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金子善和送。余前日送金汝秀诗。依韵录呈 其一 壬寅 明 · 赵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可畦先生文集卷之三泽畔录
半生期待在前贤,行止吾何不豫然。
洛下无人今寄札,天涯有友旧忘年
常思解渴依琼树,傥许诛茅卜渚田。
藤枕午眠容易罢,一诗来自白云边。
金子善和送。余前日送金汝秀诗。依韵录呈 其二 壬寅 明 · 赵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可畦先生文集卷之三泽畔录
末契何人似子贤,不堪空谷阻跫然。
乌簪白发龙蛇岁,岭树湖云十二年。
遮莫史君传戏语,应知元亮田。
投身锦水谁云远,犹胜坡翁瘴海边(来诗有金鸡等语。故以史君戏语答之。山谷戎州时。史应之以不是池中物戏之。及其放还也。山谷以诗谢之。诗曰。昨夜风雷震海隅。天心愈拟活焦枯。去年席上蛟龙语。未委先生记得无云。时山谷复有进用之渐。故以此为证。)
崔进士善和 清 · 宋德相
五言绝句 押有韵 出处:果庵先生文集卷一
人生纵难料,五十非君寿。
耇耆彼何人,此理不可叩。
杨少尹(一作蒲)824年 中唐 · 张籍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
自废田园今作主,每逢耆老不呼名。
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一作亦)成。
公事况(一作多)闲诗更好,将随(一作谁)相逐(一作送)上山行。
裴司空(一作蒲)杨少尹825年 中唐 · 张籍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
拥节高临汉水上,题诗远入舜城中。
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日同。
谁不望归丞相府,江边杨柳又秋风。
满城道中 元初 · 郝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十二西郎缥缈中,颜行壁立插晴空。
欲携天地诸山去,不逐秦鞭过海东。
满城道中 元初 · 刘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
人生两屐足,世累一蓑轻。
别涧水流合,断林烟补平。
谁能分半壑,相与结岩耕
重阳后二日。大风雨雪。又以满城风雪过重阳。续成五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满城风雪过重阳,牢落孤怀托睡乡。
谁护菊枝三径艳,只疑薝葍万林香。
重阳后二日。大风雨雪。又以满城风雪过重阳。续成五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满城风雪过重阳,寒气先催此一乡。
却怪化工忘节物,梨花倒压菊花香。
重阳后二日。大风雨雪。又以满城风雪过重阳。续成五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满城风雪过重阳,萧瑟寒声接水乡。
蓝涧玉峰成怅望,东篱何处掇幽香。
重阳后二日。大风雨雪。又以满城风雪过重阳。续成五首 其四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满城风雪过重阳,身世真同屏貉乡。
天外白衣停望绝,闲门空费一炉香。
重阳后二日。大风雨雪。又以满城风雪过重阳。续成五首 其五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满城风雪过重阳,归梦迢迢岭外乡。
衰菊败兰谁复惜,贞心自抱旧时香。
满城道中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五
一雨遥山抹嫩凉,车驱不觉大堤长。
风随转声皆绿,受尘欺色易黄。
士以金来轻郭隗,民因法死怨张苍
两家爵里相邻近,极目颓垣蔓草荒。
过满城柬棣轩四弟(同年进士名元谦,时为满城 清 · 江浚源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介亭诗钞
严更西郭趣征车(自保定西关启行。),县界经过日上初。
尘鞅乍劳通候骑,驿亭遥怅隔仙居(棣轩冒寒未愈,走人作饯。)
为倾旧绪绵绵处,一洒新笺款款如。
此别定须何日晤?相期远道数缄书。
满城道中望西山庚戌 清 · 张问陶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船山诗草卷四
日暮犹停柳外骖,看山不讳一生贪。
云开大纛疑王屋,剑削千峰笑武担。
雪后浓青连漠北,春来空翠湿燕南。
棕鞋竹杖何年事,欲典征裘换药篮。
贱日宿方顺桥 明 · 王以悟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万里北风急,弧辰度远乡。
溪桥夹市断,云树接天长。
沽酒仆相劝,夜未央
追思昨岁夜,朋革满山堂。
重过方顺桥有感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五
优昙一现去来因,照冷今宵月半轮。
淼淼琵琶孤舫梦,离离蛱蝶别枝春。
武陵源不知路沙吒利为何许人。
算到尽头应破涕,同归白首总成尘。
方顺桥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二
一条古路两旁溪,万树轻杨十里齐。
方顺桥头回望处,秪疑行过武林西。
方顺桥 其一 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九
清晓保阳发六骖,润融风景学江南
柳烟露无尘里,十里吟情逐处探。
方顺桥 其二 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九
曲逆原因濡水名,传称伐晋久分明。
元和改号诚无谓方顺河发源完县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故名曲逆左传齐国夏伐晋取逆畤战溷时曰曲逆是也汉章帝元和二年曲逆名不善改名蒲阴后人又改为方顺云),逆顺曲方有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