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盱眙军通判孙质严州通判任清叟庆元元年八月 宋 · 黄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二(第五册第四○四七页)
质素无愧耻,所至赃污,今倅盱眙,略不悛改。
清叟性质贪鄙,趋向凡下,为任官亦如营生,贪冒不知进退。
临淮隐者赠大理评事杜君墓志铭嘉祐五年十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五、《无为集》卷一三
某年月日,临淮隐者杜君卒。
有德而不自显之谓隐。
孝以事其亲,顺以事其长,正以率其家,义以教其子,惠以及其乡,君所有之德也。
淮水之南,淮山之北,乔松修竹,白云寒泉,君之隐居也。
既有是德而不自显矣,则朝廷曷得而官之?
以其子而显也。
君讳某,字某,其先君卿在唐为濠、泗等州观察使,因家于临淮,后遂为临淮人
君之曾祖某官,讳某
祖某官,讳某
父某官,讳某,皆积德行义,有闻于时。
君寿六十有二。
夫人朱氏,贤和而孝,能辅成君子之德,赠某县太君,寿八十有六而终。
子二人,曰某,曰炳,举明经中第,清慎贤明,为荐绅推重,以太子中舍辞知彭山,而为金陵庾官,所以便襄事也。
嘉祐五年得告归,以冬十月某日卜葬君及夫人于临淮郡之某乡某原,且以铭志见托,不获让云。
铭曰:
淮山峻极,君德之积。
怀水汤汤,君庆之长。
山水之间,以固以藏。
盱眙军到任谢表 南宋 · 霍篪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六
负丞戎监,功无尘露之微;
假守边陲,恩有乾坤之大。
疾驱造垒,揣分踰涯。
中谢。)伏念臣黉舍诸生,华门寒绪,蚤滥尘于科第,旋祗役于簿书
十载江淮,粗结功名之想;
一心夙夜,颇尝幕府之劳。
适由当路之知,致有文章之荐。
误蒙收召,趣对近严。
隆恩过沐于褒嘉,华秩骤膺于升改。
忧深自诡,方庇职于民封;
禄甫及亲,荐挻灾于私室。
偶全属息,始召馀魂。
已甘永弃于泥涂,岂意复燃于灰烬。
董鬻货生财之府,稽聚材攻木之司,缀员宗寺之班,滥次弩坊之佐,方谨依流之进,忽叨守土之荣。
承乏是须,伛躬莫避。
都梁之画境,实北鄙之要藩。
虽无城壁资固圉之雄,所赖精神为折冲之本。
况贸迁有无,欲阜通于商旅;
而还定安集,在摩抚于人民。
倘非练达之才,莫副倚毗之寄。
有如委琐,岂称选抡?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离日方升,乾纲独运。
大明广照,自无遐远之遗;
庶政内修,将底版图之复。
要领冀月氏之得,茧丝期晋邑之能。
爰轸顾忧,遂咨畴可。
庸示寸长之禄,有光一邮之行。
臣敢不俯竭愚衷,仰酬隆施。
车云来北,童谣已验于舆情;
马不牧南,史笔载彰于盛世。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
盱眙军𨺗山庙龙王宣抚司申王师渡淮祈祷平善收复泗州赐威济庙封忠佑侯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五、《后乐集》卷二
敕具神某:天心助顺,神物效灵。
朕申整六师,奋张北伐,方长淮之利涉,指泗水以于征。
城以迎降,市不易肆。
嘉乃阴相之力,可稽褒崇之荣!
启真爵于侯封,涣徽称于庙貌。
敢徼后福,用迄骏功。
可。
戏题盱眙邵明府(一作戏题盱眙壁) 唐 · 韦鹏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
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怀感赋寄满建中粹翁 北宋 · 王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一
《怀感赋》者何?
感于此而怀于彼也。
孰可怀之?
河东满姓,粹翁其字也。
怀之者何?
赋以见之也。
朝忽忽兮,置食而叹;
暮戚戚兮,默笑与言。
莞袭袭而重美兮,几按按而已安;
宜而能自休兮,何不妥以坐眠?
既峨乎而冠兮,衣而褒完。
出可以游兮,入居而端。
幸窃而得食兮,他无病患;
岂怡融之不有兮,曷苦心而蹙颜?
呜呼,莫知我思兮,思将奚殚!
念彼淑人之远兮,东南之偏。
其人虽小兮,已冠而及肩。
其德孔明兮,百燎其燀。
既濯洁于江汉兮,又秋阳暴其明鲜。
我俯仰而不知高且厚兮,疑此而为地天。
茍世之无之兮,犹将盻千古而悬悬;
既有而不吾亲兮,如之何而不思旃!
企长涂之坦坦兮,人百马辕。
不系而羁于我足兮,势不得而自前。
呜呼命也兮,不愚则难。
从事于人兮,亦久有年。
既龃龉于不合兮,间一收于百千;
唯烛外不烛内兮,但见睨美而笑妍。
唯其心不可量兮,如平流之与深川;
忽扬而波兮,激而为湍。
以木而涉,岂不既利兮,亦时忽摧颠。
昔吾平地而不之信兮,今乃为解维之船。
已济而悔兮,嗟曷为乎此缘?
以是而望夫子兮,实纯白而完坚。
使我有得如夫子者兮,则我之思将二三而不专。
今不见而疑无兮,浩东望而汍澜。
非我能一于夫子兮,实世无夫子而使然(《广陵先生文集》卷一。)
「但见」句:原有异文,原校云:「一本作『面睨美而笑妍』」。
盱眙军置榷场奏绍兴二十九年十二月 宋 · 周淙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五
绍兴十二年创置榷场,降到本钱十六万五千八百馀贯,系以香药杂物等纽计作本。
今欲从朝廷斟量支降。
旧制:总领提领官知军兼措置官,通判提点官,榷场置主管官二员,押发官二员。
主管官系朝廷差注,押发官从措置官辟差。
其客人贩到物货,令主管官斟量,依市直估价通放过淮,每收息钱二百,牙钱二十,脚钱四文。
牙钱以十分为率,九分官收,一分均给牙人,其脚钱尽数支散脚户。
旧制:客人自泗州易到回货,令尽数于场安顿,本军选差监官一员看验收税,关报榷场出给关引,付客人赍执,沿路税场照验,与免一半税钱。
如官司奉行违戾,许客旅陈诉,具申朝廷。
其官吏请给,于本场收到息钱内支给,公吏并行重禄。
旧制以客人贩货杂物至场博易,多至楚州北神镇私渡过淮,遂行下瓜洲、扬州邵伯高邮宝应楚州淮阴龟山税场各置走历二道,往来交传至本场博易,每月终分听取索点检结押。
旧制:客人贩物货到本军,赴税务投纳税钱讫,给标子付客人收执,赍所贩物货上场博易。
其南客所贩物货到本军,先经税务援税给关子收执,前去泗州榷场博易。
每甲不得过十人,物货不得过三百
应诸军将校有官人及西北归正人并不许过淮。
旧例每日一次发客,至绍兴二十九年,缘诸路废罢榷场,止有本军一处通放客旅,当时令五日一次,遇有过淮客人,具人数姓名赴措置司
每名请牌子并空名关子各一,赴本场批凿货物名件付客人收执,候过淮从本渡拘收牌子赴军回纳。
已上事件,今乞并依旧例施行,仍乞将榷场拘收茶引通货钱每引减免三贯,于榷货务所纳番引钱上添起。
西州军亦乞依此。
如愿过淮博易,经由榷场却免再纳本场翻引钱,正收通货钱。
盱眙知军带专一措置沿淮公事,务禁绝楚州北神镇及濠州接界等处私渡之弊。
按:与知盱眙军胡昉同奏。《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九。第六册第五四八六页又见《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六一页。
乞赈济泗州盱眙军隆兴元年七月 宋 · 周淙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九之三八(第七册第五八五七页)
泗州盱眙军去岁虏人惊移,不曾耕种。
淮北流移之民稍多,米价顿长,极边之地贩运不通,已将本军米斛比市价减半置场出粜,每日粜及五十石
去秋成稍远,而本军米斛已尽,乞支拨三千石广行赈济。
盱眙丁令 明 · 杨起元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草创无城郭,崎岖万壑中。
人民移旧县,鸡犬识新丰。
小试牛刀割,长驱虎穴空。
知君意高远,不向眼前慵。
泗州盱眙两庠师友 明 · 杨起元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圣贤道术千年在,丰芑人文二雅存。
无说敢当花雨赞,何能不愧雪深门。
辰居北望真无极,泗水东流亦不言。
珍重诸贤还久立,莫离当处觅乾坤。
盱眙守余汝彊碑记咸淳三年三月 南宋 · 曹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三
庆元左揆余忠肃公曾宣命□□□觇乖乱。
子敏公嗣其志,以嘉定辛未□膺华遣,崇先烈也。
经从岁月,炳炳在兹。
后五十七年,曾孙汝彊适守是邦,赞□馀日,领僚友金陵朱□□□□□□□泗之摄倅□山曹镇游□□□□名□其子弟宾客从。
方俛仰□此间□□然□引今昔,使人激发,不知所□。
一门圭璧,前辉后映,顾淮汴风云,为□景□孰不曰伟哉!
咸淳丁卯清明日曹镇□□。
盱眙县第一山题名咸淳九年九月 南宋 · 曹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三
□□曹镇招信,以县廨未营,寓治兹山者三阅岁。
奉汰赋归,时咸淳癸酉重阳前七日也。
敬濡笔以识。
米南宫盱眙题字二首(「张大亨米芾丙戌岁。」) 其二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芾名一纪记崇宁,集字何烦更乞灵。
霅上苏门经说在,看山双眼为谁青。
题米书盱眙第一山石刻即用其韵三首 其一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玻瓈泉照使星还,漱玉跳珠石壁间。
供取神龙一掉尾,墨云飞出米家山。
题米书盱眙第一山石刻即用其韵三首 其二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苓芝仙鹤夺胎还,斟酌英光晋法间。
谁误翠屏千里梦,都梁山汴梁(石刻句云「船头出汴翠屏间」,盖「出没」字,镌者讹为「汴」也,故用苓仙鹤事。)
题米书盱眙第一山石刻即用其韵三首 其三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匡庐何处悟无还,一月千灯丈尺间。
宝晋义拈无第二,莫随东谷笑青山庐山亦有米书「第一山」三大字,恐是从此重摹者耳。)
米南宫盱眙题字二首(「张大亨米芾丙戌岁。」) 其一 丁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四
破羌宝气压船舷,价配淮山不偶然。
拈出丙辛天地合,墨穿石眼大如钱。
建中靖国元年御札元符三年十一月甲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七、《宋大诏令集》卷二、《山堂肆考》卷三二
朕丕承祖宗,奉若天命,思建皇极,嘉靖庶邦。
盖尝端好恶以示人,本中和而立政,日慎一日,期月于兹。
稽历数在躬之文,念《春秋》谨始之义,肇新元统,国有典常。
是遵踰岁之期,以易纪年之号。
岂惟昭示朕志,永绥斯民,庶几仰协灵心,导迎景福。
宜自来年正月一日改为建中靖国元年。
布告多方,咸体朕意。
故兹札示,想宜知悉。
秋日再经盱眙县李长官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孤蓬再此接恩辉,吟对秋风怅有违。
门柳已凋新岁叶,旅人犹著去年衣。
路迷霄汉愁中老,家隔烟波梦里归。
自叹身如春社燕,画梁高处又来飞。
责罚泗州盱眙军官属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九(第七册第六九六一页)
访闻泗州、盱眙军官属不守职任,将带弓手甲队出城迎迓过客,致贼乘间入县门劫狱囚并盗军器、杀人。
走逸离县十馀里,逢都巡检斗敌杀获十七级外,皆遁窜未获。
盱眙县当职言吏先次冲替。
提刑刘焘取勘,及密切多设方略,选募人兵四散缉捉,须管日近擒获尽绝,旬具措置并捉获人数赴入内省递闻奏,不得张皇搔扰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