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寻阳山贼上书 东汉 · 马援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虮虱,而剃之荡荡然,虮虱无所复依(《御览》九百五十一引《东观汉记》)
广济方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二
朕顷所撰广济方。救人疾患。
颁行巳久。计传习亦多。
犹虑单贫之家。未能缮写。
闾阎之内。或有不知。
倘医疗失时。因致横夭。
性命之际。宁忘恻隐。
宜令郡县长官。就广济方中逐要者。
于大板上件录。当村坊要路榜示。
仍委采访使勾当。无令脱错。
蜀国广济大师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乞减免曹济徐郓广济淮阳六州军夏税奏天禧元年四月 北宋 · 王旦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一六二(第七册第六四五一页)
曹、济、徐、郓、广济淮阳六州军,船运上供斛斗岁课三十七万石。
缘岁蝗旱,望免夏税一料支移。
太子中舍监在京广济仓沈惟恭殿中丞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具官沈维恭,公台旧门,轩冕重世。
阶荫来仕,归课屡周。
比践储坊之僚,兼司国廪之契。
岁考通满,劳簿上闻。
当迁之荣,中御为次。
往服丞率,尚干委储。
可。
镇江军节度推官苏州吴县聂德一前蕲州广济县张保衡并可大理寺丞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宋景文集》卷三一
敕:具官聂德一等,咸以通经,备于补吏。
或列藩奉檄,兼委于字氓;
大邑腰章,荐较于异课。
而行充荐牍,年及赦条。
宜畴铨格之劳,俾率卿丞之职。
勉钦并命,毋忽攸箴。
蕲州广济刘主簿1043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相识虽非久,相亲似旧年。
论文君岂后,尚齿我惭先。
惯狎吴儿水,将浮楚客船。
安知不离恨,高柳正鸣蝉。
蕲州广济县令充国子监直讲邵必大理寺丞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一
敕具官邵必:夫学,所以为治也。
而儒者以记诵为专,多或不通于世务,但能传古之说,而不足施之于事,使愚者益固而不明,而材者听之而怠,以为儒迂不足学。
故教人之法,该于古今,以博其识,而成其业焉。
惟尔之学,能明当世之事,而屡形议论,朕甚嘉焉。
尔其守节砺行,以率诸生,而取古之有以宜于今者而养成之,则功利广矣。
可不勉哉!
可。
蕲州广济县张安雅等二人可著作佐郎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六○、《郧溪集》卷三
仲由宰蒲三年,孔子入其境而善之。
今汝为朕治邑亦三年矣,而部刺史交荐其能。
夫吾民之所仰法者,刺史县令而已,朕方将进循吏以怀吾民,其可不为之增秩耶!
可。
广济道中 其一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荦确山坡瘦马行,年朝春色未分明。
蔫黄犹是旧时叶,格磔稍闻新岁声。
强涉远涂非我好,亦逢佳景得心平。
寒威斗起终豪横,更取村酤独自倾。
喜至亭(在广济县龙坡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岭路蟠蟠石似龙,亭轩更在最高峰。
九江山水吾家近,四祖烟霞晚色豫章本作已)浓。
吟兴不惟誇美景,行人当为破愁容。
前村有酒青帘远,强饮岩间水一钟。
广济道中 其二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南北驱驰不少休,人生何处足豫章本作是)优游。
去年立马龟峰道,亦是春泉绕舍流。
复广济辇运司熙宁七年十月 北宋 · 赵济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七、《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
广济河通流货财,为利甚溥。
朝廷昨以河水浅涩,滞留纲运,遂废辇运司,以上供粮六十二万石,令认折斛钱三十六万缗。
自此民间粜贱伤农,又顿亏沿河课利。
如朝廷许令复旧,即别具措置利害以闻。
广济 北宋 · 李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到梅川已十年,市桥官柳尚依然。
追寻耆旧知谁在,触拨清愁不欲眠。
兰若霜钟犹唤睡,平阳宰木上参天。
倦游客子心无际,眼尽岗原起暮烟。
广济道中 宋 · 王之道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
野禽飞自语,田父笑相过。
村疃仓箱富,山蹊芋栗多。
一鞭聊策蹇,驰上小罗坡。
元应善利广济真人祠记绍兴十一年三月 北宋 · 李弥纶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三
雨旸晦明之候,丰穰荒歉之数,皆系于阴阳,司于人物,非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者,孰能嘘吸变动、宰制役使之耶!
岁己未夏六月天台郡大旱,禾稼将槁,遍走群望,不应,民以怨嗟。
郡请通军州事李汇桐柏山崇道观,迎元应善利真人像入城祈祷。
将至山,云气四合,风雷倏起,左右骇观。
及境,雨泽沾足,遂获秋成。
郡考覈自政和间始称之,因兼前后累有灵效上之,朝命褒称「善利」。
郡人欢呼,愿书其事。
按载籍,真人周灵王之子,晋乔或其字也。
灵王有子三十八人,太子也。
尝以谏疏陈川泽之说,后受飞解之道去,入缑氏山,遗言将宾帝所。
《图经》云为右弼真人,登侍帝宸,司天台水旱,故一方之人敬事,且有期应也。
陶隐居称:「桐柏山会稽东海,内有金庭,诚不死之福乡。
方圆四十里,常有黄云覆之。
木则苏玡琳碧,泉则石髓金浆,其山尽五色金也。
孙兴公赋云:『天台盖山岳之神秀,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也』」。
陶隐居又称:「越桐柏之金庭,吴句曲金陵,养真之福境,成仙之灵墟」。
其诗云:「三宿丽天序,二金标地灵」。
《真诰》载真人往来吴越,栖宴两金,其说甚详。
惟真人生能以阴阳事物之理、利害休戚之说告于王,厌世上宾,邈数千载,犹能以雨旸惠泽及于民,轻举远游,拥云气,跨飞龙,出乎六合之外,而灵通妙应,肸蚃之报,一皆曲人寰,真人之道亦传矣。
予所以考详而并载,非特宠兹上贶,为一方之荣,盖欲夫为道啬精神,光德业,久而不替,可以赞化育,参天地,灵为星辰,妙为造化,而为吏为民者知幽冥之间不可欺昧。
天地鬼神,鉴之在上,质之在旁,精诚之,速于影响,善恶之报,显如黑白,如是之不可诬也,庸可以不书!
绍兴十一年三月初一日记。
按:《天台山方外志》卷二○,光绪刊本。
广济新仓记乾道五年 南宋 · 赵彦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景定建康志》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六
上临御之六年,中都之仓廪实,乃始建丰储仓,著百万。
然议者犹谓宜仿古实边之意,藏之外便。
天官贰卿史公正志躬献纳,而彦端掾公府,皆与闻之。
未几公出镇建康,彦端亦将漕江东,踵至焉。
上熟,其粜二十,几以病农。
公乃推前议,大出库钱,敛而藏之,以均本末,成先备,而廪人病委积之无所也,以告。
盖昔之为仓者三,曰广济,曰常平,曰大军,绵亘错峙,凡百有条楹,自他郡视之,可谓壮矣。
惟帝之别都,天下劲兵良马在焉,岁之经入,无虑数十万斛,漕江而下者,舳舻数千里。
方其流衍坌集,虽佛庐宾传为之充仞,而皂栈之供,有至于露积者。
古帝王之居也,其廪廥之制,宜雄盛闳博,后世可考,而图记独称吴苑仓在苑城内,于晋为太仓,馀无闻焉。
苑城,今都城也。
以当时运渎推之,于广济为近,皆距城之西偏,外薄于江,中则秦淮注焉。
转漕之利,古今盖同之。
于是因广济之北彻故官治,又告于大将,从旁军营得地,凡百有一十丈,为屋八十有四楹,度受粟五十万斛。
高明旷夷,深厚固严,输者不劳,守者易力。
然储材于素,市工以直,农不去野,商不辟涂,斧斤齐和,丹垩绚焕,故新相临,迥出其表。
中役有沉筏举于江,莫之主名,取而用之,既巨且良,民怀不扰,益以叹异。
始于乾道四年秋九月戊辰冬十有二月甲寅乃告成焉。
公伟人也,其在朝廷,尝为上陈天下大计,上命坐,反复酬听,率漏下十数刻。
其辍公之来,固不专于奉法令,剸烦剧,然适疆埸无事,而狱讼、簿书之属,又廓廓无定著,故得以其馀力,为一方长久之图。
城池邑屋,细大毕举,兹其一也。
公早生慷慨,不治财,及在官,则觳然如他人之私。
方天子以恭俭先天下,乃者郡国以潦闻者众,既优其复除,又从而赈廪之,而太仓之富自若也。
公之境人食三釜,亦蠲其入十三。
盖君臣之间,以俭登济者如此。
夫道上德意而采方国之风者,使人职也。
故并记之,以昭示来者,俾知富国之道自俭始。
五年春三月辛未左朝请郎直显谟阁权发遣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公事赵彦端记。
左朝奉郎、新差权通判楚州军州、主管学事赐绯鱼袋杜易书并题额。
广济圩三首 其一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
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广济圩三首 其二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两渠水夹一堤宽,个是东皇大御园。
旋插绿杨能几日,新枝已自不胜繁。
广济圩三首 其三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桑畴一眼郁金黄,麦垄千机绿锦坊。
诗卷且留灯下看,轿中只好看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