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注释
灵飞墓诗碣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寒日馀姿事可哀,画图省识赵阳台
为君一扫齐东语,自有閒人凭吊哀。
附:灵飞事迹附记
赵灵飞,皖人,居苏为妓,后数易其名。年十六,为侍郎洪钧妾。光绪中,洪出使英德钦差大臣,洪夫人假翚翟,使随往柏林,数年娴德语。洪卒,灵飞去而为妓,转展京津,所至名大噪。
庚子,拳祸作,七月联军入京师,两宫西狩,时灵飞更名赛金花,方为妓,有德军官入院酗扰,灵飞以德语善款之。归以告其酋瓦德西,瓦异而召与语,悦之,嬖焉。明年约成,联军退,未几以虐婢罪解原籍。逊国后复为妓于沪,嗣嫁魏斯炅,年逾四旬矣。二年而夫死,魏氏弗能容,遂北来居穷巷中,食贫奉佛者十八年,于今岁丙子十月病殁,年六十五岁。其事世多知之,非余所欲言。
初,联军以拳匪杀德使臣林德,故各国举为联军首,而推瓦西为八国统帅京师地面分八区,各辖其一,迄辛丑约成退兵止,由八国分治之。军纪素严明,以修怒故,初颇蹂躏,正阳门以西为辖,居民皆囊土塞门,踰垣以求饮食。军士或醉酒登屋入人家,缙绅闺阁惧受辱,争悬梁投井自杀以殉难,礼部奏旌节烈者,八区共四百馀档,民妇殉难无可考矣。
先是,拳匪恣意杀人,人弗敢仰视,至是,民拳仇怨,报复告讦,奸民倚势侵凌,缧绁载道,荡析流离相属,悉以言语不通,无可告诉。灵飞既近瓦,目睹浩劫,则恻怆于心,乘间数言于瓦,使约束所部,严禁淫戮,开释株连,苏民困,瓦皆从其言,条令綦严。自是迄收京,军民肃然,秋毫无犯。尝见德兵入士人家求妇女,亟迎灵飞至,理喻数语立解,盖以瓦故,见之皆慑伏。于是绅民家室,赖以保全贞节者甚夥,此余亲见闻者也。
瓦居西苑之仪鸾殿,灵飞出入不禁,宫中彝鼎宝玉充仞,瓦尝令灵飞恣携取致富,无复业妓。灵飞正色曰:「我皇帝家物,何敢盗?我宁娼耳,不作贼。且愿公左右亦弗损贵国军誉也。」瓦为动容,严法禁护,驻禁中一载,迄退无毁失,于是市民交称瓦,且誉联军。
夫灵飞一妓耳,何足称?顾颇为人重,且久赀其贫乏,死复经纪其丧,葬之江亭,争为文字,欲其名字之不死,何哉?非以其任侠急难,作福闾阎,保全故宫宝物,要其风义,有士大夫所难能者哉?嗟乎!庚、辛而后,士夫藉外势以猎权位,窃金钱,盖亦夥矣,灵飞凭夷酋势,不作威福致苞苴、盗金宝,乃汲汲于排解倒悬为福德,使其为丈夫身,我知其必有为也,其亦足风世矣乎。顾近来少年文士,咸利灵飞,作过谀卖文博微利,欲求苟异于众,则向壁造异说以耸听,至为李文忠公躬造娼门,求灵飞乃得减赔款万万两,而和约以成。欲證其说,虽辱宗国、诬名贤而弗恤,其陋缪违理多类此。
庚子秋文忠公奏调先大夫随办和议,在文忠幕,余则为文忠公长孙婿,父子皆居文忠邸,侍左右,宁有不知耶?今故都人士,醵金葬之陶然亭下,为立石建亭,曰灵飞之墓。门人张次溪与其事,来请余作诗碣,余雅不愿为妇人之辞,以灵飞诚有惠市民,又以世多辱国诬贤之纪载,深惧后世以野语入史乘,乃弗拒,为纪其实,纠其诬,书石以矫正之如此。后之览者,其谅余衷曲,而弗与《彩云曲》等观欤?民国丙子冬至日江东杨云史撰书。
苏文忠九成台铭并书额丙戌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七年公住,胡为罕见手题字。
政宝与思古,寥寥仅配六榕寺二堂名,皆在韶州官廨。)
是铭曾于狄守席上书,登台独与伯固俱。
庐山梦罢但隐几,坐觉万籁皆笙竽。
勒铭之石至今不可见,朝暮猿鸟犹吟呼。
碑额大字谁所摹,重书铭者府倅符。
可惜书月又讹误,仅馀其上炯炯三骊珠。
今之高台昔短亭,终古鱼龙出没舞洞庭
尚想朱轮南岳老,支鼎对煮花蔓菁
按:本集《九成台铭》及南华题名,皆在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一日先生元符三年庚辰五月昌化贬所移廉州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七月至廉八月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十一月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行至英州,闻玉局之命,故铭称玉局散吏也。是年韶州度岁次年辛巳正月五日过岭,至南安军。铭为正月一日作无疑。今石本作五月,盖重刻传写之讹也。
真阳碧落洞题名宣和三年 北宋 · 向滨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
孙男前奉议郎滨被谪真阳,专访祖考金紫留题,□墓文□。
宣和辛丑□月初五日谨题。
按: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三,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蒋颖叔 北宋 · 李孝博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维舟亭下号三湾,万叠青山一水间。
偏爱澄江照天碧,飞来几片白云闲。
按:以上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五《广南东路·英德府
显祐夫人庙记宝庆元年十月 南宋 · 林子升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三
嘉定十五年三月初九日尚书礼部符下英德府,其以冥助庙显佑夫人加封正顺,大君之赐,以答神庥,且嘉颂贤太守感神之效,欢雷四动,旁皇周洽,咸乐刊之乐石,以徵方来。
谨稽前牒,历摭异闻。
夫人生府属邑,系虞氏,淑仪贞范,玉雪自照。
于时唐政网漏,巢贼猖披,并天下之力攻之,始奔而南。
夫人鸠党集旅,以遏乱略,鏖锋搏猛,所向无不靡,而毙于贼。
贼已倾覆,神道宣显,父老相告而立庙,饮食之必祝也。
乾绍曩岁,畔兵洞寇接迹,府县屋无完瓦。
神躬环金甲,领阴兵出入空际,鞭霆驾风,见者惊溃,人用安堵。
盖神之武事,赫赫奕奕,犹生之年也。
若乃阳亢而祈,有渰凄凄;
潦溢而请,田庐不齧,斯人生事,有乐无憾,非神畴能为之?
是以庙额之锡,小君之封,皆出于此。
而父老又皆翕然一诚,铺景贶以请于上,今部刺史太守又因其请转而上闻,颂台讨论,加号正顺,而礼益称,得无述乎?
请为邦人扬扢言之。
湘妃帝偶,庙貌黄陵
饶娥孝思,丰碑鄱水
过者必请,见者必式,良以精爽不贰,神理斯存。
矧惟夫人,夙成著美。
毓德南方,本宽柔之教,而衽革不变,全北方之强。
服媚闺门,守坤顺之正,而铲荡外柔,用阳明之刚。
意者具资禀而不偏,故能参造化而同运欤!
太守周侯师说以抡魁之彦,践扈从之华,敛惠专城,父慈母爱,悃愊一念,足以对越无愧。
适时亢旱,畴不秧,迎神入郛,宫以荣之,瓣香未灰,雨在户外,桴鼓之应,不若是之敏也。
霢霂既优,送神归止。
是日晴云绣空,朝采陆离,一云独留,随绕车盖。
迨夫奉安于庙,帅属以旋,雨脚垂如初,中道不濡,驰驭及门,滂沱至矣。
祷祈之验,尤绝卓异,未有如此者。
言天徵人,固当发元探本欤!
惟神之灵,与天同运,故能为太守致命于天而响答以孚;
太守之贤,质神无愧,故能为尔民请命于神而雨旸以时。
今也隆名异数,有加于前,则神与民胥庆矣。
中和之政,用是以成,而太守将入觐矣。
君子谓是大君赐以答神庥,又嘉颂贤太守感神之效,一举而三善备。
子升适以职事至,与闻熙事,邦之人士既以其所历告请识之,其敢不拜手以书?
宝庆元年十月吉日林子升书。
按:道光《英德县志》卷六,道光二十三年刻本。又见同治《韶州府志》卷一九。
英德碧落洞游记绍圣三年四月 北宋 · 董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八、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
真阳太守方公民先政成暇日,行野观稼,与庐陵董粹承君临庆梁迥光远、临川洪敏脩时中、清溪李脩季长席碧落洞□饮,清初暑也。
放吟啸歌,幽响如答。
仰挹乳溜,披苔藓,读故篆,窥清浅之潜泳,听荫翳之飞鸣。
溪声玲珑,湍急座隅,时叩石鼓,环山皆蓬蓬。
乃知人境外乐山乐岳,非丝非匏也。
已而薄晚,醉相与还,而宾有怅然者,曰:「屈指日十数,公将北辕,盍识兹会,少慰吾党别后思也」。
于是著观游之胜,而脩书之于崖阴而刻焉。
绍圣三年四月十三日也。
异时公廉部专帅,旌节南下,定舣舟□,寻观前题而解颜。
岁月未几,恍若前日事。
而旧与游者,尚能如今日复有从公游者否?
公世家莆田希觉名也。
按: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三,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石州慢 韩山雅集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十八部
绿酒浮春,红晕焕霞,衰鬓飘雪。
横斜影入幽帘,近牖苔枝谁折。
东山倚醉,怅望浅水芦花,扁舟横舣烟波阔。
云外白鸥閒,说人间冤孽。

凄绝。
旧盟虽在,新恨还添,黛痕千叠。
兰佩猗猗,语短争知情热。
笛边长啸,未忍检点离愁,天涯一寸肠如结。
形蜕劫尘中,坐仙家瑶阙。
【注】韩昌黎《猗兰操》:“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何伤。”陈沆谓作于阳山方世举则系于潮州诸作。陈献章梅花下感事》:“桃李村村待发蒙,孤芳憔悴不成丛。天涯一寸肠如结,吹断江城晓角风。”余与同游诸子徙倚韩公三角下,怅然吟此,不觉万感中来,情难自抑也。韩江广济桥,相传为韩湘子所建。
【附】贺方回石州慢》:“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南宋 · 傅雱
 押侵韵
半淡半浓资眺望,似明似晦喜登临烟雨楼
按:《舆地纪胜》卷九五《广南东路·英德府
洞仙歌 寿邱世友教授八十华诞(2004.3.15) 当代 · 张海鸥
 押陌韵
阳连谪宦1,千秋阡陌。
岭表名庠转词客。
论师承,常忆方董容商、黄王老,闻道无庵馨泽2。

词学称四代3,学贯中西,解道文心业煊赫4。
醉卧紫荆园,把梦窗词、重勘比,原来一脉5。
但屈指当今几英才,擅学府文坛,清嘉耆硕。
注:1.邱公籍连山,与阳山邻,韩愈刘禹锡曾谪宦于此。2.师承:方孝岳、董每戡、容庚、商承祚黄海章王起詹安泰号无庵)等。3.词学家施议对论及二十世纪学,称邱世友、叶嘉莹为“第四代词人兼词学家”。4.邱公治《文心雕龙》数十年。5.词家颇议邱公词似吴梦窗
韩侂胄陈自强与在外宫观指挥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六、《育德堂奏议》卷二
臣闻《书》载舜之事曰:「流共工幽州,放驩兜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方舜之时,可谓至治,而流放窜殛之刑行焉,盖天讨有罪,固有所不容恕也。
恭惟陛下光绍丕基,寅畏天命,宽仁恭俭之德度百王,凡在臣工,宜思尽忠,以辅成治道。
韩侂胄寅缘肺附,窃弄大权,蒙蔽圣明,擅作威福。
首引群枉,分布要涂,贼害忠臣,陷之大戮,排沮善类,斥逐无馀。
凡陛下亲信之臣,有不便于侂胄,则外挟言路,以罔宸聪。
私意既行,凶燄日炽。
出入禁掖,肆为奸欺。
侵盗货财,充满私室。
交通赂遗,奔走四方。
凿山为园,下瞰宗庙。
穷奢极侈,僭拟宫闱
十年之间,罪恶盈积。
侂胄虑祸之及,思固其权,乃复设为计谋,窃据高位。
平章军国事,乃祖宗所以待元老大臣,侂胄何人,敢以自处,安坐廊庙,紊乱纪纲。
又于此时,轻开边隙,上不禀于陛下,旁不谋于在廷。
盛夏出师,挑怨召衅,使沿边赤子骨肉流离,肝脑涂地,死于非命者不知其几万人也。
昵比吴曦,利其厚贿,畀以节钺,授之西兵。
又使其党程松与之共事,取轻纳侮,启其奸心。
自非宗社之灵,忠义兴起,则全蜀之地,岂不重贻陛下之忧哉!
侂胄情状著明,天怒人怨,而犹专愎自用,殊无悛心,以国事快己私,视民命为草芥。
原其用意,欲以何为?
昔之所谓四凶,其罪复有大于此者乎?
陈自强昏昧阘冗,本无寸长,徒以侂胄私人,骤加汲引,拔自选调,置之清华,曾未数年,躐登宰辅。
兵衅既启,边陲未宁,复以自强兼领枢密,幸其徇己,倚为腹心。
自强凭藉其威,不知顾忌。
日暮途远,贪得无厌。
援进朋邪,浊乱班列。
呼吸群小,纳赂卖官。
请托公行,赃状狼籍。
讪笑讥骂,万口一辞。
社鼠城狐,盖未有甚于此者也。
仰惟陛下奋发英断,斥去二奸,成命初传,都人相庆。
而犹畀以祠禄,未惬舆情。
臣愚欲望圣明,将韩侂胄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仍将陈自强削夺官爵,窜之远方。
则舜诛四凶之事,复见今日,可以壮国势,可以正人心,可以开忠直之门,可以弭窥觎之患,实海内幸甚。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得旨:侂胄改送英州安置,陈自强责授武泰军节度副使,依旧永州居住。