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四川省绵阳市永安镇”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石泉策禅师(师住崇教寺 南宋 · 舒岳祥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不来三十载,僧与寺俱非。
棕屦延苍藓,蒲团坐翠微。
溪传顶相,风助谈机。
侍者栽菊,秋深重扣扉。
石泉军吕教授商隐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五、《嵩山集》卷二四
对策龙墀之下,获望清光;
题名雁塔而归,诚为盛事。
敢忘厚意,特辱迂临。
某官儒家者流,大夫之后。
虽未果一言而悟主,今方以六艺而为官。
顾平日读《春秋》之经,皆天子行赏罚之事。
无烦下问,其可从政也欤;
但于是书,更当尽心耳矣。
功名不远,谈笑可期。
石泉吕教授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六、《嵩山集》卷二六
马系阶下,今其宁居;
鸡笼城中,岂所宜处?
顾致宏大者,其发常晚;
将享富贵者,其初必穷。
勿抚事而不怡,但修身而少待。
某官出而干禄,近于居夷。
意甚伤王中正之开边,恨不及魏师鲁之为守。
予虽僻陋,亦神祇祖考安乐之;
彼有贯盈,则柱后惠文弹治耳。
姑勤乃职,以教诸生
薛叔载石泉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石泉曾未面,泉石旧忘情。
不与滔滔竞,常怀止止清。
渭非泾酝藉,贪是恶声名。
自洁怜他浊,凭谁吊屈平
石泉军军学记1212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
石泉故县,县故有学,政和升县为军而学未之有改也。
绍兴十六年知军事魏侯某始撤而大之。
越六十有七年,汉嘉李侯大辩来为守,故事见于先圣先师之庙,视其殿室堂序已坏漏弗支,则虑材鸠庸,乃复兴之。
凡而赀用率仰奉赐,不足则益以郡少府之斥币,郡寮及里人之贤者又相与助力焉。
始于嘉定四年夏月,成于明年春月。
侯以书抵余曰:「愿有纪焉,以告于郡之士也」。
使郡教授李君杰叙其事而来谂。
余为之喟然叹曰:三代之学莫备于周,降秦汉而后莫备于我国朝。
周之制自王宫、国都、闾巷、党术莫不有学,司徒总其事,乐正崇其教,下至庠塾,皆以民之有道德者为左右师
自天子之元子、众子,公卿大夫士之适子,以至庶民之子若弟,八岁则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厥十有五,是进乎大学,而教之以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之道。
士生斯时,藏修息游未尝斯须不由于学,故其成材也易。
国朝之制虽不若是详也,然有非秦汉以来所及者。
盖自嵩阳庐阜、岳麓、睢阳,各有师徒,锡之经传,至乾兴元年兖州立学,景祐四年则藩镇皆立学,宝元元年则大郡亦立学,至庆历三年以后则郡县无大小咸得立学焉。
此既为前代所未有,而职之以教授,领之以部刺史、守相、令丞,则又昔之所无。
降周而来,亦庶几无遗憾者矣。
然周之得士,彬彬济济,极于治化休明、风俗醇厚,而今之士修诸身、措诸事业,顾或有不逮周者。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容有今昔之间乎?
是不然。
古者自入小学,学幼仪,肄简谅,则既有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束,而养其良知良能之本。
其入大学也,所以为教之具,非强其所无也,凡以上帝所降之衷,生民所秉之彝,万物备具,而作之君师者特因其固有而为之品节以导迪之,使明其仁义礼智之性,以行诸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而无不尽其分焉耳。
今之为教者独何如哉?
利禄之诱梏于其前,既不由小学以养其德性,厚其基本,又不进之于大学以明其本初而溃于大成,其父兄之所训迪、师友之所切劘,大抵务记览,为词章,以求合于有司之程,为规取利禄计耳。
自始童习以阶成人,耳目之所濡,心志之所之,始进既若是,随事亹亹,往而不返。
其以是干泽也,不至于得不已;
幸而得之,则又将以其所以教于人者教人。
彼是相寻,其流益降,充而为公为卿,皆由此选,其所成就有不逮古人者,盖不俟其入政而固可前知之矣。
呜呼,为士者盍亦反其本,而职教者亦尝于是而加之意乎!
今李侯之为是役也,则吾既得闻命矣,抑侯之为教可得而闻之与!
古者教人之目至简而易行,至近而易知,不过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是理也,贯千载如一日,人非不能行之、习之,而患不著察耳。
《诗》云:「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愿以是复于侯,将告诸郡人,相与切磋究之,期有兴起者,以无负建学立师之意云。
次韵余子侯石泉 南宋 · 黄公度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杖棕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石泉云间明府 其一 南宋 · 陈必复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容易成离索,临分重忍言。
夜船杨柳岸,晓枕荻花村。
山雨断云脚,溪风生浪痕。
悬知自公退,怀抱欠同论。
石泉云间明府 其二 南宋 · 陈必复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异政人能说,新吟客为传。
一官清似水,万事信于天。
养鹤分厨料,收书出俸钱。
昼庭少公事,闭阁抱琴眠。
石泉云间明府 其三 南宋 · 陈必复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卧念相从乐,杜门岑寂中。
曙窗报晴色,寒叶语秋风。
别去诗难稳,愁来酒易空。
相看才数驿,好为寄书筒。
石泉罗知府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七、《无文印》卷二○
去正谒告归西山,遂斩焉兴东还意,判府移檄赐书,促之至再而不已。
求者纷而不与,不欲者乃固与之,可以观取舍矣。
岁晚此来,北道主人宛在九芙蓉下,傍徨四顾,若有所失者。
幸而台府谓其尝入品题,爱存加厚,未觉去天之远也。
判府镇番,岁丁大歉,辨经常于赤立之仓库,竭精神于纷来之讼牒,贵为五马,所乐不存焉。
番之人士皆短之,而某知之尤深。
顷见致轩计院,首以此为言,计院亦甚以为然。
近日台候何如?
山居深静,读书穷理,治道所以不及唐虞,民生所以不及三代,仰观俯察,必有欣然会心、喟然兴叹者矣。
时饮食以壮百体,审药饵以平六气,爱身以及君,寿身以及国,昔之君子皆然也。
某凭藉馀芘,安如前日,职分所当为,一日必用其力,不敢为知己羞。
久欲专一价行李申茵鼎之问,迨今乃能,可以知其冗矣。
参见尚未有日,东望不胜皈向之私。
重建石泉军治记宝祐二年 南宋 · 杨音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二六、乾隆《石泉县志》卷四、道光《龙安府志》卷九、道光《石泉县志》卷一○、民国《北川县志》卷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量力而为义之宜,随宜而急务之先,智之事也。
赵公经理石泉之初政,其庶几乎。
石泉广柔之故地,置县始于唐之贞观。
宋政和七年升而为军,控扼西夷故也。
绍兴间平凉魏侯禧守此一十三载,官廨、学校、城郭规置周备,颉颃内郡。
嘉熙二年罹遭战祸,焚荡靡遗。
至淳祐二年同庆张公贵来守此邦,始终十载,经营郡治,宏丽可观,夫子之宫略备其制。
宝祐四年冬,番焰再炽,化为昆明劫灰
一坏已甚,岂堪乎再?
吁!
亦难于植立矣。
公勉入军境,首修三盘关隘,以立门户。
到城之日,廨舍草屋四间,仅庇风雨,叹曰:「军治乃一郡之准,今若是,何以为治」?
念欲尊大其规,以重经残坏,公私困匮,乃相力之可为,鸠工度材,作我攸宇。
不两旬而木工告成。
中为治事厅,左列宾馆,后辟一堂,榜曰「镇静」。
阶之下舍,改而筑之。
规模虽弗宏,量其力而成之,可不谓宜之义乎?
典制固多阙,择所先而为之,可不谓知务之智乎?
观其始足以验其终,因其小可以见其大矣。
山东人名顺字公叔善骑射,谙韬略。
端明余公帅蜀,挈之偕来,凡城筑军旅之事,赖公之力居多。
蕞尔小邦,不足以展公壮猷。
使公久任于此,则魏、张二侯不得专美于前矣。
宝祐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