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次韵和于巽祗谒真祠 北宋 · 张鲂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仙翁旧隐寄岩扃,千里蒙休合荐诚。
菽粟有馀民暇逸,雨旸无爽气和平。
箫笙缓缓陈觞豆,耆艾纷纷逐旆旌。
灵迹欲知垂不朽,使君妙制刻初成(自注:太守近作静应庙记。)。
按:《金石萃编》卷一四六《感德军五台山唱和诗》
春日和金秀才 其二 金 · 陈澕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梅湖遗稿
满树春红泣露华,映门垂柳欲藏鸦。
作诗亦是妨真兴,闲看东风扫落花。
按:李文简晬光芝峰类说曰。丽朝学士陈澕。洪州人。诗甚清丽。与李奎报同时。翰林别曲所谓李正言,陈翰林双韵走笔者也。其五台山诗曰。画里当时见五台。扫云苍翠有高低。今来万壑争流处。自觉穿云路不迷。又有诗曰。作诗亦是妨真兴。闲看东风扫落花。
送断崖禅师游五台 元 · 释明本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五台山在天之北,狮子吼处乾坤穿。
我兄曾解狮子铃,拟向山中探幽迹。
文殊老人双眼黑,一万菩萨满坐莓苔石。
只凭倒卓铁蒺藜,一齐趁入无生国。
诸子去时谁继踵,尽将五台摄入草鞋双耳孔。
虚空满贮赤玻璃,笑看秘魔岩石动。
归来说与傍人知,德山临济皆儿嬉。
今生元无佛与祖,就手拗折乌藤枝。
坐断高高峰头那一著,银山铁壁人难窥。
翻思少林九载面空壁,千古万古知谁知。
信手拈起一茎草,总是金毛狮子威。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开平第四集,壬戌。) 元 · 袁桷
押词韵第四部
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
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
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
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附:开平第四集序:至治二年三月甲戌,改除翰林直学士。四月乙丑,出健德门,买小车卧行,八日至开平,舍于崇真宫。有旨:道士免扈从,宫中阒无人声。车驾五月中旬始至,书诏简绝,仅为祝文十三道。(已入内制。)悲愉感发,一寓于诗。而同院亦寡倡和,率意为题,得一百篇。闰五月,上幸五台山,以实录未毕,趣史院官属咸还京。是月丁巳发,癸亥还寓舍。五月,滦阳大寒。闰月,道中大暑。观是诗者,亦足知夫驰驱之为劳,隐逸之为可慕也。六月丁卯朔,桷叙。
普光寺赐璧峰金禅师 元末明初 · 朱元璋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沙门号璧峰,五台山愈崇。
固知业已白,此来石壁空。
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
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
神出诣灵鹫,浩瀚佛家风。
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
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璧翁。
从斯新佛号,盏水溢蛟龙。
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
年逾七十岁,元关尽悟终。
果然忽立化,飘然凌苍穹。
寄与璧峰翁,是必留禅宗。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金刚窟 明 · 净伦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杖藜特叩金刚窟,回首云生白水池。
欲问三三前后事,一声幽鸟夕阳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一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钟磬泠泠落紫虚,化人宫殿自成居。
光生珠树佛灯近,香散石床花雨疏。
灵沼月来金镜涌,远山云去翠屏舒。
朝簪羁我登临愿,北望清凉思有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二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振衣曳杖上层峦,台上豪吟老兴宽。
地胜有缘方许到,心空无法漫求安。
淡烟沧海波光迥,杲日中天塔影团。
笑指文殊埋发处,游人常见紫云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三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天风吹上妙高台,满眼山光紫翠开。
钟破晚烟清落涧,屐拖春雨厚粘苔。
潭边咒钵龙飞出,松下翻经鹤听来。
一坐清凉尘不染,浩歌归去更徘徊。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四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淡烟笼树霭苍苍,环绕西台古道傍。
月小仰看山势直,天空俯算地形方。
泻来圣水迢迢绿,流出仙花片片香。
欲叩老僧栖隐处,秘魔岩畔好风光。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五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上方台榭枕崔嵬,蹑蹬扪萝百转回。
鸦度晚林斜背日,龙眠天井暗惊雷。
好山如对丹青画,沧海疑倾潋滟杯。
归去京华千里外,白云回首万缘灰。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 其六 明 · 唐文焕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笑登绝顶纵遐观,身在穹窿第几峦。
花雨织成千片锦,松风酿作九秋寒。
眼空海岳尘中小,心悟乾坤劫外宽。
他日凤城明月夜,几回飞梦绕台端。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一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喜共真僧陟翠峦,笑谈殊觉道怀宽。
无穷世事机前息,一点灵台静里安。
险峻只宜扶竹杖,清幽端可坐蒲团。
那罗岩下蛟龙恶,弹舌从教钵里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二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淡烟缥缈隔仙台,混沌钟灵始凿开。
霜叶半林红映寺,雨碑一片绿封苔。
晴空花雨有时下,树杪金灯几度来。
感应曾闻张相国,令人追忆重徘徊。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三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老我登临鬓已苍,孤吟倚杖翠微旁。
重重云树连西晋,漠漠风烟控朔方。
狮子有灵曾印迹,蟠桃无岁不生香。
曼殊境界吾能到,宝树长悬不夜光。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四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历遍龙岩共马嵬,何如此地漫周回。
游人每惮峰头雪,定叟宁惊槛外雷。
平见斗杓明似烛,静观尘海大如杯。
老夫屡有栖山志,争奈凡心尚未灰。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五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中峰高绝纵吟观,四面芙蓉耸碧峦。
日影平临金塔晓,天光倒吐玉池寒。
隔林钟梵徐徐度,匝地楼台处处宽。
为爱此中多胜概,都将收拾入毫端。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五台山和前韵 其六 明 · 胡镇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五峰凝翠溢寒虚,云是金仙旧隐居。
秪树有花从代谢,閒云无意任亲疏。
才登绝顶频回顾,便觉愁眉一展舒。
万壑千岩皆胜境,芒鞋踏遍肯留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送僧游五台 明 · 宗林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如来富贵文章,最宜披玩。菩萨清凉境界,正好游观。怀香同发一心,曳履各劳双足。对长亭而话别,说短偈以送行。勿惮路遥,且防春冷。杖挑明月,衲惹烟霞。只图行色光辉,不管担簦负重。聊供一笑,高挂五台歌,曰:
五台山,清凉境,文殊菩萨留踪影。
溪冰谷雪最难消,三春一似三冬冷。
岩花馨,岩树青,山名久在《华严经》。
四面环基五百里,毒龙猛兽皆潜形。
中台好,生细草,顶上无尘何用扫。
四十里高接半天,远望沧溟一杯小。
东台高,愁猿猱,春无野杏并山桃。
三十八里路虽险,游人不说双足劳。
南台寂,少人迹,下有清泉从此出。
路自根头至顶头,计里还高三十七。
西台宽,西风寒,三十五里登临难。
法秘岩中长松树,千年翠色成奇观。
北台险,云常掩,远观恰似丹青染。
金猊背上驾文殊,行处红尘无半点。
游五台,真快哉,不辞辛苦年年来。
感应随机或相遇,百千万劫同消灾。
古庵院,多更变,敕建光明铜瓦殿。
睹兹恩典庆幸多,文殊更睹黄金面。
众沙门,思报恩,怀香远谒不动尊。
经讽华严解深意,普贤行愿堪同论。
心香妙,心灯照,文殊欢喜亦含笑。
芒鞋步步踏清凉,三育四恩同一报。
松风清,松月明,搜穷圣迹方还京。
心与文殊默相契,慈悲广度诸众生。
明年春,要来此,梦想五台心不死。
凭谁寄语老文殊,借我金毛小狮子。
狮子来,我便去,终身只在台山住。
东西南北游台人,莫道云深不知处。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
灵鹫峰 明 · 镇澄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青山开白社,寂寞隔尘寰。
钟鼓丹霄外,楼台翠霭间。
鹤眠双树老,僧定一峰閒。
欲识文殊面,还应过别山。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五台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