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磁州武安县定晋山重修古定晋禅院千佛邑碑 武周 · 僧道清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原夫佛理。志大意微。
有德而风靡三皇。无位而匡乎八表。
化迹隐显。利用投机(阙四十二字)
宣戒善日用日新。道證无生。
不的不莫。有相不惮于理。
执空恐滞于魔。昔在千人志居中□□敬(阙三十五字)也生知罪福□□猛列出家志气异于常徒。
顿舍亲孤然山峪。暑风寒雪。
已辩春秋。叶落花生。
方知冬夏。缘(阙三十一字)东魏黄初三年
高欢帝所造也。又杂集异记云。
魏时有大乘僧。不知生族。
诸天降食。以供其斋。
忽夜梦二竖。凭(阙二十二字)俗服于山石边。
有大椆树。本坚枝密。
其僧将法衣往树欲挂。其树忽尔开而𨾜之。
俨然掩合。神力弥缝。
乃婚媾长于二子。后一十二年
却至树边。树开而(阙十四字)有虎斗庵前。
师乃以手约杖驱。而皆弭伏。
后之人因其树。号椆禅师之寺焉。
又改为定晋禅院。禅室山岩。
唯高唯邃。龙池虎穴。
左之右之。上至天宫。
下穷于地狱。乃为师之□□道清以考此凡志求□□踪揆度古基。
特兴盖造。从大唐同光元年岁次癸。
七月起功。至天成元年岁次丙戌九月院成。
法堂僧堂厨库□屋并在岩峦之下。禅棚石室佛经□像安于峭壁之中。
木秀山巍。顜□□□□禽□兽畔成偫。
洞□祥风泉源细水。花芳艳翠。
香逐云浓。散雨龙寒。
飞霜石冷。幽闲异境。
大圣所居。古迹金田。
遂重修葺。昔日禅定石室一所。
□塞无踪。忽然自开。
收得道具数件。乃是椆禅□僧所用之物也。
有单梯一条。邻高百□倚于岩下。
莫知年载。有坐禅棚一所。
出于峻壁之中。下去地一十五丈。
同光三年九月十□特然修换。材木皆新。
棚上有阿弥陁佛一尊。圣僧一座。
倚子一只。盖一顶。
道清睹此圣事。乃全枯意马。
苦楚心猿。又罄勤忠。
焚香发愿。别化千人之邑。
同修一劫之缘。盖造高楼。
安排佛像。兹愿已集。
碑纪微功。所住山中。
素无青石。求之莫有。
天成二年岁次丁亥七月二日。有二龙斗于寺前。
峪内雷訇电曜。水溢沟穿。
现出青石一条。长一丈七尺。
琢之如珉。磨之莹然。
龟头赑屃。皆获足矣。
建兹福事。际会明朝。
立□之功。上归皇化
君圣臣贤之代。民康鼓腹之年。
牧薮歌而乐乎哉。风雨时而礼何有。
三郡潜龙之地。九州一统之时。
帝慕尧风。皇宗舜海。
金枝黄钺。掌钜鏕之山河。
帝子亲王。秉邢台之旌节。
□□乐业丰稔田畴。民义于君。
君贤于德。罚忠劝善。
刑法无差。举直退私。
人滋寿富。皇天后土。
翼助山河。湮毁困穷。
皆沾霈泽。浩浩九围之道。
民无德而称焉。滔滔六合□□禹吾无间然矣。
滏阳西面。古迹重兴。
云岭岩前。金园再建。
巍峨突矹。插霄汉以廷廷。
耸峻崚嶒。掩莲宫之郁郁。
椆禅解斗之虎。窠穴仍多。
贤良造化之基。器用不少。
凡施功力。暗叶神聪。
永彼元规。如蒙圣助。
无私善事。众慕如归。
利物深缘。易为成就。
千门万户。自舍家财。
伐木穷山。人心不惮。
有邑首都维那三人。次维那十人。
悟身若幻。生务生□其构良因。
耳相勉导。逐处乡邑
次立维那。举其万法之门。
结会千人之数。各有名氏。
镂之碑馀。基我邦家。
垂诸善则。乡□禀命。
动静咸宜。化召信心。
从风集事。继千佛之大行。
踵百福之遐功。克荷僧徒
捐情圣业。筠篁志气。
山岳心田。重义轻金。
守公奉法。岁寒如一。
运顺始终。建碑勒名。
以彰成事。邑主沙门□□□心化利上报皇恩。
录彼圣踪。请叙文也。
沙门宗仁。僧门无艺。
儒教荒疏。自度铅刀。
难镌宝玉。岂将瓦砾。
连布琼瑶。频垂雅命。
撰修。兑之既难实录前志后之□□□□所冀殊祯绝瑞。
万代长存。巨福良因。
千年不泯。更显前事。
章句颂焉。日月递照。
乾覆坤维。四时列序。
万象咸宜。去彼取此。
昭德塞违。天地之心。
圣人则(阙五字一)东魏仁君。一匡天下。
八表咸宾。椆禅是敬。
悟法情忻。金田刱造。
宝辇勤勤(二)。化缘有尽。
圣道多门。或隐或显。
有法有存。留真设像。
资福济□□□□□福利后(阙一字三一僧坚操。二利俱陈。
深山守道。古寺求真。
心猿息虑。苦节于身。
岩峦作伴。虎豹为邻(四)
三业障重。六贼为亲。
勤修十善。远劫良□□□□□□出沈轮。
巨善邑会。日用日新(五)
宋故扬武翊运功臣太师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醴泉观使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六、《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建炎三年冬,金人合诸种数万骑,绝淮溯江,鼓行而南,如践无人之境。
一时将吏望风逃散,窜伏草莽閒,无一人敢婴其锋者。
当是时,太师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咸安王韩公,以两浙西路制置使提孤军驻扬子焦山,募海舶百馀艘,具糗粮,治器械,进泊金山下。
连舻相衔为圜阵,东向邀其归路。
植一帜,书姓名表其上。
金人望见,大笑曰:「此吾机上肉耳」。
平旦,拥千舟噪而前。
先是,公命工锻铁相联为长绠,贯一大钩,遍授诸军之伉健彊有力者。
比合战,分蛮舶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缏,则曳一舟而入。
大酋立万马江上,锐为救,孰视躁扰,莫能进一步。
曾不逾时,掩获数百舟几尽,遂大败,闭壁不敢复出。
已乃并治城西南隅,凿一大渠,亘三千里,欲潜师度建康,而地势高仰,潮不应。
一日,乘南风,纵火千馀筏抗吾师,破巨浪,冒百死趋瓜洲渡
公曰:「穷寇勿追」。
纵使去,于是录俘囚,束之,沈江中,金帛尽分麾下;
赆遣吾人之被系执者,书妇女州里姓氏,揭诸道,以访其家。
然后献捷行在所
是后,两淮交兵,伏尸流血,千有馀里,而虏人卒不能饮一马于江者,繄公扬子一战之捷也。
公讳世忠字良臣绥德人
年十八,始隶延安府兵籍。
剽悍过绝人,不用鞭辔,骑生马驹,挽彊驰射,勇冠军中。
家贫无生产业,嗜酒豪纵,不治绳检,间从人贳贷,累券千数。
遇出战,则跃一马先登,捕首虏驰还,得金币偿之,率以为常。
尝从统制官党万战银州,方解鞍顿舍,而贼骑出间道,直捣其营,万狂顾不知所为。
公袒裼持一戈,率其徒战却之。
万兵来援,殿而还。
又尝遥见一酋,金甲朱旗,护兵,意得甚,公驰一骑刺杀之。
后谍知为贵将驸马郎君兀謻者。
大帅张深表其功状上之朝,而宣抚使童贯怒不先己,黜其功不录。
宣和初,妖人方腊起青溪,不旬朝,众数万,破衢、婺、杭、睦、歙五州,江淮大震。
徽宗诏诸将发兵捕诛,时公隶统制官王禀
行次浙河,别将王渊驻兵在焉。
公扣马而进曰:「公领骑兵,而战非其地,奈何」?
矍然问曰:「汝为谁」?
答曰:「韩世忠也」。
善其言,移屯据便地。
翌日,纵骑搏贼,公率所部突其旁,贼惊奔,追杀无噍类。
喜甚,饮公酒,悉举饮器授之。
会禀卒,遂从不去。
方腊授首,例补承节郎
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千百为聚。
魏博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公方从王渊招捕于两河之间,而捉杀制置使梁方平又请公自副,除山东之盗,公皆次第讨平之。
以功,累迁武节大夫
靖康末,金人围太原枢密使会诸道兵赴援,而张师正统胜捷一军,号精锐
尚书李弥大素不知兵,欲诛一二裨佐,立威以彊军政。
太原不守,师正遁归,弥大斩以徇众。
反侧汹汹,又不时抚定。
一夕溃去,所过焚掠,官军莫能抗。
圣皇帝诏公讨捕,公晨夜兼驰至宿迁,单骑扣其营,大言曰:「我辈山西良家子,好勇尚气,岂肯作贼?
此李公缪妄,使若等求活于草閒耳」。
众素伏公勇,相视慨然,投戈免胄,请从公自归。
公杖马箠护之而还。
渊圣召见嘉奖,面赐袍带,正受单州团练使
今天子以兵马大元帅驻军济州,群臣劝进,公偕诸将陪扈至南京
上即位,进嘉州防禦使御营平寇将军
再幸维扬,又负櫜鞬以从。
建炎二年统制官苗傅刘正彦扈隆祐太后驻跸临安府
明年春,乘舆亦自维扬至。
正彦辄起异图,拥众伏阙,杀枢密大臣,与中军统制吴湛通为囊橐,裒凶聚慝,视君父无如也。
于是观文殿大学士特进张公浚,以礼部侍郎御营参赞军事檄召诸将除君侧之恶。
公时以所统军承宣使,自淮阳海道来,舟次平江境上,檄书适至,公读之,怒发冲冠,椎床大呼,雪涕誓师,共除凶逆。
人人感厉,争先请行,遂偕丞相张公、故太师张公俊、故少保吕颐浩,合兵倍道而进。
苗傅弟翊伏赤心军伺击于临平山下,公曰:「乳臭儿敢尔耶」!
一战驱之,直抵北关,而正彦已拔栅宵遁矣。
越日,公入见曰:「主辱臣死,臣誓不与之俱生,请缚二凶以快中外之愤」。
上壮其言,酌巨觥劳遣。
公即日就道,至建州浦城追及之。
等阵而待,正彦突一骑拒战,其锋剽甚。
公手格正彦,禽之,吏士欢奋,亦就缚,卒槛二凶以献如言。
上亲御翰墨,书「忠勇」二大字赐公,制除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两镇节度使
四年,金山捷书至,除检校少师,改武威感德军节度使。
制曰:「兵要害,邀击其归,大振军声,杀伤过当。
犬羊震叠,知国有人」。
至今天下诵之。
金人退舍,群盗尚猖獗如故时,范汝为据建州曹成、马友、李横众数万,转掠湖南北,而刘忠者,冠白毡笠自表,最彊盛。
上面命公副参知政事孟公庾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
公次建安城而阵,汝为虽不敢出一甲,而婴城固守,弥月不下。
公周视城堞,一日,伺其怠,梯而上,将士随之,尽夷其党,而建州平。
遂卷甲循江西路入湖南
公语其下曰:「等乌合无斗志,非汝为比。
迫之则并力,玩之则生奸,一谕以招抚,一戒以剿除,俾自择已」。
后其徒更相猜贰,倒戈相诛,或畔散,或伏降。
惟白毡笠者,负山阻水,旅拒自如,欲老我师。
公曰:「忠作贼耳,欲何待」?
一夕,部勒诸军,分数道并进,忠大穷,驰小舟跳出。
有顷,徒中持忠首至,湖道亦平。
旋师建康,是岁建炎四年也。
淮南东路宣抚使
宣和末,金人犯京师,议者皆谓:彊胡不量彼己,昧死一来,忽见天子宫阙、苑囿、城池之大,愗愗然莫相知,而五路之师日至,间其疑惧,压以重兵,而与之讲,庶几景德澶渊之盟,足以为德。
无何,劫寨一跌,始有轻视中原之意。
积五六年,举国大入,超邑越都,通行无所累。
南至潭湘,东暨吴粤,皆罹其毒。
诸将按兵坐视莫与校,惟公自负其能,独与虏角,何其壮也!
北方之俗善骑,壮士健马被铁衣数重,上下山阪如飞,矢刃不能伤,故常以骑兵取胜。
公在建康,蒐东南恶少年敢死士为一军,教以击刺战射之法,号「背嵬军」,如古羽林、佽飞、射声、越骑之俦,履锋镝,蹈水火,无不一当百。
于是胡马牧淮楚间,公至天长之大仪,与之遇。
虏酋孛堇挞也拥铁骑奔突而前,背嵬者人持一长柄巨斧,堵而进,上揕其胸,下捎其马足,百遇百克,人马俱毙。
又自出新意,创「剋敌弓」,斗力雄劲,可洞犀象,贯七札,每射铁马,一发应弦而倒,虏大震骇,若有鬼神。
捕获千人长、万人长,铠甲器械甚众。
又转战至高邮,卒擒挞也等,具舟载俘获献之朝。
至是,胡人一再败衄,稍知沮畏,虽时时小入盗边,无复跳梁不制之患矣。
少师、横海武宁武安军镇节度使
公生长兵閒,习知戎事,而天资拳勇,未尝以一毫挫于人;
临机制胜,一出于意造,故能以少击众。
刘豫聚兵泗上,公戍山阳与之对垒,屡战破之。
尝乘胜逐北,踰淮泗并符离,径淮阳宿迁
亟召北军四面而至,围之数重。
公按甲不动,俄麾其众曰:「视吾马首所乡」。
奋戈一跃,已溃围而出,不遗一镞,按辔而旋。
公曰:「虏易与耳」。
益治兵赴利,进攻淮扬。
虏酋挞里孛堇者,骁勇盖众,独出跳战,不胜而逃。
马太师亦号勇将,欲乘两虎相毙之势,奋迅而出,亦重伤败去。
退而太息曰:「名不虚得矣」。
师旋,斩捕首虏过当,封英国公
会虏主遣完颜乌陵孛堇来聘,请以太上皇梓宫、皇太后銮驾来归,除前事,复故约,上曰:「诚如书,吾能忍诟以从」。
使驲五反,岁行两周,而和戎之议定,两地宴然解兵彻警。
公自山阳造朝,拜枢密使,貂冠赤舄,入侍帷幄,极人臣之道。
阅数月,思避时柄,上书解机务,不许。
章累上,且曰:「臣蒙国厚恩,誓捐躯战场,效一死以报。
今以非材承辅枢极,进陪国论,实怀危溢之惧。
所冀天慈,俾解将相之官,以祠官奉朝请
日望清光,不胜区区至愿」。
上不能夺,加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咸安郡王,恩礼褒崇,度越前比。
公受命已,杜门谢客,绝口不论兵。
时跨一驴,从二三童奴负几杖,操酒壶,为西湖山水之游,解衣藉草,命酒独酌,兴尽而返。
平时将佐部曲,皆莫见其面。
以二十一年八月四日薨于私第之正寝,享年六十三。
方公被疾,上饬太医驰视,问劳之使相属于道。
疾益侵,始用公请,册拜太师致仕。
讣闻,不视朝,赗赙加等,遣中贵人护丧事,赠通义郡,官其亲属九人。
呜呼!
靖康建炎,戎狄内讧,天下多故,公起行间,忠愤感发,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建阳之役,手擒二叛;
金山之战,酋渠奔命,仅以身免。
然后驱攘群盗,四封之内埽荡无馀。
方是时也,诸宿将便屯江左,公独留戍山阳
孤垒块然,旁无蚍蜉蚁子之援;
蔽遮江淮,屹然如金城汤池之固。
中兴之烈,公为第一。
主上英武,所以驾驭诸将,虽隆名显号,极其尊荣,而干戈鈇钺,亦未尝有所私贷,故岳飞范琼辈皆以跋扈赐死。
惟公进而许国,杖一剑戡除大憝,为社稷之臣;
退释兵柄,以功名富贵始终。
官一品,为公师,持三镇戎节,累封大国,进爵称王,赐号「扬武翊运功臣」,食邑一万三千七百户,实封五千九百户。
泽流子孙,书勋竹帛,追配前哲,可谓贤也已!
曾祖则,赠太师国公
祖广,赠太师国公
考庆,赠太师国公
元配秦国夫人梁氏,今配魏国夫人氏。
四男子:彦直左朝请大夫、行光禄寺丞,兼权尚书屯田员外郎
彦朴,右奉议郎直显谟阁
彦质,右奉议郎直徽猷阁
彦古,右通直郎直徽猷阁、充两浙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八女:右朝散郎通判饶州曹沾,左迪功郎、充广安军教授冯用休,左迪功郎、充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万修左迪功郎、新授福州怀安县主簿刘苢,左迪功郎、新授婺州东阳县尉胡南逢右承事郎、充秘阁修撰张子仁,其婿也;
二人奉道为黄冠。
孙男四人:梃,右宣议郎直秘阁
杕,右宣议郎直秘阁
格,右承事郎
栩,右承奉郎
公御军严而有恩,纪律修明,不以赏罚佐喜怒;
藜羹糗饭与众均,士以故乐为用;
摧锋陷坚,百战不殆,威名凛然,天下想见其风采。
太母行殿归次国门,将相大臣班迎道上,太母坐帷中,顾左右曰:「韩某孰是?
虏中皆知其名」。
既而嘉叹久之。
间遇朝谒,传呼道涂,老幼夹路,倚舂释担,聚观太息。
上所赐诏皆亲札,云章宝墨,奎壁之光粲然,集而录之,为若干卷,锦囊玉轴,子孙世守之,为希代之宝。
公病且革,故时将吏问疾卧内,公曰:「历事三朝,大小百馀战,冒白刃,中流矢,未尝退衄,瘢疻尚存」。
发衣视之,举体皆是。
「赖天之灵,得全首领卧家箦而没,诸君尚哀其死耶」?
彦直等以其年十月庚午,举公之柩,合祔于平江府吴县胥台灵岩山秦国夫人之墓。
于是寺丞过余请铭。
曰:「太师咸安王,中兴名将,盍奏乞本朝有名位、能文章名公卿大夫功德者为之辞,以诏后世?
以罪斥,辞不敢」。
距今七年,韩氏书谒无虚月,请益坚。
会余蒙恩除罪籍,遂不辞,乃即平日所见,志其大者,而系以铭。
铭曰:
炎正中否,有来天骄。
牂羊之首,坟犬为妖。
万骑控弦,鼓行而至。
诸将按兵,拱手坐视。
暨暨韩公山西之雄。
赤心许国,谊不营躬。
群枭噪欢,伏阙称乱。
奋梃一呼,奉头鼠窜。
手格二叛,槛载而归。
磔之东市,封为鲸鲵。
胡马饮江,千艘北渡。
公挺一身,塞其归路。
犬羊胆落,江水为丹。
电埽霆驱,威憺八蛮。
移屯楚甸,坐镇千里。
长城隐然,彊寇气死。
释兵十万,归居庙堂。
玉带金鱼,异姓之王。
麒麟图象,中兴第一。
巍巍堂堂,莫与公匹。
国恩粗报,哿矣归休。
奉身而退,以老菟裘
大雅君子,明哲是保。
一马二童,担夫争道。
乌乎逝矣,生虽有终。
与宋亡极,惟公之功。
阖阊之西,灵山之麓,有坟岿然,过者必肃。
武安宁走失罪人降两官制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八、《东牟集》卷八
具官某:尔职在巡警,被檄追逃,纵下受赇,获而复纵。
狱成来上,镌秩两阶。
尚为宽恩,毋忘循省。
武安关王文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九、《盘洲文集》卷七一
某结发读史,固已仰王之忠烈矣。
玉泉穷山而精爽不鄙之,至于今血食岳降之日,远迩奔走,犹生之年。
某贫不择禄,水陆之涂三千里而至此,外有官事之责,内有长稚疾病之虑,引领企踵,而心已驰于彭蠡之阳矣。
印绂所绊,不得进拜祠下,敢具卮酒以荐,惟王其右之。
特封关羽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诏淳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七、《湖北金石志》卷一二
生立大节,与天地以并传;
没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
荆门军当阳列神壮缪义勇武安王名著史册,功存生民,一方所依,千载如在,凡有祷于水旱雨旸之际,若或见于焄蒿悽怆之间。
英烈岩岩,可畏而仰;
庙貌奕奕,虽远益新。
爰启王封,仍加美号,岂特显尔威德之盛,亦以慰此邦父老之情。
尚祈灵助,服我休显。
可特封壮缪义勇武安济王
武安山塔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矗矗南山塔,亭亭古邑标。
闲游赊积岁,共宿忆清宵。
尖出知天近,层分见木彫。
未须轮犊健,直欲便鹏摇。
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约登武安之塔为游人所先已过圆通晚更集于彦博之居越卿醉后作画其先大夫公亦能画云作诗二首 其一 南宋 · 赵蕃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高有约乃相违,故遣村船逆上溪
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藋却成迷。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
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
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约登武安之塔为游人所先已过圆通晚更集于彦博之居越卿醉后作画其先大夫公亦能画云作诗二首 其二 南宋 · 赵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家父子竹林期,谈笑初无世俗姿。
戏搦败毫成冻羽,醉回老力出枯枝。
解吟秀句寰区满,不拟常称老画师。
大令右军疑只尔,外人笑怪若能知。
寄题武安节推同年万君定翁露香堂(露香,取赵清献公夜则以日所为告之天也。是官也,盖清献初仕云) 南宋 · 姚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尽将心事写成碑,大要操修在不欺。
一瓣香前辈似,只三个字老天知。
素瓶贮豆应先满,匹马携琴料自随。
吾榜得人今又盛,会排介甫击升之。
荆门军玉泉寺壮缪义勇武安济王特封忠壮义勇武安英烈王诰关壮缪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六、《四明文献集》卷五
敕:颇、牧为将,岂忧匈奴,每怀雄俊
虽死,常有生气,未昧英灵。
载锡之光,亦克用劝。
某神才高三杰,勇敌万人
盖尝乘汉水之溢而攻樊,几于震曹瞒之奸而徙许。
功虽靡竟,志则不磨。
其馀威犹足寒戎心,非更封何以慰荆旅。
用旌忠臣之节,丕显烈士之风。
二名孔嘉,永贲传芭之祠楚;
九京可作,尚能结草以抗秦。
可。
武安道 元 · 王恽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二
故失邯郸步,忧分陋巷箪。
持身心已乱,得病众知难。
夜月琴丝暗,秋风旅殡寒。
人生罹此极,命矣复何叹。
宪台传旨召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刘侯还朝同列诸公作诗张宴祖道武安胡某作诗以为诸公倡 元初 · 胡祇遹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五
时政将多问,宸衷忆旧臣。
天威颜咫尺,风节照臣邻。
分岂同新进,言当及大钧。
从容论急务,迤逦到疲民。
北顾金山表,南封瘴海垠。
初平慎怀抚,未附细经纶。
久兵能少息,四海不全贫。
地阔仁和国,风清战伐尘。
圣贤千载合,文轨八荒均。
法尽无刊美,人逢不世辰。
难并武,亦推仁。
有类皆从愿,无生不获伸。
雍雍三善乐,穆穆四门宾。
台谏得何舌,谋猷不妄陈。
庙蒸怡圣祖,郊祀格天神。
百谷穰风雨,群祥集凤麟。
兹行期致此,肯作备员人。
南乡子 宿武安仲威家因营葬事 元初 · 胡祇遹
 押尤韵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七
梦破五更头。
万虑阕心不可收。
忧世忧心无限事,多忧。
自笑元龙百尺楼

寒叶雨声稠。
百蛰无声已暮秋
一岁又从流水去,悠悠。
明日田家酒百瓯。
九日武安县徘徊店 元 · 张翥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水落衡漳急,川回上党高。
流年秋忽忽,行路日滔滔。
山市人多瘿,沙沟地不毛。
村墟欣有菊,小驻为持醪。
武安堰秦氏山庄留题(录囚襄阳 元 · 宋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清溪如玉如屏,门掩苔墙犬不惊。
怪得轺车尝小驻,林间时有读书声。
涉县 元末明初 · 王翰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两岸青山几万里,中间一水走如龙。
数家市肆无居货,百户厢民尽务农。
兵燹罕经祠庙古,蝗灾不值岁时丰。
前朝令尹多佳政,道侧苍碑记范公。
哭子武安 其一 明 · 金幼孜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念尔归何处,呼天竟莫知。
爱深难遽割,抚字独增悲。
魂魄应常在,他生不可期。
一朝成永诀,再见复何时。
哭子武安 其二 明 · 金幼孜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生死嗟何及,徒增父母哀。
肝肠愁欲裂,泪眼痛难开。
近日犹疑在,从今去不回。
但期收尔骨,归葬故山隈。
哭子武安 其三 明 · 金幼孜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尔生才四岁,风骨最堪怜。
已解摊诗卷,还能弄简编。
提携从我后,出入在人前。
命也真如此,朝朝诉彼天。
朝回独坐忆幼男武安 其一 明 · 金幼孜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每日朝回对板扉,一回相忆一回悲。
阶前独步寻行迹,犹想牵衣似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