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华盖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碑记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粤以江南之地。佳丽垂名。山岳之间。宛有仙洞。余祇膺圣泽。廉察临州。一日按地理图。得属邑。崇仁县华盖山。有王郭二真君坛存焉。欣睹异事。未原其始。他日公馀。因令军将往山下访求碑铭。果得一石记。乃隋开皇五年焚修道士李子真。于坏碑上再录出其文。则知王郭二真君仙不显名。王则方平之从侄。郭乃王之族弟也。始于金华山修道。以图轻举。寻游洞府。自玉笥山将之麻姑洞。中道悦一山。问故老曰。此为何山。对曰。巴陵华盖山也。二真君相与言曰。此山福地。名亦异焉。因求卜止。再炼神丹。山下父老诣而再拜曰。敢问真人之名字。曰。吾等修志于虚无。不欲述焉。后有一道士来谒。敢问真人之师。曰。吾师浮邱先生。则上界大仙也。顷于金华山遇焉。二真君能走石飞符。兴云致雨。或有人疾苦暴亡。往而告之。即飞符以救之。岁时大旱。即致霖雨以济之。至晋惠帝元康二年二月一日。䌽云连昼。仙乐喧风。二真君乃骖鸾驾鹤。冉冉上升。今上升之坛及浮邱先生之坛存焉。其后立观焚修。境邑将旱。若诣坛祷之。则云雨立应矣。故事昭然。仙踪俨若。虽遗史籍。安泯声华。鸾鹤对飞。共作壶中之客。林峦叠秀。别含象外之春。因与府官议崇观宇。永利焚修。寻差军将以公用钱诣山。换殿宇门廊。不日而回。云工毕矣。予德惭好道。任忝分符。原始要终。罕测冲天之日。飞文染翰。用贻终古之芳。铭曰。
元牝之门。澄心养神。学则弥众。得者几人。冉冉千古。堂堂二真。丹成岩谷。道应穹旻。䌽云色焕。仙乐声匀。迟日初丽。柳花正新。骖鸾援俗。驾鹤超云。言归紫府。笑别芳辰。山存华盖。长含异春。恩流丰泽。用济烝民。浮云世速。好月生频。俨若圣祉。永播清芬。
华盖山 唐 · 张又新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垄穴遗诗(华盖山事实云:昭莹遇廷瑞后,开垄视之,惟见空棺,穴旁得片纸,遗诗云。) 唐末宋初 · 沈廷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脱蝉。
应是元神归洞府,更无遗魄在黄泉。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
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邙山下草芊芊。
华盖山 宋 · 杨蟠
五言绝句 押冬韵
七山如北斗,城锁几重重。
斗口在何处,正当华盖峰(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九)。
华盖山浮丘公王郭二真君记 宋 · 李冲元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八、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一、民国《华盖山志》卷七、道家金石略
临川山秀水灵,颇多前代神仙遗迹,丹井仙坛,往往杂出于图记文字间,可以考信,而崇仁华盖山王、郭二真君祠灵迹尤著。唐颜鲁公取隋开皇五年旧碑所载事为记,不著名字州里,而世系复舛谬。惟曰于金华山遇浮丘公授教,后居此山,能飞符走石,兴云致雨,使死者苏病者愈。以晋元康二年上升。其后州县岁时水旱祷之立应,而又男女疾疫,祈禳无不之焉,至走旁郡数千里。人皆恭敬洁斋,然后敢登山,不尔,风雷雨雹、虎豹蛇虬蜂虿之变立至。祠中并立浮丘公像,山下犹有仙坛存焉。熙宁中,州以王、郭异事上之,神宗皇帝诏封王为冲应真君,郭为诚应真君,而偶遗浮丘公事,故旌号不及。元符二年,洪州夏不雨,民有忧色。右正言王公桓以漕使权领州事,闻三真人感应如此,乃疏食斋居,迎请真像至府城,率僚属迓于城门之外,馆于天庆观中,阴云随至。焚香恳祷,雨即大霪,三日始霁,稼穑勃兴,郡人欢呼,叹未曾有,莫不德公之赐。公曰:「浮丘为二真人师,而褒礼未加,甚非所以严奉高真之意」。乃符临川主者具浮丘公始末,将请命于朝廷,而属门吏李冲元考覈其事记之。冲元谨按刘向《列仙传》称王子晋遇浮丘公,接以上嵩山。而《汉书》言浮丘伯,吕后时犹在长安,楚元王交从之授《诗》学,盖齐人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亦载浮丘伯云子晋师之。而子晋乃周太子,然则浮丘盖又出于子晋之先,莫知其来之远近。意其汉时隐于儒生,犹老子之隐于柱下也。呜呼!神仙之学,古无有也,自秦皇、汉武好方士长生不老之术,世始知有神仙。而刘向因之为《列仙传》,独载王子晋师浮丘,而浮丘公反无传,然则当向时已莫得而考矣。王、郭当晋元康时遇浮丘,则疑若常在人间,岂有意于接引后来耶?夫神仙之学,大抵宗本黄帝、老子,以清净无为、虚心寡欲为本,而佐以阴功密行及炼丹服气之术,要之,非超迈洒落者不能也。方其混迹人间,未必有显称,皆以名为深戒;迨其仙去,始著异迹,使人知所向而已。此其用意,岂浅识狭虑者所能髣髴?而秦汉之君,富有天下,穷兵黩武,心伪意盛,神荒气蠹,乃欲长生不死,是果足以出造化、越古今乎?然近世为是学者,反以钓名贾利,仆仆公卿之门,来献其说,且偃然居之不疑,自谓已尝经昆崙,涉太虚,而游乎恍惚之庭矣。闻其风者,至或危坐启听,不敢窃议,曾不察其人真超然世表者乎?历观前代诸仙,皆卓绝不群,摆脱尘累,率有造微参寥之致,虽未御风乘云,伍迹人间,已不与世俗并轨方驾矣。推是心以往,庶几近之。王公高明厚德君子也,颇以鄙言为然,故叙浮丘公事而并记之。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按:同治《崇仁县志》卷一,同治十二年刻本。
华盖山 南宋 · 邓犀如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日沈露下不胜寒,绝顶江南第一山。
脚底云平疑可步,身边月近似容攀。
诸天合在虚无际,清磬应闻缥缈间。
欲拚今宵不成寐,遇风高处著仙班(清许应鑅光绪《抚州府志》卷四)。
游华盖山容成洞天 南宋 · 李洪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小雨廉纤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
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
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
閒翻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
华盖山新建三庐记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七、《缘督集》卷一九、同治《崇仁县志》卷一、光绪《抚州府志》卷二一
江西名山华盖,于他无得,巽自三仙遗灵其颠也,闻者信,故有祷。祷者萃,故有庐籋焉。万丈而高,环焉千里而迥。故颠于庐,其风劲而易摇,其雨横而易淫,其日烈而易剥。故庐于颠,其竖也竹不若木,其负也砖不若石,其覆也茅不若瓦。自四方之乞灵其颠也,好施者莫不欲壮木以竖,壮石以负,壮瓦以覆,其如工若徒何?仰而跻,其上壁立,其傍板荡,其曲斗绝,视不敢分,步不能寸。所赍轻,曾未免伛偻然也;重,媻跚然;加重,扶伏然矣。其难如此,故自永康迨绍、庆七八百年间,为殿,为阁,为亭,未始一满施者意。庆元三年,岁在丙辰,裴省中主观事,稽首三仙罢,念殿败旧矣,新之非我谁欤?谋以戊午而始柱,以庚申而起工,以壬戌而止。一年阁成,三年亭成。竖者、负者、覆者材皆壮,免易摇、易淫、易剥之患,传二三百年可也。省中首尾十年,中兴其先七八百年欲为未为之工,遗其后二三百年欲继莫继之迹。嗟夫难哉!非其气锐,始孰经?非其材施,中孰胜?非其志坚,卒孰成?既成矣,何加焉?曰:犹须移其志于道也。道之初有虚而已。虚生气,气生天地人。天地之初,有土而已,土生万物;人之初,有儒而已,儒生百氏。故土为万物宗,儒为百氏宗。土之气,中气也;儒之道,中道也。万物宗土,百氏宗儒,无他,万理不外一中而已矣。独不见三庐之创乎?石木瓦于万物为三始,置土上,则高于土矣,而终之泐折腐。石泐归土,木折归土,瓦腐归土,盖还原也。老于百氏为一,自负高于儒矣,安知其终之不还源也?特未易前期尔。予恐省中诚欲移其志于道,故于记三庐也,借事为喻,识其端使择焉。
华盖山 南宋 · 陈谦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廛隐筑东山,林高撼翠寒。
云藏安石馆,竹扫葛仙坛。
径绕泉鸣壑,天低月近栏。
秋风扶杖屦,漉酒助君欢(明王瓒弘治《温州府志》卷二二)。
华盖山赋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六、《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四八、同治《崇仁县志》卷一
客从庐山来,搦六尺之苍藤,蹑三寸之青凫。浮空云兮航绿萍,笑天风兮撼翠梧。鹑衣兮虱禈,黧面兮垢肤。身同青霄一点淡烟之轻,心同古洞三更明月之孤。谓神仙兮必有,视尘世兮若无。独步天荒兮谑浪笑傲,飞爽八极兮悲号叫呼。揖霄汉诸仙而朗吟,抱虚空一气而长吁。吊混沌而不回,禁清爽之揶揄。过西山许旌阳之游帷,访苦竹李真元之靖庐。一叶溯临川之水,四邮抵罗山之郛。巍巍兮渺苍烟之崔嵬,磊磊兮礴白云而模糊。揖三仙兮款三峰之绝顶,陟千仞兮嗟千古之居诸。方夫至兮不倦,若有逢兮问途。指青青黯黯烟霞之窟,谓高高远远仙灵之都。行行且止兮少憩,羊肠鸟道兮萦纡。彼巴陵华盖之山兮,岂吾眼梢之寸碧者乎?时也村村梅林,处处榴火。绿田始秧,黄麦已槁。天气郁蒸,日色炎烈。汗兮颗颗珠,泪兮滴滴血。涌泉为之一酸,华池为之一竭。入林若丧家之狗,登山如石罅之鳖。彼乡人者,渠岂知夫真青都之散郎,非红尘之鄙夫。心入九流之窍,胸藏三教之书。绛宫有婴儿之室,丹田安偃月之垆。渺天地兮黍粟,视造化兮锱铢。即曩日富贵荣华之我,为今生逍遥快乐之徒。已矣乎!吾弗较也,彼岂知此!谒紫元之洞天,访浮丘之仙子。拍王、郭可拊之肩,蹑钟、吕不维之趾。友漆园之蝴蝶,师槐宫之蝼蚁。已而客于华顶之庵,礼彼宾仙之阁。在憩霞眠云之轩少息,留涌翠凝碧之台甚乐。天高兮风声寒,野迥兮烟光薄。空悠悠兮白云,不复返兮黄鹤。此修真之泉石,而宅灵之林壑。俨乎三峰之巅,插彼一天之角。余于是正襟危坐,静虑凝神。含太乙于泥丸,客鸿濛于天津。少焉,振衣兮肃若,袖香兮敬之。启霄斑之户,扣地灵之扉。此为江南之孤迥,古云有仙兮冲飞。我来兮乌有,或问兮罔知。但药炉与丹井之犹存,若真岩与斗坛之空遗。金鸡唱晓兮洞云出,玉磬敲暮兮山禽归。古潭兮卧苍蜦之与赤虬,峭壁兮走青鹿之与黄罴。烟畹兮种紫芝九节之木,霜畦兮耕碧云千载之芝。电旌绛节兮缥缈不可见,黄冠羽衣兮指顾其所之。遂悄然自谓曰:彼浮丘之为仙也,生于商,仕于周,隐于汉,化于晋,至隋开皇之时尚在。巴陵华盖之人也,所谓死而不亡、磨而不磷者。彼美王、郭之二子,为方平之从侄。乃兄之姓不移,而其弟之姓辄易。初于霍童之洞天,复隐金华之石室。过罗浮而寻朱明之高真,归临川而谒浮丘之仙伯。飞符走印兮兴僵起仆,呼雷召雨兮飞沙走石。洞门兮荆棘之冥迷,山下兮虎蛇之放逸。彼三仙兮登九霄,今千载兮如一日。所谓仙人隐逸之都鄙,道士修炼之窟宅。于是三顿首,九点额。谒仙既已,登巉岩,披蒙茸,召蜚廉,呼靊霳。四骋既久,万象无穷。倏焉风雷之飞迅,忽焉烟雾之溟濛。有金虬之隐耀如灯,有玉桥之窈窕如虹。夜深兮星斗挂檐甍,旦起兮月露侵帘栊。鹤唳于竹,猿巢于松。四时之顷,风景不常;一日之象,杳冥莫测。方阴翳而忽晴,乍紫翠而复白。或六月而霰飞,未五更而日色。飞鸟过其上兮,戢足敛翼而不声;落霞拂其票兮,飞线散丝而无迹。山之形若浪涌而泉奔,山之骨如玉藏而冰积。然则阴晴显晦之不常,变化出没之非一,余之所观者小。如欲观之,当考苔碑于翠崖,披雨碣于苍碛也。余于是豁然而悟,怆然而悲,凝然而恐,黯然而思。此心兮对风月而莫诉,非猿鹤之可知。盼三江于庐山之腹,瞻七泽于洞庭之湄。顾岷峨之峭拔,而天台之委蛇。嗟乎!一身兮四海其如穷,寸抱兮两腋不可飞。清都绛阙兮今何夕,沧海桑田兮今何时。幽恨暗怨兮若舞壑之潜蛟,急景迅光兮如白驹之过隙。吾能制玉膏而炼金液,吾能擒龙魂而缚虎魄。所以悲者,若乌鹊之南飞,嗟茕然而无依。或徉狂而为奴,或行丐而似痴。吾非蒯通箕子之事,甘于颜子莱芜之为。古有隐橘,亦有采薇,亦有餐松,亦有茹芝。吾所以未能若然者,虑此父母之遗体,恐有风雨之飘零。况剑法之未就,而丹砂之未成。且夫人之生成也,钟天地五行之精,禀山川二气之灵。天与之文章,地与之气形,日月与之以秀丽,星斗与之以聪明。落纸使风雷之走,下笔使神鬼之惊。既不佩六国之印,又不掌天子之兵。是将何为乎?必曰:吾学仙也。既为此学,未能访古人者何也?若夫隐于山之阿、水之隈,是将与狸豹以为徒;隐于市之居人之宅,是将与名利以为匹。或者疑之,居山林之下以吊名,处王侯之门以贾利,吾亦未能从适,每一发念,亦黯然而垂涕者矣。呜呼!三仙往矣,吾不勇也。进道在己,成功则天,夫复何言,莫非自然。遂置之不问,又从而歌之曰:「望长天而溯远水,悲落叶而哀流年。思美人兮不见,倚苍松兮潸然。飞鸟过兮空苍天,顾影自叹兮谁能怜」?歌罢,忽有峨其冠翩其衣,长揖而问余曰:「夫子若有感者」。俯而不答。又复问曰:「夫子岂非海南白其姓、玉蟾其名者乎」?又不答。客乃鼓袖长啸于山之巅,遂为诗曰:「华盖山前闻杜鹃,瘦藤扶力倦攀缘。路逢紫电清霜客,日落碧云红树天。松罅翠猿惊月上,洞前白鹿咬花眠。明朝屐齿印苔发,长啸天风蹑晓烟」。
华盖山 南宋 · 唐元龄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巍然独立九霄中,势压衡庐亘华嵩。
捣药声高蟾阙近,乘槎路渺鹊桥通。
三更见日生沧海,六月飞霜下翠空。
好挟千年王子晋,玉笙轻度碧桃风(以上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二一)。
怀黄县丞(申)时避乱寓华盖山(丁丑四月。) 元 · 吴澄
押词韵第四部
丞君丞君天一所,十日不共床头语。
粤从天纪涣散来,大半英雄化儿女。
举世张颐啖粪壤,君独吐之不肯茹。
举世眯目蒙埃尘,君独去之不肯处。
大鹏垂翅何人怜,神龙失水痴獭侮。
当道林林立虎豺,深山处处多蛇鼠。
不堪啸聚没复出,近来眠食闻几阻。
奔逃无间天阴晴,腹背浴汗头沐雨。
心如清水到底洁,身寄白云深处住。
伯夷叔齐上追踪,浮丘王乔与为侣。
洞岩殷殷生风雷,仙馆沈沈锁烟雾。
山蔬可羹买米炊,何须更学农与圃。
有儿读书绍家风,有客清谈忘世务。
我自远来亦云乐,寻又别去徒延伫。
二亲定省不可旷,安得终岁矻矻万仞冈头论今古。
张道人开华盖山路 元 · 吴澄
押先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九
我家紫玄洞天前,洞天仰与天相连。
羊肠诘曲石荦确,每欲飞上愁攀缘。
道人可是坚愿力,开辟大道何坦然。
一跻从此出世外,着我直透昆崙巅。
浮丘握手莞尔笑,与子别去何千年。
华盖山 元 · 何中
押侵韵
三山立天半,苍翠横古今。
断厓三万丈,花落紫烟深。
路蟠一带危,上薄元气侵。
乱霞导飞舄,閒云护行襟。
风岩虎豹穴,泉壑蛟龙吟。
川明散众色,空碧生清音。
仰憩星河次,飞鸟下阶临。
肃然刚风近,仙人抚瑶琴。
立身如此高,人世宁不钦。
苍茫万里色,浩荡一寸心。
期为太清游,不独往山林。
华盖山 元 · 许谦
押漾韵
群山如斗形,华盖气独壮。
奋身地势高,目极天宇旷。
周回万象澄,一一来献状。
中江漾孤屿,濒海横叠嶂。
楼台市中居,棋列相背向。
烈风搅沧林,落日鸣白浪。
蜃气薄浮云,溟濛杳东望。
长濠浸寒水,短楫起渔唱。
同游岂特达,竟尔忘得丧。
山下出蒙泉,夷坐待清涨。
一掬襟怀空,自谓羲皇上。
将登华盖山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石斛金钗感素秋,洞悬钟乳入山幽。
扶衰不是人间药,强健聊为物外游。
云作衣裳尘不染,诗成珠玉世谁收。
石人久立黄茅月,岁岁能来为客留。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抚州府部
登华盖山有赋寄薛元卿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相期秋晚命柴车,同看华峰散䌽霞。
农父苦留粳似雪,山人先许枣如瓜。
蛟翻巨石痕犹在,鹤立危峰语不哗。
邂逅不留知有意,林台菊有未开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抚州府部
仙游山道士余岫云为虞公于华盖山作黄茅冈隐居喜而有赋承命次韵 其一 元 · 李隼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
曾谒朱衣拱帝关,故辞黄阁老人间。
鼎湖梦断龙髯远,辽海归来鹤羽閒。
教种芝田经雨过,看锄药圃带云还。
绝怜此日都忘世,浑似当年未出山。
仙游山道士余岫云为虞公于华盖山作黄茅冈隐居喜而有赋承命次韵 其二 元 · 李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
名山自昔伏龙冈,胜地今为卧鹿场。
无复仙人飞羽驾,还闻学士结茆堂。
晴岚蔽日云当户,阴瀑冷风雪满床。
已喜閒居亲紫盖,不妨幽梦隔奎章。
送程朋游华盖山 元末明初 · 危素
押豪韵
吾郡紫玄洞,程生远游遨。
别怀不可写,听我哀弦操。
兹山东南胜,秀色凌空高。
细路积霜雪,长林带湍涛。
天雷震汹汹,飞瀑鸣滔滔。
文豹昼深伏,穷猿夜嗷嘈。
行行发犹咏,陟险无乃劳。
昔绕洞空脚,天风入衣袍。
王乔不可见,使我心忉忉。
余本尚疏放,夙志思林皋。
何当绝埃壒,高举乘鲸鳌。
颉颃飞霞佩,不必烦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