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北巡告常山等郡守相(元和三年二月壬寅)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
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迩,解释结冤也。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东柴岱宗,为人祈福。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圣迹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构,朕甚惭焉。《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后汉·章纪》:「告常山、魏郡、清河、巨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
摄常山郡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赠太子太保谥忠节京兆颜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公讳杲卿。字昕。京兆长安人也。北齐黄门侍郎讳之推之来孙。隋太子校书东宫学士皇朝秦王府记室参军讳思鲁之元孙。著作郎崇贤宏文馆学士赠虢州刺史讳勤礼之曾孙。高宗晋邸侍读曹王属赠华州刺史讳昭甫之孙。濠州刺史赠秘书监讳元孙之第二子也。公方正。精敏有清识。周旋有则。进止閒详。起家江州司法。转遂州。尝为刺史所责。公守正不为之屈。时人称之。迁郑州司兵。开元与兄春卿弟曜卿从父弟允南俱从调吏部。皆以书判超等。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翰林拭目焉。擢授魏郡录事参军。当官正色。举劾无所回避。采访使张守圭以清白闻。迁范阳郡户曹。安禄山雅闻其名。奏为营田判官光禄太常二寺丞。又请为度支判官兼摄常山郡太守。天宝十四载冬十一月。禄山反范阳。至稿城。公与长史袁履谦同谒。乃矫授公紫履谦绯。因令崇州刺史李钦凑以兵七千人守土门。公罢归。途中指章服讽履谦曰。与公受他此色如何。履谦亦感激之士。遂与公定谋翻之。恐事泄。潜使男安平尉泉明往来计议。又使西通王承业北结贾循。循败族灭。属禄山使其心手高邈往范阳。公使侄婿稿城尉崔安石密伺其归以图之。冬十二月二十日。以私号召钦凑未至。会禄山害东京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传首胁并海诸郡。前二日。真卿以平原太守斩其使。令外甥卢逖以购禄山敕送于饶阳常山。后二日逖至。公悲喜不自胜。犹未敢宣示。其夕钦凑至。公俾参军李峻冯虔灵寿尉李栖默暨土人翟进玉缒于城南门。密令驿长蔡行仪醉以酒而斩之。履谦入告。公与相持而泣。喜其事之集也。遂使峻栖默开土门。又斩其副使潘惟慎。是夜高邈回宿蒲城。公命冯虔翟进玉崔安石驰捕邈。系其肘而缚之。虔领赴郡。俄顷。醴泉驿候骑报何千年发赵郡。安石以进玉驰。袭而擒之如高邈。遂绐以荣王琬哥舒翰官军二十万入土门告于列郡。遂使郭仲邕诈为先锋。以中官领御骑六十。徇以南诸郡。于是赵郡杀贼刺史马道贞。钜鹿杀刘柸。广平杀郭子昂。曲州杀清河太守崔审交。皆以其首至。先是真卿守平原。而饶阳前闻景城乐安博平清河七郡皆相与拒贼。至是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钜鹿广平魏赵邺与常山十郡皆却为国家守。乃使张通幽以兄通儒相贼。乞随泉明以自雪。至太原。与尹王承业同恶。窃为已功。留泉明等不遣。承业从弟随中官入奏。皆蒙超奖。拜公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追赴京。以履谦为太守。深为司马。泉明为左金吾兵曹。制书未至。春正月。贼使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寇诸郡。思明既来攻。六日城平。粮井皆竭。遂为贼所陷。男季明外甥卢逖皆遇害。遂以公履谦至东京。禄山让公曰。我擢汝为太守。何负于汝。而乃反乎。公曰。吾代受国恩。官职皆天子所与。汝叨受恩宠。乃敢悖逆。吾宁负汝。岂负本朝乎。臊羯胡狗。何不速杀我。乃系公于天津桥南柱。令割肉以自啖。公诟詈不巳。遂钩以断舌。问更敢尔否。公犹盛气含胡以应之。还被支解而终。观者痛心焉。杨国忠受通幽诡说。贾深又不證明。竟不蒙恤问。乾元元年夏五月二十八日。肃宗乃追赠太子太保。子侄为贼所害者八人。孙诞侄诩先质于贼。皆被锯杀。至是赠季明诩左右赞善。诞义王咨议。侄子干都水使者。沛尚食奉御。颇洗马。逖郑王友。从父甥博野尉沈盈大理正。封夫人崔氏清河郡太夫人。授泉明郫县令。男威明太仆丞。侄男翙汉州司马。孙证左内仓曹。讯兵曹。谥公忠节。从父弟国子司业允南洎真卿表谢。蒙批答曰。自逆胡猖狂。入我河县。所在官吏。多受迫胁。卿兄以人臣大节。独制横流。或俘其谋主。或斩其元恶。当以援兵悬绝。身陷贼庭。傍若无人。历数其罪。手足寄于锋刃。忠义形于颜色。古所未有。朕甚嘉之。盛烈既冠于当时。宠名宜及于泉壤。初公被悬首于右金吾街树。有张凑者。哀其发。收谒玄宗。俄见梦云。御捍处多。兵马少。玄宗哭而设祭焉。后凑以发至。夫人疑之。凭床而哭。忽闻声如鞭床者。发箱跳而前。夫人方骇信之。明年春正月。葬于京城凤栖原先茔西北。礼也。昔七代祖中丞府君恸绝于梁武。五代伯祖御正府君抗玺于隋文。而公精贯白日。义形宗社。今又继之。为不陨矣。呜呼。公与真卿。偕陷贼境。悬隔千里。禀义莫由。天难忱斯。小子不死而公死。痛矣哉。铭曰。
太保烈烈。抗兹忠节。殉国义形。见危身杀。元宗杖信。售诈凶羯。宠极灾挺。称兵向阙。河朔鼎沸。潼关昼闭。天下寒心。王旒若赘。蛇豕十万。萃如霜雪。公以眇身。毅然奋发。逆党株送。土门披抉。人知效忠。国用不臲。恩宠三座。荣加九列。王命未临。孤城巳灭。身县锋刃。口詈不绝。先圣感忠。保储赠揭。刻诸金石。思表墓缀。远莫致之。留斯江澨。日月有既。徽猷无缺。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作寻常山南溪道士隐居)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一路经行处,莓(一作苍)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一作者),春(一作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唐 · 崔峒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风气(此诗又载稿本、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编者按:稿本内容与底本有多处差异,兹录于后:「静里观风气,滔滔递变迁。何当今日老,回忆此生前。狡险心逾薄,骄奢富自便。誇多因斗靡,踵事更增妍。媚鬼兼趋佛,输诚共献虔。堆排馐品果,祷祝卜筳篿。珍错穷山海,香资费万千。持斋荤去肉,赛会迹随肩。子弟多纨锦,嬉游满市廛。赌场争齿列,妓院竞头缠。到处昏鸦鸩,沿门食火烟。朋来邀下榻,客至当开筵。闺阁机梭息,妻孥井臼捐。髻皆新样整,服总不时鲜。凤织罗文绮,鸳钗艳翠钿。人情忘俭朴,恶习复绵延。剽悍携刀剑,乖张逞棒拳。蜗争分气类,铃劫起山渊。国帑虚须补,民财困可怜。米粮低论价,铅铁铸为钱。无怪卮倾漏,何殊井竭泉。黔娄惟卖子,豪富亦售田。俗已嚣难静,忧能望复元。不知从此后,流极到何年。」) 清 · 郑用锡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此诗收于《北郭园全集》,又载《北郭园诗钞稿本》、陈汉光《台湾诗录》、苏子建《堑城诗荟》。
风气日趋下,滔滔递变迁。
何堪今日后,不似我生前。
狡诈心逾薄,骄奢俗自便。
誇多因斗靡,踵事复增妍。
珍错穷山海,香资费万千。
人情忘俭朴,恶习更绵延。
剽悍携刀剑,乖张逞棒拳。
蜗争起蛮触,铃劫遍山渊。
国帑虚谁补,民财困可怜。
泛舟空乞籴,铸铁亦为钱。
已漏千卮酒,难寻九仞泉。
狂澜流不息,空盼障川年。
踰白家滩五里始见杏花绵延十馀里抵大觉寺玉兰二株高出屋脊花光艳绝为成一诗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寘韵
空山幽居人,亭亭白玉帔。
倚天妙明光,照彻十方地。
辛夷殊庄严,薝卜谢嶷异。
我行从东来,春色正如醉。
连塍烟非烟,花里著一寺。
方迷万枝绯,忽见二姝媚。
瑶台真倾城,绣谷变傍侍。
沈吟日卓午,风砌乍飘坠。
鸣琴犹㶁㶁,恍然宛梦寐。
鹿泉本愿寺铜钟铭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九
八音之列数者。金为长。金声之动物者。钟为大。相彼创制。本乎无心。随轻重之所考。遇洪纤而必应。其体妙乎。其几神乎。故帝庭用之以和乐。梵宇作之而助道。其有旨哉。伊本愿道场。昔鬼土所卜。即轮王建塔之地。有隋氏因而缉焉。皇唐统天。增壮厥构。虽台殿有赫。而钟簴未雄。曰都维那某等。显允令德。郁为纪纲。洞三学之奥府。张二严之巨翼。以为是声闻则有以敷众美。不则无以遍十方。乃同寅叶恭。倡议改作。我心匪石。彼应如云。缁流辅仁。而或勤或懋。清信委施。而为冈为陵。于是乎远贸金精。博召良冶。凫氏宰。陶人翼。镕范修。林朴植。火正叱咤以启号。风师阋怒而陈力。巨扇咆哮。洪炉赫曦。焮夺清夜。光连紫微。旁通窦以决注。下潜成于数围。察夫阴未凝。阳为烈。爙爆泉沸。气愤云泄。既旬而后实。既坚而后发。转于隧。渐于堂。混乎其轮圆。洞然而博畅。仙兽勒于下。骊龙踏于上。蓄精诚。含寥亮。乃神工之既济。而宝器之大壮也。且夫作有度而体有经。侈弇均。厚薄中。则不播不石。不郁不柞。虽鸿音未扬。识者已知其妙矣。故缁众咸跃。善愿克充。而县之衣冠。里之髦彦。聚舍珍玩。翕营层台。崚嶒百常。沆瀣一色。然后插云柱。倚天梯。骈辘轳。绾修索。攒㔣力以下拔。轧丰容而上升。雄以笋鳞。颠以交扛。猛以簴权。作以离立。大器斯属。洪椎乃铿。威音潼溶而一吼。虓响岌嶪乎三界。上极有顶。下弥空轮。飞行天仙。海陆神识。莫不警革尘滞。褰开冥蒙。涤旷劫之瑕。灭长夜之苦。使浩福潜润。冥机坐融。其诸佛神通之用乎。不然者。千钧之声。一杵之播。则曷以臻于是矣。允釐僧务。本三势而克终。式遏剑轮。后四爰而长击。故初起细而促。渐登锽以舒。既锐而入微。又增而复壮。于是壮也。乃而毕为。(八字有误)若是者何。皆皇觉启导抑扬之深思也。实欲普其念。周乎仁。张皇慈音。引曳悲韵。使万物咸若。六时登闻。不惕不惶。以安以乐。或谓霆斗雷裂。山倾河泄。灵祇歼走。猛毅僵蹶。皆恐怖杀伤之事。我大雄氏慈制。又悲乎然哉。(五字有误)若乃禺禺圣贤。翼翼龙象。以之忏萨。以之引宣。微妙其心。精进厥德。有秩有序。不差不忒。住持我象教。洋溢我元风。洞达我幽明。清宁我邦国。神之不可以已。其在兹乎。皇唐十有八年春仲月八日。是钟也既成。即其秋孟月上弦。兹台也复构。他方圣众。咸飞来而赞扬。地中菩萨。咸踊出而瞻仰。于是陈巨会以落之。张梵乐以考之。煌煌乎休哉。越宝庭之能事毕矣。而宏范莫纪。又八稔于斯。河南史凛然。文林之秀也。尉于右邑。摄兹铜章。惠化一清于灌坛。希声重美于洪器。命我昭述。式副群心之望焉。而主簿宏农杨量新尉杨光朝等。并高干才敏。力懋于道。勉奉天秩。允恭仁祠。辅营乐石。赞就厥美。虽默者。果得不言乎。铭曰。
灵钟上空仪法天。体道内虚含至圆。雄威蓄毓时乃宣。震击铿锽流大千。十万调御及圣贤。应我真声开梵筵。一切苦轮悲炽然。闻我真声咸息肩。虚空有尽福无边。神用广大莫与先。
清明获鹿道中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获鹿镇
尺雪征涂已倦行,那堪寂寞过清明。
农居近古鞦韆野,县堞成虚睥睨平。
只见靓妆矜节服,更无闲地匝春耕。
山川寓目皆形胜,可惜虚屯百万兵。
鹿泉居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梅韵箴其膏肓 宋 · 王之道
押皓韵
鹿泉居士身若槁,不惯看花梦颠倒。
桐庐有客燕新昏,妄托娇痴重伊恼。
冻云垂地雪欲落,断雁叫群天尚早。
一枝何处寄春来,便觉寒窗自华好。
琼瑶万里眼界净,咫尺前村莫轻扫。
留将青女伴孤芳,长向茅斋照衰老。
先生才思老不进,寤寐池塘见春草。
对花酌酒祝东君,烦把穷通问苍昊。
晚自白鹿泉上归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白鹿泉
坐穴藜床愧未能,酌泉聊喜曳枯藤。
诗从病后功殊少,酒到愁边量自增。
事业何由垂竹帛,笑谈空觉负交朋。
兴阑却逐栖鸦返,寂寞西窗已上灯。
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巳时生紫阳虚叟方回丁亥五月十一日巳时生相遇旅邸同登酒楼各出新诗遂成老友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词韵第四部
土门西边井陉渡,野日荒荒下汀树。
榆关石岭都几程,客梦往往迷归路。
尘埃风雨半生过,尽著筋骸支世故。
宁州假馆又两年,未保东来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觌面呈山谁一顾。
卖书买得吕氏园,不谓全山举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拥肿形模一夸父。
娟娟正有小峨眉,却立不容亲杖屦。
就中抱犊尤峭拔,望见韩山即攀附。
韩王砦头四望阔,全赵米如才数聚。
眼中麾盖天上来,泜水鼓旗纷偃仆。
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冈犹虎距。
夏秋众壑会鹿泉,浩浩湍声泻馀怒。
西南诸峰不知数,荡海鲲䲔尻背露。
霏烟空翠有无中,百态阴晴变朝暮。
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
学仙不爱徐童花,李相书龛心所慕。
平生怀抱向山尽,老气崔嵬如有助。
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閒差有趣。
得行固愿留不恶,流坎且当随所遇。
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
管城初无食肉相,黄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处。
多(一作尚)惭不及谢宣城,标出敬亭天一柱(一本二句在「方丈有山容下箸」之下。)。
至元癸未夏四月廿五日同获鹿主簿盖义甫同游封龙上观(宋人碑云昔赵骆元遇徐来勤授丹元素服之返老还童白日飞升乂云徐童花徐所种)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九
龙首峰高几千尺,暮雨濯山山更碧。
我游上观风日清,手弄寒泉看龟石。
幽人爱泉说向余,藉此岩栖从自昔。
骆元真遇事微茫,丹素曾传不死方。
山林长往世所有,白日仙去诚荒唐。
祗言徐童花色异,秋风开处满山香。
获鹿西郊,在樵舍下十里。鹿脱阱走山麓,余驱骑者踣之,以缚自随。时藩兵方燎原,靡得观者传讶 元 · 范梈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猎人大火布江矶,准备平章旦出闱。
麀鹿齐看赤手获,鸷鹰犹傍碧云飞。
呦呦尚想山居纵,麌麌宁忘野食肥?
天上神仙不得力,心安束缚从吾归。
赠方县尹赴获鹿任 元 · 李存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俟庵集卷九
中原民俗犹淳愿,平易其心可近之。
人已古来非两事,律情今此或分岐。
弹琴宓子良知本,书考阳城岂是痴。
他日国朝循吏传,眼中非子更期谁。
入土门(在获鹿县) 元末明初 · 谢肃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获鹿城西第五陉,土门岌嶪倚青冥。
秦皇何可塞行路,汉将偏宜出胜兵。
地势雄高临赵魏,民风豪侠带幽并。
鹿泉一曲如流玉,为坐苔矶自濯缨。
至获鹿 明 · 祁顺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翩翩车马动尘沙,望入乾坤眼界赊。
杨柳远迷行客路,桑麻深锁野人家。
龙头山上秋光老,鹿邑城西白日斜。
独对一樽拚酩酊,西风篱落有黄花。
鹿泉 明 · 石宝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白鹿今何在,清泉故自流。
淮阴祠下道,芳草漫生愁。
游海螺山(在获鹿县城西时八月之望也) 明末清初 · 卢象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
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
济胜(世说新语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涉时云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且论尘外事(庄子齐物论游乎尘垢之外楞严经儒为世释为劫道为尘慧皎高僧支遁传王洽殷浩刘恢等并一代名流皆著尘外之狎),逢僧聊话口头禅。
烟霞寄傲馀今夕,望迥青霄我欲仙。
土门旅宿(在获鹿县西南十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岁岁征骖讵有期,栖栖周道欲安之。
尼公匪兕穷何病,尚父维鹰老未衰。
市酒薄驱冬宿冷,山麰轻压晓行饥。
从知宇宙今来阔,不似园林独卧时(汉书平帝纪追谥孔子曰襄城宣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