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安陆国庙祭议 南朝宋 · 徐爰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
案《礼》,「慈母妾母不世祭」。
郑玄注:「以其非正,故传曰子祭孙止。」又云:「为慈母后者,为祖庶母可也。注称:「缘为慈母后之义。父妾无子,亦可命己庶子为之后也。」考寻斯义,父母妾之祭,不必唯子。江夏宣王太子,体自元宰,道戚之胤,遭时不幸,圣上矜悼,降出皇爱,嗣承徽绪,光启大蕃,属国为祖,始王夫人载育明懿,则一国之正,上无所厌,哀敬得申。既未获祔享江夏,又不从祭安陆,即事求情,愚以为宜依祖母有为后之义。谓合列祀于庙。(《宋书·礼志》四,大明四年,有司奏「安陆国土虽建,而奠酹之所,未及营立,四时荐飨,故祔江夏之庙。宣王所生夫人,当应祠不?右丞徐爰议。)
授安州刺史吴王恪等官制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出处:全唐文卷四
门下。体国经邦。资懿亲而作屏。设官分职。俟方岳以宣风。用能式固本枝。克隆盘石。前安州都督吴王恪等。并识量明允。体业贞固。礼高彝器。望重维城。学艺之誉日新。忠孝之风早茂。分命有典。佥议攸归。可依前件。
唐故密亳二州刺史赠安州都督郑公碑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仁恺。字仁恺。郑者宗周之圻内国。宣王封其弟友于咸林。以国为姓。京兆□其都□至武公定平王东迁之后。晋郑焉依(阙八字)。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河南新郑。是故今为荧阳人。我武公父子代为周司徒。诗人美之。其诗曰。缁衣之宜兮。弊予又改为兮。□有司农□□汉有司农□□□□□□晋有司空袤。洋洋乎良史书之。清风流于四海。盛德加于百代。郁为天下甲族。搢绅士大夫靡然到今。犹鳞介之宗龟龙也。曾祖□育周议曹□□□□骑中□□□□□□守祖子裕。周毕王友大丞相府仓曹武泉郡太守。父宏谅。隋安定郡法曹。并列为君子之林。称为英俊之□易其至矣。知微而知章。诗不云乎令闻□令望。杨公四叶。远推□□之孙。杜侯五代。复见神仙之子。公吸淳耀。滋灵液。因地美而芝兰生。受天真而松柏茂。怀文抱质。□□□方机思内潜。□□外□拔自弱冠□□□□□□艰□殆将灭性。属隋氏爽驭。海水偫飞。衣冠荡析。既乱离而瘼矣。礼乐逃散。争携持而去之。圣唐载造区夏。削平宇宙。□道焚林求贤命职。起家补(阙八字)宗卫录事参军拜□□子通事舍人。迁詹事府主簿。汉邸与邹枚并游。邺园与应刘方驾。转豳州三水同州蒲城二县令。君述职二城。推明三辅。覈为政□□□□养□□□辟土植谷。夏长秋成。市无堕游。家安农业。鱼菜不乏食。毛米无所□□□望风□□□□党闻名而自化。秩满。迁莱州长史。是时也。青邱负阻。沧海扬波。乃眷行师。深惟利涉。制命公为造船使。赤马黄龙。万艘千轴。成之不日。望之如云(阙十字)。以西候多虞。边寄为重。制授公□州都督府司马。驰驿之官。都督崔馀庆。绝俗之士也。每推公清心。谈不容口。属高宗升中岱岳预陪(阙十字)寻□□州长史□之□□旧壤湫□□□□咨□诉□□□□□乃□□占星离疆画野。得郊原之爽垲。当水陆之要冲。城邑洞开。闾阎对出(阙十二字)。权授使持节密州诸军事。守密州刺史。□叶推良。门归通德。有同衣锦。时论荣之。居无何。迁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传车骖驾。鼓吹旌旗。故人不敢私恩□□□子□□相名□乡□□□国霸□□□大行惠化丰洽□乎时礼云及年病相成。可以致政于君。可以传事于子。诣阙上书。乞辞荣秩。优制许焉。从高志也。婆娑田□夭㑥邱坟始鸠杖而□□俄□衣而□□□□□元□岁□□□九月□□朔廿五日□□遘疾薨于东都惠训里第。享年七十有六。呜呼哀哉。惟公五山之精。六金之英。大□所成。刜钟无声。生而异状。幼而殊□□□□□成□□□□□信发□□□□清机虚冲默体。言出乎口。应而莫违。道存乎身。酌而罔极。延颈者日有所得。倾耳者日有所闻。节于损已。丰于济物。四践□□二登邑宰。三为别(阙十一字)朝□夫学始于周孔。中于老庄。终于释教。故能全耳目。逸形神。兀然体命。油然合道。彼苍不仁。歼我明悊。呜呼哀哉。以其年十一月。与夫人合葬(阙十字)平原。礼也。垂拱二年。贝州父老乃相与而谋曰。自州辞骥足。及野送龙⿰(车春)。缠慕百城。行淹一纪。昔年草莽。閒桃李而(阙十字)两邑(阙九字)德逾芳神其如在。咸恐栾公之社。蓬渚何常。武侯之祠。桑田且变。广祈时彦。奉赞徽音。乃建丰碑。式扬清德。其碑先寘于(阙十字)临(阙八字)纪绩刊碑情深于即事。未有居诸逾于十载。犹结去思。人吏隔于存亡。仍崇颂记。虽周人缅怀于邵伯。未是过(阙十六字)豫郡□□□□□□之镇荆州千年堕泪。夫人清河郡君房氏。隋司隶刺史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之孙。太尉(阙二十九字)公特所钟爱。每谓亲族曰。我女实贤明。尝退朝之馀。时与参谋政事。及御车有典。结镜言归。芬若椒(阙二十三字)匡夫□范训子知方。博综书林。深明觉道。性纯孝。初丁公忧。哀毁踰礼。乃表奏男智度女光严出家。以申追福(阙二十四字)悲□今日西阶之葬应天皇帝纂尧兴运。嗣夏配天。遽覃锡类之恩。特降追荣之礼。神龙二年二月一日。制赠公(阙十三字)军事安(阙七字)之赠鸿恩被于九京。高密邓禹之封。盛烈光于千载。有子十人。长曰爱客。万州刺史。赠□州刺史□□□□朝(阙二十字)朗州刺□□子真客。中散大夫晋州临汾令。次子智度。京懿德寺僧。次子固忠。定潞许三州刺史少府少□□□□□二□□□□书□部侍郎次子慈明。赵□□□□□□卿曹州刺□次子信卿。左屯卫长史。八龙齐骋。六凤偫飞。读先圣之文。行诸侯之孝。潘中郎之茹泣。顾慕修埏。□内史之衔□□□大□灵衣曳曳。容驾迟迟。当松柏之□□在桑榆之暮时。元阙□□不复睹。阴堂闭兮从此辞。乃作铭曰。
大哉宣后。诗歌中兴。武公载德。缁衣是称。乃作卿士。良哉股肱。玉鈜金干。□涌□蒸盛德必祀。信而有徵(其一)。
惟岳降神。生甫及申。□□纯嘏。文质彬彬。道光邦国。行重彝伦。廊庙之宝。社稷之臣(其二)。
肃肃端士。宦成两宫。英英时彦。□□□同舞鸾驯雉。□□返风。太邱贲德。密贱推功(其三)。
魏重题舆。汉隆□□□□□轼三居展骥。鳌川波静。鸟城风被。楛矢东来。白环西暨(其四)。
按节海沂。分符谯沛。明明良牧。帝庭称最。迁□兽威□□□□一变浇俗。翳公是赖(其五)。
岁穷钟漏。日运□□□□□□广德悬车。方寻三略。言从二疏。俄悲梦奠。忽怆楹书(其六)。
汉封乐毅。周祀庭坚。皇矣圣作。畴德旌贤。昭锡□□□□□□滕公之室。原氏之阡。棠阴一谢。堕泪千年(其七阙三字)。
兮谓盛德遵释老兮宪孔墨。孝于家兮忠于国。人之英兮士之则。朱鸟南兮元武北。日翳翳兮泉门黑。□冥冥兮□□□翠□□□丹字刻(其八)。
与魏安州书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说白。尊豫州府君德业高远。名言路绝。岂说常词。所堪碑纪。比重奉来旨。力为牵缀。亦不敢假称虚善。附丽其迹。虽意野。文朴陋。不足媚于众眼。然敢实录。除楦酿。亦无愧于达旨。今手写装本。来使赍缣马。何尔疏外。通财不谢。故无辞却。甚热。愿履恒休。张说白。
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观厥君子大司。莫盛于礼乐。时事大窦。莫极于宠荣。非夫周于财。厚于行。外无鬼怨。内无人非。将何以享而福之。兼而有之。寅亮邦家。武卫帝室者也。府君讳仁忠。字揖。太原祁人也。其先系于有周。氏于子晋。文武不坠。子孙其昌。掌兵霸秦。为相宁汉。累叶交映。两朝相辉。梁之狐鸣。司徒匡复于将乱。周之龙跃。开府扶翼于巳兴。曾祖景孝府君。隋屯田侍郎。祖诠府君。皇朝明威将军歙县开国男汾州刺史。考文济府君。侍郎御史吏部员外朝散大夫东台舍人。并典学懿文。夷道全德。高举时秀。丕承国工。府君至和有纯。上德膺茂。轨度恬简。品鉴朗拔。笃诚博达。英迈奇伟。诗书异等。容貌出徒。飘然清风。蔼然颢气。安步名教。咏歌典坟。虚心以游。不思而得。至于缉熙远略。绳准嘉言。宝匣干将。玉台明镜。未云比也。解褐濮州司法参军。要囚有伦。乱狱不作。泣下丹笔。情深赭衣。俄转湖州司兵参军。邮亭利权。豪富僦市。脂膏不践。玉帛何阶。顷开元皇帝之潜春闱也。以府君后之季父。时之正人。吴札识音。周瑜能听。迁太常主簿。寻以地近姻戚。望出衣冠。仍加朝散大夫。试本寺丞。属国家有事上元。张皇大礼。沿革旧典。节制新仪。超上柱国而即真焉。及皇上御极。元妃升后。迁太子仆。六马肃若。具僚仰止。朱韨皇皇。鸣佩□□载迁鸿胪少卿。四极梯航。万酋匍匐。且和戎狄。未系单于。转太常少卿。九乐备陈。三礼大举。观诸侯之会。知天子之尊。除左千牛卫将军。昼巡盖常。夜拜是功。上谓府君曰。昔太上皇尝居此职。特相委任。是属亲贤。府君兢惧满盈。诚恳辞避。鸿私屡抑。嘉愿莫从。雾露不宣。腠理成疹。诏使旁午。御医崩奔。呜呼。杲日或亏。良岁多谢。命莫能续。天将谓何。春秋六十有一。以开元十年三月癸酉朔。捐馆宇于京兆兴宁里之私第。皇帝震悼。椒宫感恻。制赠安州都督。赐物二百段。米粟二百石。丧葬官供。加元纁束帛。敕万年县令韦令监护。即以其年八月壬寅朔。安厝左翊太原旧茔。礼也。长子右卫长史嶷次子尚衣奉御嵩司农主簿昆京兆府参军崇岧屶崿崟等。并昭奖光训。宪矩令猷。文翰发于国华。礼则隐于人纪。追惟广孝。永言孔亟。椎心陵谷。泣血松楸。是用合谋有成。作为不朽。直书盛德。曲访小才。锡类每深。注情弥极。文章莫及。览对何言。其词曰。
千年流庆。百代象贤。山邱藏泽。海水成田。文武震耀。冠盖蝉联。业扬史竹。名雄鼎铉(其一)。
施及时英。骏发后族。体大志宏。气和德俶。秀举清流。高标雅俗。地位双升。才名两复(其二)。
太常礼乐。储宫调护。属国风偃。司戎山固。先帝昔官。圣恩今喻。匪亲曷保。惟贞是附(其三)。
三旌未涉。六疾爰臻。拥福何崇。转祸无神。丧葬公备。哀荣礼陈。宠加黄壤。赠及朱轮(其四)。
松柏旧茔。元纁今饰。诏使频繁。椒宫惨恻。河山动容。风云变色。兹焉永怀。古之遗直(其五)。
光有允子。克荷良弓。臣孝家节。文章代工。椎心匍匐。泣血无穷。托碑板以题述。庶哀敬而永终(其六)。
授李践由安州别驾李惟可鄂州别驾制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
门下。朝议大夫前使持节房州诸军事守房州刺史上轻车都尉李践由朝议大夫行蕲州司马护军李惟可等。出自士林。频迁官序。或方圆异用。道有变通。或昆友同官。法宜回避。俾从新命。用协旧章。践由可守安州都督府别驾。散官如故。惟可可鄂州别驾。官勋如故。
送薛大赴安陆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颜。
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一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盛唐 · 李白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白兆山桃花岩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此六句,一作“幼采紫房谈,早爱沧溟仙。心迹颇相误,世事空徂迁。归来丹岩曲,得憩青霞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一作延)。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山(《全唐诗》作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安州般若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盛唐 · 李白
押阳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上安州李长史书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厥众。则有若似于仲尼。纪信似于高祖。牢之似于无忌。宋玉似于屈原。而遥观君侯。窃疑魏洽。便欲趋就。临然举鞭。迟疑之间。未及回避。且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似而类真。惟大雅含宏。方能恕之也。白少颇周慎。忝闻义方。入暗室而无欺。属昏行而不变。今小人履疑误形似之迹。君侯流恺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爱。睟容有穆。怒颜不彰。虽将军息恨于长孙之前。此无惭德。司空受揖于元淑之际。彼未为贤。一言见冤。九死非谢。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悽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近还郧城。昨遇故人。饮以狂药。一酌一笑。陶然乐酣。困河朔之清觞。饫中山之醇酎。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螗螂之臂。御者趋召。明其是非。入门鞠躬。精魄飞散。昔徐邈缘醉而赏。魏王却以为贤。无盐因丑而获。齐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国风相鼠之讥。下怀周易履虎之惧。慜以固陋。礼而遣之。幸容宁越之辜。深荷三公之德。铭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昼愧于影。夜惭于魄。启处不遑。战跼无地。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辞场。振发文雅。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馀论。何图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正平猖狂。自贻于耻辱。一忤容色。终身厚颜。敢昧负荆。请罪门下。傥免以训责。恤其愚蒙。如能伏剑结缨。谢君侯之德。敢以近所为春游救苦寺诗一首十韵。石岩寺诗一首八韵。上杨都尉诗一首三十韵。辞旨狂野。贵露下情。轻干视听。幸乞详览。
上安州裴长史书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谨按此二句不可解旧唐书云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新书云白兴圣皇帝九世孙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中逃还客巴西窃思白既为兴圣九世孙世为西州右姓如自溯其族望则金陵或系金城之讹否则定因前凉张氏侨置建康郡于敦煌人遂目此建康为金陵故下句云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按崔鸿十六国春秋云沮渠蒙逊杀吕光酒泉太守叠滕共推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应即此事若云江左金陵则白虽因崔宗之官金陵曾经游此并非世居且与下句遭沮渠蒙逊之难云云俱不可通矣)。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诗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誇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朋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又昔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此则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偫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识。且知此谈。前此郡都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陈。倘贤者也。白有可尚。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是知才难。不可多得。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倚剑慷慨。气干虹蜺。月费千金。日宴偫客。出跃骏马。入罗红颜。所在之处。宾朋成市。故诗人歌曰。宾朋何喧喧。日夜裴公门。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埒华轩。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天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而晚节改操。栖情翰林。天才超然。度越作者。屈佐郧国。时惟清哉。棱威雄雄。下慑偫物。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震于严威。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过此三者。鬼神不害。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昔王东海问犯夜者曰。何所从来。答曰。从师受学。不觉日晚。王曰。岂可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想君侯通人。必不尔也。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盼。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安州刺史杜公神道碑 唐 · 杨炎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二
受正性者德之元。纂重侯者业之盛。君子体仁以合德。积厚以感通。著于神明。光于祚允者。其惟杜公乎。公讳鹏举。字某。其先京兆人也。七代祖讳模。后魏为濮阳守。卫人宜之。子孙世居东郡。故今为濮阳人。夏有豢龙之官。周封唐杜之国。世载侯伯。勋藏晋鲁。周公锡命。元旗火龙。拯三代之衰。参五霸之业。斯保姓之始也。汉有建平侯。策定中兴。晋有当阳侯。克并南夏。其食酆鄗。盛西郊之黻冕。其分荆濮。胙东国之山河。斯不朽之宗也。濮阳生陈留太守讳亮。陈留生高祖北齐胶州刺史竟陵公讳伽。竟陵生曾祖隋雁门太守讳保。雁门生大父唐苏州司马讳义宽。苏州生皇建平侯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讳慎行。洎贞孝公秉哲以辅先朝。今黄门戴天以成大业。自魏七代。以方岳登闻。在唐两朝。以台衡致理。斯迈种之仁也。公贞孝之兄。黄门之考。天修其爵。地富其才。神抱虚廓。智藏蓍蔡。口目河海。仪刑嵩华。学可以掌邦教。词可以宣国风。少与范阳卢藏用隐于白鹿山。以太夫人有疾。与清河崔沔同授医于兰陵萧亮。声色以微以诚达。疵疠之祥以气变。属先府君作镇荆楚。有诏门子亲侍禁闱。起家修武县尉。岁满。以书判超等授济源尉。以正议登朝。拜右拾遗。升玉堂以谒圣君。陈格言以利天下。黄门侍郎张廷圭。国之髦硕。洛州长史皇甫知常。人之标准。美公志行。尝与请交。公精义入神。洞究奥赜。初睿宗践祚。冥感祥符。睹元期于化元。启成命于幽教。人所以伫非常之运。天所以归亿兆之心。玄宗时在东宫。表公所言。请编史册。时应令赋诗。御札批云。毕公之任。谅籍伊人。思入风雅。灵通神鬼。后以亲累出为岐州司仓。转同州司士。开元初。上以中都稍食。省河漕之徭。大农器用。赋晋山之铁。牧马于归兽之野。考室于迎春之宫。关中始置疏决盐铁长春宫三使。诏以公为判官。明年。天子东行河堤。阹格兽之场。开濯龙之沼。停銮上苑。留宴天泉。酒酣乐过。公献赋以讽。于是有采章之锡。迁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都水使者邠王府司马丰王府长史中散大夫安州刺史。公为政。在上位畏于上。贞一以守之。斋庄以莅之。其始也居右正词。王侯向慕。其终也疏通易。礼化兴行。方将坐周召之堂。陈歌训之典。法象魏。登天庭。而明德寿于中年。壮图悲于下国。命矣。以某年月日。终于官舍。明年二月。葬于寿安之南原。遵遗命也。夫人河南郡君。尉迟鄂国公之孙。邛州刺史瑰之女也。抱含一之德。友于君子。受降神之祥。克生元辅。天宝四载。终于山阳别业。其终祔焉。从周礼也。长子灵琼。陈州太康主簿绍家祚而命夺其禄。次子奉遥。有异学而天丧其文。荀陈同德。颜闵齐化。季子山南剑南道副元帅特进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鸿渐。身负苍旻。气和鼎饪。以符合斯运。以道佐唐虞。文系训谟。化齐混象。大勋格于皇极。厚宠扬于祖考。某府君先赠太常。再荣师保。夫人旧封宜阳。增号某郡。三锡桓公之命。是尊孟母之贤。惟公主忠孝。根仁义。事亲有极致之道。执丧有宁戚之哀。威废鞭笞。愠忘诮让。其立身也。冥观天理。合含幽鉴。强志通于众艺。敏行求于古人。考声教。观历象。动合灵祇之赞。居顺阴阳之和。其达诚也。忧喜极中。权利交丧。历官十二。远悔吝之形。春秋七十。抱纯精之气。其保终也。君子谓探命历。诚也。专药膳。孝也。补衮职。仲山之志也。颂王风。吉甫之才也。济美。栾武之德也。有后。臧孙之庆也。宜乎正训百代。垂鸿千古。存被先公之冕服。没为天子之元老。勒钟鼎。建庙堂。金石以颂声。邱陵以表隧。乃假词末学。观德将来。铭曰。
于赫太师。德音孔遐。道之气象。物之精华。文学邹鲁。羽仪邦家。选于帝庭。帝庭有仪。闻于宫府。宫府允。明晦光耀。际含天机。识真紫极。建𣄣青蒲。熊负金印。蛇蟠朱组。时哉功名。海变今古。精魂归复。宜阳之下。我有冢嗣。为王宝臣。德延没世。功被生人。岸谷磅礡。邱陵故新。苍苍颂石。万世遗尘。
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使次安陆寄友人 中唐 · 刘长卿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引用典故:三户 门前五柳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一作问)路蹊。
暮雨不知涢(一作须)口处,春风只(一作共)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中唐 · 刘长卿
引用典故:麟阁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
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
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
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
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
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为裴相公谢淮西节度使表 中唐 · 冯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
臣度言。伏奉去年七月二十五日制书。除臣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淮西节度观察处置等使蔡州刺史并淮西宣慰处置等使。缘逆贼吴元济尚拒王师。遂于郾城县权为理所。臣笃励偫帅。潜设多方。倾其重兵。顿在洄曲。今月十七日。唐邓节度使李愬承虚直进。生致元凶。臣与贾栅三营诸军。便降洄曲三万馀众。积年逋寇。翌日殄除。淮右千里。通行无碍。臣以二十五日。领所部兵马及归顺将士至蔡州上讫。豺豕旧穴。迎风而汛扫。鸱枭故林。应节而黄落。瞀瞀者咸观尧日。皤皤者重识汉仪。臣以不才。猥当重寄。力排苟且之议。上赞圣明之心。不敢偷安庙堂。遂乞亲临疆埸。陛下初犹未(一作不)许。微臣亟请是行。睿旨丁宁。宠光照耀。臣中心自警。毕命无憾。若不成事。必当死绥。伏赖神道恶盈。罪人斯得。而今而后。方保馀生。就天地削平之功。贻策书不朽之美。足使懦夫增气。犷俗刳心。方偃武以修文。故暂劳而永逸。臣谨敷扬帝泽。宣布国章。涤其瑕疵。衣以襦裤。俾斯污俗咸若。新邦底宁。但以才乏折冲。任兼中外。摩顶至踵。谅无非其渥恩。知臣者君。庶不辱于元鉴。无任感激忻喜之至。其承荐人自代。具于别状。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周君巢也,时为随州刺史。) 中唐 · 韩愈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
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
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
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代伊仆射谢男宥授安州刺史表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慎言。伏奉某月日敕。授臣男宥安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武昌军兵马留后仍赐紫金鱼袋者。雷惊里巷。日照闺门。宠命自天。战跼无地。臣诚惧诚感顿首顿首。臣闻惟君任臣。固无虚授。知子者父。敢私不才。臣顷者伏以圣政惟新。时清无事。遂绝指踪之望。求申恋主之诚。陛下以臣统兵岁深。周涉艰险。长三军之子弟。积百战之疮痍。将有去留。念其情义。理资感励。事贵便安。爰敕臣男。试总戎务。臣虽训之以义。教之以忠。而钝拙有涯。策磨靡及。童儿代斲。每怀伤手之忧。小子在边。曾无折屐之喜。将何遽膺宠数。荐沐恩光。真授竹符。就加金组。且祁午之为军尉。父已悬车。陆抗之将父兵。子非䌽服。岂比臣身居端右。男领方州。鸣玉会朝。朱轓行县。焜耀中外。超冠古今。名数之乐何加。人臣之事斯极。千载至公之运。独被殊私。万物咸遂之辰。先蒙曲泽。沥肝呈胆。莫尽微诚。毁族灭身。宁足上报。臣无任感恩陨越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
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安陆古郧国也。介荆汉之间。承军旅之后。宜得谨良长吏。以养理之也。前相州刺史王承林。比刺安阳勤修其职。录劳奖善。故申命焉。况尔生勋伐之家。早阶宠禄。宜自修立。以光大其门。尔当思勤俭以检身。务廉平以临下。率吏用礼。劝人归农。勿颠勿佻。一遵吾之约束。可安州刺史。
李晕安州刺史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一
宿州刺史李晕。勋阀之门。嗣生才略。久参戎卫。颇著勤劳。试守列城。观其为政。属汴泗之右。创画州居。府署城池。委之经始。一日必葺。三年有成。且闻公勤。宜有迁转。重分忧寄。再伫良能。往安吾人。无忝厥命。可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