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宋通直郎通判洺州杨公墓志铭 宋 · 权邦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七
河间有笃善君子曰杨公,名咏字乐道,流声乡里,无少长咸称之。
公性禀和厚,自幼力学,期取科第。
既试有司,不中,乃以父任大理少卿太庙斋郎
累官升朝籍为通直郎
积九任,终于通判,所至可纪。
绍圣三年十一月六日以疾终,享春秋六十有二。
甘陵姓孟氏礼部郎中规之女,先公五年卒。
其年十二月十六日与其妻合葬于父茔之侧。
有子七人,男曰哲,曰朋,皆逝,朋尝预荐名礼部
曰并,肄业懦术。
女长适朝请大夫军器少监张悫
次卒;
次适文林郎晋州司户曹事黄礼;
次适贡士李公平
孙一人,曰德舆
公之长婿张公与余里闬,世有葭莩之契,自公卒后二十五年,因同任京师,一日谓余曰:「妻父杨公,乃吾乡辈丈,官虽不达,然其治效俱宜称述,而孝友之行,古人有所不逮。
身后子幼,尚未铭其隧,而官伐事迹泯然至今,试以此属子,可乎」?
余曰:「诺,敢不铭而志之」。
公初除父丧,调淄州邹平县簿,年尚少,当涂者悉委公以剧吏亦不敢弄之事。
再调泗州司户参军,荐者交章。
部使者绳郡之不治,同列且疑公素厚于使者,阴有间焉,因见挤于郡将,乃以微事免官。
众以为冤,公绝口不诉,居闲几十年,恬然无纤毫介意。
熙宁中河北博州属县盗贼结集,剽夺一方,纵害齐民。
朝廷严督宪司,亟于掩获,且废黜巡捕不职之吏,选其材者以闻。
韩正彦领宪事,首荐公尉博之聊城,公训治民兵,精闻一路。
于时贼有白昼入堂邑县杀捕官供奉阎安者,是日同天节,方燕郡宇,公闻之,戎服率十数人趋出,迹贼所在,抵郓之东阿境,遇贼搏之,就缚。
汪公辅之来宪河北,与韩代,知公,复荐尉堂邑县,以喜邑人,邑人赖以奠枕,几至夜不阖户。
以功改承事郎
朔漕周革辟知沧州盐山县,会罢,荐令不行,旋知文安渤海阳谷三县。
霸州文安县,甫及瓜期,丁母永安县忧。
服阕,任滨州渤海县。
县濒海,人素喜讼,号为难治
初,令之视事也,其老奸宿猾,多说机械以窥令之才否。
异时玩法巧文之吏,贸乱情实。
先以事持其令,令则畏俛,不敢出气,兀兀受制人手,至有投效自去者。
公处事明了,初不待钩距,自得彼情,由是吏畏民服,安其施设,坐以无事。
兴德军有伪造官文书以追赃动豪民规利者,历数邑弗之察,公一见,命左右执之,曰:「我尚活汝」!
其人泣服,终以按问缓死。
阳谷受代,迁通直郎通判洺州
洺与漳二水相接,秋雨暴集,岁犯民田。
又当信使南北之冲,一失堤堰,则新刍调发之役不时,支梧莫及,公私俱病。
公视水所向,先事措意,逮其终更,民岁不知有水患。
时洺守临事务执己见,动辄戾法,公从容剖其利否,更悟守意,守叹服,厚德不己。
曾大父洪进,故不仕;
大父文显,故赠虞部员外郎
父闻,故任金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路刑狱公事。
公初尉聊城,官卑俸薄,弟诩宣德郎奉使江西,妹婿韩修古为内殿崇班调于吏部,俱委家而去,百口聚食,所入不给,公嬉笑未尝较足与不足。
既而妹卒,而送死之具,一罄其有,殊无少吝。
及在阳谷,弟卒于渭之经略□属,公即遣人取诸孤赡养,过于己子。
而家事因委其侄,尝曰:「父金部昔有意终老于汶上,卜筑未就,今吾自渤海归,可以半刺一郡,而先志未伸,岂可弗念」?
因赴吏曹,丐知阳谷县,下资任一等。
金部八丧葬郓州须城县卢泉乡酅上里潜山之阳,今子孙遂家于汶上
铭曰:
位弗充兮德馀,禄弗□兮尽瘁而劬。
白首州县兮所履不渝,□孝友兮其谁之如。
维不赢于躬兮则后必侈,阴所畀兮施于子孙。
谓宜然兮讵□尔,潜之山兮芦泉之乡。
噫善人兮是□,考厥铭兮日远日章
按:朝散郎、守辟廱寺、赐绯鱼袋权邦彦撰,宣教郎秘书省校书郎高景云书,朝请郎尚书职方员外郎杜从古篆盖。民国东平县志》卷一四,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五六○四。
武功郎广年祖母封太孺人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五、《永乐大典》卷二九七二
郊宫受釐,布大庆于天下,而施及诸臣之父母。
尔躬率德善,庆钟厥孙。
加锡命封,盖非常典。
益绥寿嘏,膺此宠荣。
赵总兵诗贺东广平次韵酬答二首 其一 明 · 韩雍
七言绝句 
东广民流命不堪,荒原惟见树毵毵。
谢君提出迷途去,从此安眠又饱餐。
赵总兵诗贺东广平次韵酬答二首 其二 明 · 韩雍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读书常羡马征南,净埽南荒瘴与岚。
今代重生赵充国,联芳留与后人谈。
梁井卿广平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自请儒官出,应嫌州县劳。
路经沱水远,云近太行高。
临别逢征雁,惊秋问敝袍。
怀君欲有赠,强食当持醪(以上《区太史诗集》卷一五)
上疏言广平公弼逆状 晋 · 姜虬
 出处:全晋文
广平公弼,怀好积年,谋祸有岁,倾陷群竖,为之画足,畔成逆著,取嗤基裔。
文王之化,刑于寡妻;
今圣朝之乱,起自爱子。
虽欲含忍其瑕,掩蔽其罪,而逆党犹繁,煽惑不已。
弼之乱心,何由可革?
宜斥散凶徒,以绝祸端(《晋书·载纪·姚兴传》下,又《十六国春秋》五十八。)
答弟广平贺蜡诗序 晋 · 江伟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七
正元二年冬腊,家君在陈郡,余别在国舍,不得集会,弟广平作诗以诒余,余因答之(《艺文类聚》五)
洺州 明末清初 · 申涵光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聪山诗选卷三
向夕洺州外,沙风落雁群。
病嗟筋力软,秋逼岁时分。
驿路通燕树,行山隔晋云
此中有高士,把烛待论文。
泰宁军节度使葛从周广平郡太君宋氏进封广平郡太夫人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三
敕。
某官某母郡太君宋氏。
古者事亲。
竭力而养。
乐于负米。
信有其人。
从周秩带三公
贵享千乘。
实赖严明之训。
以成忠信之名。
尔既承颜。
必尽无违之志。
吾方敦孝。
遂加有典之荣。
可依前件。
广平府重建夏承碑歌乙丑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
此碑出洺七百年,建宁之迹初犹全。
秦唐二守一再跋,始则半段终重镌。
至今喧称讲舍拓,紫山院廨原漳川
或云修城杂瓦甓,荆榛想像然不然。
韩门昔来主讲席,每嗟搜剔无由缘。
鄱阳续释图孰识,南原隶辨讹相沿。
义门往得仲墙本,欲跨都穆徐充前。
良常但珍玉笥箧,秋涧俨合湖州编。
钩摹山夫近有自,铭文坛长词非偏。
我读南禺真赏赋,取并娄寿球图传。
东沙果馀古锦笈,星斗夜堕吴江船。
宛然南禺题记在,不假滂喜洪娄笺。
惟初隶古溯科斗,例薤体本芝英联。
庾元威稽墨采布,窦尚辇赞弯弧悬。
兑戈垂矢灿彝典,金雒鼎光腾渊。
测量周秦大小篆,阴阳霅帅穷方圆。
堂堂笔阵凌百代,何减华岳撑金天。
华碑我援季海记,惜今未得朱蜡填。
广平太守雅好古,永年大尹勤来宣。
爱我借装陆家轴,松斋萝月神娟娟。
小窗油素森起立,芒回电转云非烟。
横石按图审位置,阳额重晕中留穿。
追还建宁旧石本,万古翠墨留幽燕。
他年过客鉴奇古,秦唐继者谁推贤。
我亦附名洪赵后,摩挲贉尾光回旋。
爱古迟迟署轩扁,神物切恐冲杓躔。
王淑父理广平怀马长平 明 · 汤显祖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轻抛少室践云除,见说衙斋好读书。
物论几年推蕴藉,宦情今日喜萧疏。
人行涿野砧声外,雁绕漳河木叶初。
早晚邯郸应驻节,马卿原爱蔺相如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广平府
申凫盟书来为我卜居广平 明末清初 · 杨思圣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岂是耽微禄,余心独尔知。
全生谋隐拙,多病寄书迟。
蜀道频相念,邻居近有期。
风尘逋客久,遮莫北山移
和仲宽寿阳洺州人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青衫淝水去,亦足慰高年。
县以州名寿,官于尉号仙。
战场潜鬼火,耕野起人烟。
䌽棒无劳设,蒲轮下九天。
同年寇体乾广平 明 · 钟允谦
 押词韵第四部
圣皇御宸极,仁礼柔黔愚。
厉精作群吏,责效期黄虞。
巽命屡申播,循良庸简殊。
君才卓英俊,揽辔登清途。
何以答主怀,义训昭庭趋。
如彼千金方,世传岐与俞。
如彼白乐厩,知无偾辕驹。
金丹试一粒,疲瘵立息苏。
轻车就长道,千里看须臾。
矧兹广平治,近在京辅区。
笃近绥四方,经辕容粗疏。
丰歉时不常,待哺翘喁喁。
帝德何以宣,生厚化乃孚。
岂弟歌周雅,民塈理不诬。
如伤铭座侧,伯子真良模。
与君敦世好,别语忘烦芜。
君亦何所言,临风慰踟蹰。
王判官广平 明 · 徐溥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广平今大郡,别驾共称贤。
书最铨曹里,承恩禁陛前。
天香凝宦节,山色上离筵。
送酒青云客,挥毫紫阁仙。
春光殊冉冉,别恨各悬悬。
拭目重来日,勋阶不次迁。
用旧韵送鲁元翰洺州1086年 北宋 · 苏轼
 押元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
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
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
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
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
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
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
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
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
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
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
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
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
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
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雨夜邀唐兵曹滏河舟泛同寇广平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十五
滏流春滚滚,与子暮乘槎。
解缆生风雨,停杯感岁华。
河阳聊种树,上苑忆看花。
他日相思泪,题书寄省鸦。
以公事至广平访同年寇子不遇顾司寇尝令兹邑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十五
昔栖仙令地,今访故人来。
忽见弹琴处,真同制锦才。
县花怜自把,尊酒好谁开。
他日莱公竹,相思到魏台。
广平寇同年应召时尊翁方拜司马先后北上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十五
汉庭今有召,茂宰被弓旌。
飞舄辞花县,鸣珂上玉京。
人悲父母去,余祖友生行。
独忆河阳树,能含别后情。
广平怀吴二纯叔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二十
尔昔承麾日,余兹趋府情。
棠阴覆听事,苔石见题名。
梦里丛台月,愁中漳水声。
何如窗岫色,能忆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