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滁阳回至乌衣镇 宋 · 潘柽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行人元不恨长途,下马旗亭酒可沽。
回首琅琊山不见,西风吹起豆田乌。
滁州 清 · 王文治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十三
欧公吟赏地,千载系人思。
城在山环处,关当云起时。
稻粱秋渐熟,菱芡水偏宜。
太息殊方久,乡园兴早随。
滁州琅琊寺 明 · 李英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滁阳寻福地,江上早春时。
谈麈僧开阁,挥毫客赋诗。
诸天残雪暝,双树白云垂。
欲学无生法,皈依问远师。
滁阳道中李棠轩年兄未至题书驿壁 明 · 于慎行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江楼三日别,相逐不相逢。
回首秋山路,寒云隔几峰。
乡心朝见雁,行色夜闻钟。
何地还杯酒,应寻放鹤踪。
恋绣衾 晁仲一将到滁阳,新买妾 南宋 · 韩淲
 押支韵
欢浓两点笑靥儿。
雪初消、欲放时。
不信道、伤春瘦,怕人猜、犹待皱眉。

香浓翠被屏山曲,把珊枕、侧过又移。
试与伴、江头去,但醉翁、亭上要诗。
新授枢密直学士颍昌府钱遹落职差知滁州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四、《后乐集》卷二
敕:朕推择多士不次而用之,庶几一德一心,遵奉法度,以隆太平。
其或蔽于匪彝,自作弗靖,邦有政典,朕奚敢私?
具官某顷繇小臣,擢任台属,阅日未久,致位六卿
朕之待汝,亦已至矣。
惟汝养交疑异,怀贰弗讹,紊乱是非,诋沮成命,致疑阍寺,益觊超踰,托铭党人,罔徇廉节,乃至匿丧请对,亵渎轩墀。
言路纠弹,词垣论駮,参验不爽,良骇朕闻!
其褫职名,黜守支郡。
尚为宽假,往省厥愆。
可。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一 清 · 姚鼐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六
醉点红镫碧树明,夜看亭阁广陵城
醒来忽向苍山路,独听寒松曲涧声。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二 清 · 姚鼐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六
初日墙隅出未高,孤花丛樾閒相遭。
陂塘行度重阴底,惟有蛙声和桔槔。
由仪真至滁州口号三首 其三 清 · 姚鼐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六
阴阴岩偃苍龙腹,片片云飞白鹤翎。
江浦县南来暮雨,滁州山露半边青。
滁州知府钧书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五、《后乐集》卷一五
某间违颜度,转嘱十稔,可胜怀仰!
奔走江湖,又复入南,平生于书尺自懒钝,加之吏役,一切废弛。
便中一再辱诲问,所以眷存之意甚厚,铭戢于中,俱不及以时答。
若非知照有素,宜得斥绝。
专使又枉真帖,连篇累楮,乃知雅量宽宏,未易以浅近窥测,渐感不容言矣。
尊舅抱负奇蕴,遇主逢时,便当立大勋业,小试偏城,未足以究施设。
滁城傍山,议者难于建筑。
长才临之,遂有高深之固,千里恃以奠枕,策勋即有异擢。
图本熟观,但切叹服。
残寇垂亡,又敢俶扰边境。
闻近日迫于时势,复欲奔窜彭城,以延旦夕,淮乡因得小安。
或主安静以苟安目前,但以事势观之,终恐不容安静。
南北朝时河南山东或得或失,何常之有?
独炎兴议和,南北遂成隔绝。
今日讲解一节,只可作后段商量。
惟有战守可以保江淮耳。
古今局面各自不同,此未易言也。
某一出五年,三叨阃寄,徒劳无补,满盈挻灾。
春初一病几殆,蒙上恩与祠,遂得扶病以归。
今虽稍可支持,而气血凋耗,意象摧颓,如八九十者,杜门养痾待尽而已。
亦久绝口不及时事,因来教妄及之,切勿它示也。
滁州重建醉翁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四
文忠欧阳公庆历中尝谪守滁阳,直治城六七里,得琅琊幽谷之胜。
有泉坌然溢于两岸之间,斗折蛇行,流出平地,蓄为大井。
筑一亭,与游人游愒其上,仰瞩青山,俯听流泉,晨烟夕霏,开阖变化,争效于左右,名之曰「醉翁」。
盖滁为小州,在淮海穷绝处,晋琅琊王尝国于此,遂名其山。
山舒水缓,年丰事少,公日从僚吏宾客徜徉泉山,把酒临听,乐而忘归。
于是望清流关,吊古战场,而川湮谷变,不可复识矣。
登卫公怀嵩楼,酌庶子泉;
李阳冰小篆,而笔画雄怪,号天下之奇迹。
记菱溪石,徙置幽谷中,以遗好奇者洞心骇目之观。
穹林巨植,干霄蔽日,曲阑幽榭,隐见木杪;
泉鸣涧中,乍细乍大,若奏琴筑;
嘉葩异卉,红紫低昂;
百鸟相命,鸣声上下;
千岩万壑,回巧献伎。
意其天造地设,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当是时,公名震天下,流风馀韵,蔼然被于淮壖楚甸间。
一时巨儒宗公、高人胜士,声气相求,大篇杰句,发于遐想。
如富郑公、韩康公王荆公,皆赋《醉翁吟》,以不克造观为恨。
曾南丰醒心亭,以姓名列于公文之次以为荣。
东阳沈遵,不远千里,援琴听泉,写其声为《醉翁操》,而苏东坡为之辞,又伐石为六碣,刻公文为大字,列之亭上。
公去郡久矣,邦人画公像,偕王元之号二贤,置屋以祠。
李邦直临州,周视府舍,凡公朝衙夕坐、燕休之所,与夫钓游之处,为《琅琊记游》龛于厅事之壁。
曾子开增治祠屋,具牲醴为文以祭,率州之宾属拜焉,所以示邦人以尚德也。
故自庆历抵今百有馀年,富贵磨灭,不可胜纪,独醉翁搆思如新,而琅琊山水自公表发之,亦遂为冠世绝境,可谓盛矣。
建炎初,大盗起,黄巾赤帻群啸于山区海聚、通都大邑之中,而亭废于兵火。
更二十年,草木生之,牛羊践之,为州者积十数人,支攲柱坏,趣了目前,日不暇给。
太守魏公博达古记,尚友千载,所与交皆贤公卿,而当世名士多从之游。
尝佐廷尉议狱,问三尺何如,无所徇。
朅来滁阳,政平讼息,间关坐啸无馀事矣。
公曰:「此邦虽小,文忠公尝辱居焉,而醉翁亭者,盖尝与民共乐于此。
比经寇暴,颓基岿然,父老过之有出涕者」。
会寺僧请建亭,踵智仙故事,公喜从之,又俾引其徒以自度。
刬剔芜秽,疏治泉石,具木瓦,庀工徒,作而新之。
大屋数楹,尽复醉翁之旧,于以慰滁人之思,而移书属余为记。
余曰:「文忠公,道德三朝之望,文章百世之师。
忠言嘉谟,峻功茂烈,载之旂常,编之简册,炜炜煌煌,与日月争光矣,固不系夫一亭之有无也。
然好古博雅之士,师慕贤达,尊德乐道,听想风声,恨不同时。
殆欲骑云气,跨汗漫,追绝尘于八极之外,固有抱乌号之弓、藏曲阜之履以为宝者;
固有聆优孟之谐笑、睹虎贲之容貌以象贤者;
固有爱南国棠而赋诗,过西州门而恸哭者。
诵其诗,读其书,昼思之,夜梦之,如出乎其世,如见乎其人。
则是亭之作也,所以表斯文于不泯,蹈先民之高躅,考引盛德,垂之无穷。
而一山之阻,一泉之涯,又以著见夫仁智之所乐,有在于是也。
公讳安行,字彦成,官为左朝散郎云。
绍兴岁次庚午十一月日,晋陵孙某记。
己酉季十日雨雪忆孙环山进士(孙滁州人,中辛丑甲科。壬辰南雍文会,曾对雪共酌,限韵各赋诗十首,不成行罚云。) 明 · 张天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曾试京师踏雪时,环山共酌共赓诗。
数千百里聚萍梗,一十八年违面眉。
踪迹自怜终草莽,功勋谁擅上穷碑。
五更风雪闻敲瓦,沼沚浓兰有所思。
苏州清流山钱氏奉祠馆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长兴集》卷二二
姑苏钱君僧孺,将谋葬其亲,而筑馆于其侧,岁时率其群子弟族人祭拜其间,凡家有冠昏大事则即而谋焉。
以谓古之为养者端韠󲦤绅,俯仰跋屈,极朝夕之勤以为不足,而又博求天下之善道良友,广居吉服,以成其志。
及其捐居处之安,宴行之乐,而退即于山林丘墓,禽栖草伏之野,其将委形而待化乎壤穴之间,即将乘变倏散以游乎混茫杳渺之间,固莫可得而知也。
就其所知者,登高则有怀归思远之意,安居则有春秋霜露之感,发乎人之自然,则夫亲之所安者为傥在是也。
于是下龙塘之水,陟飞泉之山,得地之奥焉。
俯而可濯者,清流之泉;
依而可室者,秀岭之麓;
四游而可望者,胥之野与彭阳之丘也。
夫其连山起其左,太湖支其右,近者若趋,远者若翔,四时之物,递迎而递化者,交于游目之所及。
山深而土良,木茂而泉清。
朝霏夕阴,吐翕变化于檐栌之间,可以思,可以悲,可以乐,此馆之大槩也。
钱君好学有才志,论当世事,慨然喜于有为。
其追先述志以成其福禄,使后世守之而弗坠者,岂但以此而已耶。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四 明 · 张天赋
 押先韵
寒拍乱花弥六合,谁□□□自青天。
苦心不似羲皇眼,看破初开未有年。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五 明 · 张天赋
 押灰韵
天雨零花谩积堆,梨花庭院亦轻猜。
美人剩有山阴,中夜何妨带月来。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六 明 · 张天赋
 押灰韵
照眼寒光满结堆,散盐空费谢庭猜。
对炉自理烹火,门外应无俗客来。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七 明 · 张天赋
 押寒韵
天风猎猎夜漫漫,独坐烧梨展易观。
明月有情有伴,水晶帘外水花寒。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八 明 · 张天赋
 押寒韵
煖阁高歌兴自漫,逼人风景更谁观。
封姨也有姮娥巧,碎剪琼花片片寒。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九 明 · 张天赋
 押尤韵
舞倦天风白满楼,阒然谁不为埋头。
多情惟有梅花月,添得新妆不带愁。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共二十首,今录十首。) 其十 明 · 张天赋
 押虞韵
琼花飞遍满皇都,顿觉人间素练图。
寒透黑貂风力峻,穷厓何以得回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