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咏史诗 房陵 晚唐 · 胡曾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赵王一旦到房陵,国破家亡百恨增。
魂断丛台归不得,夜来明月为谁升。
曹湜勒停送房州安置诏宣和三年九月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二、《宋会要辑稿》帝系八之五七(第一册第一九一页)
驸马都尉曹湜粗俗无状,素乏誉望,一旦选尚,自以为身出门阀,素处富贵,凶豪肆志,宜示戒惩。
可先次勒停,送房州安置,候帝姬堂殡日出门,开封府差人管押前去。
曹戬有失义方,不能训子,与宫观差遣
房陵道中 明 · 薛纲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一
山外青山关外关,重重天险倦跻攀。
十盘峰影浮云上,八渡泉声乱石间。
草满畬田烧后黑,苔侵崖树雨馀斑。
架岩多少流居者,独恋殊风忘却还。
隋新城郡曹掾萧平仲 隋末至初唐 · 陈子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萧平仲字某兰陵人也。梁文皇帝之元孙。鄱阳王之曾孙也。鄱阳嗣王之孙。定襄侯之第五子也。派清澜于天潢。分乔枝于若木。君降生昴宿。挺质圭璋。孝友温恭。仁慈亮直。其形曲而雅。其神俊而明。耽思偫书。研精众艺。尽人閒之能事。极天下之奇才。江淮贵游。独称领袖。故可以坐觌羔雁。俯拾朱紫。至如南山为志。不能北面事人。诗书自娱。耻与绛灌等列。洎有陈失驭。西迁于隋。而兄弟十人。白眉斯在。唐棣之咏。事等姜肱。君子义之。高其行也。属皇期有道。咸序搢绅。乃拜吏部员外郎东宫学士冀州司法参军礼部员外郎新城郡曹掾。从班列也。君莅政能官。咸熙庶绩。所在遗爱。置言成范。至如缨绂之士。草莱之客。莫不聆嘉声而云萃。餐德音而风趋。李膺曩号楷模。王商昔称贤智。方之蔑如也。适应入践常伯。超补台司。如何灵祇。歼我明哲。春秋五十有五。大业九年二月十五日。卒于新城郡之官舍。于戏哀哉。余与夫子。颇有亲连。少敦莫逆。既同羁旅。弥笃绸缪。非无陆机之书。尚有钟仪之操。谁谓吉士。奄逐隙驹。嗟乎。盛年何晚。促之如此也。于戏哀哉。昔之绝弦轸叹。当笛伤心。余虽谢古人。宁不悽恸。是知身殁名存。实由著述。况复故人景行。何能泯之。敢以闻见。乃作诔曰。于戏哀哉。粤若高祖。大造惟梁。德侔五帝。道冠百王。赤眉作梗。黄屋云亡。有妫之后。应运遐昌。君之显考。耻为委质。在行既高。居宾坦逸。笃生夫子。如披云日。仪形信典。声名本实。神机电举。雅调风生。还同照乘。有类连城。学逾班固。才冠刘桢。金汤失险。天厌有陈。幸逢隋德。预沐尧民。青盖西度。紫气东沦。依依去楚。悽悽入。梁亳之郊。忽倾风树。结庐狎鸟。穿池凭雾。兄弟十人。义声咸布。爰降纶绂。特预铨衡。龙楼振藻。司寇驰名。俄居郎署。升朝擅美。含香趋奏。事礼承祀。抑抑威仪。彬彬文史。涪水既临。郪城是面。视民如伤。事心惟战。周震善政。潘岳能官。企彼前哲。顾巳非难。余之室人。君之从妹。加以笃。颇蒙提诲。铭之在心。没齿唯佩。契阔关陇。连翩冀代。余任主簿眉山之川。亟会琴台
兼遇名贤。
花朝月夜。
置酒题篇。
近之新城
暂申累日。
谓君积善。
永保元吉
不言别后。
忽婴斯疾。
如何清辉。
奄辞兰室。
于戏哀哉。
承讳惊惶。
闻丧恸泣。
前悲未尽。
后哀仍集。
白马不追。
素车安及。
悲人世兮太促。
叹死生兮异路。
元壤冥兮难穷。
黄泉寂兮易暮。
客位空而聚尘。
书台掩而生蠹。
嗟古人兮神交。
念往哲兮虚通。
泪有竭兮心尚惑。
声有止而哀无穷。
宿草衰兮凝秋露。
白杨惨兮生悲风。
痛游魂兮安在。
徒酾酒兮招空。
于戏哀哉。
太平州绍兴迁州学记 宋 · 郑仲熊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
皇帝即位之十六年,偃武戢兵,与民休息,裒举坠典,以光大业,文物鼎新,教化兴焉。
越年,建太学行在所,四方之士负笈来试者几万计,儒冠之盛,无愧承平。
乃悉取旧制,斟酌其宜而推广之。
诏旨为学校下者十五六,州县奉行不暇。
惟是姑孰学宫,徙置不常,间因兵火掇拾之馀,未还旧观,邦人咎之。
独州治之西,高明宽博,背阻城雉,水流半规,隐然有泮宫之象。
前守朱公实经营之,未遑改筑。
太守郑公,故丞相华原公之犹子也,以儒雅饰吏事,设施有伦。
下车之明日,乃慨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此守臣职也。
矧复诰诏丁宁于再三,松年虽疲儒,倘不力成之,罚岂可逭」?
遂率僚吏鸠工赋役。
规模宏伟,殿堂斋庐,炳然一新。
俎豆礼器,悉按图牒。
学之百需,无一不备。
又明年春行释奠礼,诸生趋而前曰:「兹学之成,厥功匪易。
愿丐一言以识之」。
仲熊曰:「固所愿也。
昔者孟子不云乎,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
盖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者,人之大伦,诗书礼乐所由出也。
教者,教此而已;
学者,学此而已。
后世建置之法虽或不同,而作成训励,率归于孝弟礼义之中,公卿大夫由此其选。
盖兹道素明,故其成功一也。
诸生游于斯,息于斯,盖亦知所本乎?
若乃恃纸上语,务争奇取胜,而曰吾徒事业举在于是,则非所望也。
可不勉哉!
可不慎哉」!
既以是告,且书以为记。
按: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六,康熙十二年刻本。又见《蒐古汇编》卷五九,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四。
房州刺史请朝觐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臣一介薄才。
不周时务。命随事偶。
超窃宦途。历职文武。
荣兼内外。年馀三纪。
受恩两朝。循涯省分。
实优常品。自违丹陛。
寒暑亟移。限以大藩。
久绝朝觐。顷以年颓疹迫。
风眩日增。怀阙庭而载伫。
仰云霄而耸望。陛下昔居春禁。
臣预应朝集。披胆祈恩。
特蒙鉴许。寻奉明诏。
入卫钩陈。惠泽曲流。
其来自远。誓生沈族。
未识所酬。今以衰疾之年。
久违趋拜。望充计吏。
奉宸闱。顷者希天听卑。
期照心灵。振荡冰谷非危干黩旒纩。
伏知待罪。谨言。
秦王降封涪陵县房州安置诏太平兴国七年五月丙辰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三五
昨以秦王廷美显怀逆节,将构异图,与辅相以交谋,伺君亲之动静,情理切害,事状显明,包藏若斯,悖逆何甚!
若徇外廷之议,合行弃市之诛。
特以至亲,用宽极典,止令就第,亦冀知非。
而丑迹逾彰,奸谋益露。
群情积怒之未已,凶人长恶之罔悛。
敦九族者虽莫先于慈,治万方者恐自乱其法,聊从降黜,以塞喧哗。
迫于至公,盖非获已,凡尔中外,当体朕怀。
秦王廷美降封涪陵县公,于房州安置。
张祥房陵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野人舟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一作鄢陵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一作涉),知音期自(一作暗,又一作暝)投。
房州刺史杜府君神道碑 唐 · 刘太真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茂天爵者薄人秩。
韬真机者疵世道。
是有草莱缨组。
尘埃声利。
位始阶而身退。
名始存而迹远者。
见之于府君矣。
府君杜氏。
讳元徽
字金刚
京兆人也。
宗启周封。
业光鲁史。
层源演派。
謺萼舒英。
以地则因人斯大。
世则令郡望族。
至若骤谏兴王。
飞谋战国
垂康汉之绩。
著平吴之功。
咸宠冠往贤。
郁华前载。
斯粗举而未能也。
曾祖良杞府君
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
左仆射
士伦府君
太中大夫左卫大将军
考元府君
游击将军商州洵水府折冲上柱国
或导扬儒风。
或宣肄武烈
芳传学省
勋在戎府。
俾昌而裕。
毓我令人。
府君贞亮居体。
中和成性。
孝慈根于素风。
明敏彰于羁贯。
唯道素是味。
唯还丹是慕。
浮碧落而云高。
立秋江而鹤远。
既而宗族喻良弓之业。
亲朋示博带之义。
事感于中。
勉而筮仕。
解巾署陪戎校左金吾翊府
寻授左监门卫长史
晁错才识。
始从掌固
扬雄词赋。
仍闻执戟
滞修鳞于污渎。
栖逸翮于榆枌。
摩重霄。
跃洪澜。
将有日矣。
然而雅好翰墨。
尤工弧矢。
援毫露垂。
舍拔星落。
循倒薤以偕极。
掩穿杨而称妙。
造次于是。
专精无怠。
况匪惊愚以饰智。
匪隳身以徇物。
则儒墨两忘也。
匪江湖而闲。
匪仁义而修。
则朝野一致也。
是用齐荣贱。
混淹速。
岁星逾所。
名秩乃徙。
人不堪其望。
我则莫之屑。
其练性存神。
远希彭羡。
犹初志也。
府君之从父昆弟。
有悬王官宿债者。
简书烟交。
司空星至。
悉责薄产。
殆将不给。
且家人嗷嗷。
泉壤贻惧。
府君忧攒于貌。
事甚在已。
遂鬻所居之业。
而代偿焉。
卜迁于西郊之别墅。
又有至自西州者。
宦游既久。
田屋斯变。
陶园兼已荒。
江宅与桑田惧尽。
府君复推别墅以居之。
其仁爱之厚。
多此类也。
属虏起幽都。
兵交中原。
二京弛禁。
六龙偏幸。
府君心壮血愤。
志图家国。
乃激劝亲族。
纠率子弟。
弦木砺金。
有车一乘。
督责遣之曰。
吾闻救时者无险易。
赴难者无远迩。
况文武继代。
食君之禄者乎。
吾夙有林栖之契。
又齿发将暮。
不有处者。
谁保家属。
汝曹行乎。
吾欲兼济。
遂提老襁幼。
集于终南
时勋武争搏。
齐人大扰。
战血殷野。
殇魂啸林。
丁壮济师。
妇姑行饷。
府君深居事外。
适与静合。
耳绝鼙角。
目无锋刃。
天下鼎沸。
云卧恬然。
伊昔汉臣择日而不去。
秦客缘源以忘返。
屯往泰还。
我无凝滞。
由是放荡形役。
徜佯家林。
州闾归仁
疆理息讼。
儒书仙箓。
开卷自得。
鹤侣鸿俦
风期相许。
实清冥上人也。
乾元二年夏四月十八日
遘疾终于长安居德里私第。
春秋六十有四。
夫人渤海郡太夫人高氏。
婉娩懿茂。
柔贞惠和
含真乐道。
府君之志。
贞元四年秋九月庚午
合葬于咸阳之洪渎原。
礼也。
长子前河北招讨都统领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詹事御史中丞上柱国建安郡食实封一百五十户季玭。
宣茂绩于邦家。
施湛恩于祖考。
忠诚好谋。
沈毅能断。
当禁卫之心膂。
总兵符于掌握。
皇威扬于外。
臣节固于中。
勋庸大来。
爵位斯集
朝廷以府君垂裕道至。
贻谋庆深。
下诏褒宠。
用光幽穸。
房州刺史
次子冠军大将军兼试太常少卿季璘。
探赜兵谋。
妙通剑术。
致身环列
亦著殊名。
惟伯与仲。
孝心罔极。
莫不切追远之情。
聿修之旨。
爰托图篆。
式昭令德。
其词曰。
休祉锡美。
元淳毓灵。
是曰哲人。
惟道之英。
风质简远。
音词淑清。
优游下秩。
想像高冥。
谋能图国。
射足观德。
药灶霜元。
书池水墨。
义自情感。
仁非教植。
鬻业推居。
宗亲翼翼。
当夷乱华。
高蹈云崖。
子弟从师。
策勋王家。
艰难既平。
吐纳元和。
玉貌虽全。
促龄如何。
诜诜令嗣。
忠武济世。
位崇银章。
权总羽卫。
是降褒赠。
载光幽竁。
撰词扬休。
昭示来裔。
正月十二日房州城遇虏(虏字,须溪本作金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张家1128年1月15日 宋 · 陈与义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
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釐。
南山四程云,布袜傲险巇。
篱间老炙背,无意管安危。
知我是朝士,亦复颦其眉。
呼酒软客脚,菜本濯玉肌。
穷途士易德,欢喜不复辞。
向来贪读书,闭户生白髭。
岂知九州内,有山如此奇。
自宽实不情,老人亦解颐。
投宿恍世外,青灯耿茅茨。
夜半不能眼,涧水鸣声悲。
秘书丞张慎言太常博士房州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文庄集》卷二
敕某:房陵旧区,其地岩险,授之以政,尤在得人。
以尔学古效官,懿文节政,屡更年籥,克守官箴,善最居多,考校惟允,宜隆朝序,俾奉藩条。
噫,急吏缓民,所至皆治;
正心洁己,不令而从。
蚩蚩之氓,皆朕赤子,善加爱育,无忝朝荣。
可。
唐故给事郎使持节房州诸军事房州刺史赐绯鱼袋崔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
公讳述。字元明博陵安平人。自东汉长岑长济北相代擅雕龙之美。济北五代大司农宏。司农八代至北齐右仆射昂。仆射三代至公曾祖皇朝散大夫冀州武邑县讳绍。大父同州白水县讳顼。烈考晋州汾西县定州刺史讳升之。代有文行懿德。为北州冠族。公夷雅温粹。安舒廉静。于座右铭得含元之妙。于政论得理道之奥。以之修身。以之莅官。盖家法积厚。而公能践之之故也。始自宫卫试守。未弱冠而为蓝田。已有嘉闻。寻转婺州浦阳扬州兵曹参军。皆以吏理著称。故辟书交委。命书随之。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再为侍御史。实佐寿潭洪三邦车赋之重。拊循辑睦。繄上介是赖。府迁于荆。荐言于朝。拜著作郎虞部员外郎。论著奏议。率循宪矩。不毁方以求合。不由径以取捷。贞元十二年出为房州刺史。承长帅刚严之理。当舆师馈饟之殷。暴征继起。烦言狎至。而能推情廑身。以裕劳人。恻隐所被。四封嘉靖。十七年秋九月辛酉。感疾捐馆舍。春秋五十七。夫人京兆韦氏。承公宫之训。为女士之表。凡合姓二纪。柔而正劝以义之道备焉。其孤文伯武伯等。学通礼籍。姿性纯至。斩焉相视。泣奉裳帷。以冬十一月甲子。祔葬于东都某原。礼也。初公仲左庶子安平公。有重名于时。安平所与游者。公皆从而游焉。故常与贤士大夫推古今世道。博约论辨。摅之于词。凡数千言。因曰。胜质之文。吾所甚惧。彼奔驰塞路者。既不可遏。又恶用斐然之为也耶。遂辄削去。其用晦如此。行义醇备。慈仁任恤。安平既即世。伯兄继殁。犹子之解巾结缡。先于已子。故不举火之日。男未仕。女未行。其于疾则十起。衣无常主。虽伯鱼。不能加焉。偫从族姻。均禄直以赒其乏。不结党友。不趋声利。常欲修性息迹。考一邱之乐而未克。齿与位皆负其实。奄然不淑。为知者所叹。建中初德舆遇公于九江之西。其后辱安平戴侯之知。于公获南容之眷。刻石志美。不敢曼辞。而实录焉。铭曰。
齐称大风,汉有文宗
隽贤葳蕤,似续昭融。
坦坦房陵,劳谦孝恭。
优游禄仕,惟道之从。
素履不华,黄裳在中。
乃仪列星,乃饰伏熊。
居易处厚,有初有终。
魂气杳冥,诸孤哀恫。
大蔡,先远攸同。
刻兹贞珉,永贲邱封。
房州灾伤事奏宣和元年三月二十六日 北宋 · 李佑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七三(第六册第五九一○页)
奉诏体量灾伤,赈济阙食人民。
房州去年七月八日有百姓陈诉灾伤者数百人,知州李悝将状首刘均等科断,差公人监勒。
刘均等高声自言,今后不敢诉灾伤,遍诣城市号令。
刘均年七十三岁,因断得病身死,缘此阻遏,放税不及一釐。
房州崔使君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十一月己未朔十日戊辰
侄女婿朝议郎中书舍人赐绯鱼袋权某。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房州崔十一叔之灵。
荆蓝之下。
必产贞玉。
有斐君子。
生于茂族。
信以发志。
居惟慎独。
时然后言。
言必可复。
昔未弱冠。
皦然清规。
已结黄绶。
分曹帝畿。
亦宰一同。
邑人熙熙。
有翘者车。
辟礼交驰。
乃簪神羊。
在寿之阳。
俄佩赤绂。
赞于熊相。
寻副戎车。
再迁直指。
守臣进律。
公亦戾止。
著作中秘
古之外史
章奏文昌
虞衡允理。
二千石
风化攸兴。
朱轓赤帷。
来惠房陵
馈军禦寇。
徵令重仍。
恭敬不谖。
秉持有恒。
六年刺举。
千里清澄。
凡此下人。
时公之能。
昔惟觏止。
倏焉二纪。
道信部以交欢。
扬都而宴喜。
衮衮清义。
怡怡致美
亦既纳徵。
愿言未几。
悼子咸以作赋。
东武而成诔。
系援凋落。
惟公是已。
方叹分符。
又悲闵水。
昔年委质。
于汴之东。
从事则异。
嘉招实同。
顷忝右掖。
获辞南宫。
或方驾于辨色。
或开襟于退公。
华烛以熺。
芳樽不同。
乍咏庭中之雪。
每欢林下之风。
千骑虽远。
双鱼屡通。
永怀休沐。
若去池笼。
顾此室内。
二年沈痗。
方书药石。
纤悉诫诲。
精微析理。
款曲深爱。
迎门发函。
俯仰是佩。
幸积恙之小閒。
冀异时之良会。
如何奄忽。
永谢昭代。
哀以慈结。
情逾礼外。
对兹悽酸。
心骨如碎。
中馈仁贤。
诸孤斩然。
充穷即远。
诚信归全。
万事如昨。
音容冥漠。
晞朝露。
舟失夜壑。
鲜原乔木。
遵彼东洛
若堂若坊。
先子所托。
目想如在。
心怀可作。
神其格思。
歆此单酌。
尚飨。
祭外舅房州李使君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一
波涧浚广。
根柢深长。
沃日淮海。
捎云豫章
气韵孤高。
鸳鸿翱翔。
高行端简。
秉心直方。
天宝中
族大且光。
一门六姻。
鸣玉琅琅。
作宰蓝田
政耸民康。
栖迟半刺
亦振芬芳。
才盛位卑。
屈声昭彰。
遂登侯牧。
答时之望。
雨泄云蒸。
虬螭腾骧。
浩路方骋。
羽鳞摧伤。
呜呼。
昔公典郡。
归江之涘。
小子旋蜀。
道途舍此。
扁舟旋泊。
弱植残鄙。
公辱车马。
晤言则喜。
与能奖善。
感慨知己。
意敌周亲。
礼成半子。
迫切宁觐。
不遑留止。
爰方浃旬。
遽征千里。
萦纡岩嶂。
浩荡云水。
惠爱缠绵。
简书填委。
食贫多故。
淹历周祀。
远侍板舆。
敬符深旨。
呜呼哀哉。
岁暮朐䏰
积雪皑皑。
旅馆萧条。
凶讣亦来。
望风一号。
使人甚哀。
心肠结塞。
弥旬不开。
公尝好古。
服膺儒艺。
擅美素琴。
腾芳草隶。
洎拜灵座。
清尘四蔽。
札蠹徽销。
空知洒涕。
呜呼。
公用中孚。
纳人于诚。
人负长者。
薄尘颂声。
道孤无邻。
怨抑不平。
逝景潜晦。
崇山忽倾。
孀稚冤号。
自硖徂荆。
霜降露濡。
毒渍中情。
今则虔恭。
归厝先茔。
灵有安宅。
道无弛程。
泬寥之晨。
万象悽清。
野旷鸿断。
天色光明。
煌煌素车。
翩翩铭旌。
出祖荒逵。
惋恸交并。
闻诸格言。
黍稷非馨。
意有所钦。
生刍岂轻。
湛彼樽罍。
冀降明灵。
傥精爽之如在。
庶哀词之是听。
房陵秋日 宋 · 王之道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房州归掌口闻杜鹃时杜鹃花盛开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乱中一任青春去,秪有閒愁作鬓华。
日暮风吹古原树,杜鹃啼遍满林花。
自悼永清江在房州谷城界中,最为湍险。渚水则又过之)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银山卷浪万雷鸣,渚水诸滩永清
平日垂堂犹自戒,年来轻作二江行。
尚书比部员外郎房州徐弁可尚书驾部员外郎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楚州沈周尚书都官员外郎国子博士陈宗缵可尚书虞部员外郎殿中丞台州商税道德亮国子博士大理寺丞知□州滳河县张利可太子中舍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宋元宪集》卷二四、《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九
敕具官徐弁等:夫序官之方,责实为效。
功赏所值,寄于平衡,兹乃一迩遐而均劝沮也。
尔等并缘仕牒,参服王畿
或郡县布条,或闺台引籍,或贰藩有最,或征旅载勤。
咸以岁成,列在恩格。
星闱郎选,米廪胄师。
逮于储坊,亦宠朝绂。
差次而授,各竭乃衷。
可。
张汶系权京西南路安抚司使唤本路副总管王辟辄生叛逆汶节次掩杀收复房州便宜特授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紫微集》卷一三
敕:尔顷随大军,迫措群盗,与有劳绩,进秩官荣。
其申命书,以为尔劝。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