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可能是:济南府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箕山,兖州府费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箕山,东昌府濮州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箕山,平阳府平陆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箕山,潞安府黎城县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箕山,沁州武乡县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箕山,辽州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箕山,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箕山,河南府登封县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箕山,南阳府舞阳县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箕山,汉中府今陕西省汉中市箕山,重庆府永川县今重庆市市辖区永川区箕山,扬州府高邮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箕山,扬州府宝应县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箕山,杭州府昌化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箕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箕山操 汉 · 无名氏
箕山操。许由作也。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以手掬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捐之。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于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一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所以贪天下也。使者还。以状报尧。尧知由不可动。亦已矣。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樊坚见由主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为九洲伍长乎。于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于是许由名布四海。尧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许由死。遂葬于箕山。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丽崎。
万物还普。
日月运照。
靡不记睹。
游放其间。
何所却虑。
叹彼唐尧。
独自愁苦。
劳心九州。
忧勤后土。
谓余钦明。
传禅易祖。
我乐如何。
盖不盼顾。
河水流兮缘高山。
甘瓜施兮弃绵蛮。
高林肃兮相错连。
居此之处傲尧君(君字原缺。从古今乐补。○琴操下。《御览》五七一引古今乐录。)。
按:逯案。此下为河间杂歌二十一章。今本所载。实为二十四则。合补遗计之且已三十。越出二十一章之数矣。细审二十四则中。如周太伯、文王思士、崔子渡河操等。皆不出琴操。乃辑家据古今乐录移入者。应从删。又如周金縢一则。标为周公金縢。实叙成王思慕。又仅见《太平御览》。或出于孔衍之书。应存疑。舍此四则不计。实存者为二十章。然今本琴操尚有补遗五则。其中如西狩获麟一则。当属于孔子厄篇。雍门周一则。已确知出于桓谭新新论。此外尚有伍员、孤鹣、宁戚等三则。以之合二十间。仍越出原二十一章之数也。此二十三章中。有歌辞者共十五篇。今一概列之本卷。又其中如庄周独处吟一篇。据本文应从《诗纪》改为引声歌。不得以二十一章中已逸之独处吟目之也。
雨从箕山来 初唐 · 宋之问
押词韵第四部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
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初唐 · 宋之问
押文韵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
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
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箕山 唐 · 汪遵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引用典故:一瓢风入 洗耳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咏史诗 箕山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过箕山说 北宋 · 黄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二、《伐檀集》卷下
予尝出箕山之下,望许由冢。其日又过颍水,与客休于木交阴。客有问曰:「许由何人也」?予曰:「古之贤人也」。客曰:「尧尝以天下让之者三,而由去之入箕山,洗其耳于颍水,至死不出。其视天下之人,虽蹈水火,不啻若越人之父视燕子之瘠,不以屑意。夫贤者宜不若是」。予曰:「尧之时,天嗅舜之德矣;十六子者,舜嗅其才矣。此许由所以踏箕山,又洗耳,示尧以不复出也。且使丹朱不肖,无舜以堪天之命,其下无十六子者可以任舜之事,则吾知由也,虽焦毛发、濡手足,以奔天下之急,不肯辞,矧其位邪」?客以为然。既归,书其所以语客者,以为《过箕山说》。
箕山操 宋 · 曹勋
押词韵第四部
草可以为衣兮,木可以为庐。
水清石白兮,渴饮有时而饥食有馀。
止不知其吾之有影兮,而行不知其吾之有躯。
彼日月之自明兮,吾又安知其所如。
君乎君乎,且将浼我以天下,而无乃不几于赘乎。
箕山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
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
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
后来二三贤,题品互䌷绎。
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
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
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
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
抚卷三叹起,寒花香的皪。
同雷渊希颜再登箕山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筱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千年箕山祠,萝径深以悄。
挂树不复见,秃蔌馀秋筱。
盘盘尽绝顶,石冢平木杪。
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
侧身望岩实,解衣憩林表。
是时夏春交,野色乱青缥。
川光乍明灭,地脉亘萦绕。
冈峦蚁垤出,井邑蜂衙扰。
红尘洛阳昏,白云太行晓。
元功信冥漠,一览疑可了。
悟彼东山人,胸中鲁宜小。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箕山部
观兰亭箕山王俣书扁二首 其一 元 · 曹伯启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大族高名百世同,天怜佳话契元功。
山禽唤醒三生梦,人在循环曲水中。
观兰亭箕山王俣书扁二首 其二 元 · 曹伯启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当年脩禊适春残,此日兴庠属岁阑。
邂逅闻孙成故事,至元应作永和看。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一作《为许生作》) 元 · 李孝光
押尤韵
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
箕之冢兮白云幽幽(《乾坤清气》作「箕之冢兮白云悠悠,箕之阳兮其木樛。」)。
彼(一作夫)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
虽欲从我(一无我字。)兮其路无由。
朝有人兮来饮其牛(铁雅评曰:善作琴操,然后能作古乐府。和余操者,李季和为最,其次夏大志也。)。
箕山操为许生作 元 · 李孝光
押尤韵 出处:五峰集卷二
箕之阳兮,其木飕飕。
箕之冢兮,白云幽幽。
夫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
虽欲从予兮,其路无由。
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大雅集:铁雅评曰:善作琴操,然后能作古乐府。和余操者,李季和为最,其次夏大志也。
胡廷英箕山别业 元 · 傅若金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傅与砺诗集卷四
高年馀菊水,别筑在箕山。
野鹤行相逐,溪云出自还。
树阴迎客健,花下引孙閒。
游子京尘底,闻风欲汗颜。
箕山操(与复古诗集稍异)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箕之山兮可耕而樵(叶囚)。箕之水兮可饮而游。
牵牛何来兮饮吾上流。彼以天下让兮我以之逃(叶投)。
世岂无尧兮应尧之求。吾与尧友兮不与尧忧。
附:季和和辞
箕山之阳兮其木翏翏。箕山之冢兮白云幽幽。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箕山之阳兮其木翏翏。箕山之冢兮白云幽幽。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送上竺隐箕山法师 元末明初 · 胡奎
七言排律 押蒸韵
五天竺国前朝寺,八十三年出世僧。
月下眼能看细字,云中手不拄枯藤。
天厨甘露朝朝饭,丈室生花夜夜镫。
鹿苑證成无上觉,牛车说破最初乘。
春深又送花间鸟,湖水都消雪后冰。
明日远山遥在望,上方台殿翠层层。
箕山操 元末明初 · 胡奎
押阳韵
箕之山兮颍之阳,箕之人兮濯沧浪。
彼何人兮牵牛,吾洗耳兮徜徉。
箕山操(尧让天下于巢父,巢父曰:“君之牧天下,犹予之牧犊,吾无用天下为。”《庄子》:有樊仲父牵牛饮水,见巢父洗耳,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也。) 元末明初 · 刘炳
清流泱泱,箕山之阳。
樛木森森,箕山之阴。
嗟嗟巢父,岂洗其耳,实洁其心。
按:(杨维桢评曰)结语是
箕山落照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行尽箕山第几重,乱峰高下夕阳红。
泥涂轩冕夔龙上,土木形骸鹿豕中。
洗耳溪头馀晚濑,弃瓢岩畔有寒松。
自从避让归何处,一入霞烟更不逢。
箕山二首 其一 明 · 陈琏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停骖望箕山,山色翠欲滴。
美人招不来,清风满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