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吴兴黄浦庾中郎别诗 南朝宋 · 鲍照
 押词韵第三部
风起洲渚寒,云上日无辉。
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
旅雁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已经江海别,复与亲眷违。
奔景易有穷,离袖安可挥。
欢觞为悲酌,歌服成泣衣。
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役人多牵滞,顾路惭奋飞。
昧心远翰,炯言藏佩韦(○本集六。广《文选》八。《诗纪》五十一。)
吴兴义兴租调诏八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今夏雨水吴兴义兴二郡田农多伤,详蠲租调(《南齐书·武帝纪》)
赈赐吴兴永明八年十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吴兴水淹过度,开所在仓赈赐(《南齐书·武帝纪》)
王抚军为安东吴兴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五
门下:震泽殷奥,抚驭须才。
都官尚书抚军浔阳郡开国公敬则,志干贞烈,秉情开敏,忠勤之至,形乎出内。
必能绥怀大邦,克隆美政。
可安东将军吴兴太守(《本集》)
被黜为吴兴辞笺诣建平王 南梁 · 江淹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八
淹本迁徙之徒,非有儒墨之能,亦以转命沟间,待殡岩下,误得步修榥,循高轩,伏层槛,坐曲池,承翠河之润,降璇日之光,载笔奉后,盛饰立朝,于山东百姓,亦已殊甚。
虽蓐蝼蚁,抵黄泉,不足以塞惠,而小人狼狈,为鬼为蜮,山渊所容,衣剑不贷,黜赭幽圄,皆非报责。
仰遭大道之行,草木勿践,辍镬剑火,吹魂拾骨,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丛然黔首,岂不戴天。
窃思伏早九载,齿录八年,以春以秋,且思且顾,竟不能抑黑质,扬赤文,抽精胆,服慈光,而自为拥肿之异木,卒成踊跃之妖金,所谓孽由己作,匪降自天;
犹沐造化馀灵,宥以遐邑,方蒙被霜露,裹粮洲岛,为室,永与鼋鼍为群,犹蹶者不忘起,盲者不忘视;
况罪溢朔方,尚驻一等之刑,咎过朱崖,犹缓再重之施,金石无知,何以识答。
昔河济荆吴,必获陪从,京辅关毂,长奉帷席,德音在耳,话言如昨,淹乃梁昌,自投东极,晨鸟不飞,迁骨何日,一辞城濠,旦夕就远,白云在天,山川间之,眷然西顾,涕下若屑(《本集》。)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中大通三年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伏闻当发王弁(《南史》作「奕」。)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漕沟渠,导泄震泽,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诚矜恤之至仁,经略之远旨。
暂劳永逸,必获后利。
未萌难睹,窃有愚怀。
所闻吴兴累年失收,民颇流移。
吴郡十城,亦不全熟。
义兴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
即日东境谷稼犹贵,劫盗屡起,在所有司,不皆闻奏。
今征戍未归,强丁疏少,此虽小举,窃恐难合,吏一呼门,动为民蠹。
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
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
且草窃多伺候民问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
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不?
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
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梁书·昭明太子传》)
吴兴楚王神庙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四
昔者武王询于太公,五神之礼正;
伊陟赞于巫咸,三篇之义作。
抑又玄矩司于坎宫,汉兴北畤;
黄蛇感于通梦,秦作西郊。
幽则鬼神,其来已
楚王既弘兹释教,止献车牛;
既舍黄驹,安俟骍角。
掌击无左涤之劳,牧人止福衡之务。
周房、殷俎,惟有玄涧芳
玉斝瑶樽,止陈丹桂清酌。
渐符不杀之教,方行大士之心。
比夫黄树赤光,紫衣朱发。
茂矣哉!
王制云: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
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于兹往烈,永传不朽,式树高碑。
石勒文,事偕神掌;
灵龟负字,还拟洛书(《艺文类聚》七十九。按:碑文当是东汉楚王英,而题为吴兴楚王,则项王矣。误改无疑。)
卞山楚庙诗 陈朝 · 江总
 押歌韵
藻祈明德,倚棹息岩阿。
忽听晨鸡(类聚作鸟鸣。)曙,非复(文苑作是。)楚宫歌。
闲阶薙宿,古木断悬萝。
(文苑作帏。)寂易晚,桴(文苑作抱。)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几何。
注: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诗纪百五。
吴兴郡庐陵王德政碑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一
卓尔吾王,天人可拟。
早成夙智,谦怀虚己。
偃息流略,翱翔文史。
三雍雅对,九师名理。
好古如斯,学兼之矣。
睢阳肇构,碣石初开。
赐田待士,榜道求材。
剖符彭国,述职琅台。
去谣曙鼓,留歌暮来(《艺文类聚》五十二。)
湖州薛司马 初唐 · 宋之问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驾促严程,离筵多故情。
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
镇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
会看(一作逢)陈仲举,从此拜公卿。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开元十六年,帝自择廷臣为诸州刺史许景先虢州源光裕郑州寇泚宋州,郑温琦邠州,袁仁恭杭州,崔志廉襄州李升邢州郑放定州蒋挺湖州,裴观沧州,崔诚遂州。凡十一人行,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供具,奏太常乐,帛舫水嬉。赐诗令题座右,且给笔纸,令自赋焉。) 盛唐 · 李隆基
 押阳韵
引用典故:爱人如伤
眷言思共理,鉴梦(一作古)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一作评)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如伤
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
恤茕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韩朝宗吴兴郡别驾员外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二
高平郡太守上柱国长山县开国伯韩朝宗。顷承荣奖。
擢在神京。辄荐凶人。
超登赤县。果彰贪秽。
大获赃私。举非允当。
巳有比周之责。使之交易。
更涉嫌疑之地。颇招物议。
实紊朝章。宜从贬黜。
用申惩戒。可吴兴郡别驾员外置。
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747年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盛唐 · 王维
 押词韵第三部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大唐吴兴郡别驾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东道采访使京兆尹韩公墓志铭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呜呼。
谓天未丧斯文
宣尼去鲁而无禄。
谓天果辅有德。
乐毅去燕而不归
夫子处顺而终。
穆伯犹毁以请。
饰棺置境。
返葬于周。
公讳朝宗。
字某
本出昌黎
今为京兆人也。
其先或元衮赤舄。
介圭觐王。
朱缨绿縢。
执讯擒敌。
周末诸侯。
王始宜阳
汉初功臣
定封亦荒岱郡。
曾祖讳伦。
左卫率。
赐爵长山县男
祖某。
隐居不仕。
父讳思复。
御史大夫太子宾客
进封长山县伯
遁世者名高善卷黔娄
事君者位至倪宽卜式
公即长山府君之长子也。
神言有公侯之徵。
儿戏陈俎豆之法。
学成孙叔
状类皋繇。
年若干。
应文以经国举甲科。
右拾遗
天禄校文。
子云之赋。
马生骤谏。
称公高之官。
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
埋轮宪府
奏记大将军
赐笔礼闱
蕫戎从小司马
度支郎中
给事中
度钱谷之盈虚。
以均九赋。
执制诏之可否。
以辨五书。
置王令于水源
丰国财于天府
知吏部选事
兴废继绝。
不遏前人之光。
选贤授能。
必当庶尹之任。
旌平淑慝。
御以清通。
许州刺史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采访使
南阳洪州都督
蒲州刺史
所履之官。
政皆尤异。
黜陟使奏课第一。
徵为京兆尹
外家公主
敢纵苍头庐儿。
黠吏恶少。
自擒赭衣偷长。
耻用钩距得情。
好以春秋辅义。
奏事尽成律令。
为吏饰以文儒。
上悦其醇。
方委以政。
坐营谷口别业贬高平太守
又坐长安有罪贬吴兴郡别驾
诸葛田园。
未启明主。
华阴倾巧。
卒败名儒。
天宝九载六月二十一日
寝疾薨于官舍。
享年六十有五。
暨国家推五运之纪。
接千岁之统。
开释天地。
与之更始。
宥万方之未昭苏
叙百官之丧职秩。
苟有位者。
咸得与焉。
而公冥然不及见也。
虚蒙大赉。
重以为哀。
夫人河东柳氏。
父某。
某官。
言妃齐侯。
实惟宋子
人传夫人之礼。
家有大家之书。
开元五年六月五日
先公而卒。
至是以天宝十载十月二十四日
合祔陪于蓝田白鹿原长山公先茔。
礼也。
长子曰某官。
居忧而卒。
次子某。
殿中侍御史
晋陵郡司户
次子某等。
倚庐野次。
方衔枕之哀。
舆榇归来。
尚抱长沙之痛。
公子之输力王室。
公之纪勋太常
言于国竭情无私。
理于家陈信无愧。
降年不永。
非命而何。
志则有由。
或题季子之
宅不改卜。
素有滕公之铭。
铭曰。
帝周发之苗裔兮。
受介圭以建侯
中裂土以分晋兮。
又王韩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忠信以为乘。
登麒麟兮剚白虎。
冠獬豸兮奋苍鹰。
朝含香兮礼闱
夕青兮黄扉
方天公兮密启。
建出牧兮高麾。
俄入守兮京兆
赐黄金兮披皂衣。
捐余佩兮江中。
隐思君兮不可穷。
泰山兮不返。
梦济洹兮遂空。
素车兮逶迟。
宛乡关兮故时。
望国门兮不入。
泰山兮不知。
瞻旧域兮松楸。
平原夕兮素浐愁。
魂兮归来。
江南不可以久留。
吴兴沈氏述祖德记773年12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南齐徵士吴兴沈君。名驎士
郡人也。蕴道德。
于邑馀不溪。家贫无资。
以织帘为业。故时人号为织帘先生
精于礼传。尝自诂训。
宗人吏部郎中中书郎约累荐。徵为著作郎
高卧不起。名重江表。
临终遗教。依皇甫元晏棺中贮孝经一卷。
穿圹三尺。置棺平土。
不设机位。四时地席。
元酒而奠。子彝
奉而行之。吴郡陆惠晓张融皆为之诔。
徵士尝制述祖德碑。立于金鹅山之先茔。
年月淹远。风雨蠹蚀。
朽字残文。翳而莫分。
乾元中。为盗火所焚。
碑首毁裂。嵚然将堕。
过江二十叶孙御史中丞震。移牒郡国。
请其封葺。或属兵凶。
旷而莫修。忽有仆树。
生于龟腹。盘根抱趾。
耸干夹碑。嶷如工造。
郁若神化。欹者复正。
危而再坚。夫德无名。
遇贤而钟庆。神无质。
假物以申应。沈氏积善既远。
徵士植德既深。天将兴旧族乎。
吾知沈之复大也。权检校宗事十九叶孙前太庙斋郎怡。
拜泣松槚。增修旧茔。
感先碑之陨覆。惧遗文之残阙。
乃具他石。传而贰焉。
崇其本。所以尊先也。
建其新。所以嗣德也。
真卿江南婚姻之旧。中外伯仲之穆。
谬忝拜刺。见托斯文。
刊诸碑阴。以传无朽。
因改其树为庆树。以旌其美焉。
沈氏之故事。具于家谍。
今阙而不纪。时有唐大历八年冬十二月
湖州碑阴777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太保谢公。
东晋咸和中
兴山水清远。
求典此郡。
郡西至长城县通水陆。
今尚称谢公塘
及迁去郡。
人用怀思。
刻石记功焉。
历代至皇唐天宝末
群盗起。
公之碑志。
失于所在。
眷求芜没。
深为怆然。
借旧史遗文。
敬刊息石。
公之雅量宏度
盖嗟叹之不足。
湖州乌程杼山妙喜寺碑铭774年3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州西南杼山之阳。有妙喜寺者。
梁武帝之所置也。大同七年夏五月
帝御寿光阁。会所司奏请置额。
帝以东方有妙喜佛国。因以名之。
旧置在州西金斗山唐太宗文皇帝升极六年春二月
移于此山。山高三百尺。
周回一千二百步。盖昔夏杼南巡之所。
今山有夏王村。山西北有夏驾山
皆后杼所幸之地也。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云。
乌程有墟名东张。地形高爽。
山阜四周。即此山也。
其山胜绝。游者忘归。
前代亦名稽留山。寺前二十步。
跨涧有黄浦桥。桥南五十步。
又有黄浦亭。并宋鲍昭盛侍郎庾中郎赋诗之所。
其水自杼山西南五里黄蘖山出。故号黄浦
亦名黄蘖涧。即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
寺东偏有招隐院。其前堂西厦谓之温阁。
从草堂东南。屈曲有悬岩
径行百步。至吴兴太守何楷钓台
西北五十步。至避它城。
按说文云。它蛇也。
上古患蛇。而相问。
得无它乎。盖往古之人。
筑城以避它也。有处士竟陵子陆羽杼山记所载如此。
其台殿廊庑。建立年代。
并具于记中。大历七年
真卿蒙刺是邦。时浙江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君高巡部至州。
会于此土。真卿遂立亭于东南。
陆处士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
西北于丛桂之间创棚。左右数百步。
有芳林茂树。悉产丹青紫三
而华叶各异。树之有支径。
以袁君步焉。因呼为御史径。
真卿自典校时。即考五代外史府君与法言所定切韵。
引说文苍雅诸字书。穷其训解。
次以经史子集中两字巳上成句者。广而编之。
故曰韵海。以其镜照原本。
无所不见。故曰镜源。
天宝末真卿出守平原
巳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筼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
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
及刺抚州。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
成五百卷。事物婴扰。
未遑刊削。大历壬子岁
真卿叨刺于湖。公务之隙。
乃与金陵沙门法海殿中侍御史李㟧陆羽国子助教州人褚冲评事汤某清河太祝察长城丞潘述县尉裴循常熟主簿萧存嘉兴尉陆士修后进杨遂初崔宏杨德元胡仲南阳汤涉颜祭韦介兴宗颜策。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
至冬。徙于兹山东偏。
来年春。遂终其事。
前是颜浑正字殷佐明魏县尉刘茂括州录事参军卢锷江宁丞韦宁寿州仓曹朱弁后进周愿颜暄沈殷李莆亦尝同修。未毕。
各以事去。而起居郎郁秘书郎蒋志评事吕渭魏理沈益刘全白沈仲昌御史陆向沈祖山周阆司议邱悌临川沈咸右卫兵曹张著兄谟弟荐蔿校书郎权器兴平丞韦桓尼后进房夔崔密崔万窦叔蒙裴继侄男超岘愚子𩑜顾往来登历。
杼山大德僧皎然工于文什。惠达灵煜味于禅诵。
相与言曰。昔庐山东林。
谢客有遗民之会。襄阳南岘。
羊公流润甫之词。况乎兹山深邃。
群士响集。若无记述。
何以示将来。乃左顾以求蒙。
俾记词而蒇事。铭曰。
夏后南巡。山名是因。
梁王东揆。寺榜攸询。
形胜天绝。规模鼎新
避它城古。垂钓台堙。
棚以结。浦由黄申。
二庾迢递。三癸嶙峋。
径列御史。传纡逸人。
纷吾著书。群彦惠臻。
韵海镜源。自秋徂春。
编同贯鱼。学比成麟。
幸托胜引。亟倍僧珍
庶斯见传。金石不泯。
杜位守岁出襄阳房,官考功员外郎湖州刺史,后因李林甫诸婿,贬新州又有寄从弟诗云“近闻宽法离新州”是也。)751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椒盘
守岁阿戎(一作咸,《通鉴注》:“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王尊师湖州 唐 · 司空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引用典故:辽东华表
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
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
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