岳阳县主簿、专切教阅保甲、管勾学事李某书。
天尺楼 明 · 林大春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玉叔所建,以藏累朝玉音者。其高凌太空,俯瞰云梦,因取古去天尺五语以名之,江湖虽远,不忘君也。
高筑危楼霄汉间,飞甍咫尺近天颜。
登临赋客留新制,邂逅仙人讲大还。
宸翰几惊神物护,丹心聊与彩云閒。
先忧后乐吾曹事,须记岳阳镇禹山。
九月二十六日辛酉。午憩双望铺。夕宿永平府 其二 壬申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朝天后录
虏龙古县北平城,天府雄藩拱帝京。
绝漠羯奴穿汉塞,神州民物堕秦坑
中朝误杀袁经略上将争传祖总兵
幸赖皇灵同电扫,丘墟满目尚堪惊。
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682年9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诸侯计功。其铭曰仲山甫式于百辟。
大夫称伐。其铭曰正考甫恭于三命。
所以扬其先祖。所以示其子孙。
上古之初。刊于礼乐之言。
中年以降。述于宗庙之碑。
文质既殊。条流遂广。
山河永配。金石长存。
或旌原氏之阡。或表滕公之墓。
观百林之字者孝廉之旧业。
于是乎不愆不忘。读黄鸟之词者。
文范之馀风。于是乎可久可大。
公讳珽。字叔珉
河南洛阳人也。宇文归之远派。
宇文翰之馀秩。龙火昼夜于钟山
鹏云南北于溟海。自中州圯坼。
上国崩离。魏氏忘其宝图。
齐人弄其神器。则天有成命。
周虽旧邦。文王以业重三分。
昭事上帝。武王以功成八百。
阴骘下人。车书混一于域中。
子弟星罗于海内。方乎刘泽
乃天汉之懿亲。匹以曹洪
当涂之近属。及其隋室迁鼎
唐运握符。固亦坛社仍存。
山河不替。曾祖显和。
后魏冠军将军朱衣直阁东夏州刺史车骑将军散骑常侍长广郡。周赠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延丹绥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
周书有传。对扬天命。
保乂王家。霍去病初封冠军
周亚夫始为车骑。剖符之重。
任在于六条。建国之荣。
礼高于五等。祖神举。
使持节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尹柱国大将军并潞肆石四州十二镇诸军并州总管东平郡公。赠少保
周书有传。材优辅弼。
业赞云雷。晋则羊祜仪同
楚则若敖柱国王章之拜京兆
天子闻其直言。郭伋之莅并州
诸童符其恩信。考谊。
隋文皇帝挽郎。皇朝益州青城瀛州清苑县令
钩深致远。直道正词。
不汲汲于富贵。每乾乾于日夕。
广都蒋公炎。非无社稷之能。
太邱仲弓。自有闺门之德。
庆成弧矢。气袭芝兰。
剑则赤山之精。牵牛于北列。
鼎则黄云之宝。入天驷于东方。
资大孝而立身。蕴中和以成德。
词参变化。稽百代之阙文。
学富图书。阅三冬之旧史。
司徒袁粲。许之以栝柏豫章
处士祢衡。目之以椅桐梓漆。
初任国子生。擢第授道王府参军郑州参军事
横经太学。射策王庭。
高阳才子。宣慈惠和之誉。
武公新邑。济河洛颍之间。
兼摄务殷。参卿位重。
王徽之任达。国士升车。
刘简之博闻。中郎寓直。
秩满。授遂州司户参军事
天开井络。地泄江源。
财雄翕习于外区。栋宇相望于近甸。
尹兴为政。知陆续于众人。
黄谠临官。识包咸于数子。
寻迁绛州翼城今。大梁星野。
少泽封圻。城故绛以深其宫。
新田以流其恶。实惟繁剧。
载著循良。鲁国有司。
无擅徵之事。南阳郡
罢休沐之娱。州府状闻。
乡亭颂德。亦由礼让之化。
绵竹于是乎作歌。风俗之夷。
浚仪于是乎刊石。稍迁符玺郎
寻奉敕检校鸿胪本官如故。环济要略。
掌天子之符玺。刘熙释名。
京师之心腹。是分麾节
赞王侯。国信不差。
郊迎有序。迁尚书职方员外郎
夏书禹贡。辨其川泽。
周礼职方。明其物土。
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
閒夜絜斋。惟有张灯之宿。
诏除朝散大夫晋州司马。寻迁长史
平阳旧县。姑射灵山
玉印仍存。瑶城未改。
习凿齿之逢宣武。三命而践侍中
管公明之谒冀州。四见而登别驾
诏迁同州长史河西辐辏。
北膏腴。秦地之下邦。
汉京之左辅使君何以为政。
端右宜其得人。江统知贤。
直言则陈留阮宣子唐林荐善。
通理则汝南黄叔度王祥纠合。
公辅之宏才。荀羡逸偫。
壮冲天之劲翮。享年六十有五。
永淳元年六月二十一日。终于华州之别业。
呜呼哀哉。公元亨利贞。
文行忠信。礼乐之君子。
儒林之丈人。当在中求。
自是风尘外物。友于之义。
伯淮与季江同寝。朋从之道。
鲍叔管仲推财。优游大学之中。
藉甚平台之下。辎车就列。
化洽于二州。油轼当官。
政成于半刺。道尊德贵。
而大位不跻。有志无时。
而天年不永。即以其年十月
迁窆于郑县安乐乡之西源。嗣子某官等。
诗礼预闻。箕裘早学。
生则尽其养。刘殷积粟于七年。
殁则致其哀。唐颂绝浆于九日
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所封。有咸林之采地。
晋侯所赂。有河外之城邑。
其川渭水而玉璜。其镇华山而金石。
习习旟旐。纷纷野田。
范巨卿素车来哭。韩元良则缌麻设位。
大夫梁鸿之命。终陪列士之坟。
妻子从田豫之言。竟托神人之墓。
呜呼哀哉。铭曰。
国自东部。家承北平
遂荒中县。奄有神京。
时逢日薄。运改天正
二王之后。三代之英(其一)
惟宗惟祖。有典有则。
大魏将军。隆周柱国
于穆显考。其仪不忒。
礼乐宣风。闺门表德(其二)
五才钟秀。百福与贤。
蜀都曾子汉代颜渊
公之广学。其积如山。
公之大辩。其流如川(其三)
亲则郕霍。地居周郑。
人物会同。歌谣鼎盛。
设官分职。天子有命。
束发登朝。参卿军政(其四)
江汉之流。河汾之都。
礼优悬榻。任重前枢。
六玺为贵。皇天降符。
九州为广。益地开图(其五)
平阳守土。下部风俗。
秦晋闾阎。山河𮜿躅。
缇油之化。海沂之曲。
始听鸡晨。行复骥足(其六)
龟长筮短。吉往凶来。
宾朋永诀。徒御相哀。
华馆无象。元堂不开。
青龙水曲。白马车回(其七)
漠漠古墓。槭槭寒桐。
郭门之路。平林之东。
天光少日。地气多风。
凡生物而必死。唯君令始而善终(其八)
清节先生墓志铭建炎四年十一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九
江左隐君子萧子荆讳楚号三顾隐客
仲舒死,以甥从罗公括学,攻苦二十年,不汲汲仕意。
绍圣间,以母夫人命预螺川贤书,不中礼部程,留太学
时方校声律,己独穷经,于《春秋》尤深。
淮海孙氏、伊川程氏皆以三《传》闻,授业者常千人。
先生往质疑,归叹曰:「政未免著文字相」。
作《经辩》,众高之,谓是将名家,乃更北面。
会母老,且蔡氏方君图,遂慨然引还,入林下。
移其从游冯澥书,谓蔡氏败国,将为宋王莽,誓不复仕。
得之惊,今始證其不狂。
尝游巴峡瓯粤,气愈豪放。
其寓于诗文者,钩章棘句,反闲澹清古,然种种讥切,不苟作。
汉唐迄今,家《春秋》者且千,概癖于《传》,而先生断以《经》。
弟子百馀人,传《春秋》六艺者财三四,如贤良方正赵旸其人也。
尤骨硬名天下。
初王氏出新学,废麟书,士媚进无大略。
靖康改元骤见任,亟与丞相吴公敏白上,诏可之,复置学官,议盖先生出。
晚以其馀授几十稔,偶登甲第,为《春秋》第一。
归拜床下,先生曰:「学者非但拾一第止耳,身可杀,学不可辱,无祸吾《春秋》乃佳」。
异时有友坐诬,系大庾狱,先生盛暑往救,终得不冤,人皆道其义。
先生性嫉恶,至抗声缕数不少恤,及见善,则谈不释口。
暮年,依明德江陈公,及与先君伯仲为方外友,以累免应得官,不屑就。
大臣约荐之朝,度不可强,亦已。
建炎四年十月二十四日以疾卒,清风满床,文字横斜而已。
享年六十七,卜十一月庚申葬于永乐乡赤冈之原。
门人哀临且挽,因以清节易先生名。
呜呼,士穷见节义,不幸不生孔子前,与叔肸同卒,可叹也。
初,先生壮未有室,或以无后为劝,先生曰:「咄,舜虽圣,不能掩父之恶,颜孟无嗣,而祭典百世益肃。
司马迁班孟坚扬雄辈,岂以有后故显耶」?
卒不娶。
先生文集百馀卷,多发明《易》、《春秋》与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氏族、星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及驳王氏远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后宜大行。
先生前不讳日,谓所亲江君预凶事,曰:「以吾铭」。
仆敢以不佞辞?
遂泣铭曰:
繄古立言,不以子传。
过者肃之,将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