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卢沟桥抗战纪事 其三十九 清末至现当代 · 王冷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与城愧未共存亡,人庆更生我独伤。
国步方艰应有待,头身终合向沙场。
注:予率部协同军队守城,并当折衡之任,二十馀日,屡濒危殆,皆获不死。有人为予庆幸,予则以为不能与城共存亡,实属不幸。然卢沟桥撤兵,实奉命随全军转移,孤城固未尝亡于敌人之手。
孟楷澄怀堂诗集后 其二 (旃蒙大渊献)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七
浮生数十易纱裘,弹指华严水自流。
用世可怜虚仕宦,箸书岂必为穷愁。
未妨馀事耽佳句,不觉多情感昔游。
我亦留连中一物,与君商略到千秋。
附:丹阳道中孟楷书:孟楷茂才足下:承赋诗赠行,又枉送别,心根于性,情见乎辞,感甚感甚。今之后生,不患其才少,而患其学术之疏,然大雅未衰,必有英绝领袖之者,其在斯人与?足下当不妄自菲薄也。前所谭北直水利,适仆尔时气逆神移,未能终竟其说。然仆系北人,旧尝留意于此,三十年来从无人与仆论及者。足下一旦下问,心辄怦然。大抵燕云十六州之地,仆少年车马三四往还,知其无处不可兴水利者。特当事者畏难苟安,不为虑始;而北方之民愚懒相半,有田不耕,有机不织,坐俟三冬之雪,仲春之雨,五谷勃然,相庆收穫。设使天屯其膏,非涝即旱,男女嗟叹,并命饥寒,弱者沟壑,壮者四方。其弊若彼,而其患若此,则惟水利之弗讲也。夫古之王者多在西北,稷桑麻,未尝不备,则以其得水利也。今虽井田既废,屯田可行,屯田兴而水利出焉。仆又知燕云十六州之地,又无处不可屯田也。夫事之大且远者,必非一手足之烈,亦非一朝暮之功。若能储其说以待之,后必有因其利而用之者。足下英年硕学,必为世用。今者趁此三馀,缀集旧说,按切时势,著成一编,胜于议保甲、志武备矣。盖北方之水以河为主,由屯田而及治河,由治河而及海运。足食与兵,而民信之,以养生送死无憾,实为王道之始。此儒者之立言,非处士之横议也。夜雨浪浪,泊舟丹阳北郭,听榜人鼻息如宫商,而仆不能陈寐,遂剪烛书此。甫抵扬州,附家书以达太史迁所谓略成固陋者也。舒位顿首。
唐 · 崔觐
 押尤韵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
(以上六题均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八三《兴元府》)(〖1〗北宋文同《丹渊集》卷十五《崔觐诗》〖原注:大中时人〗:「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轮。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来者期不泯。」按:文同北宋熙宁六年汉中府,此诗为其时作。诗中保存了一些崔觐事迹的传闻,故附存之。)
归途二首 其二 1961年 现当代 · 聂绀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雪拥云封山海关,宵来夜去不教看。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
一夕尊前婪尾酒,千年局外烂柯山
偶抛诗句凌风舞,夜半车窗旅梦寒。
注:此首颈联又作:扪虱纵横成固疾,屠龙今古老江干。
张太史阳和奉使,①予觞之江楼,别去诗来,盖纪二日游也。予乃即景而赓其什② 明 · 陈省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张骞江汉乘槎日③,主人东道我其一。
通家倾盖意何稠④,莫问青丝与白头⑤。
雪后浮云天易暮,醉眼依稀黄鹤舞⑥。
黄鹤黄鹤天上来,宾主重登已非故⑦。
张灯促席夜气清,更卜明朝阴和晴。
湘帘画槛须臾开⑧,四山雪映阳春台⑨。
八斗二三君但饮⑩,不将美酒负尊罍。
停杯忽忆当年事,蕉鹿胡卢悲复至⑾。
两人兀兀坐无言⑿,相看酩酊非关醉。
白眼乍舒俯仰望,青天只在鹤楼上⒀。
云台凌烟空嶙峋⒁,我心澹荡波心漾⒂。
楚客听歌陌上花⒃,南斗阑干北斗斜⒄。
俯身欲摘中流影,但见沧洲不见家。
沧洲鸥鸟嘲盟寒⒅,匠石徒工画垩漫⒆。
人生红颜易衰飒⒇,合并易知四美难21。
碌碌空催犬马年22,与君酌酒暂为欢,明日黄冠归去我也申屠般23。
【校注】 (1)张太史:指张元忭太史古代为史官明代翰林也担任修史之职,故称太史。 (2)什:诗文的篇什。 (3)张骞(?—前 144)汉代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时曾先后出使西域诸国。此处喻元忭使楚。 (4)通家句:通家指世交。作者同元汴的父亲张天复大概是好友。倾盖,喻初交即一见如故。盖,车盖,其制如伞。《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郑,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5)莫问句:《史记·邹阳传》云:“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按,据《明史》,元汴“十余岁时,以气节自负,闻杨继盛死,为文遥诔之,慷慨泣下”。杨继盛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则万历十年元汴还不到四十岁,故作者有青丝白头之叹。 (6)黄鹤舞:指传说中辛氏酒肆仙人画鹤起舞的故事。 (7)宾主句:据旧志载,黄鹤楼嘉靖四十五年毁于火,隆庆四年重修,已非旧貌。 (8)湘帘:斑竹帘。 (9)阳春台:谓楼台温暖如。 (10)八斗句:佚名《释常谈》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代斗亦为酌酒之器,八斗二三是说元忭的酒量和才思都远远超过八斗。 (11)停杯二句:《列子·周穆王》云:“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世遂以蕉鹿比喻人生得失无常。胡卢,亦作卢胡,发自喉间的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这两句是说回忆当年之事,深感得失难料,人生无常。“当年事” 当指张元忭的父亲晚年的遭遇而言。 (12)兀兀:昏醉之态。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13)白眼二句:《晋书·阮籍传》云:“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名义考》卷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 (14)云台:楼台高际云端。《淮南子·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 凌烟:犹凌云。 (15)澹荡:荡漾。 (16)陌上花:古代吴越一带民歌。苏轼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里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婉转,听之凄然。”元忭山阴人,古为吴越之地,故有此语。 (17)南斗句:刘方平《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8)沧洲句:言归隐之志未酬。鸥盟,曾与鸥鸟有约;盟寒,背盟,失信于鸥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必曰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语,鸥盟恐已寒。” (19)匠石句: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工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垩漫,也作“垩慢”,用白粉涂饰。这句是说黄鹤楼建筑之工巧。 (20)衰飒:凋谢;衰老。 (21)合并句:《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2)犬马年:对自己年龄的谦称。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23)黄冠:古代田夫之冠,即箬笠之属。《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后来指归隐田园。杜甫《遣兴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申屠:指东汉申屠蟠隐居治学,见汉室衰微,乃隐姓埋名于梁、砀之间,朝廷屡召不出,避世益深。后来董卓为乱,荀爽陈纪等高士皆被胁从,独得免,人皆服其先见。 作者同张元忭不仅有宾主之谊,而且是通家之好。两人初次相见,同游黄鹤楼,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故人横遭不白之冤,含恨去世;故人之子虽是海内名士,但十余年来仕途蹭蹬,未获升迁。面对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兀坐两无言,白眼望青天,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情。作者虽然身居要职,但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感厌恶,表达了避世归隐的强烈愿望。
东宁百咏 其十八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罗峨百雉付邱墟,斗大孤城苦战馀。
抗手龟崙山上望,狼烽日夜失居胥。
作者注:「罗峨古城,在淡水崙山之左。天启六年(1626)夏五月,西班牙自吕宋派远征军,率战舰入据鸡笼,筑山鲁城,至是再筑罗峨城,以为犄角。永历十三年(1659)人议发兵逐之,先致书西班牙领事昂萨路请撤退,昂复书曰:『城固在也,汝其来取。』战不胜,会吕宋有事,裁戍兵,人乃乘势夺之,西班牙始弃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