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答伏长宁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二、《嵩山集》卷一八
分土治民,俱为千里之长;
撰词遣使,远辱一函之书。
静而省循,岂所宜称?
某官戎事晓畅,战多著闻。
尝继伊节度安州,亦如皇甫正于益部。
泸川命大府之帅,自汉庭建高牙而来。
乃谓此邦,盖是君之宠弟;
时加其礼,有若事其大夫
某幸以亲仁,稽于奉记。
非敢后也,属簿书之少闲;
何日忘之,藏怀袖而不灭?
与伏长宁(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即日凉风初至,伏惟抚宁徼外,神相循良,台候万福。
未间厚自持前赐弓钺。
与伏长宁(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左右功在盟府,盖常总益部之兵符,其任重矣。
顾乃屈守一障之地,何也?
第恐公朝未知之耳,行有骑诏。
与伏长宁(三)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强獠平日亦时不免小小跳梁,闻自麾幢临之,极驯服,塞下无夜吠之警。
守边果在得贤,胜于长城远矣。
甚贺甚贺。
与伏长宁(四)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顷在益州得一见,虽小慰积年怀向,顾匆匆为恨耳。
自尔耿然不相闻,但剧驰心,盖至今也。
与伏长宁(五)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三月至此,虽免乏食之忧,而短才不胜其任,日困于期会簿书之间。
欲为一笺之问,迄今未暇也。
远承贻书,情旨俱腆,开读愧汗洽背,亟作此报,幸恕其略。
与伏长宁(六)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八、《嵩山集》卷三一
此邦有委,幸不自他。
某久闻治所出奇石,欲得小峰,可为笔格,并可焚香者各一。
敢望历意,干浼愧仄。
与伏长宁劄子(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炎蒸始尔,伏惟政成将归,父老挽留,台候胜常。
未间更祈厚卫,前偃大藩。
与伏长宁劄子(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某相望有山川之险,虽休声日闻,而书问良简,乃情驰向,其何可言!
先勤眷存,贶以名酒、精盐,感愧尤至也。
蔗糖五十斤,恐食肴须之,辄致铃下,非足为报也。
与伏长宁劄子(三)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四○
伏惟功在盟府著矣,固尝总一道之戎,剖大府之符,向来暂屈守边,议者以为不称。
今承报政而去,计朝廷已书赞,伫当驰贺。
熊轼莫且归益州甲舍少休否?
取道于此,敬洁豆觞以待。
长宁高守(定子)见寄用韵奉酬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呼吸东风养姹婴,翰林非主墨非卿。
吾身元与三才并,此性须存一点明。
盘谷钓鲜深复窈,羌村倾榼浊还清。
久要谁似长宁守,尚记慈恩恶姓名。
长宁阡过灵泉兄墓爇黄经从隈支以归 南宋 · 魏了翁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
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
倚露云立,依霜雨眠。
不知岁年晚,抚事亦悠然。
蠲免泸叙州长宁军非泛科歛诏乾道三年二月十七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二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二七(第七册第六○○○页)
四川宣抚司、本路诸监司泸、叙州、长宁军日后非泛科敛一切蠲免。
长宁军贡院1212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
长宁之为军,自政和四年始。
朝廷不鄙其远,俾得贡士视内郡,德至广也。
王泽既浃,士习用劝,风气开建,衣冠浸茂。
初,合试于泸乡之士,弗便也。
绍兴十四年,始以士之请,寓试于郡之龙华僧舍。
越十六年,增流寓贡额二名,合旧为三。
越十四年而单演之始登进士第
由是数十年间,人才彬彬间出,接武科级,就试者因以倍于曩日,僧舍湫陋,既不足以容,校士其间者亦病于弗葺。
嘉定三年夏四月陵阳虞叔平父方简来守是邦,涖事之逾月,士以为请,侯瞿然曰:「是登进贤能之地,顾苟焉若是,盍更诸爽垲者」?
乃陟南冈,顾见西门之左稼且数十丈,距郡宇百步而近,域王诸峰秀出于左,中为宝山,屹起百仞。
侯曰:「是殆可矣」。
明日,合寮吏与学之左右生观焉,不谋同辞,考诸龟亦惟丙食。
遂益市旁近地,捐钱二十万经始其役。
或曰地势卑淤,舁辇畚锸之事,得无消功殚贿,奈何?
乡之士进曰:「此地发祥效灵,寔盼于侯,请勿以烦官有司,吾侪小人愿加一力焉」。
则属役赋丈,为台门三,为誊录、巡防之位二,前为重阁,周以步庑,中为公堂,室东西向,居堂左右,校试之斋庐四,在堂后,又为虚明之馆,在斋庐后,凡大小六十楹。
于是侯为大门,通守杨君师信、校官文君东寅为庐馆以继之,郡士以次各守事期。
冬十月己巳,讫明年春三月戊辰,用丁夫万三千七百有奇,钱用诸费二十七万一百有奇,役成而不愆于素。
侯乾道宰相雍公之孙也,识济开远,克念厥绍,凡所居安,惟猷是程,盖不宁惟是役也。
崇学校以迪士,申孝弟以厚俗。
之庐,为缮以瓦;
触舟之滩,开凿如席。
泥涂十里,伐山陶甓,化为康庄;
四溪病涉,为二修梁,直达郡治。
大葺官宇,爰蔇典学、司刑之官,咸妥厥居。
盐筴旧为民害,不加抑配而商贾阜通。
叠是成绩,类皆非他俗吏所能办者。
某守广汉之数月,郡之士以书来请,愿有记焉。
某熟复其事而叹嘉之不置也,因惟君人者以天下为一家,不自治也,分千里之地寄诸郡守,害焉除之,阙焉修之,不便焉必图所以更张之,如此乃可以位天位、禄天禄而亡愧。
弗是之思,视其蛊坏不治者懵懵然去之,奚以守吏为哉!
侯之是心也,庶知所当务者矣。
然而(下阙)
长宁军淯井盐监放行邻境出卖诏淳熙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二六(第六册第五二九一页)
长宁军淯井盐监,许通入泸州乐共城博望寨、梅岭板桥政和堡五处地分贩卖。
长宁军六先生祠堂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八
周元公先生庆历间程大夫为友,二程子从之游盖昉乎此,横渠张子则于二子而有闻焉。
前倡后承,积百馀年而后其道大明。
绍兴初胡文定公始请爵程子兄弟而从食于先圣先师。
绍兴末,向侯子忞始祠元公舂陵
隆兴乾道以来,则三先生辙迹所蔇皆有祠,而横渠张子以降,亦随其所历而与享之。
朱文公、张宣公前后所为祠记,盖不知其几矣。
文公、宣公既各赐谥,某奉使潼川,遂以四先生易名为请,俞音风厉,由是郡国皆有祠。
某虽不佞,猥嗣记载,为文者又已七八矣,盖非其乡邑、非其仕国亦无不祠焉。
余表兄高瞻叔定子长宁,始至,属士于学而告之以人位两间、天赋甚厚、自待太凉,其末勉之以希圣希贤,毋以小伎自足。
又叹师道之不明也,于是祠四先生于学,而朱、张二子配焉。
移书某,令叙所以作。
顾在他人犹弗敢辞,矧吾兄乎?
然而学益久而忧益深,记益多而疑益甚。
盖古不以绘象事鬼神,不以非族享鬼神,《记》谓「释奠于其先师」,释者曰:「如《礼》有高堂,《乐》有制氏,《书》有伏生,《诗》有毛公,亿可以为之」。
《记》谓「释奠者必有合」,释者曰:「如唐虞有夷夔,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各自奠之。
若国无先圣、先师,则与邻国合」。
夫三代之学者,有专经授徒如汉儒者乎?
有人所师表而白首不见用者乎?
若有功烈如夷、夔、周公则祭于大烝,又岂学者所得祠乎?
审如传者之说,此必为秦汉以后之制。
而况古所谓庠序,皆为乡民行射饮、读教法之所,事已则返于闾塾,事亲从兄,亲师取友,亦未有越乡违家、群居聚食如汉中世以来之学校者。
故余于今之郡国祠先贤于学,谓事虽甚美而古未有考。
或闻而笑之曰:「迂哉,必古之合而后可书,则先儒之记是祠也,无乃非与」!
曰:不然也。
余所谓忧益深疑益甚者,徒以风气日异、去愈远耳。
三代之王也,域九州以居民,不特天子诸侯有君师之职也,公卿有师保之义,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故民聚而教行。
极于春秋、战国之乱,民散久矣,然犹有圣贤在下聚而教之
孔、孟氏没,俗流世坏,然专门名家之儒犹足以为之师也。
则职教于里闾,没则释奠于学校,习是经也则祀是师,居是邦也则祀是贤。
记礼之儒,释经之士,习见其事而笔之于书,而有国有家者相承不废,事虽不纯于古,不犹愈于日降日下、师废而民散者乎?
父诏子承,师传友习,以工文艺为儒者之巨擘,以决科第为稽古之极功,以善权利为用世之要道。
间有不肯自混于俗,则入佛入老,凿空架虚,疑周公、仲尼未睹此秘。
不有周、程诸子为图为书,披聋发瞽,如是而为极为仪、为性命、为仁义礼知、为阴阳鬼神,即躬行日用之常示穷理致知之要,则人将泯泯愦愦,无所于闻。
然则于师异指殊之久,犹赖诸儒之书发药而维持之,则是祠也,非扶世觉民之大务乎!
虽然,余于此又有疑焉。
自比岁以来,不惟诸儒之祠布满郡国,而诸儒之书家藏人诵,乃有剽窃语言,袭义理之近似以眩流俗,以欺庸有司,为规取利禄计,此又余所甚惧焉者。
士登斯堂,盍相与共惟斯义,为其人以思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则又郡侯所以望于吾䣊者,并儳言之。
赐诸路节察防团刺史(进长宁节功德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文庄集》卷三
卿素蕴忠规,早隆朝寄。
属母仪之诞节,修佛宝之胜因。
祇贡疏文,祝延寿纪。
副予孝爱,深用叹嘉。
长宁节贺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宋景文集》卷三六
臣某言:伏以玉烛开年,协风播序。
宝月上弦之始,祥沙启繇之辰。
著令有严,多仪云备。
恭惟皇太后陛下秉文骏惠,袭道至冲。
揽百度之枢,用孚有极;
慎五刑之诰,乃统至慈。
皇矣而帝观,隤然而示坤简。
属兹善旦,爰纪圣期。
订千秋之旧章,拥三灵之丕祉。
当阳称寿,于以教孝于人;
列辟相趋,于以后天之算。
并包无外,蒙被大禧。
臣久滥迩行,近分优寄。
睇日升而增祷,参鳌抃以无阶。
题下原注:「按《仁宗本纪》:天圣二年正月,以皇太后生日为长宁节。」
乞推任满赏依长宁军指使已行体例奏乾道四年七月 宋 · 周操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八(第三册第二六○四页)
泸南安抚司奏,长宁军指使杨大椿乞推任满赏。
本司检坐到皇祐三年指挥,三年得替,与转一官。
本人系二年成资满替,陈乞降赏格,二年推赏。
本部检准赏格,长宁军指使止是任满转一官,即无三年得替之文。
其本司奏状内检引及二年降赏格二等条法,本部已行推赏了当。
今承都省付下湖南安抚司奏,忠训郎武冈军武阳寨兵马监押刘骏乞任满赏。
本司检坐到熙宁元年指挥,三年为一任,任满日与减三年磨勘,免短使指射差使
照得本人系二年成资满罢,即不曾声说降等推赏。
本部检准绍兴修立赏格,亦无三年为任之文。
如将本人依本部格法与推全赏,缘与长宁军指使降等推赏事体一同,若便行降等,又本部格法即不该载三年为任。
今相度自今后欲将诸路监司保奏到小使臣校尉应以陈乞任满赏,如本司检坐到一司一路指挥以三年为任,于本部赏格虽不曾该载三年为任去处,赏依长宁军指使已行体例,于赏格上降二等推赏。
乾元长宁节禁决大辟诏天圣六年二月癸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乾元长宁节禁决大辟前后各二日,馀罪惟正节日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