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随州乞致仕表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五、《范忠宣公集》卷六
耄及已昏,固难尸事;
目盲当废,宁复成人。
虽居谴谪之中,敢露肺肝之请。
觊天威之曲霁,幸物性之获全中谢。)
伏念臣材乏寸长,器非远用。
徒承先阀,被遇累朝。
曩缘圣眷之隆,遂窃宰司之重。
立朝无补,盖鲜嘉谋;
出位有言,自干明宪
沐上恩之宽贷,守边郡之优閒。
而臣老病交侵,双瞳并瞽,初犹粗分于白黑,今则全废于视瞻。
簿书盈前,唯吏言之是徇;
宾客在坐,须相者而后知。
讵堪率属以长人,何以承流而化俗。
辄冒冕旒之听,妄求田里之归。
然臣名在刑书,身罹罪罟。
省愆报国,当誓捐躯;
告老乞骸,岂为知退。
若非丧明于已衰之境,尚当戮力于垂尽之年。
审难自尽于涓尘,故敢上诉于君父。
伏望皇帝陛下回日月之照,广天地之仁,矜其昔玷于钧衡,悯其已侪于矇瞍,许还故土,俾养残龄。
擿埴冥行,已迷于归路;
回智反察,终悟于昨非。
洪化无私,馀生是托。
随州李侍御二首 其一 唐 · 姚鹄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彩笔曾专造化权,道尊翻向宦途闲。
端居有地唯栽药,静坐无时不忆山。
德望旧悬霄汉外,政声新溢路歧间。
众知圣主搜贤相,朝夕欲徵黄霸还。
随州李侍御二首 其二 唐 · 姚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引用典故:三刖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风尘匹马来千里,蓬梗全家望一身。
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今朝傥降非常顾,倒屐宁惟有古人。
重过随州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一本随州下有忆字)878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
引用典故:伯牙琴 歌襦裤 庄周
庄周高论伯牙,闲夜思量泪满襟。
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鸥翻汉浦风波急,雁下郧溪雾雨深。
惭愧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裤至如今。
光化道中遇雨(原注:以下光化随州作(元丰五年八年顷)。) 北宋 · 沈括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
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舆地纪胜》卷八七《京西南路·光化军》)
随州谢表1082年10月7日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五、《长兴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臣某言:伏蒙圣恩,授臣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臣已于今月日到随州讫。
才微识暗,误被宠升;
任过力穷,卒招败覆。
上赖圣神之赐,特宽斧钺之诛,尚隶州团,曲从宽典。
臣某中谢。)伏念臣裔方陋习,寒屋孤生。
出逢圣时,望止一廛之末业;
骤登朝路,遽叨越次之殊荣。
居常怀超冒之忧,必欲求报效之实。
罄丹诚而后已,蹈白刃而敢辞。
然而才薄趣卑,心勤事谬,措一身而无地,宜万死之难逃。
岂图天造之曲容,特屈大威而伸宥。
随州法云禅院佛阁钟铭1083年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三、《长兴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随州市
天封大狐,襄汉之胜。
粤浮图之宫,独雄于东南,法云院乃其歧出者。
元丰七年,其徒庆琏师建佛阁于院之西壖,栾栌三因,重橑翼舒,下俯阡陌。
中庐杭以轨钟,方将剂金锡,规良型,以为欋杀揆怒之巨声,求予以鸣其于。
予时谪汉东,寓于是院,睹其经始。
既斲不日,则岌乎买汉矣。
曰:伟哉,佛力乎来夫!
其合山川之美灵,以成就官貌,则其伟观巨丽不待召而有,此无足穷者。
抑知夫钟之所寓夫道者乎?
夫钟者,里居类处,则以为发朝棷夜,群游族食之节。
其声有疏有数,则心术寓焉。
其为法,初日速声四十九发,以四十九功德拯三畏业。
次非速百四十声,以百四十不共法为出世閒因。
后经八万四千声,普收八万四千尘劳,极未来际。
或曰,声之远闻者不过数里,其久不过兼刻,而曰拯三途,出世閒,极未来际,得非过与?
是不然也。
有生之类迷丧本体,奔趣流识,妄现山川国邑,空有美恶一切诸相。
相起为境,则有大小、远近、多寡、古今、久速一切名色分量,睽其完体,惟照所对。
于是圣人以其不可思议神智力缘,建立法明,振提冥谬,无穷方便,遇事指途,因此声根,乃揭二炬。
初终则为久速之声,有所拯者利于远,有所待者利于久。
久速境也,以幻境法,顺接级缘,中閒久速皆非,迥无可名。
不坏声尘,直指非相,群相齐泯,寂用遍含,声体一贯,非自耳得,复何远近久速之有哉?
异斯道者,乃其自障,非法有妄也。
纵未能反源会体,以力缘故,亦获世报。
何也?
凡所谓三超六类,下逮天地国邑、草木虫豸之悉,一出于有生之妄识。
以其霿蔑颠愤之妄见,尚能缔结宇宙,沦翳实果。
外道幻法,亦能上淩禅境,下轫风持。
况不思议神智力缘之所建立者哉?
其为道也,非可以理喻,以言其为法如是而已者,是之为铭。
铭曰:
众生法性无有边,是故钟声无有边。
众生法性无有量,是故钟声无有量。
非声非闻离根境,具千二百圆功德。
以此闻根妙法身,普施十方作佛事。
第一速声四十九,速拔二界沈沦苦。
初终后际一念空,罪性如风如电火。
第二非速百四十,显示诸佛不共门。
非速非久破二边,语言不摄离名相。
八万四千经久声,舒长为接未来际。
众生不尽声不尽,此声非断无最后。
我今开此观音门,无凡圣情咸得入。
此声无碍遍河沙,以河沙遍此声故。
即声即法即众生,更无众生闻声者。
了知声相常寂灭,惟一真心含法界。
光化踏青有感 唐末 · 司空图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
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随州墓志铭(代人作)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一、《太仓稊米集》卷七○
吴越武肃王之五世孙钱公名燮,字弼世,为杭州钱塘人
赠天下兵马司大元帅、吴越王倧,是为公之曾大父。
翰林学士知制诰、赠太尉易,是为公之大父。
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同判司农寺、赠太尉彦远,是为公之皇考。
公生九岁而孤,薿薿自立,群儿数呼与嬉,不往。
夜闻诸父读书,常立其旁窃听,已而辄成诵。
吴国太夫人济阳丁氏,故相晋公之孙女,贤而有文,闻诸父之言,心异之,稍自授以书。
后从伯氏翰林公学,日益刻苦。
性喜文,弄笔即成,易若翻水,见者不以为儿曹语也。
既壮,不肯自售其术。
皇祐二年,用伯父修懿公恩授将仕郎、守将作监主簿
会明堂及治平登极恩,两迁大理评事
初监杭州龙山酒税,时方二十馀岁,智略沉敏,老于吏事。
部使者闻其能,数以冗剧兼之,至朱墨满案而公处之甚暇。
钱塘官吏以百数,无能出公右者,虽一时健吏皆自以为不及。
翰林学士沈公文通于人物少所推下,一见,待以国士,谓其兄翰林公曰:「君弟少年豪气固未除,他日要是伟器」。
自是诸公皆争荐之惟恐后。
久之,遇熙宁登极恩,迁光禄寺丞
用举者监咸平草场三司使薛向奏,辟监在京布库
用开府尹孙采奏,辟同管勾检库,复辟开封户曹参军
复用权知开封府陈绎奏,充军巡院。
考绩三迁至国子博士
以论狱不合,降监吉州万安仓。
到官,丁吴国忧。
服除,会朝廷改官制,换授承议郎、监沂州盐酒税,复知郑州荥阳县,转朝散郎通判鼎州,旋改通判临江军,迁朝奉大夫、知随州
未之官,寓家扬州,感疾于陈留县之僧舍而终。
公天资宽厚,临政不务苛刻。
每论狱决囚,必详审数四,得情,则终日惨然为之不乐。
故其所至,未尝不以长者称。
右军巡日,故相陈公之子世儒,其妻李氏谋杀其姑,而事颇暧昧,系狱者甚众。
府尹知公之能,乃下其事。
公推鞫得实,狱成且上,言者谓公于世儒失在故出。
凡两移,迄论初上以断,所使江夏英不实坐责。
人或冤之,公曰:「吾不欲以酷取名也」。
荥阳当孔道,地瘠民贫多讼,宰邑者率以罪去。
公至,抚以恩信,秋毫不扰,久而民辄相戒:「有犯宰君教者,众必殛之」。
不逾年,民富讼息,草生狴犴,荥阳父老相与画公像而祠之。
鼎州近临蛮獠,凡三易郡守皆武人。
公不以贵胄高之,事之益谨,相得甚欢,郡倚以安焉。
公当官清谨,处事不苟,虽号能吏,至于出处大节则雍容可观。
大抵不急于进,每调官京师,率以三月为期,过是乃去,僦舍委巷,足迹不至吏省,往往人不及知而公已行矣。
公娶陈氏,故相尧佐之孙,兵部郎中道古之女,先公十五年而亡,于是合祔焉。
生二子:将仕郎汝士隆德府黎城县
邠老儒林郎怀州武陟县
女六人:长嫁进士马与,次早亡,次归瀛州防禦推官、监开封府陈留县酒税朱从悌,次归假将仕郎姚衍,次归进士邹希燮,未嫁者二人。
公享年五十有四,实以绍圣五年五月八日捐馆陈留,既以其年六月七日葬于开封府阳乡之原矣。
至政和之壬辰秋八月,公之犹子鲁望始状公之行,求余为之铭。
初,公倅鼎,余时为桃源令。
是时州县之政皆倚公以办,郡中号为无事
公日率其僚相与燕饮,已而赋诗,殆无虚日。
余与公游从之久,且为姻家,知公为最详,非余谁其铭之?
铭曰:
武肃之枝,其叶有奕。
组袭圭传,世有令德。
矫矫翔鸾,以奋以翼。
谓当大施,以播奇绩。
用不尽才,口语籍籍。
隐以自晦,勤以自饬。
宁屈不伸,肯枉吾尺。
凛然高风,懦夫可激。
穷岂在人,达岂计力。
繄此令名,不系通塞。
言无挠词,面有刚色。
谁其似之
古之遗直。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如何昊天,荣不配植。
不究公年,俾屯其泽。
用作铭诗,以相窀穸。
吕大防落职降官知随州绍圣元年六月甲戌 北宋 · 林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一、《宋大诏令集》卷二○六
朕昔嗣位之初,哀迷在疚,宣仁圣烈皇后受托神考,专佑眇躬。
屈揽繁机,事非获已,故亟进二三大臣,委以政事,庶几协济,共扬遗烈。
观文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知永兴军吕大防,被遇先朝,早历禁从,召寘丞弼,进登宰事。
而乃幸时变故,密逞奸回。
初则朋比冢司,继则窃弄国柄,力引死党,分置要地。
因缘论事,假托训辞,诱为奸言,务快私忿,谓帘帷可以欺罔,谓谅阁可以面谩。
凡经邦垂世之远图,与理戎斥地之成算,或妄肆改作,自矜变法之功,或轻用弃捐,意归黩武之过。
交通近习,紊官乱仪,睥睨两宫,呼吸群助。
恭惟太母本以保辅为怀,岂以纷更为事?
敢诬累于慈训,见包藏于异心,国论沸腾,边患滋炽。
逮予亲政,犹尔擅朝,悖德自如,奸状斯显,尚务存于大体,故深遏于群言。
而论者交章,迫以大义,谓有国之常宪,岂旧恩之可私。
薄示降惩,少谢中外。
其思自省,毋重后愆。
可特落观文殿学士,降授左正议大夫、知随州
武功大夫遥郡防禦使襄阳府郢州镇抚使李横武义大夫兼阁门宣赞舍人邓随州镇抚使李道权知邓州立奖谕敕书八月二十一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七、《北海集》卷一六
李横等:汝夙秉至忠,深明大义。
虽属艰难之际,弗迷顺逆之宜。
执贼使以来归,却檄书而不答。
臣子之诚无贰,神明之鉴所临。
周览敷陈,良深咨叹。
尚其奋励,以建功名。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秋凉,汝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赐知随州李道奖谕敕书六月二十四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七、《北海集》卷一六
敕李道:省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陈规奏,承知随州李道公文称:「于今年五月初二日酉时随县尉司申解捉到李周、刘智二人,称系伪齐刘豫奉使张玩等差赍伪敕檄书来随州下文字,系要招降。
窃以本州官吏军民,父祖累世,受本朝涵养之恩二百馀年。
昨自兵火之后,惟竭尽忠节,上报朝廷,岂忍遽从伪命?
今来伪齐刘豫亦是大宋臣子,尚敢遣人赍伪敕书强要招降,侵展疆土,孰不切齿?
除已将李周、刘智盘枷,并伪敕檄书缴连解送本镇,兼具此申奏朝廷」事。
自远夷结祸,中土靡宁。
乃眷襄、随,重罹兵火。
尚赖忠谊豪杰之士,不忘国家涵养之恩。
心存本朝,力却伪使。
连书词而来上,陈悃愊以甚明。
灼见纯诚,良深嘉叹。
令节,伫立殊勋。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夏热,汝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随州书妖人赵光璧事 清 · 李映棻
 押词韵第三部
秀才造反真怪事,投书忽起窥神器。
天钟戾气大洪山,何物仙人太游戏。
某也当为王,某也当为帝。
某也大将才,某也宰相位。
仙笔一一分位置,黄旗一举惊天地。
一战随州破,再战安陆弃。
乾坤反掌只寻常,真人重瞳殊自异。
那知铁骑从天来,如猎攫鼠鹰搏雉。
井底蛙跳空自尊,篝中狐鸣何足恃。
始叹作贼固自难,不如学作时文易。
寄语人间诸秀才,总须安守头巾气。
二祖漳川 唐末 · 克符道者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全唐诗续拾
别嗣神州祖,联灯又一回。
密传三祖印,还梦五侯街。
玄字乾坤太,慈天日月开。
逆流漳浦上,天感泣云雷。
随州士脩见寄诸作次韵 其一 明 · 庄昶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定山集卷五
宦游随国吾何薄,梦入华胥昼亦酣。
有限光阴真自惜,无端世事不交谈。
公门却扫云生席,流殍归来月满庵。
收拾江山閒调笑,清风万壑卷晴岚。
随州士脩见寄诸作次韵 其二 明 · 庄昶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定山集卷五
朱户垂杨迷画毂,玉河流水漾春襟。
普天弓剑莓苔卧,万国箫韶龙凤吟。
领郡有人生色少,握犴无地托交深。
吾宗不取当年美,衣振青天万仞岑。
漳川即事寄韩丕拾遗983年 北宋 · 田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漳滨柳色弄微黄,春日情怀咏载阳。
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
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
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
史引之随州 明 · 吴宽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七
儒者之馀事,缵言以为文。
古人尝有言,文章能润身。
君昔在闾里,诵习殊精勤。
浮俗志莫夺,翩然曳儒绅。
稍长取乡贡,谦抑愈恂恂。
蹉跎二十年,贤名只如新。
昨欲就常选,懒看曲江春。
同辈争劝留,颜色自欣欣。
入仕非一路,期以泽吾民。
我志乃在此,科甲真浅论。
铨试出绪馀,冀马竟空群。
楚邦非险远,民风更清淳。
宋贤读书处,遗迹想应存。
此地初为守,平生志方伸
三年成美政,吾老犹当闻。
许彦先随州告词1086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栾城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某:随于春秋,虽号小国,然观其应接邻敌,常有贤者。
今以吾士大夫之多,而顾无善人以为之守乎?
尔早有文誉,晚习吏治,尚无菲薄其民,往求所以安之。
可。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盛唐 · 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良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徵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按:录自影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