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无雷”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昌武 明 · 金正国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思斋集卷之二
望眼无雷焕,谁知宝气藏。
深林埋郁郁,为子几回肠。
册陈公九锡文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六
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故惟天为大,陟配者钦明,惟王建国,翼辅者齐圣,于是以文武之佐,磻溪蕴其玉璜,之臣,荥河镂其金版,况乎体得一之鸿姿,宁阳九之危厄,援横流于碣石,扑燎岑,驱驭于韦彭,跨蹍于齐晋,神功行而靡用,圣道运而无名者乎?
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日者昊天不吊,钟乱于我国家,漏网吞舟,强胡内奰,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大清否亢,桥山之痛已深,大宝迍如,平阳之祸相继,上宰膺运,康救兆民,鞠旅于滇池之南,扬旌于桂岭之北,悬三光于已坠,谧四海于群飞,屠猰偷于中原,斩鲸鲵蒙汜,功满上国,光启中兴,此则公之大造于我皇家者也。
既而天未悔祸,夷丑荐臻,南夏崩腾,西京荡覆,群胡孔炽,藉乱乖间,推纳藩枝,盗假神器,冢司昏挠,旁引寇雠,既见贬于桐宫,方谋危于汉阁,皇运已殆,何殊赘旒,中国摇然,非徒如线,公赫然投袂,匡救本朝,复齐都,平戎王室,朕所以还膺宝历,重履宸居,挹建武之风猷,彰宣土之雅颂,此又公之再造于皇家者也。
公应务之初,登庸惟始,三川五岭,莫不窥临,银洞珠宫,所在宁谧,孙卢肇舋,越陌为群,番部阽危,势将沦殄,公赤旗所指,祆叠洞开,白羽才撝,凶徒粉溃,非其神武久丧南藩,此又公之功也。
大同之末边政不修,李贲狂迷,窃我交爱,敢称大号,骄声甚于尉他,据有连州,雄豪炽于梁硕,公英谟雅算,电埽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新昌典彻,备履艰难,苏历嘉宁,尽为京观,三山獠洞,八角蛮陬,逖矣水寓之乡,悠哉火山之国,马援之所不届,陶璜之所未开,莫不惧我王灵,争朝边候天府,献状鸿胪,此又公之功也。
自寇虏清江,宫闱幽辱,公枕戈尝胆,提剑折心,气涌清霄,神飞紫路,而番禺连率,本自诸夷,言得其朋,是怀同恶,公仗此忠诚,乘机剿定,执沛令而舋鼓,平新野而据鞍,此又公之功也。
世道多艰,方隅多难,勋门桀黠,作乱衡山,兵切池隍,众兼夷獠,公以国盗边境,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南土黔黎,重保苏息,此又公之功也。
长驱岭峤,梦想京畿,缘道酋豪,递为榛梗,路养渠率,全坛大都,蓄聚逋逃,方谋阻乱,百楼不战,云梯之所未窥,万弩各张,高墉之所非敌,公龙骧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阵,清妖氛于赣石,灭珍气于雩都,此又公之功也。
迁仕凶慝,屯据大皋,乞活类马腾之军,流民多杜韬之众,推锋转斗,自北徂南,频岁稽诛,实惟勍虏,公坐挥三略,遥制六奇,义勇同心,貔貅骋力,雷奔电击,谷静山空,列郡无犬吠之惊,聚祠罢狐鸣之盗,此又公之功也。
王师讨虏,次届沦波,兵乏兼储,士有饥色,公回彭蠡,积谷巴丘,亿庾之诛斯丰,壶浆之氓是众,军民转漕,曾无砥柱之难,舳舻相望,如运敖仓之府,犀渠贝胄,顾蔑雷霆,高槛层楼,仰扪霄汉,故使三军勇锐,百战无前,承此军粮,遂殄凶逆,此又公之功也。
若夫英图迈俗,义旅如云,湓垒猜携,用淹戎略,公志唯同奖,师克在和,鹄塞非虞,鸿门是会,若晋侯之誓白水,如萧王之推赤心,屈礼交盟,人祇感咽,故能使舟师并路,远近明心,此又公之功也。
姑熟襟要,崤函所凭,寇虏据其关梁,大盗负其扃钥,公五校裁撝,三雄并奋,右角沙溃,左广土崩,木甲殪于中原,毡裘赴于江水,他他藉藉,万计千群,鄂坂之隘斯开,夷庚之道无塞,此又公之功也。
义军大众,俱集帝京,逆竖凶徒,犹屯皇邑,若夫表里山河,金汤险固,疏龙首以抗殿,剪华岳以为城,杂虏凭焉,强兵自若,公回兹地轴,抗此天罗,曾不崇朝,俾无遗噍,军容甚穆,国政修,物重睹于衣冠,民还瞻于礼乐,楚人满道,争归于叶公,汉老衔恩,俱欢于司隶,此又公之功也。
天子内难,诸侯出关,外郡传烽,鲜卑犯塞,莫非沮渠当户,中贵名王,冀马列于淮南,胡笳动于徐北,公舟师步甲,亘野横江,歼厥群羝,遂殚封狶,莫不絓木而止,戎车靡遗,遇泞而旋,归骏尽殪,此又公之功也。
公克黜祸难,劬劳皇室,而孙宁之党,翻启狄人,伊洛之间,咸为虏戍,虽金陵佳气,石垒天严,朝暗戎尘,夜喧钲鼓,公三筹既画,八阵斯张,裁举灵鉟,亦抽金仆,咸俘丑类,悉反高墉,异李广之皆诛,同庞元之尽赦,此又公之功也。
任约叛换,枭声不悛,戎羯贪婪,狼心无改,穹庐毡幕,抵北阙而为营,乌孙天马,指东都而成阵,公左甄右落,箕张翼舒,埽是欃枪𤞤狁,长狄之种,埋于国门,椎髻之酋,烹于军市,投秦坑而尽沸,噎滍水而不流,此又公之功也。
一相居中,自折彝鼎,五湖小守,妄怀同恶,公夙驾兼道,秉羽杖戎,玉斧将挥,金钲且戒,祆寇震慑,遽请灰钉爇榇以表其含弘,焚书以安其反侧,此又公之功也。
贼龛凶横,陵虐具区,阻兵安忍,凭灾怙乱,自古虫言鸟迹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公虽宗居汝颍,世寓东南,育圣诞贤之乡,含章挺生之地,眷言桑梓,公私愤切,卓尔英猷,承规奉算,戮此大憝,如烹小鲜,此又公之功也。
乱离未久,群盗孔多,浙右凶渠,连兵构逆,岂止千兵五校,白雀黄龙而已哉?
公以中军无率,选是亲贤,奸寇漼然冰泮,刑唐之所,文命动其天威,雷门之阃,勾践行其严戮,英规圣迹,异代同风,此又公之功也。
同姓有扈,顽凶不宾,凭籍宗盟,图危社稷,观兵汇泽,势震京师,威迫蛮夷,已为东帝,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间,寇贾樊滕,浮江下濑,一朝剪扑,无待甸师,万里澄清,非劳新息,此又公之功也。
豫章祆寇,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历岁时,结从连横,爰洎交广,吕嘉既获,吴濞已摐,命我还师,征其不恪,连营尽拔,伪党斯擒,曜圣武匡山,回神旗于蠡派,此又公之功也。
自八纮九野,瓜割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公武灵已畅,文德又宣,折简驰书,风猷斯远,至于苍苍浴日,杳杳无雷,北洎丈夫之乡,南逾女子之国,莫不屈膝拜手,请吏款关,此又公之功也。
京师祸乱,亟积寒暄,双阙低昂,九门寥豁,宁秦宫之可视,岂鲁殿之犹存,五都簪弁,百僚卿土,胡服缦缨,咸为戎俗,高冠厚履,希复华风,宋微子麦穟之歌,周大夫离之咏,较于斯日,未足为悲矣。
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闱,具瞻遐迩,郊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复闻太始之风流,重睹永平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济天下之勋,加之以明德,成性合道,盛德符天,用百姓以为心,随万机以成务,耻一物非唐虞之民,归含灵于仁寿之域,上德不德,无为以为,夏长春生,显仁藏用,忠信为宝,风雨弗骞,仁惠为基,牛羊勿践,功成治定,乐奏咸云,安上御民,礼兼文质,物色丘园,衣裾里巷,朝多君子,野无遗贤,菽粟同水火之饶,工商富猗顿之旅,是以天无蕴宝,地有呈祥,潏露卿云,朝团晚映,山车泽马,服驭金闲,既炳焕于图书,方葳蕤于史牒,高勋逾于象纬,积德冠于嵩华,固无德而称者矣。
朕又闻之,前王宰世,茂赏尊贤,式树藩长,总征群伯,二南崇绝,四履遐旷,泱泱东海,祚土维齐,岩岩泰山,俾侯于鲁,抑又勤王反郑,夹辅迁周,召伯之命斯隆,河阳之礼咸备,况复经营宇宙,宁唯断鳌足之功,弘济苍生,非直凿龙门之险,而畴庸报德,寂尔无闻,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怀惭悸者也。
今授公相国,以陈留等十郡,封公为陈公,锡兹青土,苴以白茅,爰定尔邦,用建冢土,昔旦分陕,俱为保师,晋郑诸侯,咸作卿士,兼其内外,礼实攸宜,今命使持节太尉王通授相国印绶、陈公玺绂,使持节、兼司空王玚授陈公茅土,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
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国秩逾三铉,任总百司,位绝朝班,礼由事革,其以相国总百揆,除录尚书之号,上所假节、侍中、貂蝉、中书监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义兴印策,其镇卫大将军扬州如故,又加公九锡,其敬听后命。
以公礼为桢干,律等衔策,四维皆举,八柄有章,是用锡公大辂各一,玄牡二驷;
以公贱宝崇谷,疏爵待农,室富京坻,民知荣辱,是用锡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以公调理阴阳,燮谐风雅,三灵允降,万国和同,是用锡公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以公宣导王猷,弘阐风教,光景所照,鞮象必通,是用锡公朱户以居;
以公抑扬清浊,褒德进贤,髦土盈朝,幽人虚谷,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以公嶷然廊庙,为世镕范,折冲四表,临御八荒,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百人;
以公轨兹明罚,期在刑厝,象恭无赦,干纪必诛,是用锡公斧钺各一;
以公英猷远量,跨厉嵩溟,混一车书,括囊寰宇,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以公天经地义,贯彻幽明,春露秋霜,允供粢盛,是用锡公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陈国丞相以下,一遵旧式。
往钦哉,其恭循朕命,克相皇天,弘建邦家,允兴洪业,以光我高祖之休命(《陈书·武帝纪》上,《南史》九,《文苑英华》四百四十七。)
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四
公讳永,字永宾东燕辽东郡石城县零泉里人也。
本姓段
昔者昌意降居,初分若水之姓;
共叔出奔,始有京城之族。
西河居士,蕃魏而却秦
北岳将军,威胡而奉晋。
其后居于代北,则先封辽水,备乎史籍,可略而言。
祖援,镇西将军冯翊太守
父儒,平东将军持节、恒燕、朔三州诸军事恒州刺史
公年裁弱冠,即值乱离,驱驰关塞之间,早有纵横之志。
军阵方圆,无劳聚米,山川形势,不待披图。
魏正光五年入仕,解褐殿中将军孝昌三年加龙骧将军,永安二年平东将军都督,中埏建义,勋谋是先,蒙赏仓泉县开国男食邑一百户
其年淮淝侵轶,南鄙征兵,公受脤偏师一月三捷。
张辽奄至(下有阙文)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进爵为侯。
永熙元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左光禄
魏武帝特召入,仕阁内大都督
马武小心,侍萧王于卧内;
典韦忠壮,陪魏后于宫中。
于时贼帅元伯,破掠城市,西自潼函,东绵巩洛。
京畿大都督请马七千。
公曰:「此贼无他策,寻自鸟散」。
止请五百骑,应手生擒。
朝廷赏其谋策,百姓喜其除害。
既而丧乱弘多,生民版荡,乘舆西幸,宗社北迁。
妙识玄象,深知历数,乃与昆弟谋为自全,斩西中城主,送首关内,蒙赏昌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大统元年,授使持节都督北徐州刺史
平窦军,复弘农,战沙苑,阵河桥,公并预先登,身当锋首。
谟奠应变,备在司勋,增邑八百户,通前合二千户进爵为沃阳县开国公,授南汾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又迁云州刺史
昔轩丘分族,异姓者十四人;
酆邑建侯,宗盟者四十国。
太祖文帝席卷关河,三分天下。
颍川从我,并有乡里之亲;
新丰故入,非无布衣之旧。
更立九十九姓,还存三十六国,旧骨还姓尔绵,增邑一千,进爵为广州城郡开国公
寻授文州诸军事文州刺史
国家以玉门西拒,久劳亭鄣,阳关北牧,多事风尘。
武成二年,有诏进公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
是以名驰梓岭,声振榆关无雷畏威,负霜怀惠。
保定二年还朝,授工部大夫,寻迁军司马
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
冬官考工,纪玄云而授职。
四年增邑三百户,通前合三千九百户。
其年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治左八军总管军事。
进登上将,暮会小卒,事涉交接,观衅而返。
天和二年以本官领小司寇
三度有星名天狱,八卦有坎象刑书,公繁不秋荼,严无夏日
民知约法,未肯以狱吏为尊,吏识刑名,无敢以死灰相惧。
又任左厢第三军总管,仍被敕将兵马北道教习
韩信入关,即申军令,陈农受诏,仍校兵书。
岂若六郡良家,五营骑士,县知正正之旗,遥识亭亭之气。
蒙犯霜露,旗鼓驱驰。
俄而遘疾,遂至大渐。
五年六月十六日薨于贺葛城,春秋六十有八,将军死绥,三军行哭;
都护丧还,缘边追祭。
九月二十三日,灵枢至于京师
皇帝临丧,百寮赴吊,诏遗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贺拔轨监护丧事,又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纥豆陵亮册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宜、敷、丹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某公
其年十一月五日,葬于京城南高阳原高司里
夫人赫连氏,兖州刺史悦之女,年十四,适尔绵氏,册拜理城县君,迁济阴郡,又迁广城国夫人
肃恭令淑,仪范贤才,四德有耀,三星增辉,三公夫人,见于斯矣。
建德元年十二月亡,春秋五十有八。
二年正月归于高司之茔。
荆州之墓,合葬于襄水之阳;
卫将军之陵,同穴于庐山之下。
呜呼哀哉!
轩台受氏,若水降居。
西城仲胤,北陆置余。
山川雄烈,风俗扶疏。
昔我关塞,沿袭干戈。
时遭拔本,世值横波。
北封代郡,东据辽河
地未平一,天犹荐瘥。
我父(疑作「公」)重光,继文踵武。
总牧三蕃,兼治六辅。
雅俗观风,都亭待雨。
不逢问吏,无闻桴鼓。
公以载世,挺此令闻。
孝有三德,忠惟一君。
马陵释患,聊城解纷。
兵防满月,战避迎云。
长松都尉细柳将军
既牧淮海,且蕃恒代。
高壁负关,长亭穿塞
衅鼓司盟,□□□□。
吏不能欺,兵无敢背。
玉关遗矩汾海留爱。
大将受册,公升其坛。
六卿咸事,公贰其官。
夷陵烧楚,上党分韩。
营军参合,校战皋兰。
年深历起,福过灾生。
上台裂岳,次将星倾。
赤地悲泪,白虎哀鸣。
悬弓灵幕,系马塞坰。
烟凝不动,泉冻无声。
天子然,追予赠谥。
礼官赐册,陪陵受地。
印绶曰策,衣衾曰襚。
玄窆就列,黄肠在位。
自此何世,从斯几
树为枥社,陵成谷神。
讵知云阁,名在功臣(《文苑英华》九百五)
车骑大将军小司空宇文显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六
公讳显,字某上党武乡人也。
自大雾浮河,长虹映渚,承源于若水,纂系于苍林。
上党居韩之西,常山在赵之北,因地为氏,可略而言焉。
祖求南,卫将军冀州刺史
父金殿,征南将军定州刺史
并控鹤兵,俱张戎乐,声荣之盛,继踵当年。
公禀山岳之灵,擅风云之气,容止矜庄,声名籍甚
弯弧挽强,左右驰射,故得名高上谷,威振楼烦
袭爵安吉县食邑五百户
永兴三年,幽、并叛换,有无君之心。
帝顾谓公曰:「天下汹汹,将若之何」?
公曰:「择善而从之」。
乃诵《诗》云:「彼美人兮」。
西方之人兮,帝曰:「是吾心也」。
乃定入关之策。
以公母老家大,领预为计。
公曰:「今日之事,忠孝不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帝怆然改容曰:「卿是我王陵」。
迁朱衣直阁、阁内大都督改封长广县公,邑一千五百户。
武帝初至潼关太祖亲迎溱水
太祖素知公名而未之识也。
目于众,疑而不问,直云:「令此人射水傍小鸟」。
应手即著。
太祖喜云:「我知卿名矣」。
即用为帐内都督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
黄公衡之快士,魏后是以推心;
潘承明忠壮吴王为之降礼。
异代同荣,见之今日。
东夏边隅,地连荒服,井陉塞道,飞狐路断,乃以公为使持节卫将军都督东夏州诸军事东夏州刺史
白波、青犊之兵,铜马、金绳之乱,莫不交臂屈,膝,牵羊抱马。
在州遘疾,解任还朝。
小马留厩,余床挂柱,吏人攀恋,刊石陉山。
虽非汉阳之城,还似扶风之路。
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
以魏后元年疾甚,亡于同州,春秋五十七。
天子辍乐,群公会丧。
太祖亲临吊祭,哀恸左右。
于时兵革交侵,普断赠谥,即以本官印绶葬于同州北山
今建德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迁葬于咸阳长安县之洪渎原。
时逢礼乐之迁,代属讴歌之变,国虽异政,人足追荣,乃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小司空,丹、延、绥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谥某公,礼也。
夫人高氏,渤海人也。
柔参晋政,拒曹爽之异谋;
起在汉庭,共王陵而俱对。
况乎箴训有仪,言容以德,肃恭中兴,贤才内侧。
岂直不听杂乐,以变齐国之风;
不食鲜禽,以断荆王之猎。
昔之合葬,季武子之西寝,今之同穴,长平侯北陵
世子神举兄弟,至性纯孝,善居丧礼,有终有始,于身无改。
是以宦成名立,孝显忠存。
铭曰:
北岳二名,葱河两本。
其峻惟极,其源惟远。
俗禀山川人,人资台衮。
义烈桓桓,才雄悃悃。
乃祖乃父,继踵威雄。
摐金北陆,鸣玉南宫。
隐若吴汉,贤哉窦融
负霜依德,无雷向风。
挺此含章,生兹秉德。
孝实天性,忠为人则。
畅毂镂膺,燕南赵北。
若水将通,九部可勒。
帷幄参谋宫闱典职。
善择忠言,能防变色。
繁弱已劲,淇园乃直。
戟中小支,禽穿左翼。
建旟赤谷,挥戈武州
长城万里,河水双流。
颍川多恙,淮水未瘳。
义重穿壁,恩深置邮。
于谷之口,于渭之阳。
丘山零落,碑阙低昂。
草衔秋火,树抱春霜。
书剑俱没,人琴并亡。
哀哀嗣子,纯心靡托。
孝水未枯,悲先落。
室进巢任鸟,门通吊鹤
功臣身殒,会图麟阁(《文苑英华》九百四十七)
释疾文 其二 悲夫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七
悲夫。
事有不可得而已矣。
是以古之听天命者。
饮泪含声而就死。
推不言兮焚于介山
妃不偶兮跂于嶷水。
仰天而叹。
员愤骨于吴江
下泪交颐。
悲歌燕市
无雷闻蚁聚于床下
家非牧兮见牂生于奥里。
支离疏之五官已败。
哀骀它之六骸不美。
求时夜兮求鸮炙
何逼迫之如此。
为鼠肝兮为虫臂。
何煅炼之如彼。
郁拂沕滑兮中瞀乱。
蟠薄烦冤兮长恨惋。
出户庭兮游息
千万里兮无极。
杳兮霭。
川绵旷兮水如带。
㟹兮籁。
山㟪𡻱兮云似盖。
萋兮绿。
春草生兮长河曲。
试一望兮心断续。
晚兮晼。
夕鸟没兮平郊远。
试一望兮魂不返。
芜叶紫兰香。
欲往从之川无梁。
日云暮兮涕沾裳。
有萝兮有枝。
有美一人兮君不知。
气欲绝而何为。
孟夏兮恢台。
杨柳散兮芙蓉开。
叶初成兮蚕宛转。
花落尽兮燕徘徊。
望夫君兮不来。
形枯槁兮意摧颓。
天何为兮愁苦。
将秀兮多风。
将黄兮屡雨。
日色旰烂兮流金而烁石。
地气燠煜兮满室而充户。
神翳翳兮似灰。
命绵绵兮若缕。
一伸一曲兮比艰难乎尺蠖。
九生九死兮同变化乎盘古。
万物繁茂兮此时。
余独何为兮肠邅回而屡腐。
围棋废兮时不可兮再来。
鸣琴停兮人何时以重抚。
秋风起兮野苍苍。
蒹葭变兮露为霜。
蝉悲翳兮声断。
雁迷云兮路长。
摧折萧条兮林寡色。
憔悴芸黄兮草不芳。
停剑兮怀旧友。
天外兮思故乡。
愿一见兮终不得。
侧身长望兮泪浪浪。
遥兮远。
山谷萦回兮屡转。
状若登蓟门兮望胡苑。
断兮连。
井邑邱墟兮知几年。
又似登陇首兮见秦川。
木叶落兮长年悲。
兮鬓如丝。
王孙来兮何迟迟。
思公子兮涕涟洏。
风袅袅兮雨凄凄。
萤火飞兮乌夜啼。
牵牛西北兮星已转。
织女纵横兮河欲低。
秋夜迢迢兮秋未极。
愁人耿耿兮愁不息。
有所思兮在天汉。
欲往从之兮无羽翼。
郁金枻兮木兰舟
青莎裳兮白羽裘。
戏绿波兮坐芳洲。
欢不停兮人不留。
怅容与兮徒离忧。
元冬惨兮阴气凝。
沸泉结兮炎洲冰。
郊野昏兮寒沙涨。
河海暗兮繁云兴。
严风急兮密雪下。
墐户闭兮无留者。
盼城郭兮。
琼为树兮玉为楼。
瞻通路兮。
素车兮乘白马
时眇眇兮岁冥冥。
昼杳杳兮夜丁丁
庭有霜兮月华白。
室无人兮灯影青。
披重衾兮魂悄悄。
卧空床兮目荧荧。
熏炉兮长不暖。
对卮酒兮忧恒满。
悲缭绕兮从中来。
愁缠绵兮何时断。
重曰。
四时兮代谢。
万物兮迁化。
听春鸟于春朝。
闻秋虫于秋夜。
花覆地兮无待。
河倾天兮不借。
无灵草兮驻朽质乎千年。
无雕戈兮回踆乌乎三舍。
夏日长兮绳绳。
炎风暑雨兮相蒸。
草木扶疏兮如此。
余独兰单兮不自胜。
元月兮祁寒。
穷急景兮摧残。
霰雪雰雰兮长委积。
人事寥寥兮怅漫漫。
春秋冬夏兮四序。
寒暑荣悴兮万端。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
夏也百草焉见其盛而知其阑。
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
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圣人知性情之纷纠。
故叹之曰。
子欲无言。
吾将焉往而适耳。
箕有峰兮颍有澜。
歌曰。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
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
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
自古吞恨无已。
郎将侯圭使西域韨马属碛石乏食遂将赍马价籴食以救之并免饥饿御史弹不承制命擅用官物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大宛之国。旧出名驹。
小月氐郊。素宜良马。
阳关而直望。但见平沙。
历险固以遐征。惟多积雪。
秋风旦惨。白日黯而将昏。
寒云夕愁。黄尘暗而无色。
斜冲乌弋。直指龟兹
无雷之旧墟。驰不霜之故地。
东道之骏。仍未交关。
西回之兵。辄为赒赈。
但重人贱畜。往哲之嘉谟。
救死扶危。明王之盛事。
若逢兵饿。汲黯之擅无伤。
矫费赍资。敬声之状无舍。
柏台奏劾。合寘严科。
棘署论刑。更宜推鞫。
待知的状。方可量裁。
奉和圣制喜雨赋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一
愚臣启先王之册府。校绝瑞于祥经。
雨之平施。齐品物之流形。
帝王争重而为宝。麟凤自轻而让灵。
况愆时而渴望。歘意达而神听。
是月也。朱明渐半。
紫榴未吐。恐降灾兮此下人。
罄虔祈兮我仁主。退象龙之礼祷。
斥持鹭之貌舞。屏翳惭其废职。
祝融悔其迁怒。山泱漭而出云。
天霶𩃱而下雨。速一言而感应。
剋三日而周溥。气滃霭以黭黮。
声飒洒以萧条。漼如云汉之屑落。
散似珠泉之喷浇。街廛漫其潢潦。
皋壤萋其绿苗。舒四溟之清润。
卷六合之烦嚣。咸澡骨于神液。
共欢心于圣朝。借如五月有梅雨之名。
三春有谷雨之气。越人以泥牛代沃。
胡土以卖龙求费。出员峤而石香。
成都而酒味。彼偏方与小节。
非大人之所贵。复有送山祇于郁岛。
迎海后于葛川。疾雷碎其山裂。
走电煜其海然。天子作愁霖之赋。
词人缀苦雨之篇。墙屋坏于倒井。
黍稷沈于下田。乃凶祲之不令。
曷休徵之有焉。请言瑞雨之可喜也。
协气交泰。嘉生是赖。
湛覃而不溺。衍溢而无害。
东渐出日之表。西被无雷之外。
南穷火鼠之译。北尽烛龙之会。
天文则云汉昭回。天泽则江河霶霈。
虽欲谈天而窥管。孰知尧德之为大。
喜雨赋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重华于齐政。步文命之彝伦。
何天道之云远。亦明徵之在人。
中夏而自春。遘愆阳而为亢。
云重结而复解。雨才滴而还障。
山祠植圭而不答。田畯倚耒而怊怅。
京兆来奏。音官撰曲。
将土龙而矫首。请神巫而顿足。
彼有凭而可举。予何抑而未许。
恐岁凶之及人。宁天谴于我身。
尔乃洁斋坛墠。五精是祠。
暴立炎赫。三日为期。
上帝临我。衷诚不欺。
重泉蒸润。触石吐滋。
平云黯而铺幕。密雨森其散丝。
无雷无电。不震不眩。
匪疾匪徐。乍合乍疏。
泛草泊树。垂珠点露。
过阙入楼。含烟杂雾。
喷薄而攒集。或淋漓而灌注。
乱积水之圆文。拂微风之斜度。
寰海浃而康乐。畎亩欣而相顾。
丝管合兮夜将晓。芙蓉开兮日未暮。
原夫雨之为德也。无小大之异情。
无高卑之不平。无华朽之偏润。
无臭薰之隔荣。喜夫雨之今应也。
起一言而不舍。经累辰而广泻。
纳清阴之浮凉。同颢气之飘洒。
感作霖于殷命。讽其滂于周雅。
家尚知乎礼节。国有望于丰霸
小阳台之神人。却大宛之走马。
观云行而雨施。吾何事乎天下。
奉和圣制喜雨赋 唐 · 徐安贞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
惟大君之执象。袭先帝之重元。
体至精而御物。用明德而动天。
自乘春兮当暑。洎三时而不雨。
何阴阳而并隔。瞻云汉以延伫。
雍州之积高。乃神明之旧府。
君告有司。无作淫祠。
图应龙兮何召。望愚妇兮何期。
禦愆伏之六沴。唯荡荡之上帝。
信天道之悠哉。固人事之所制。
尔其圜坛方墠。环以禁林。
拂瑶席兮列神座。藉白茅兮推圣心。
却华盖而特立。当赫曦之正临。
幽应如响。明徵在今。
油然作云。郁山川之气。
凄兮为雨。变天地之阴。
乘空离合。烟霏雾杂。
散影微微。清神不稀。
无雷电之相迫。但萧条而自飞。
回飒洒于天听。袭清凉于御衣。
泰岳之朝下。似阳台之暮归。
林籞增饰。城池共色。
八水青田。千门紫极。
洗原隰于龙鳞。拂甍标于凤翼。
伊万物之同润。况油油之黍稷。
匝寰海而为期。指咸霖而一息。
吾君乃升玉堂。辟金殿。
既涤炎暑。是开清宴。
听金石之克谐。知神人之合忭。
济济三事。稽首而言。
效灵夔之鼓舞。联振鹭而飞翻。
欣复夏王之膳。无邀汉后之恩。
微臣束绅国史。秉笔阶戺。
仰宸仪之法度。闻天韵之宫徵。
大舜之庆云已发。武帝之秋风莫比。
钦丰岁之馀裕。赜先天之至理。
陋星斗之占。冠灵台之纪。
犹诫奢靡之事。信明明天子。
766年 唐 · 杜甫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引用典故:抱瓮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一作亦)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清霜九月天,髣髴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一作栽耘),我圃日苍翠。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旧注:峡内无井,取江水吃)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元和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中唐 · 罗让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五
问。
皇帝若曰。
朕观古之王者。
受命君人。
兢兢业业。
承天顺地。
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
求谠直以闻其过。
故禹拜昌言。
而嘉猷罔伏。
汉徵极谏。
文学稍进。
匡时济俗。
罔不率繇。
厥后相循。
有名无实。
而又设以科条。
增求茂异。
舍斥己之至论。
进无用之虚文。
指切著明。
罕称于代。
兹朕所以叹息郁悼。
思索其真。
是用发恳恻之诚。
咨体用之要。
庶乎言之可行。
行之不倦。
上获其益。
下输其情。
君臣之閒。
驩然相与。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
而茂明之。
我国家光宅四海。
年将二百。
十圣宏化
万方怀仁
三王之礼靡不讲。
六代之乐罔不举。
漏泽于下。
升中于天。
周汉已还。
莫斯为盛。
自祸阶漏壤。
兵宿中原。
生人困竭。
耗其大半。
农战非古。
衣食罕储。
念兹疲氓。
未遂富庶。
督耕殖之业。
而人无恋本之心。
峻榷酤之科。
而下有重敛之困。
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
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
既往之失。
何者宜惩。
将来之虞。
何者当戒。
主父惩患于晁错
而用推恩。
夷吾致霸于齐桓。
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
启迪来哲之怀。
眷兹洽闻。
固所详究。
又执契之道。
垂衣不言。
悉之于下。
则人用其私。
专之于上。
则下无其功。
汉元优游于儒术。
盛业竟衰。
光武责课于公卿。
峻政非美。
二途取舍。
未获所从。
余心浩然。
益所疑惑。
子大夫熟究其言旨。
属之于篇。
兴自朕躬。
毋悼后害。
对。
臣闻千变万化。
圣帝哲王。
声烈遐戴者。
无他。
中心无为。
以守至正而已矣。
以谋大化而已矣。
伏惟皇帝陛下垂拱六极。
始初清明。
丕扬累休。
涣发于诏。
启天宇而溯古。
薰至和以拯今。
咸怀浸沉。
罔不濡泽。
诚至正也。
诚大化也。
犹复乃远乃近。
乃左乃右。
旁求下问。
举荐奔走。
履众美而不颛。
储神明其如遗。
铨邦政之肥瘠。
镜人事之善败。
优游䌷绎。
以循始终。
外其牵制。
常其忌讳。
恢恢乎輮𨏼百王之独致也。
臣愚智能浅薄。
不明大体时用之宜。
术业暗昧。
不充才识兼茂之称。
徒冒万一。
触罪以闻。
臣伏读圣策。
陈禹拜汉徵之旨。
求索真之要。
臣闻上古之君。
薰能同和。
不敢自是。
必求谠谏。
以谕缺败。
用心之过。
则薄奖其人。
言之失中。
则宽容无虞。
使人上得其情。
下得流通也。
后代帝王
虽有作者。
道或外是。
已实内非。
言之或臧。
寥寥无闻。
言之或违。
堤防斯至。
虽科条增设。
适足张其乱目矣。
叩击切害。
适足宠其直声矣。
闻之失得。
君之效欤。
今陛下躬神圣之资。
痛源流之塞。
较量至当。
加迪来今。
黜退奸邪。
资谋体要。
诚猜雄者之所共远。
亦狭隘者之所共难。
凡曰胸臆。
是皆耸实详近。
语直之幸也。
伏见圣策咨问兵战商农之道。
臣请指事而言之。
臣闻兵者。
以谋全。
以气胜。
以谋全。
制度为神耳。
得其数。
令格物。
少能成功。
失其数。
则黩武无别。
多益为弊。
寖用不制。
刑于宇内。
今国家自兵兴以来。
仅数十年。
生物以之暴殄。
人情以之盭违。
殆握兵者建置失其道欤。
何者。
天下之甲兵。
其数则不广。
屯置散地。
且或至半。
而兵柄之臣。
率好生事。
不思戢伏。
贵弄威名。
则有崇广卒徒之员。
聚拥虓阚之偫。
厚敛残下。
媮取一切。
要君养敌。
张军自卫。
望容攻守之至。
复有怀弱软以内顾。
务备蓄以托私。
倚行伍之数。
讫资廪之具。
外实内虚。
守以藉之。
固者及殷而成之。
(一作态)而战之。
其中未必有也。
朝廷又影响诛罚。
索其效死。
其可得乎。
此兵之所以烦而益病也。
而人之所以困而不解也。
大抵不贤者。
得掌其兵百。
则思兵千。
寻掌其兵千。
又思兵万。
寻掌其兵万。
又思兵数万。
以因其力。
以赡其欲。
长疑一日之废代。
谋万里之策勋。
徒仰费于县官
(疑)病于悠久。
诚何谓矣。
陛下盍亦虑之乎。
伏望躬亲视其将帅之为。
苟非任。
尽易之。
不令其凝留而后图也。
严备其要地之屯。
苟不切。
尽罢之。
不令其广置而出入也。
其所阅拣。
非实不用。
其所树置。
兵精不在多。
使名弓者必用沓发之巧。
名剑者必有刺击之妙。
名骑者必有超乘之捷。
名步者必有卒奋之奇。
自外徂中。
归乎一体。
自然无冗军。
无惰人。
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
军无大半之耗。
人怀反业之志。
此减兵之术也。
富庶之教。
于是乎生。
亦何必远取于古法也。
然而思恋本之心。
蠲重赋之困。
又在于赋税之道矣。
臣请得而具之。
臣闻古者因地以料人。
今则税人而舍地。
古者任土而作贡。
今则溢贡而弃土。
古者均田而抑富。
今则与富而夺贫。
是以人口剪耗而不息。
田亩污莱而甚旷者。
非人怀苟且之志。
乐懈惰之方。
迫不可忍。
势有由耳。
王者在上。
量入以出。
禄食赐与。
岁养经费。
必厚下以为用。
助而不税。
廛而不征。
亦非无其事也。
用菽粟藁秸有常税。
人不爱也。
丝枲布帛有常赋。
人不艰也。
虽杂以凶荒。
接以丧死。
閒以兴废。
子弟父兄。
犹复勉励卒徒。
不更其业。
何者。
制度专也。
以臣观之。
则今之赋税仍旧贯。
籍敛不加重。
而畎亩流离。
穷困无告。
执事有殊陛下之意乎。
必有急令暴赋。
发取无厌。
徭山役海。
诡求无状。
希冀无怠。
托公寄私。
崇聚无极。
于是一水一土。
一草一木。
圭要殚利。
俯榷仰算。
𦲷之官焉。
专守之刀兵焉。
商不得回睨。
农不得举手。
既夺其利。
又却其人。
此而不困。
孰以为困。
榷酤之道如是乎。
人顾其上犹仇雠。
安能思恋骨肉乎。
人视其居犹鸟兽。
安肯系著桑井乎。
人悭其取犹寇盗。
安望轻重元本乎。
所以遁走苟免。
死亡不顾。
财日穷而事日削。
地益而人益烦。
犹前事也。
伏惟陛下审念之。
其有不经不度之人。
不常不正之调。
必禁其所萌。
必罚其所自。
则奸官滥守慎不敢生事。
生生之理阜繁矣。
陛下又以礼节其情。
以乐乐其志。
又何患乎不复其盛。
不济其难。
臣伏见圣策顾问既往将来之事。
臣谨以江淮凶旱之事明之。
臣闻凡有灾伤水旱之处。
历代所说。
多闻诡随之词媚时主。
必曰帝尧乎有怀山襄陵之运也。
成汤乎有流金铄石之运也。
是皆曲骫。
非愚则诬。
臣尝私怪之。
何不曰大舜乎无雷风霜雹之运也。
神禹乎无飞流彗孛之运也。
不直其词。
因循若是。
天运之时集。
变易水旱。
岁时未为灾也。
理或失中。
感动阴阳。
顷刻为灾也。
故精舒谨孚。
七年不足罹其咎。
诬轻忽。
则一日二日亦未成其灾。
修政著诚。
端心复德。
既往之事。
陛下宜以此为惩矣。
然臣之所虑江淮
又急者禦灾之术。
将来之戒。
复忧于斯。
愿悉数于陛下矣。
今国家内王畿
外诸夏。
水陆绵地。
四面而远。
而输明该之大贵。
根本实在于江淮矣。
何者。
陇右黔中山南巳还。
硗瘠啬薄。
货殖所入。
力不多也。
岭南闽蛮之中。
风俗越异。
珍好继至。
无大赡也。
河南河北河东已降。
甲兵长积。
农厚自任。
又不及也。
在最急者。
江淮之表里天下耳。
陛下得不念之乎。
属顷者连郡五十。
蒙被灾旱。
长老闻见。
未之曾有。
涯脉川泽。
坌为埃尘。
草木发为烟火。
之价。
重于兼金。
饿莩之家。
十有七八。
闻乞仆于男女者。
何暇保其家室乎。
闻立死于道路者。
何暇思其糠秕乎。
嗷嗷蒸徒。
展转无所。
灰烬狼顾。
至今未宁。
且今日狼顾。
明日狼顾。
力大势诎。
祸欲何图。
此臣所为陛下惜也。
长吏者。
又閒或非良善。
厚其毒。
忍疗痏而问。
威剥而自虞。
则陛下虽有赈发。
不轻得及。
虽有蠲放。
不轻得获。
虽有诏谕。
不轻得闻。
此臣所为陛下疑也。
然欲安存缉理。
斯终何由。
以臣计之。
长吏之悖理者。
选其重臣代之。
不待其为蛇为虺也。
察郡县之受灾者。
择其实以劳之。
不使其冤而无告也。
如此。
则朝令夕悦。
江淮保全。
则四向赋税转输。
肩摩毂击。
关中坐固。
而根本不摇。
犹无凶旱矣。
臣故曰将来之由。
在此而已矣。
臣伏见圣策次问推恩寓令之计。
汉晁错陈诸侯削地之制。
谋之至者。
主父偃献子弟推恩之令。
计之术者。
削地之制行。
则转弛为急。
七国之难结。
推恩之令下。
则强干弱枝。
一王之理定
犹见之熟与不熟。
法之渐与不渐。
在于渐也。
则寒暑得其相成。
以暴。
则天地不能速化。
求之昔意。
庶取于今。
又齐桓之霸国。
管仲之寓令。
昼战足以目相识。
夜战足以耳相闻。
将取威于邻敌。
俾逞志于天下。
五霸之事。
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犹羞言之。
若此者。
则小国权臣之细术耳。
臣固不能为陛下述。
伏读圣策次问专委儒术者。
臣闻圣王在上。
贤臣在下。
道德兼济。
材智乐备。
专于上则聪明倍资。
安有无其效耶。
委于下则公器相率。
安有用其私耶。
然今以陛下之资材清光。
偫臣其敢及。
若集事者。
在陛下必躬必亲之谓乎。
躬之无偏。
亲之有制。
则垂衣执契。
亦不爽矣。
孝元则制自左右。
非用儒之失也。
光武则弊及偫下。
非用课之得也。
儒近于得。
而所用者宜一变其弊。
若臣所见。
今之大者。
政或贵此。
可得而言。
国朝自武德已来。
典章甚明。
职员甚列。
官吏甚该备。
而道不宏。
政要或未臻者。
其官非人欤。
理非道欤。
略其大欤。
录其小欤。
臣所谓小者。
天官卿采之调阅致验选书。
至于一簿一尉一掾之末。
铨次升降。
劳而后罢。
是详于覈小也。
及其揣量亲人抚字之官。
又未喻也。
臣所谓大者。
天子之庭。
日相日受。
轶越伦辈。
乃有名邦闻邑。
偫居之柄。
不阶课最是非。
未闻踪迹贤不肖。
款言喧哗。
随其所来。
转化容易。
似不留听。
是卤莽于天下也。
详覈及小。
卤莽及大。
轻重反殊。
使盗名死官之徒。
波走飙驰。
惟恐居后。
狂扇诱掖。
宠赂为事。
以相终始。
夫复何望。
夫持尺寸之禄。
怀轻握微。
龃龉施为。
尚犹不堪。
况明权不制资。
藉杀生之柄。
兼兵马之众。
连数十城之地。
庸杂横恣。
偷居其上。
何以堪之。
设曰不堪。
耳目阴附事亦无由得而闻。
悔之何益耶。
陛下得不慎其所授乎。
臣以为今之郡县长帅之官。
最关生人性命。
用在百里之父母。
莫如县宰
君乎千里之父母。
莫如刺史
列城之父母。
莫如郡统使。
一得之必小康。
二得之必中康
三得之必大矣。
陛下虽不在驱天下之人洽于理乎。
终亦无由。
诚不在多。
惟慎此三官而已矣。
臣又闻书曰。
爵罔及恶德。
春秋传曰。
官之失德。
在所纳邪。
惟君无邪。
则不纳邪矣。
夫偏听独任。
牵于左右。
所自邪也。
小臣大禄
制度失中。
所自邪也。
锦文珠玉。
淫佚充斥。
所自邪也。
教令察视。
壅遏不宣。
所自邪也。
掊克聚敛。
亿度于上。
所自邪也。
依阿求同。
径而不道。
所自邪也。
烦察缴縳。
弊归于下。
所自邪也。
坐跻仁寿。
陛下又何疑乎。
不得浩然其心。
此微臣之志也。
伏惟审察之。
惟审念之。
臣伏见圣策终有究旨属篇之说者。
臣固无以道师之说。
仅能勿坠耳。
俯仰睿问。
偃薄无所震其心。
熟知不免。
宁不自胜。
攀恳之至。
谨对。
杂讽九首 其二 878年 唐 · 陆龟蒙
 押缉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童麋来触犀,德力不相及。
伊无惬心事,祗有碎首泣。
况将鹏虱校,数又百与十。
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斯为朽关键,怒荦抉以入。
年来横干戈,未见拔城邑。
得非佐饔者,齿齿待啜汁
羁维豪杰辈,四骇方少絷。
此皆乘时利,纵舍在呼吸。
吾欲斧其吭,无雷幽蛰
崔昭纬 晚唐 · 昭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一
朕猥以眇身。
恭临大宝。
修前王之法度。
奉列圣之纪纲。
未尝以喜怒之心行其赏罚。
唯务以诚信之道示于寰区。
有功有劳。
既不吝于爵禄。
负恩负法。
宁可贷其诛夷。
是谓至公。
庶臻理道。
左降官崔昭纬
顷居内署
粗著微劳。
擢于侍从之司。
委以燮调之任。
不能忠贞报国。
端慎处身。
潜交结于奸臣。
致漏泄于机事。
星霜累换。
匡辅蔑闻。
其罪一也。
又快其私仇。
辄恣阴谋。
托崔鋋之险巇。
行瑜之计画。
遂至称兵向阙。
怙众胁君。
宰臣韦昭度李溪
并以无辜见害。
几危宗社。
显辱君亲。
其罪二也。
行瑜败灭。
京国甫安。
而乃自惧欺诬。
别谋托附。
又于藩阃
潜请荐论。
不唯苟免罪愆。
兼亦再希任用。
贪荣冒宠。
僭滥无厌。
败俗伤风。
贤愚共鄙。
其罪三也。
又将厚赂。
欲结诸王
轻侮我宪章。
玷渎我骨肉。
货财之数。
文字具存。
赖诸王作朕腹心。
嫉其蠹害。
尽将昭纬情款
兼其亲吏姓名。
直具奏闻。
拒其求托。
昭纬曾居宰辅。
久历清崇
但欲逞其回邪。
都不顾其事体。
观其识见。
实骇听闻。
其罪四也。
自奸邪既露。
情状难容。
尚示宽恩。
未行严宪
投于荒裔。
冀其自新。
而不能退省过尤。
恭承制命。
速赴贬所。
用守常规。
而犹自务宴安。
寻闻所在留驻。
搅扰藩镇。
侮慢朝章。
曾无懔畏之心。
可验包藏之计。
罔知愆咎。
唯谤朝廷。
其罪五也。
朕以恩泽者帝王之雨露。
刑法者邦国之雷霆。
无雨露则庶物不荣。
无雷霆则万邦不肃。
体天道以化育。
王度以澄清。
罪既昭彰。
理难含垢。
凡百多士。
宜体予怀。
崔昭纬差使往所在赐自尽。
〔附录〕太平寰宇记自序 唐末宋初 · 乐史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同治《宜黄县志》卷四五
帝王之业,按节而全;
圣贤之修,审端而大。
今日太平,其权不在寰宇,必自人主修身始。
修身有道,宜承精一之传,当绍危微之训。
人心之危,人欲之萌;
道心之微,天理之奥。
既有理欲之界,始有邪正之名。
致知惟精,斯居正而审差;
力行惟一,斯黜异而反同。
不使旦昼之所为,梏亡仁义之良心;
勿令过不及之偏,踰乱中庸之正道。
理求自慊,凛戒惧慎独之操;
功戒勿欺,严格致诚正之修。
盛德积中,粹美著外,一身之太平。
由身以及家,齐家有道。
《蓼莪》有赋,《杕杜》有歌。
念明发而怀二人,叙天显而敦友爱。
庭帏豫顺,作古今之慈孝;
内考无惭,备天地之中和。
是以父言慈,子言孝,兄言友,弟言恭,一家之太平。
由家以及国,治国有道。
安怀之素心,行富教之大政。
不竞不絿,宽猛皆无所倚;
不刚不柔,吐纳两无所累。
大德慈祥,深恤闾阎之疾苦;
宏仁普遍,周知稼穑之艰难。
与民所欲,弗为驩虞之小补;
去民所恶,必为王道之平康
本诚意以宰制,在上克明德之身,在下被斯民之治。
由慎独以单心,在上为修己之道,在世为纪纲之极。
是以道德齐礼,用观雅化,爱民如子,民歌父母,一国之太平。
由国以及天下,治天下有道。
阐绎天人性命之奥旨,发挥经纶政教之懿模。
存诸心者,贞邪之辨须剖晰于无遗;
著之事者,得失之端务求详而罔略。
自正心以先,保民之度,扩于定静安虑之中;
自诚意以后,进贤之法,察于好恶慎独之内。
稽古而證今,人才之可否,孰为可法,孰为可惩;
抚近而及远,民物之艰难,何者当重,何者当轻?
怀保小民,因思己饥己溺;
散财济众,近取欲立欲达。
思吐握之风,任贤勿贰;
效诛凶之德,去谗弗疑。
学问无愧,圣贤造庐以请;
经纶可报,君父旌帛以招。
或播种而稷,或明刑而皋,或敷教而契,或典礼而夷,帝德巍巍,必借臣工之善代;
召伯其茇,孰毕公其釐,孰吕伋其兵,孰君陈其尹,王心穆穆,敢忘臣度之交贞。
得士正品,有爱国为民之心;
取人学醇,有久安长治之道。
所以皇躬静体寂然之中,天地本在吾心,初非形气之隔;
动察感应之际,万物皆吾度内,原无体质之殊。
因而致中,本立而性定,性定而气通,而三才以正,而万象以清。
因而致和,道备而情安,情安而理得,而庶绩咸熙,而万邦咸理。
自历象星辰以迨山川土田,悉应至德之光昭,由海隅苍生以及昆虫草木,皆受神圣之裁成,天下之太平。
故圣人视中国犹一人,遐迩咸归;
王者以天下为一家,平成永奠。
合万国之车书,山铭万岁
统九州之则壤,永建千年。
中外庆同风,奏治安而歌美;
华夷大一统,执圭璧以陈词。
寰宇腾欢,臣工志喜。
太平有象,何须梯山航海;
而王化无方,莫不瞻云就日。
考昔建极坤舆,兆起断鳌之帝;
形扶天柱,功传炼石之娲。
虞廷惟其修德,化格两阶;
越裳自慕圣人,来朝重译。
谟载随刊,列上中之田赋;
典传封浚,奠高下之山川。
风移沐日之乡,辨五宗而作镇;
声入无雷之国,统四渎以朝宗。
共球云集于涂山,蒲谷星屯于冀域。
是以茫茫绣甸,遂呈疆索之编;
嶪嶪寰区,尽隶职方之掌。
稽之图记,载在《夏书》;
凡属荒垓,悉归禹服。
虽周隆封建之制,竟遗吴越一星;
即秦分郡县之名,尚漏麟洲小水。
暨乎方隆之炎汉,鄯善、康居咸望西京入侍;
维彼全盛之有唐,新罗高丽佥纳胄子受经。
梁晋牌移朝暮,六合烟飞;
金辽地若邮传,□□□□。
万里狂澜,谁阻王风之披拂;
九渊绝壑,群欣化日之照临。
此皆敷至治于一时,遂至同文德于四表。
迨乎承美窃踞,款纳岭南之师;
至若吴越入朝,座凛面北之义。
虽非招携以威武,大都怀远以宽仁。
慨自黩武穷兵,徒至轮台之悔;
罢兵息役,空馀徐惠之箴。
赤豹黄罴,无关圣朝之服食;
南金象齿,仅侈大赂之馈遗。
未有《周官》茅土之馀,愿星言而夙驾,《禹贡》山川之外,邀燕乐以生辉,德教沛于寰区,威灵振于无外,无丝竹之声,有劳来之喜,俾高丽、乌弋悉入称臣,回鹘、女真咸归受吏,如今日者也。
兹盖伏遇圣天子道存一中,执数圣难传之旨;
心传十六,绍千圣不传之精。
揆天佩道,益地凝符,奠九州而首出,超群辟以独尊。
应紫极以奠中区,升泰阶而临六合。
文德诞敷,声教讫于四海;
武功克缵,干羽戢于两阶。
山节虎而泽节龙,已称一道同风之盛;
壤土黄而坟土白,益徵普天率土之归。
乃考披离玉垒,窥马生聚米之形;
屈曲银河,识韩国囊沙之势。
始于冀,终于雍,环八州而入卫;
浮于洛,达于河,会四国以周通。
王屋而右大行,崇峨北境;
前岷嶓而后大别,襟带南条。
厥贡维何,则银镂琅玕;
伊产奚若,则玑组织贝。
关西指,海岱东流,扶桑濛汜之区总归暨讫;
南望荆湘,北瞻燕晋,幽都交趾之地悉遵王化。
自世运不丁夫阳九,而民生不困于用三。
嘘大气以回大生,推仁心以行仁政。
山之东,山之西,大都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河以南,河以北,莫不罢兵习耕,罢旌植桑
略畇畇之禹甸,自西、自东、自南、自北,已徵万国之来同;
摅荡荡之尧思,欲富、欲寿、欲安、欲逸,犹恐一夫之不获。
谓父母相携而劝本,孝文因之放富有之勋;
谓游惰悉驱而力田,贞观所以致仁义之泽。
诚哉府海官山!
久矣金城天府
自惭笔非梦彩,文愧惊天。
睹万星之映川,犹思学海;
若聚蚊而成响,实惭负山。
已无术以补天,敢著书而掷地。
生逢保泰之邦,快睹会归之盛。
皇上安内攘外,居重驭轻。
抚恤有方,薄海快声灵之赫濯;
德威并济,遐区增式廓之疆围。
享其贡即臣其人,务使东渐而西被;
耀以德不观以兵,恒瞻近悦而远来。
是见掩之机,不在远而在迩;
则诚形之理,不在委而在原。
世多以符瑞为祯祥,吾则以孝慈礼忠为祯祥;
人每以云物为福兆,吾则以修齐治平为福兆。
故君子慎独之体,日见其安舒,大人明德之身,时出为粹润,太平在身。
慈父、孝子、友兄、恭弟、信友、贞妇,太平在家。
忧民、德化,赋薄、刑省、残除、害去、弊绝,风清,太平在国。
广而品汇之裁成,尔德溥遍,而中和足以致之,大而两间之化育,清宁永协,而参赞足以致之,太平在天下。
然天下之平必本于国治,国治必本于家齐,家齐必本于身修,身修必本于心正。
心无不正,已接二帝精一之传,绍危微之训,驾百王而首出,有不与唐、虞、三代之治媲美无疆者哉!
为书本末,以待来者,使今日复睹太平寰宇尚有考云。
论乐疏元丰三年六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宋史》卷一二八《乐志》三、《文献通考》卷一三六、《宋元通鉴》卷三七、《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太常镈钟皆有大小、轻重之法,非三代莫能为者。
禁中又出李照胡瑗所铸钟律及尺付太常
按照黄钟律合王朴太簇律,仲吕律王朴黄钟,比乐才下半律,外有损益而内无损益,钟声郁而不发,无足议者。
虽是,然与其乐校,三格自相违戾。
且以太簇为黄钟,则是商为宫也。
刘几奏上时,臣初无所预。
臣顷造律,内外有损益,其声和,又与古乐合。
今若将臣所造尺依大小编次太常镈钟,可以成一代大典。
太常无雷鼓、灵鼓、路鼓,而以散鼓代之。
开元中,有以画图献者,一鼓而为八面、六面、四面,明皇用之。
国朝郊庙或考或不考,宫架中惟以散鼓,不应经义。
又八音无匏、土二音,笙、竽以木斗攒竹而以匏裹之,是无匏音也;
埙器以木为之,是无土音也。
八音不具,以为备乐,安可得哉!
昨日纳还公择诗卷相次复示三篇不独说曲尽其妙加以敏捷不易追攀辄罄鄙言聊答嘉贶 其一 北宋 · 苏颂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近闻朝客建溪回,说得茶园次第来。
何事社前先厥篚,只缘春晚向无雷(自注:今岁惊蛰差晚,无复晴霁,芽不暴长,最为精妙。)
池鱼自达106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眉州任达为余言: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
池以塼甃,四周皆有屋舍,环绕方丈间。
凡三十馀年,日加长。
一日,天晴无雷
池中忽发大声,如风雨,鱼涌起羊角而上,不知所往。
云:「旧说,不以神守,则为蛟龙所取,此殆是耳」!
余以谓蛟龙必因风雨,疑此鱼圈局三十馀年,日有腾拔之意,精神不衰,久而自达,理自然耳。
无雷1108年 北宋 · 苏辙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经冬无雪不死,秋雨过多深入土。
人言来岁定无,农父掉头笑不许。
清明雨足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
大麦过期当半熟,小麦未晚犹十分。
东家西舍发陈积,十钱一饼犹难得。
向来天公不为人,市人半是沟中瘠。
前望麦熟一月期,老稚相劝聊忍饥。
谁令伏枕作寒热,囊中无钱谁肯医。
天公爱人何所吝,一春雨作雷不震。
雷声一起百妖除,病人起舞不须扶。
夏日题王右丞冬山书屋图 宋 · 郑樵
壁间飒飒涛起,□□□□□冰冽(抄本诗首有绵云烁石石为折溪涧无雷涧水绝怪看中夜听十九字,不空缺)
呼灯始见王右丞,毫毛矜贵逞奇杰。
挥洒冬山书屋图,岩壑幽棂坐高哲。
数笔萧瑟天貌寒,不尽枯枝不尽雪。
高崖崛曲形凄肃,驱禽逐兽但松竹。
傍有一水白于峰,千顷奔茫日难昱。
绢外似觉风惨激,大江尽断船相逐。
室中之人淡如,长年手携一卷读。
窗外苍虬恣飞瀑,欲夺造化齐冷燠。
天下无几焦孝然,当世宁更有梅福
吟抱膝此何人,乃肯萧条立炼谷。
古今书画技总微,贵有嵚崎生眼目。
我闻孙登北山隆冬披发以自覆。
又闻昔贤暑重裘,六月御车鄙王侯
二公气岸皆千里,朗月白霜胸际浮。
名士逆天天不怒,冬景能暖夏能秋。
千载斯人不可致,我于画间得其意。
揆向高飙远远至,笔光墨汁俱吐弃。
但悬此幅清吾心,千岩炎伏曦景炽,布褐推车我不避。
三月二十日东山云蜿蜒而上众指曰龙也已而大雨 宋 · 晁公溯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山龙起风雨来,势虽暴甚天无雷
蜿蜒气上黑云合,喧豗浪打苍崖回。
千林通体有膏泽,四郊画时无尘埃。
旧闻此地亦胜绝,夜夜神光如五台(自注:东山俗谓金灯。)
按:以上《嵩山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