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十一月初七余由汉至郑州吴将军亦由洛至盖陕军憨玉琨已于昨日据洛阳矣是夜南下信阳间关入鸡公山从者余辈数人残军千馀而已既而胡景翼逐憨玉琨据开封进逼信阳天寒士卒冻饥一夕数惊风急月寒山楼不寐赋慰将军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天险今何在,班师战垒边。
秋笳哀似笛,塞水乱如弦。
绕树卢龙戍,驱兵江海船。
短歌行不得,此恨古今怜。
十一月初七余由汉至郑州吴将军亦由洛至盖陕军憨玉琨已于昨日据洛阳矣是夜南下信阳间关入鸡公山从者余辈数人残军千馀而已既而胡景翼逐憨玉琨据开封进逼信阳天寒士卒冻饥一夕数惊风急月寒山楼不寐赋慰将军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慷慨孤忠泪,崎岖百战功。
人心洗兵马,天意厄英雄。
一雁长云外,千山落日中。
愿言从患难,风雪入鸡公。
十一月初七余由汉至郑州吴将军亦由洛至盖陕军憨玉琨已于昨日据洛阳矣是夜南下信阳间关入鸡公山从者余辈数人残军千馀而已既而胡景翼逐憨玉琨据开封进逼信阳天寒士卒冻饥一夕数惊风急月寒山楼不寐赋慰将军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当代论风义,嗟乎惟使君
将兵多益善,奔殿败能军。
辽海关山月,中原日暮云。
亡秦终必楚,馀子漫纷纭。
驱兵渡虎牢关南下信阳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驱车广武间,茫茫千万山。
无穷今古事,寒水向人閒。
落日吞云梦,青天压虎关。
可怜征战尽,犹自唱刀环
信阳山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信阳山色郁嵯峨,日暮天寒感慨多。
呼共残兵同一醉,开门大雪下黄河。
萧衍义阳之鉴 宋 · 李舜臣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五五、江东十鉴
臣闻夷狄之所以据有中原者,非其自为之也,皆中原之人诲之。
石勒者,张宾也;
苻坚者,王猛也;
诲魏太武者,崔浩也;
魏孝文者,王肃也。
石勒之欲据襄汉,则张宾止之;
苻坚之欲攻晋室,则王猛止之;
太武之欲袭刘裕,则崔浩止之。
夫数人者,其一时谋机,了无遗策,而于江东之固,俱不敢轻议,独惟王肃一见孝文于邺,首陈伐齐之计,孝文促席移景,不觉其疲,于是图南之规转锐,而王肃、刘昶,遂举数十万之众以向义阳
盖齐人王奂之子,而昶则江南刘宋之后也。
肃之入魏,盖为父复雠;
而昶之入魏,则为国雠。
孝文于此,既以王肃将兵,而又以刘昶益之,盖将以助其忿,而成其必报之雠,其谋深矣。
齐之群帅,疑若不足以禦其锋者,而萧衍扬旗一鼓,遽至于、昶奔遁,流血绛野,则是江东之奇才良策,固自不乏。
萧齐者,初不必锁长江而自守,以久拓跋氏之强。
然魏兵才退,而齐人亦遂解严。
此其故何也?
盖齐之群帅,其设奇制变者,独萧衍一人,而其他如王广之辈,例皆畏懦闇弱,不足与共摧大敌。
、昶巾箱中所藏之敕,亦但曰:「若得萧衍,则江东吾有」。
以此而观,则广之不能胜以攻魏者,为将不武故也。
魏孝文之谋齐,非一旦日也。
粤自邢峦一战既归之后,躬造河桥,亲选步骑,将欲并吞江南,而定都于洛阳,一旦欲自举兵,燕代诸将,稽颡戎马之前,以止其行。
已而因王肃之谋,然后决迁都之议。
征南之师,而其国中之六宫,文武从官家属,悉迁之于洛阳
然中国圣贤之宅,非丑夷猘子之所宜据,是以其时老酋宿将,皆不乐是迁,虽至亲骨肉之间,如其子恂者,亦且苦河南之热,而潜遁于北。
则是孝文以独夫之身,而旅寄于中国焉耳。
虽则王肃、崔光从而和之,而贵戚旧臣,相与忿疾。
孝文者,方且今日易北人之姓,明日禁北俗之语,又明日禁北俗之代还,故子恂内逆,而穆秦外叛,则其衅盖可知矣。
当此之时,轻捐数十万金而遣一二辨士,掉舌以行反间之计,使其侯王将相内自相图,然后厉兵秣马,乘间而疾攻之,则一举可以剿除,而匹马不还于阴山之北矣。
奈何齐之君臣虑不及此!
独一萧衍,其智差可以办事,而一时诸将畏懦不武,又莫肯共为大举深入之计,致使其密谋奇术,特用之于义阳一战之间。
观其屯下梁之城,塞凿岘之险,守雉脚之路,据贤首之山,以通西关,以临贼垒,此奇策也。
以此之策,三方犄角而出奇不意,则破贼必矣,而犹未敢轻用也。
两军既接,而坚壁以拒王肃,一鼓既退,而遗书以疑刘昶
使夫二人者,猜隙已成,而后扬鞭搏胜,此则先用间而后用奇,固非王广之辈所得而知也。
夫魏人以阴山数十万之步骑,而聚攻三关,非用奇而绕其后,则何以禦其强?
王肃、刘俱有复仇之深忿,而同舟共济,非用间以散其谋,则何以当其锐?
先之以间,而继之以奇,其机谋盖妙天下矣。
向使推是计以内间于燕代之旧臣,俾仇敌之兵,盖可以进屠丑类而清河洛,何止于流血绛野,单马遁去也哉!
呜呼!
拓跋氏世居北荒,远于诸夏。
逮至明元之世,以云、代苦饥,将谋徙,而崔浩之徒极言其不可,于是复归阴山,而时出以挠中原。
宋齐之君臣,盖尝深患之,而不能径探其巢穴,则以其远故也。
乃今徙都河南,据非所宜,欲自送死,而一时权臣又且不相为谋,则其危亡之衅端自可见。
而齐人隔在江外,拱手而莫之发,致使拓跋之遗种徜徉于中原,而盗吾先世之诗书礼乐,以文其固陋,以洗其腥秽,而齐若无所知闻者。
岂以为无预吾事,而恝然忘之哉?
夫齐自高祖与魏一战,而大江南北两朝遂讲和好,玉帛相往来,贺庆相遗问者,往往一岁之间而于再于三。
间尝屈指数之,自永明元年延兴元年,魏人来聘于齐者凡九,自刘缵至于刘齐之所聘于魏者凡八。
循其迹而观之,疑若情好款密,必不以一矢相加遗;
邢峦一归之后,遽起南征之师,则虏人之诡诈百出,岂可以一退之故置而不问?
齐之所以不暇大举以攻魏者,抑有由也。
明帝之所以继统承业,非有贤明仁孝之声闻于天下,其视揖逊相受者惭德多矣。
而其见之行事者,又不能推赤心以置人腹中,徒欲多为杀伐,以去其不附己者。
观其永泰之诛,典签之祸,高、武、文、惠之诸子,死于兵者殆尽,而高、武任事之臣,如曹武,如王钦则,如陈显达,则又怀不自安,日惧诛戮,其间以癃老退黜而免者,仅无一二。
君臣之间,惴惴然常有更相疑忌之意,故虽强寇迫境,而一时诸将莫不观望进退。
独惟萧衍一军奋戈以直前,而王广之徒拥众徘徊,竟莫一助。
此虽则诸将闇懦不武之罪,亦帝之平日疑忌,有以致之云耳。
倘使明帝于授受之际,一出于正,而即位之初,又能敦叙宗室之懿亲,以茂其本支,收召先朝之耆老,以为之心腹,则其国已具胜势,将见宗族协谋,将相效力,以扫除滔天之寇,而敌人之衅,不容坐视而不进。
惜乎其国之本已先自拔,而不暇鸣鼓以攻之,徒使萧衍之奇兵,才一见于义阳之战,而旋即班师。
可胜惜哉!
世之觇国者,知齐人之所以不振,则知今日之所以必胜矣,惟上之人亟图之。
信阳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七
已逢秋雁下江沱,更望飞蓬捲大河。
短日人行鄳阨少,长淮山绕义阳多。
水源四渎思乘檋,地险三关每戈。
海内艾安轺传缓,独将停策问岩阿。
信阳军改建学记绍熙二年十二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
学为王者事,三代共之,然非遭世大宁不克也。
靖康建炎之际,九县雾塞,淮汉最不幸,莽为战场。
真人御天中兴,驯复耆定,而被灾深处,夷伤已酷,膏肓之疾未瘉,又加厌焉。
正万金良药,蚤夜扶救,势不得为壮人明,信阳是已。
盖自申伯始彻国,历汉晋朝,南北瓜分,镇以司州莫府,襟襄带隋,肘掣唐蔡,遂为必争要区。
直辕、冥阨之隘,黄岘、武阳之岨,酋矛长锹,日寻于山谷间。
人如惊麇,无所定止。
何况于今标榜一邦,不能满四千室,凋弊极矣,乌识所谓「思乐頖水,青青衿佩」者哉?
固尝依兴国僧房饰名曰学,披丘墟,丛薄财,矢一殿,功制简短,春秋释奠殆无位可立,过者视如贾陾。
番阳佘侯童出守,陋其太野,访义阳山之东,有乡先生张如松空地弃,将经营改为,未果而去。
越十有三载,河内关侯良臣至,锐然谋必成。
造意之初,张子闳从父治命,尽持地予官。
即日作殿堂、斋庐,以楹计者合五十。
虽一钱之费,必出于公,片瓦寸椽不忍民焉取。
山川秀丽,室宇敞豁,高明爽垲,市嚣之声弗闻。
且将料籍田,使居者续食。
是区区者,一旦诗书诵弦,乃几与齐、鲁气习不异,旁左郡邑皆相传叹夸,良以为莫可及。
方朝家垂意长吏,命教为学,则筑宫育士,职应示宜。
若其易不难顾施之矣,闽江越间可也。
兹壤土斗大,当理襄补败之馀,颗赋盐,粒数米,琐琐而靳之惧不给,尚何暇𧫩谰绳墨,轶思虑于案席外乎?
侯为政于是为可书矣。
侯甫冠,鼓箧游胶庠,挹隽声,作诗熟《文选》理。
既而用门功策武爵。
相国文靖梁公雅知之,迈亦奉诏旨荐临边州。
闻其设施章章,为跃如以喜。
伻来谒记,亟把笔不辞。
信阳郭晞宗教授事,与诸至之长刘允脩、蔡居仁、陈晋之及张君,皆致力于斯役,宜一切得书。
绍熙二年十二月四日记。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1262年2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一、《文山全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公讳珏,字天锡号义阳逸叟天祥外王父也。
天祥不肖,赖公教诲,由记事以来,周旋三十年,于公无所不知,盖至于其处死生之变,然后知他日观公者未尽,而公诚有大过人者焉。
呜呼异哉!
公性颖悟,志不乐凡近。
读书百家,虽涉猎靡不通达,所自得往往于佛老氏。
其见之服行,敬恭神天,一言动不轻口,不御肉月常十四五。
对人敷阐玄寂,四座辄悚然倾听。
最后遇异人与语,几欲弃人间事,求长生之术。
年踰六十,始闻正学,恍然自失。
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讲探幽眇,顿改吾意。
既卧疾,服药外无所问,戒左右勿以巫祝从事
间祈禳厌胜,掩公不知,公觉,辄抚床怒呼。
病日久,骨立如束,声吐精爽不变,冀犹足支岁月。
一日,召天祥至,公乃钩稽卜筮,指诸掌曰:「今日老夫当诀,故令尔来」。
时闻命震愕,止公勿易言。
公曰:「吾岂不省事哉。
形神合则为人,吾形惫久矣。
今腰足如断,心火益燥,神且游散,居常谓不识死,死则如是」。
又曰:「始吾崇信异说,今且死,目中无怪见」。
顾二子,令必不为佛事。
周身一切,虽丝缕亦公所处分,殡宫哭位与凡丧葬祭具有成说。
天祥弟璧任京府尹掾,公口授数十言,令为书遗之。
强起字纸尾,句读笔画曾不颠错。
集诸孙各付谨饬语,令罗拜床下,辞去。
众泣渐扬,公曰:「死生如昼夜,不足多憾」。
麾止之。
索酒饮之三,连三言曰:「吾真去矣」!
声脱口而逝。
呜呼!
阴阳魂魄,升降飞扬,气之适至,虽梦寐莫适为主,公幽明隔呼吸,而从容若此。
世能言死者不少,此非尝试事,臆度料想,靡所依据。
公去来一息,实天祥所亲见,道之粲然,莫此深切。
呜呼异哉!
呜呼异哉!
公事父母孝,待族姻以厚,与人交久要不忘,倜傥尚义。
不事生产作业,恻隐贫困,能推食解衣。
议论刚正,好面折人,不藏怒宿怨,有古君子之风焉。
公有子有孙,早授家政。
天祥既奉偏慈,迎公就养,居数年,甚适。
间出徐步,幅巾野服,人羡其优游。
公亦论文赋诗,围棋命酒,自谓天壤间陶陶人也。
得疾于景定辛酉二月九日,始复正寝,殁之日壬戌二月癸丑,得年七十有二。
曾氏世家旴江,徙吉之泰和梅溪,族号长者。
曾祖邦宁,祖知和,考昌权。
妃张氏,先公十九年卒。
子二,棐、矩。
女四,适钱光延、康师颜、于天秩,其仲天祥母也。
孙男六,端孺、淳孺、文孺、俊孺、良孺、明孺。
女一,适郭泳。
孙甫申。
次年九月丙午,葬吉水县永昌乡药陂之原,成公志也。
初,公先世重卜葬,葬师诪张为幻,封鬣无定居,公怃然曰:「吾讵忍吾先至此,吾不可自求之乎」?
乃从兄瑾载资越竟,旁参博扣,逾十年,得其说以归。
由是高、曾而下,一奠不再徙。
公对葬师言,尝断断不可不售不传,故秘莫得闻焉。
公命未革,命天祥曰:「老夫一日不起,无潜德传世,记岁月非尔其谁属」。
临终,申其词再三。
天祥泣不敢当,重念靖节作《孟长史传》,东坡书《程公逸事》,往迹漫灭,犹勤追述,矧公面命,恶得辞。
顾方系官于朝,不获哭拜。
填祖营,视丘窆,南望欷歔,辄纪家世行实,而表其死生大事为志,并为铭。
铭曰:
维二氏之蔽于死生兮,小其用于一身。
一陷溺而忘返兮,鲜不惑于怪神。
日昃之离兮,羌出驳而入纯。
微临绝之琅琅兮,公几混于常人。
朝闻而夕死兮,何憾乎幽冥。
药陂之郁郁兮,遗躅之所经。
存而以为志兮,殁将以为宁。
既固既安以利嗣人兮,万古万古如斯铭。
翊卫大夫忠州观察使神武左副军统制西京路招抚使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李横利州观察使河南府汝郑州镇抚使兼知河南府翟琮武功大夫吉州观察使河南府汝郑镇抚使董先武节大夫贵州刺史閤门宣赞舍人虢陕州镇抚使董震亲卫大夫安州观察使唐州信阳军镇抚使蔡州牛皋武功大夫吉州团练使汝州彭󰝈武义大夫閤门宣赞舍人邓州南阳县界巡绰盗贼牛宝修武郎閤门祗候河阳安抚使王伟武经大夫达州刺史知信阳军赵起武功郎閤门宣赞舍人唐州全武翼郎閤门宣赞舍人邓州南阳县把隘官朱力成抚谕敕书五月六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七、《北海集》卷一六
李横等:朕淹汩南邦,顾瞻中国。
神都旧宅,犹闻戎马之依凭;
赤子遗民,特困敌人之驱迫。
天终助顺,人果怀归。
肆时镇守之臣,迭效忠勤之绩。
每嘉汝志,实动予衷。
维乱既极以趋安,且恶已盈而将败。
赖汝豪杰,成此功名。
仗大义以连行,要倚辅车之势;
肩一心而戮力,当如手足之亲。
各务协和,更相勉励。
期大复祖宗之宇,以并书社稷之勋。
姑捐尔私,共济国事。
故兹抚谕,想宜知悉。
夏热,汝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信阳山行 清 · 宋来会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历尽中州不计程,信阳已过更南征。
肩舆每傍山腰转,石径时临树杪行。
远岫横烟人早爨,深林激溜水长鸣。
尘埃不到居堪卜,役役空惭志未成。
信阳贤隐寺 清 · 康曾定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留别会稳两府伯。到礼山寄呈 明 · 崔庆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孤竹遗稿
幕中为客久,关外隔年回。
鞍马通宵立,州城先漏开。
匆匆未成别,杳杳忆传杯。
纵有到家乐,留君愁独来。
寿信阳何太公 明 · 董其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白云楼上白云封,彷佛群真礼赤松
自向龙门太史,不因凤羽识超宗
书成副本名山重,酒泛双茎湛露浓。
有诏即颁灵寿杖,将无潇洒爱携筇。
信阳军谢上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省斋别稿》卷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畿西假守,仅输乘障之劳;
湖外分麾,复预专城之数。
洗印章而视事,望旒冕以知恩中谢。)
伏念臣瓠落凡材,抢微分。
三纪官涂之荏苒,十年幕府之栖迟。
浙水江圻,早安平进;
岷山粤岭,中事遐征。
半刺于岘南,列附庸于塞上。
试可乃已,终更亟还。
偶逃虞典之黜幽,荐冒汉廷之宣化。
义阳之偏垒,乃申伯之旧封。
土厚人淳,昔盖称于衍沃;
兵销赋简,今渐复于流移。
岂伊庸琐之资,堪此抚摩之任?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深仁怀远,大智烛微。
每求师帅之官,尤慎边疆之吏。
俯嘉勤拙,俾效疲驽。
臣敢不悉力安民,尽心固圉?
周邦咸喜,虽惭吉甫之诗;
共理惟良,愿广孝宣之治。
谢执政(代人信阳军到任)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省斋别稿》卷五
毕葵丘之戍,偶逭谴诃;
申国之疆,复叨寄委。
有诏条可以遵奉,有民社可以施为。
虽号守边,实荣分土。
伏念某羁单寡援,坎𡒄多艰。
牵丝三纪之馀,泛幕十年之久。
扪参历井,饱谙蜀道之难;
舆轿拖舟,备习越人之戆。
晚预题舆之列,旋膺乘障之除。
卧鼓櫜弓,际会洗兵之旦;
卖刀买犊,招徕复业之人。
乏善最之可书,获代归而为幸。
敢图紫诏,荐畀朱轓。
矧是封圻,介于淮楚。
周宣之复古,命召虎以俶城。
昔称物阜而地偏,今喜民淳而事简。
微躬曷称,洪造有归。
此盖伏遇某官道际天渊,位隆槐鼎。
甄陶万物,顽金成利器之功;
橐籥群生,寒谷被阳春之赐。
故虽迟暮,未忍弃捐。
重念某生本江湖,粗达闾阎之利病;
仕经襄汉,尝安疆埸之疲羸。
誓殚已试之勤,自诡惟良之政。
上则宣布于宽大,下焉劝课于耕耘。
德愧惠柔,敢望邦人之咸喜;
效臻治理,庶几民俗之无愁。
过此已还,未知所措。
代回赵信阳善张冬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
周圭测日,鲁观书云
谅惟牧御之贤,宜介康宁之福。
恭惟某官秉姿刚大,赋政中和。
洞明固圉之方,茂著捍城之绩。
若时道长,行有诏追。
某滥缀囊,阻持椒斝。
谨凭手毕,略布衷忱。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明 · 袁宗道
五言绝句 押马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巉岩绕畛畦,小径通车马。
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明 · 袁宗道
五言绝句 押养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
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明 · 袁宗道
五言绝句 出处:御选明诗卷九十九
山下无人踪,山上无鸟语。
惟馀一片云,见我来游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