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杏村闻其友谢昌元及二赵一家俱入翰苑 宋 · 赵某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归来白鹿岩边屋,清得门庭冷似冰。
公事中原双短鬓,帝乡孤梦一青灯。
带烟锄菊閒教仆,和月折梅时寄僧。
见说道山应咫尺,同时俊彦尽先登。
送陈正臣游昌元 北宋 · 吕陶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月狂风不惜春,客愁千斛付行人。
平生操履由吾道,何日安閒遂此身。
陌上纷华空白昼,山中气味少红尘。
归来必遇求贤诏,莫向穷途苦问津。
奉送温甫主簿赴昌元新任 南宋 · 度正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年来昌合颇多儒,满目青山秀不枯。
隐者能通三圣易,贤良更缵六经图。
簿书整暇抛官事,朋友从容味道腴。
我已倦游还旧隐,新吟时寄几篇无(原按:《永乐大典》误分作七言绝句二首,今改正。)。
谢敬斋昌元座右自警辞跋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六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孔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周公传国,孔子立言,悬悬于亲戚故旧者,皆所以厚风俗、美教化也。世远人亡,经教残弛。汉苏章为刺史,行部,有故人为清河太守,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乃曰:「今日故人饮酒,私恩也;明日刺史案事,公法也」。不知太守为谁,厥罪惟何。观其一天二天之说,是必巧言令色之鲜仁,而非直谅多闻之三益也。然既与之平生故旧,适然相逢,只当忠告善道,委曲劝勉,使之悔过迁善,或使之自作进退,何乃待之以杯酒,加之以刑责?盖卖友买直,钓名干进尔。而论章者多,亦不复用,然则何益哉!世变愈下,人心愈非。至唐韩子,则叹有反眼下石,为禽兽之所不为者。宋苏子则谓争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者。观韩、苏之言,则苏章杯酒殷勤之欢亦无之矣。周公垂训,必归之成德君子,有旨哉!
右敬斋谢先生座右自警之辞。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人伦也。朋友居人伦之一,其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虽其情理有降杀,而义之所起,皆天性之不能自已者。惟其出于天性,是以均为人道之大端。亲者无失其为亲,故者无失其为故,各尽其分,所以为人也。自汉苏章有刺史故人私恩公法之语,世以为故然,而莫知其非,传为故实,流俗雷同,千馀年于此。先生本之人心,按之经义,用《春秋》诛心之法,以「卖友买直、钓名干进」,以发其微。于是知章之不可干以私,乃自私之尤者也。正使当时由是而为公为卿,外物之得曾何足以救本心之失,况不必得乎?《语》曰:「观过,斯知仁矣」。先儒谓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章不足云也,先生之论,足以树大伦,敦薄夫,救来学之陷溺而约之正。先人真仁人哉!咸淳癸酉六月吉日,后学文天祥书。
按: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卷,转引自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第五八九页。
题昌宁不日楼 元末明初 · 李集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遁村杂咏补编
楼上风微日正长,蔷薇花谢树阴凉。
怪来爽气清人骨,新竹千竿已过墙。
四月廿六日。西邻吉昌君会客。领门下曲城公,门下侍中漆原公居中面南。郑鸡林,老韩政堂在东面西。昌宁君成公,少政堂韩公在西面东。主人吉昌君在南面北。而穑忝坐于少韩之下。盖序齿也。前开城尹权希文,前军簿判书希天,前判事希颜三昆弟。主人公之侄也。上党韩公孟云,判事权显。公之子婿也。执子弟礼。进退惟谨。而元老皆七旬以上。独昌宁君六十三。少政堂五十六。而穑亦五十三。年最下。故内自幸焉。明日有雨。喜而歌之 元末明初 · 李穑
押先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三
生于太平享高年,天也达尊非偶然。
一寿巍巍冠五福,得名得位何其全。
国家元气在大臣,大臣去就终关天。
曲城旧号太平相,漆原正大临朝联。
郑公远游富观览,成公干事通经权。
老韩清豪气凌空,少韩精明词达泉。
主人硕德照阀阅,老而益健长开筵。
每邀元老共谈笑,风流闲雅超于先。
子侄诜诜尽豪杰,西原玉润何翩翩。
韩山牧童衰也甚,芳邻幸接蒙恩怜。
叨陪高会喜又极,真如上界参神仙。
交欢未必在沈酗,对面斥去红妆鲜。
曲生投刺欲入谒,揖退敢望来磨肩。
平生用意自异众,欲令一世归陶甄。
谨守条章尚俭素,志同气合难言传。
端知和气感真宰,霂霢夜遍黄埃田。
叩头泥佛未必得,此会所得知谁贤。
小窗梦断天已白,黄鹂碧树浮苍烟。
微微映空势不止,洗尽近日心肠煎。
形容盛事在我辈,但愧缉缀如拘挛。
回头双明可想见,当时喜雨谁题篇。
次昌宁成侍中(汝完)贺金政丞(士衡)诗韵 明 · 权近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八
右相位上公,器伟才亦雄。
遭时翊兴运,不劳衣一戎。
弊蠹尽除革,贤畯俱登崇。
隆平政治洽,击壤歌田翁。
勋名光阀阅,奕世有成功。
袭封食大邑,巍冕趍天宫。
安危共注意,圣眷日以钟。
受命出征东,又与祖烈同。
威声詟海寇,来降多率从。
佐后矢文教,克绥皇降衷。
赠呈独谷(成政丞讳石璘。字自修。谥文僖。昌宁人) 明初 · 郑总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复斋先生集上
独谷风流表搢绅,胸襟豁达见天真。
诗豪太白应同调,草圣张芝愿卜邻。
绕屋溪山浑似画,满园花木别藏春。
弟兄无故双亲在,此乐如公问几人。
宿荣昌县田家书所见 明 · 程本立
田家无桑蚕不育,寒机不奈蛩声促。
阳坡种得木棉花,雨晴雪点秋云绿。
小姑大妇不梳妆,日日探花如采桑。
青裙短短赤双脚,素手掺掺花满筐。
归来闭门月昏黑,燃薪代烛光照室。
姑摇纺车妇在机,一夜不能成一疋。
松州茂州道路难,乌蒙乌撒雨雪寒。
丁夫运粮给边饷,卖布易米还输官。
田家不识纨与縠,木棉未得裁衣服。
何日边城罢战输,男耕女织万事足。
自玄风往昌宁。雪中次金直讲诗 其一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吟肩山耸雪初晴,政是襄阳昔日情。
眼底三千银作界,怪来诗思不胜清。
自玄风往昌宁。雪中次金直讲诗 其二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江山处处绝相过,倦客披蓑路正赊。
白雪似嫌春色晚,故教千树作梅花。
次昌宁龟庵四咏 其一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桃娇杏艳瓮头清,芳草茸茸雨乍晴。
此日登临虽信美,吟馀难禁故乡情。
次昌宁龟庵四咏 其二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绿树阴阴昼刻长,风生高阁簟纹凉。
一庭疏雨经过少,无数榴花照粉墙。
次昌宁龟庵四咏 其三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琪树西风海上州,楼台佳处作清游。
黄鸡白酒村村路,父老相将庆有秋。
次昌宁龟庵四咏 其四 明 · 李原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腊月阶前发早梅,清香细细逐风来。
讼庭寂寂无馀事,积雪皑皑绝点埃。
戏呈张献纳(继弛。进士。辛未乙科。有德行。以司宰直长兼经筵。昌宁人。) 明 · 丁克仁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不忧轩集卷一
数亩良田亦可耕,荜门临水向阳明。
教官训导总安分,献纳正言皆畅情。
不备防身儒者腐,难知表信远方氓。
暂惊缧绁浑如梦,自合还山送一生(缧绁上疏斥佛时事)。
奉送侍讲倪先生使还(皇明景泰元年闰正月日。翰林侍讲钱塘倪谦与刑科给事中司马恂。奉诏来宣。一国臣民。无小大罔不瞻望。庆忭浃旬。而星轺言旋。内翰公。天资粹美。饰以诗书搢绅之士咸惜其去。于是。高灵申公叔舟为之序。昌宁成公三问作跋。晋阳河公演,河东奠公麟趾,河阳许公诩,坡平尹公炯,昌宁成公念祖,光山李公先齐,晋阳郑公陟,圆山高公得宗,骊江李公审,完山李公思哲,韩山李公季甸,东莱郑公昌孙,月城金公钩,鹫山辛公硕祖,㠉梁崔公恒,咸从鱼公孝聸,延山李公石亨,晋山姜公孟卿,丹溪河公纬地,韩山李公垲,阳城李公芮,鲁山李公永瑞,阳城李公承召,达城徐公居正,西原韩公经禧及先生。各赋诗以赆。其后有人购书燕肆。得一书。名辽海编。乃倪学士在本国时。与诸公酬唱之什也。其流布于中国如此。) 明 · 朴彭年
七言律诗 出处:朴先生遗稿
朝鲜永世服王家,帝遣词臣降紫麻。
莲独暂辞銮殿夜,兰舟试泛鸭江波。
广平作赋心如铁,太白题诗笔放花。
愿采民谣献天子,烦君拟续二南歌。
奉送给事中司马先生使还(公乃温国先师之后也。学有渊源。才兼经济。蔼然有先世风。与翰林倪公。受命来布诏条。竣事而还。昌宁成公三问为之序。晋阳河公演,西原韩公继禧等二十八人及先生。亦各赋诗以赠之。) 明 · 朴彭年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朴先生遗稿
龙头声誉冠朝簪,万里传宣捧德音。
驿骑似飞烟野阔,貂裘昜薄雪山深。
前驱喜见相如弩,垂橐曾无陆贾金。
使罢星轺还壮上,清诗高价满鸡林。
题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判书尹公晖家藏亲笔匪懈堂得宋宁宗入景诗于东书堂古帖。宝其宸翰。因今拓其诗画其图。名其卷曰八景诗。取丽代诗人李仁老,陈澕之作。系焉。又请当世之善于诗者。赋五六七言以歌之。集贤殿副修撰鲁山李公永瑞为之序。都承旨录川赵公瑞康,右承旨姜公硕德,右副承旨柳公义孙,铃平君尹公季童,艺文提学耽津安公止,直集贤殿铁城南公秀文,释千峰,成均注簿永阳李公甫钦,直集贤殿鹫山辛公硕祖,承文院副校理昌宁成公三问,校书校勘盆城金公孟,集贤殿副校理㠉梁崔公恒,知中枢院事河东郑公麟趾,刑曹判书竹溪安公崇善,集贤修撰高灵申公叔舟,左赞成晋阳河公演,节斋金公宗瑞及先生。咸作诗。皆亲笔。中朝人翁正春。以八分书其首曰海宇奇观云。○时先生为集贤殿修撰。正统七年壬戌八月也。) 明 · 朴彭年
出处:朴先生遗稿
吾生渺渺天之东,足踏旧迹磨驴同。
潇湘胜槩空耳闻,缩地无路堪相通。
王子袖中携洞庭,照我双眼还能青。
景入诗篇描写尽,笔迹仍知为宋宁。
乘兴遣画用意新,雨气淋漓泣鬼神。
烟岚霏霏返照红,雪月炯炯寒江滨。
吴樯楚柂倏联翩,衔芦影接衡阳天。
八景争长各偃蹇,一时收拾森在前。
新诗如画画如诗,终日展玩不知疲。
恍然身在岳阳楼,借问今我知为谁。
呈昌宁府院君 其一 明 · 申叔舟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七
别含清幽可寄闲,南山当户俨苍颜。
对床依旧清谈苦,日暮充然独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