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占八”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王成爵秩诏地节三年三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五
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
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
其秩成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汉书•宣纪》,又见《循吏•王成传》。)
得甲畜北斗龟财物归之遂至万千或告违禁词云名在八龟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二
财无苟得。义不厌取。
若奉业以往。积而无伤。
或非道以行。动且为害。
于稽尔甲。爰契我龟。
已见负图。不独七星之号。
空嗟入梦。讵终千载之期。
是诸侯之宝。念彼当畜。
宗伯之属。其谁敢私。
岂伊匪人。妄致诸椟。
迹罔厕于主守。家用宝于神龟。
徵以从长。占八九之数。
穷于既厌。收千万之盈。
兹乃多藏。且不豫于官事。
靡尝知禁。亦可畏于人言。
必曰职我之由。守而勿失。
名可覆视。余无尔刑。
请将邢洺州牧马地给与人户依旧耕佃奏 其一 1049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
臣窃见河北漳河淤地,名为沃壤,而广平监于邢、洺、三州,共占民田约一万五千馀顷,并是漳河左右良田。
每牧马一匹,占草地一百一十五亩。
兼知卫州淇水监每马一匹,止占地三十一亩。
广平监剩占八十四亩。
广平系两监,自后停废一监,三州共约退下草地七千五百馀顷。
往岁官司遂令百姓出租课请佃,时年岁深远,耕为熟田,就种已成园林,及作父祖丘茔。
其佃户共九千三百四十馀户,每年共约出八万七千五百馀石,小麦三万一千二百馀石,秆草五十五万六千馀束,绢八百馀匹。
昨准群牧司指挥,令逐州作二年尽起遣佃户,却收其地入官。
今年限满,人户全不肯起移。
累经鼓司进状,及三司亦曾论列,不报。
访闻广平虽再分为两监,马只有五六千匹,不及往时一监之数,亦不销得此地,枉有废为闲田。
纵添得马三二千匹,况元占牧马一匹之地,比淇水监可就牧三匹,亦未为阙事。
河北西路漳河南北最是良田,牧马地已占三分之一,东路又值横陇,商胡决溢,占民田三分之二,乃是河北良田六分,河水马地已占三分,其馀又多是高柳及泽卤之地,俾河朔之民何以存济?
欲乞且令人户依旧耕佃,供纳租课。
若据一年所得,亦可置数倍鞍马,公私大利,无甚于此。
伏望圣慈体念河北人户累值灾伤,流亡未复,岂忍更夺其衣食,俾之失所,有伤和气,无益仁化
又况与国家岁出斛斗万数,利益不少,经久实为稳便。
伏望出自宸断,特降指挥
回胡和州 南宋 · 卫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四、《定庵类稿》卷三
劄符江介,善状无闻;
将漕关中,误恩何取。
笑倦游之益晚,知怀禄之为惭。
馀论所加,感悰特甚。
伏惟某官居今而好古人之节,起家而有当世之名。
此膝不屈于人,宁甘义辱;
与首俱睨于柱,竟以礼还。
有嘉盖世之英,克壮长城之卫。
流民占八万馀口之数,不怠招来;
明府高三十五政之贤,举能诵说。
伫闻褒诏,即步华涂。
俯眷衰踪,久违高谊。
未奉一行之信,遽膺十部之临。
今裤昔襦,遐想风谣之盛;
贫家富壁,尚分光景之馀。
谒谢无从,占词匪报。
贽见太守 南宋 · 卫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五、《定庵类稿》卷三
箠楚尘埃之吏,身辱在于泥涂;
藩维屏翰之贤,势迥高于霄汉。
敢越部中之贱,冀收堂下之言。
伏念某猥出诸王孙之家,曾无佳公子之誉。
生涯何有,饥寒尝走于路隅;
学殖无闻,佻达见嘲于城阙。
井蛙之见,不踰于缺甃;
沟鸱之困,未脱于污泥。
固尝掉鞅于艺场,竟复暴鳃于级浪。
三山凝望,风辄引船;
千佛登名,手徒加额。
黾勉一官之延世,经营三釜及亲
几案徒劳,簿书丛委。
障西风之扇,敢谓孤高;
归南山之庐,未能独善。
跛鳖终难于千里,栖鸾又托于一枝。
投刀虽愧于善藏,血指仅逃于学制。
高士不为主簿,何愆流俗之讥;
能赋可以大夫,会有赏音之叹。
仰止登龙之地,时哉荐鹗之书。
奉己知归,倾心有待。
恭惟某官博洽行秘书之号,仁明有古循吏之风。
人托帡幪,盗除囊橐。
流民占八万馀口之数,越古所闻;
明府高三十五政之贤,于今创见。
行拜黼黻冕旒之赐,益彰戟纛兜橐之雄。
矧上方力超两汉之隆,而高第间补九卿之缺。
颍川之徵黄霸,若稽古训之甚明;
河南之荐贾生,未许昔人之专美。
丹砂赤箭,傥在兼收;
方桷圜椽,固应适用。
宜比祥金之跃,愿言良冶之归。
去不待麾,已恕事官之慢;
用而反令,又矜将母之私。
惟大贤曲示于优容,故贱子敢干于洪度
诚得如洛阳史,望见而备孝廉之数;
或能为楚公子,奋发而收下客之功。
次李而敬山中述怀韵 其四 明 · 林芸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瞻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一
慕尔清修占八窗,青山杳杳水淙淙。
眼高快若登云岳,气爽浑如泛碧江。
养正自成诗有雅,闻风人道国无双。
晨星不耐离愁苦,剡水风帆拟约杠。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一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江湖五月水心凉,南浦烟波接渺茫。
珍重兰桡且徐转,海门西畔未斜阳。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二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沧波百里迥浮天,水国晴岚极杳然。
两两白鸥飞尽处,西风吹送钓鱼船。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三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通津极浦昼冥冥,山霭汀烟白又青。
饮尽西湖无限酒,夕阳归卧唤鱼亭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四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前洋潮水晚来深,船际微风响玉琴。
尽日白鸥翔不下,何曾得似我无心。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五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风波世事总茫茫,京国云山入梦长。
歌笛一声人半醉,无端断尽别离肠。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六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深杯低唱转依依,老罢情亲接眼稀。
我与浮云俱北去,日将流水并西归。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七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舟行不觉转青蘋,唯见云林刺眼新。
正是潮生风更好,桂阳山色渐迎人。
将北归。泛舟西湖。醉占八绝。请蝉翁放笔 其八 丁亥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东州先生诗集卷之十一牙城录
蝉翁翰墨旧称神,海客文章老更真。
倚醉风流千古事,后来嗤点定何人。
燕市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八
别久真空寺,重游满目悲。
辩亡须有论,原乱岂无词。
昭代崇文日,辽阳用武时。
军功多贿赂,政府习贪痴。
台谏嚣黄口,萑苻纵赤眉。
激成三案祸(梃击、红丸、移宫。),罔恤九边危。
刘杜先蒙难,袁洪后丧师。
处堂皆燕雀,推毂乏熊罴。
内阁惟云抚,中官屡被欺。
恩威无一效,战守乃双疲。
渤海星辰灿,煤山日月亏。
中兴如傀儡,南渡总妖魑。
群小争求券,元戎不死绥
断江镕铁锁,投井涴金脂。
麈尾风流尽,乌衣雨散衰。
宫驼尘棘枳,仗马舞笙篪。
桃叶歌沈晋,菱花镜入隋。
充庭李都尉,满路文姬
异宝分屠各,奇珍献狒狸。
令严雷电迅,计秘鬼神疑。
弓用双弦副,兜将百火槌。
雕翎飞楛矢,牛酪浸瑶卮。
草谷圈三辅,膏腴占八旗。
貂裘无贵贱,鹊顶辨崇卑。
番语文难译,同音字混施。
大珠征靺鞨,名马贡高丽
蜡珀菩提串,葡萄痘疹医。
革鞋斜绿绣,毳帐闪红披。
席地氍毹展,催军觱篥吹。
耳环重叠缀,发辫密疏緌。
红锦缃狐腋,玄矾茜獭皮。
乳茶鐎里沸,烟酒袋中炊。
北魏刑名酷,西洋历法差。
爰书凭笔帖,朝政掌阏氏。
葬以刀裘殉,诛连子女夷。
官尊辽绰合,服改汉威仪
顾命勋臣废,当权媚子私。
九卿全结舌,三院仅承颐。
晋级旌贪吏,骄兵衅远陲。
未尝窥浪泊,轻自戏樯桅。
竟尔沦牂牁(上音。),何曾获季犛。
帝羓空惹笑,人彘且诒嗤。
我既遭时变,年来叹数奇
逢萌北海靖节东篱
邹衍吹律毛苌晚注诗。
每怀天寿恸,常起孝陵思。
国家恩未报,忠孝节难移。
蒋诩三径梁鸿赋五噫。
挑灯挥泪写,焚掷玉河湄。
离庭下还向南山弊庐。途中不胜黯结。口占八长律。次素桥录呈三兄。兼示舍弟仲贲犹子膺万 其一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肃肃湖山带晚阴,西来羸马北风侵。
家贫苦拙栖乡计,岁暮偏难作客心。
驿路分崖当古堠,村扉隔水出寒砧。
庭闱渐远劳回首,行迈迟迟独放吟。
离庭下还向南山弊庐。途中不胜黯结。口占八长律。次素桥录呈三兄。兼示舍弟仲贲犹子膺万 其二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回看驿岫翳层阴,离思摇摇已见侵。
麟乘暂窥犹在眼,凤雏多病最关心。
孤村小径穿疏木,断岸危桥卧废砧。
遥想老莱堂上戏,定怜庄舄客中吟(鲁史未卒业。儿侄病未健。篇内致意。)
按:右上伯氏
离庭下还向南山弊庐。途中不胜黯结。口占八长律。次素桥录呈三兄。兼示舍弟仲贲犹子膺万 其三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孟冬风日歘晴阴,寒色凄凄马上侵。
来共弟兄真得意,去邻僮仆若为心。
清灯梵阁高秋雨,落木鱼村半夜砧。
胜事转教游子恼,行行自和短长吟(右上仲氏)
离庭下还向南山弊庐。途中不胜黯结。口占八长律。次素桥录呈三兄。兼示舍弟仲贲犹子膺万 其四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未便忘机汉阴,生涯琐碎苦相侵。
不知列国纷纷迹,何似离人脉脉心。
寒眺已迷金井树,归装又犯礼山砧。
那能日奉连枝会,稳听峰癯叶斗吟(兄方读战国策。而有叶斗峰癯之句云。)
按:右上第三兄
离庭下还向南山弊庐。途中不胜黯结。口占八长律。次素桥录呈三兄。兼示舍弟仲贲犹子膺万 其五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百转山阳与水阴,乔林出没暝云侵。
羡君能作携家计,怜我犹孤问舍心。
世事纷纭繁似绪,离忧撩乱捣如砧。
阿儿学晚尤宜念,早授唐诗课诵吟(君方携家庭下。故及之。)
按:右寄仲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