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其三 北宋 · 吕大防
 押元韵
树向仙山老,枝经汉水天师
按:以上《舆地纪胜》卷一五○《成都府路·永康军
其一 南宋 · 李壁
 押先韵
三十六峰今入手,若无公事且留连储福宫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宋 · 范亦颜
神仙远来宅奥境,五岳跼蹐儿孙从丈人观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成都府路·永康军
南宋 · 杨安诚
 押删韵
扶摇天一握,培塿蜀千山上清宫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其一 北宋 · 范百禄
 押删韵
携月入上清,一览无馀山上清宫
《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按:原署白禄,疑为百禄之误,姑录俟考。
宋 · 杨大全
 押冬韵
前溪时水,上界数声钟延庆宫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宋 · 晁公溯
 押缉韵
天风夜半剪冰花,三十六峰如玉立储福宫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南宋 · 胡有开
 押删韵
一百八景蟠绕,三十六峰回环青城山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致爽轩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黄尘赤日汗沾裾,竹里煎茶喜有馀。
堪笑放翁穷意巧,就君池馆读君书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按:原辑者谓此诗乃淳熙四年六月陆游范成大东归途经青城时作。并谓《石湖居士诗集》卷十八有《范氏庄园》诗,陆诗即次其韵,又证以《吴船录》改题为《和范至能范氏庄园韵》。查《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一永康军下《致爽轩》栏内,首引范诗,次引陆诗。《与方舆胜览》同。青城县当时属永康军,原书题作《致爽轩》不误。
南宋 · 范中立
 押庚韵
我本云山窟里人,每怜雪岭照人清六月见雪山)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白金小还丹歌 其十一 唐 · 罗公远
杀青龙,须白虎,自然感化无风雨。
雪花飞,雪花飞,魂归魄亦归。
聚散既由壬癸水,玉神华盖体无为。
涌泉水,涌泉水,春夏秋冬深无底。
要行天下时,厚暖自然制。
按:见《正统道藏》本元阳子辑《还丹歌诀》卷上。此书为北宋前之著。(按:此组诗原题作「青城罗真人上明皇《白金小还丹歌》」,诗前有小引云:「帝问真人曰:『道本无二,同归乎一。药有多功,身宁济惠。愿垂悯念,速救馀生。』真人曰:『身在和气,药同元滋,二道符机,衰朽自差,莫希大药,日月难期。一味白金,延年益寿,仙人保秘,不妄虚传,但能秘之,无轻泄尔。』凡一十二首。」似为后人所加。《太平广记》卷二二云公远「因以《三峰歌》八首以进焉,其大旨乃玄素黄赤之使、还缨溯流之事」。今不存。)
其二 宋 · 郭震
 押豪韵
前山尚自无人到,更说后山山更高(赠青城道士李方外)
按:同上书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其一 北宋 · 蒋堂
 押微韵
离堆山外更西去,应入白云餐蕨薇白云庵
按:《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黄鹤生歌①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黄鹤楼集补
君不见眉山道士徐佐卿②,化为黄鹤朝太清。
还君金仆姑③,留得千载名。
又不闻穹窿小仙徐子真④,翩翩自称黄鹤生。
炼形蓬莱山,凤臆紫燕膺⑤。
千有六百年,飞上白玉京⑥。
玉京锦贝阙,十二楼玉成⑦。
娟娟万青娥⑧,吹笙来相迎。
黄鹤生,骨相奇。
金衣玄霜裙⑨,纤指面红髀⑩。
不饮华池浆⑾,不啄青田⑿。
耻被(以下缺)
按:【校注】 (1)此诗《山谷诗集》未录。 (2)眉山道士徐佐卿唐薛用弱《集异记》载徐佐卿化鹤事,云为青城道士。 (3)金仆姑: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载:“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南宫长万。”此指徐佐卿化鹤,为飞矢所中,还箭唐玄宗的传说。 (4)徐子真:不详。 (5)凤臆:凤胸。紫燕膺:燕胸。 (6)白玉京:指天宫。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7)十二楼:喻仙人所居。《史记·封禅书》云:“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 (8)青娥:韦应物《拟古》之二云:“娟娟双青娥,微微启玉齿。”本指女子眉毛,此指仙女。 (9)玄霜:此处指黑白相间的花纹。 (10)纤指句:此处疑有讹误。 (11)华池:传说为昆仑山上的仙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 (12)青田:山名。在浙江青田县西北,以产青芝闻名,道家以为三十六洞天之一。 此诗《山谷诗集》不载,诗根据化鹤仙人的传说敷演成篇,风格不类山谷作,疑为伪托。诗篇不全,姑录之以存原貌。
南宋 · 陈伯强
 押屑韵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丈人观
按:同上书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宋 · 宋汝为
 押微韵
平日惯从山外看,不禁烦恼著山围清都观
按: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南宋 · 赵雄
 押尤韵
三十六峰如不到,青山(《方舆胜览》卷五五作城)还似不曾游储福宫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成都府路·永康军
南宋 · 王濯
 押支韵
绝壁高千丈,清泉应六时延庆观
按:以上同上书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华阳国志后序 宋 · 吕大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三
先王之制,自二十五家之闾,书其恭敏任恤,等而上之,或月书其学行,或岁考其道德。
故民之贤能邪恶,其吏无不与知之者焉。
汉魏以还,井地废而王政阙,然犹时有所考察旌劝,而州都中正之职,尚修于群国;
乡闾士女之行,多见于史官
隋唐急事缓政,此制遂废而不举。
潜德隐行,非野史纪述,则悉无见于时。
民日益漓,俗日益卑,此有志之士所为叹惜也。
晋常璩作《华阳国志》,于一方人物,丁宁反覆,如恐有遗,虽蛮髦之民,井臼之妇,茍有可纪,皆著于书,且云得之陈寿所为《耆旧传》。
寿尝为郡中正,故能著述若此之详。
自先汉至晋初,踰四百岁,士女可书者四百人,亦可谓众矣。
复自晋初至于周显德,仅七百岁,而史所纪者无几人。
忠魂义骨与尘埃野马同没于丘原者盖亦多矣,岂不重可叹惜哉!
此书虽繁富,不及承祚之精微,然议论忠笃,乐道人之善,蜀纪之可观,未有过于此者。
镂行于世,庶有益于风教云。
宋元丰戊申秋日撰。
按:《华阳国志校注》附,一九八四年巴蜀书社本。又见《成都文类》卷二三,《全蜀艺文志》卷三〇,《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四〇,同治《大邑县志》卷一八中,民国灌县志·文徵》卷一〇。
绍兴道 中唐 · 吕岩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五部
偶乘青帝出蓬莱,剑戟峥嵘遍九垓。
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沉埋。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舆地纪胜》:绍兴癸丑(一一三三)道会,有道人携凉笠而至。会散,乃挂笠于壁,无挂笠之物而不坠。题诗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