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题目
大军次卢龙九月十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杀气入云霄,将军带宝刀。
一心洗兵马,四海仰英豪。
落日当营大,秋天出塞高。
遥知后来者,筹笔想贤劳。
卢龙 清 · 李锴
策马九月卢龙道卢龙塞头霜信早。
晚花高柳不作春,夕阳处处黄芦草。
客行系马且伫立,吹沙淅瑟边风疾。
黄芦叶叶皆抱根,低头三嗅黄芦泣。
永平旅店病卧 清 · 王文治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九
于役经三月,孤征更万峰。
拥衾朝见日,不寐夜闻钟。
已有阴阳患,宁无憔悴容。
未能躬洒扫,惭愧郭林宗
天津舟次送叶龙塘年丈备兵永平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蓟门春色拥霓旌,杯酒河梁话别情。
报国丹心应自许,行边绣斧若为荣。
潮河坐镇胡霜肃,□海临关汉月清。
共羡为儒兼将略,时来谈笑著勋名。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五 滦江大渡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山高月小满江秋,桂棹樯一溯舟。
若使有诗兼有酒,苏仙不独檀风流。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六 江亭文会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地灵人杰尽儒仙,雄辨高谈动四筵。
举目山河真胜景,清虚非是竹林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七 南山石虎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雾隐南山久矣蹲,若使一啸便风云。
此间可是能逃祸,天下那无李将军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八 都山积雪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满山飞雪玉崚嶒,人在瑶琼第几层。
我亦青缠布袜在,从今直欲一来登。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一 孤竹清风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孤竹清风万古秋,纷纷天下几经周。
首阳山下无人到,烟雨年年子愁。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二 碣石晴照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海门从古浪奔雷,一带黄河衮衮来。
我欲攀缘登碣石,俯看溟渤小于杯。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三 谷藏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莫言龟谷解藏春,只见花时锦绣新。
四海即今明似镜,世间那有避秦人
永平府八景。为驿丞曹整侄子作(本十景。曹遗其二。但云八耳。八首) 其四 莲塘避暑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七○第六
何事畸人独爱莲,花开曾见如船
那知海上蟠桃树,结子千年又万年。
宿永平客馆。用前韵寄申御史。兼简李使君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四○第十二
梨花如雪月如银,空馆无人更忆君。
过尽春宵浑不寐,子规啼破满山云。
金人捧露盘 卢龙怀古 明末清初 · 尤侗
 押词韵第一部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
想榆关、血战英雄。
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
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
看雨抛、金锁苔红。
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
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
谢蕴山伯得晋永平八砖以为研作宝研图图中三子侍 清 · 姚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十
琢磨新试麝煤烟,委卧荒榛几岁年。
匣研宝贻安石后,甄泥事在永和前。
列阶才已成三秀,入院声应嗣八砖。
便为越中誇故实,不须零瓦问甘泉。
永平途中即事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二
孟冬初吉即名辰,士女相将会墓门。
宿草荒凉颓古陇,哭声哀怨讶新坟。
浮生百岁谁无死,厚夜千秋尚有魂。
酹尽三杯人已散,白杨萧瑟自黄昏。
点绛唇 送訚如之永平次韵 清 · 顾光旭
 押词韵第四部
满目苍凉,青山一带西风树。
天涯骓住。
那更天涯去。

匹马卢龙,指点榆关路。
秋无数。
冷烟残雾。
不算销魂处。
永平 明 · 李承召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三滩先生集卷之八
城高矗矗据平丘,一道清河抱郭流。
金璧相辉连昼栋,笙歌不断几青楼。
旌门尽是登金榜,富屋多应比素侯。
莫道倾城无倚市,青蛾惹起远游愁。
伯夷叔齐庙(在永平府北即古孤竹地) 其二 清 · 戴亨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遗踪旧是墨台城,景仰高风入圣清。
万古君臣存叩马,两人心事遂逃名。
瘦癯亲炙当时貌,顽懦应兴此日情。
槛外愁听秋色里,雁行风断别离声。
伯夷叔齐庙(在永平府北即古孤竹地) 其三 清 · 戴亨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伦父命未分明,又值商辛历数更。
才智云兴方应运,黄农歌罢已捐生。
西山岫耸当年绿,滦水波流万古清。
野曲至今传牧竖,悽哀如听采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